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诉讼制度法律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炳芝,李春霖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3612959
- 页数:1521 页
第一卷 诉讼法学通论 3
第一编 刑事诉讼法学论 3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3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3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与有关部门法的关系 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7
第二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9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1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 13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13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15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7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 17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的原则 17
第三节 依靠群众的原则 18
第四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9
第五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20
第六节 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1
第七节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22
第八节 两审终审的原则 22
第九节 审判公开的原则 23
第十节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24
第十一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24
第十二节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诉的原则 25
第十三节 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本法的原则 26
第五章 管辖 26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 26
第二节 职能管辖 26
第三节 审判管辖 28
第六章 回避 31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理由 31
第二节 回避申请的处理程序 32
第七章 辩护 33
第一节 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33
第二节 辩护的种类和辩护人的范围 33
第三节 辩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4
第八章 证据 35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35
第二节 证明 37
第三节 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40
第四节 证据的收集 43
第五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 45
第六节 法定六种证据的特点及其审查判断 47
第九章 强制措施 54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54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54
第三节 拘留 55
第四节 逮捕 57
第十章 附带民事诉讼 59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述 59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60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61
第十一章 期间、送达 61
第一节 期间 61
第二节 送达 63
第十二章 立案 63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63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64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65
第十三章 侦查 66
第一节 侦查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66
第二节 侦查的原则 67
第三节 讯问被告人 68
第四节 询间证人 70
第五节 勘验、检查 71
第六节 搜查 72
第七节 扣押物证、书证 73
第八节 鉴定 74
第九节 通缉 75
第十节 侦查终结 75
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 76
第一节 公诉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76
第二节 审查起诉 77
第三节 提起公诉 78
第四节 免予起诉 78
第五节 不起诉 79
第十五章 审判程序概述 80
第一节 审判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80
第二节 审判组织 81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82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82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审查 83
第三节 开庭前的准备 84
第四节 法庭审判 85
第五节 延期审理 88
第六节 自诉案件的审理 89
第七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90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92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92
第二节 提起上诉、抗诉的程序 94
第三节 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 96
第四节 上诉、抗诉案件审理后的处理 98
第五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99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100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00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01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03
第十九章 类推判决核准程序 104
第一节 类推判决核准程序的概念、条件和意义 104
第二节 类推判决的核准程序 105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106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106
第二节 申诉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108
第三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和机关 110
第四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111
第二十一章 执行 113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113
第二节 执行的程序 114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及其程序 116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119
第二十二章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 119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概述 119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征 120
第三节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所应遵循的原则 122
第四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23
第二编 民事诉讼法学论 126
第一篇 引论篇 126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26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法的产生、特点 126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 127
第三节 中国现代民事诉讼法 128
第四节 新中国的民事诉讼法 130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132
第一节 诉讼、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 132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特色 133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和相邻法的关系 136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 140
第五节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 143
第二篇 导论篇 145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45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145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诸要素 147
第三节 诉讼中的法律事实 149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5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意义和体系 151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共有原则 152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55
第四节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162
第五章 民事诉讼中的诉 163
第一节 诉的概念和意义 163
第二节 诉的种类 163
第三节 诉权与诉的形成 165
第四节 诉的原诉、反驳和反诉 166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 168
第三篇 总纲篇 169
第六章 民事诉讼的管辖 169
第一节 民事案件的管辖 169
第二节 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 171
第三节 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 173
第四节 裁定管辖 178
第七章 诉讼期间和送达 179
第一节 诉讼期间 179
第二节 送达 181
第八章 法院调解 182
第一节 法院调解的特点和意义 182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183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184
第四节 调解书及其法律效力 185
第九章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186
第一节 财产保全 186
第二节 先予执行 188
第三节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中的担保、赔偿和复议 188
第十章 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89
第一节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特点和意义 189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191
第三节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192
