![天地交而万物通](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s6ab934e.jpg)
![天地交而万物通](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s6ab934e.jpg)
天地交而万物通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仲林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3343547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著名科学家贝尔纳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寥寥数语,提示出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之伟大,不在于找到共同点,而在于形成独特性;科学之崇高,不在于寻找个性,而在于反映普遍性。但追求科学的过程,却深深打着个性的印记:每位探索者的经历都不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脸庞一样。如果把追求科学的足迹与展示个性的文艺结合起来,孕育出兼有科学和艺术双重特征的新作品,这将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尝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李醒民教授敏锐地抓住这一新颖题材,决定以丛书方式出版科艺交融、视角独特、格调高雅的该题材的系列著作,意义深远。和大多数在一定学科专业内研究的专家不同,笔者从事的是跨学科研究。由于长期以来科研和教育的建制都是以传统的学科分类为基础,没有为学科交叉研究留出空间,因此超前的跨学科探索成了充满孤独的艰辛之旅。所以,对走过的探索道路进行品味,笔者常常是忧虑大于快乐,苦涩大于甜美,而这些都不知不觉地反映在探索的文字中。笔者深信后人会充分理解其思想,但对现今则难以抱奢望:浮躁短视的心态,急功近利的追求,使很多新观点淹设在一片混沌之中。1948年12月生,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大学读物理,研究生读科技哲
上一篇:趣味世界知识 环宇搜奇下一篇:怪迷
《天地交而万物通》目录
第一编 天地交泰,小往大来 3
《易经》卦解“交叉科学” 3
应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19
布尔巴基的传说 21
高尔顿——博学多才的跨学科人物 23
“跨学科”学 25
方兴未艾的跨学科教育 27
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刍议 30
东水何缘到得西 36
从“君子不器”看交叉之道 38
《跨学科学导论》导言(节选) 42
《跨学科教育论》导言与导游(节选) 45
《现代交叉科学》后记 52
《跨学科分析和研究》评介 55
第二编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61
科学美 61
超级美学讲座(选篇) 69
陶行知与“六大解放” 95
自然科学中美的旋律 97
自然科学美学 101
《中国创造学概论》绪论 104
中国创造教育走在十字路口 114
第三编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121
解一个童年梦 了一段孩提情——《古道今梦》总序言 121
参到无言 透悟大道——《中国文化精修入门》导读 135
泰山无字碑与中国文化 153
庄子与Tacit认识论 159
中国传统的“核变革” 161
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探索 164
老骥伏枥 志在“综创”——初读《张岱年全集》 168
札记小品 171
打破学科割据,拓展文化视野 179
《易传》及其文化地位 181
浅析《易传》生生说 18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88
略谈“敬、静、净”的中华文化底蕴 191
相关图书
- 《大历史 虚无与万物之间 全彩插图版》(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克雷格·本杰明著;刘耀辉译 2017
- 《万物探索 交通工具》焦庆锋主编 2018
- 《万物有核》徐东著 2019
-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黑陶著 2020
- 《万物有灵》贾平凹著 2019
- 《万物的历程》(英)保罗·帕森斯(Paul Parsons) 2019
- 《5G社会 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翟尤 2019
- 《5G标准之网络架构: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谭仕勇 2020
- 《推理及万物逻辑 皮尔士1898年剑桥讲坛系列演讲=REASONING AND THE LOGIC OF THINGS THE CAMBRIDGE CONFERENCES LECTURES OF 18》(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著 2020
- 《眼生万物 看见看不见的“视”界》(英)史蒂夫·帕克著 2020
作者其它书籍
- 《你千万别说穿》谢根林著 2003
- 《深度拆解20个经典品牌民宿》严风林著 2019
- 《1975年的粮食》谢根林著 2014
- 《刑法适用公众参与机制研究》袁林著 2020
- 《植物知道地球的奥秘》(英)戴维·比尔林著 2019
- 《全优绩效》李太林著 2019
- 《滑油在整体针翅管冷却器流动特性研究》牛广林著 2014
- 《大夏书系 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 姚跃林教育演讲录》姚跃林著 2019
- 《追寻平实精微》张沛林著 201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新理想与旧思维》沈桥林著 2019
出版社其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