第十一章 诉讼费用 194
第一节 诉讼费用的性质和意义 194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范围 194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收取标准 196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预交 197
第五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 197
第六节 诉讼费用的减、缓、免 198
第七节 涉外案件的诉讼费用 199
第八节 诉讼费用的管理 199
第四篇 民事诉讼主体篇 199
第十二章 审判组织和回避 199
第一节 审判组织 199
第二节 回避 203
第十三章 当事人 204
第一节 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 204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 206
第三节 非法人团体 208
第十四章 共同诉讼人 209
第一节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和意义 209
第二节 共同诉讼的形成条件 210
第三节 共同诉讼的种类 210
第十五章 集团诉讼 214
第一节 集团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214
第二节 集团诉讼的形成和发展 215
第三节 集团诉讼的要件 217
第四节 集团诉讼的程序 218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220
第一节 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 220
第二节 第三人的种类 220
第十七章 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审判活动 223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审判活动的概述 223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审判活动的范围和方式 225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在监督民事审判活动中的法律地位 226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程序 227
第十八章 诉讼代理人 228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 228
第二节 法定代理人 229
第三节 指定代理人 230
第四节 委托代理人 231
第五篇 民事诉讼证据篇 233
第十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233
第一节 诉讼证据的本质特征 233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234
第三节 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 237
第二十章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239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239
第二节 收集证据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239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 242
第二十一章 民事诉讼各种证据的涵义、判断和运用 243
第一节 书证 243
第二节 物证 245
第三节 视听资料 245
第四节 证人证言 248
第五节 当事人的陈述 249
第六节 鉴定结论 250
第七节 勘验笔录 251
第六篇 第一审程序篇 252
第二十二章 普通程序 252
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 252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 253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256
第四节 开庭审理 259
第五节 撤诉制度 264
第六节 缺席判决制度 265
第七节 延期审理制度 266
第八节 诉讼的中止和终结 267
第九节 法庭笔录 269
第二十三章 简易程序 271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 271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特点 272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73
第二十四章 一国两制中的民事诉讼制度 274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中的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274
第二节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的概念和特点 276
第三节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 276
第四节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的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 279
第二十五章 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280
第一节 民事判决 280
第二节 民事裁定 284
第三节 民事决定 286
第七篇 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篇 287
第二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287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287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受理和撤回 288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292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293
第二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 294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及其意义 294
第二节 人民法院根据审判监督权提起的再审 296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的再审 297
第四节 当事人申请提起的再审 300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 302
第八篇 特别程序篇 303
第二十八章 特别程序 303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 304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 305
第三节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307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310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312
第二十九章 督促程序 313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313
第二节 督促程序的进行 314
第三节 债务人提出书面异议后的处理 316
第三十章 公示催告程序 316
第一节 概念和作用 316
第二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 318
第三节 公示催告的程序 319
第九篇 执行程序篇 321
第三十一章 执行程序概述 321
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21
第二节 执行的原则 323
第三节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324
第四节 委托执行 325
第三十二章 执行程序的开始 326
第一节 移送执行 326
第二节 申请执行 326
第三节 开始执行 327
第三十三章 执行措施 328
第一节 民事执行措施及其程序 328
第二节 剩余债务的处理以及对多数申请人的清偿问题 330
第三十四章 执行中止和终结 331
第一节 执行中止 331
第二节 执行终结 332
第三十五章 执行和解与执行回转 334
第一节 执行和解 334
第二节 执行回转 334
第十篇 破产程序篇 335
第三十六章 破产程序概述 335
第一节 破产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35
第二节 破产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 337
第三十七章 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338
第一节 破产申请的提出 338
第二节 破产案件的受理 338
第三十八章 债权人会议 339
第一节 债权人会议的性质、组成和职权 339
第二节 债权人会议的召集和决议 340
第三十九章 和解与整顿 342
第一节 和解 342
第二节 整顿 343
第四十章 破产宣告和清算 344
第一节 破产宣告 344
第二节 破产清算 346
第四十一章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348
第一节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48
第二节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几项具体规定 349
第十一篇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篇 350
第四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350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50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351
第四十三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几项特别规定 353
第一节 管辖 353
第二节 期间、送达 353
第三节 财产保全 354
第四节 司法协助 354
第十二篇 公证篇 356
第四十四章 公证的概念、性质、任务和业务范围 356
第一节 公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56
第二节 公证机关的性质、任务和业务范围 359
第四十五章 公证的管辖、原则、程序和效力 361
第一节 公证的管辖 361
第二节 公证的原则 362
第三节 公证的程序 363
第四节 公证书的效力 365
第十三篇 人民调解篇 366
第四十六章 人民调解与人民调解委员会 366
第一节 人民调解的概念、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366
第二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367
第四十七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工作原则和方法 369
第一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 369
第二节 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370
第三节 调解书的制作和效力 372
第三编 行政诉讼法学论 374
第一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374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法 374
第二节 行政纠纷与行政案件 376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377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和特征 378
第五节 行政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 379
第六节 制定《行政诉讼法》的意义 380
第二章 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 381
第一节 外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 382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 387
第三章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89
第一节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389
第二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90
第三节 两审终审和公开审判原则 391
第四节 合议和回避原则 391
第五节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392
第六节 辩论原则 393
第七节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394
第八节 行政诉讼特有原则 394
第四章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95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396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397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398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399
第五章 行政诉讼法与相邻法的关系 400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400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的关系 400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401
第六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 405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05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408
第七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411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条件 411
第二节 原告 411
第三节 被告 412
第四节 共同诉讼人 413
第五节 第三人 414
第六节 诉讼代理人 415
第八章 诉讼证据 416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念 416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分类 417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421
第四节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 424
第五节 证据保全 425
第九章 起诉、审理和判决 426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426
第二节 审理程序 428
第三节 期间、送达和强制执行 429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431
第十章 上诉审程序 432
第一节 上诉的概念 432
第二节 上诉的条件和受理 433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434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434
第十一章 审判监督程序 435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35
第二节 审判监督提起的条件 435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 435
第十二章 执行程序 436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 436
第二节 执行程序与执行措施 437
第三节 执行的中止、终结、延期和救济 440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442
第一节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442
第二节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产生的依据和受理 443
第三节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 445
第十四章 侵权赔偿责任 446
第一节 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446
第二节 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448
第三节 侵权赔偿责任原则 449
第四节 侵权赔偿责任范围 450
第五节 侵权赔偿责任方式 451
第六节 侵权赔偿费用 451
第十五章 诉讼费用 451
第一节 诉讼费用的概念、种类和标准 451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交纳及处置 452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和减免 453
第十六章 公安行政诉讼 453
第一节 公安行政概述 453
第二节 公安行政诉讼 454
第十七章 工商行政诉讼 455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5
第二节 工商行政诉讼 455
第十八章 林业、草原、渔业行政诉讼 456
第一节 林业行政诉讼 456
第二节 草原行政诉讼 457
第三节 渔业行政诉讼 457
第四节 审理和判决 458
第十九章 环境保护行政诉讼 458
第一节 环境保护行政诉讼的概念 458
第二节 环境保护行政诉讼程序 458
第二十章 专利行政诉讼 462
第一节 专利行政管理 462
第二节 专利行政诉讼 462
第二十一章 城建行政诉讼 463
第一节 城建行政诉讼的概念 463
第二节 城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期限 463
第三节 城建行政诉讼的执行 464
第二十二章 土地行政诉讼 464
第一节 土地行政诉讼的概念 464
第二节 土地行政诉讼程序 465
第二十三章 税收行政诉讼 466
第一节 税收行政概述 466
第二节 税收行政诉讼 466
第二十四章 卫生行政诉讼 467
第一节 卫生行政诉讼的概念 467
第二节 卫生行政诉讼的种类 467
第三节 卫生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68
第四节 卫生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 468
第五节 卫生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469
第二十五章 物价行政诉讼 469
第一节 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及价格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 469
第二节 物价行政诉讼 469
第二十六章 海关行政诉讼 470
第一节 海关行政诉讼的概念 470
第二节 海关行政诉松程序 471
第二十七章 文化行政诉讼 472
第一节 文化行政诉讼的概念 472
第二节 文化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72
第三节 文化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 473
第二十八章 涉外行政诉讼 473
第一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 473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474
第三节 诉讼地位 475
第四节 代理诉讼 475
第四编 行政复议论 476
第一章 行政复议概述 476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 476
第二节 行政复议条例的适用范围 477
第三节 行政复议条例的基本内容 478
第二章 行政复议的立法依据 479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立法目的 479
第二节 《行政复议条例》的立法依据 480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 480
第三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沿革 483
第一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483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484
第四章 行政复议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区别 485
第一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485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区别 487
第五章 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488
第一节 确定行政复议范围的原则 488
第二节 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490
第三节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493
第四节 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与行政诉讼范围的关系 494
第六章 行政复议管辖 495
第一节 行政复议管辖概述 495
第二节 行政复议管辖种类 496
第七章 行政复议机构 500
第一节 行政复议机构的概念 500
第二节 行政复议机构的性质和特征 500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构与复议机关的关系 501
第四节 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 502
第五节 行政复议机构和复议人员的职责 503
第八章 行政复议申请人 504
第一节 行政复议当事人 504
第二节 行政复议代理人 507
第九章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508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 508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受理 510
第十章 复议的审理 512
第一节 复议前的准备 512
第二节 复议审理的范围和依据 513
第三节 复议审理方式 514
第四节 复议人员的回避和复议申请的撤回 515
第五节 审理期限 517
第六节 复议中的执行 518
第十一章 复议决定 519
第一节 复议决定的类型 519
第二节 复议决定形式 521
第三节 复议决定的撤销与变更 521
第四节 规范性文件的审理和处理 522
第五节 复议决定的效力和执行 523
第十二章 期间与送达 524
第一节 复议期间 524
第二节 送达 526
第十三章 违反行政复议条例的法律责任 527
第一节 违反行政复议条例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527
第二节 违反行政复议条例法律责任的种类 528
第十四章 从行政复议到行政诉讼 530
第一节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理先后的衔接关系 530
第二节 复议决定与人民法院的案件受理与审理 531
第三节 复议决定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确定 532
第五编 仲裁制度论 533
第一章 仲裁概述 533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及其发展 533
第二节 我国仲裁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534
第三节 经济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34
第四节 对外贸易仲裁和海事仲裁的产生和发展 536
第二章 劳动争议仲裁 537
第一节 劳动争议立法概述 537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 541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 542
第三章 技术合同仲裁 550
第一节 技术合同仲裁的概念和依据 550
第二节 技术合同仲裁机构的仲裁 551
第四章 经济合同纠纷的仲裁 552
第一节 经济合同仲裁的概念和性质 552
第二节 经济合同仲裁机关 553
第三节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553
第四节 仲裁机关的受案范围及其时效 554
第五节 仲裁参加人 555
第六节 经济合同纠纷仲裁的基本原则 556
第七节 仲裁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557
第八节 仲裁程序 557
第九节 仲裁监督 559
第五章 涉外经济合同仲裁 559
第一节 涉外经济合同仲裁的概念 559
第二节 仲裁协议 560
第三节 仲裁机构 563
第四节 仲裁程序 563
第五节 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566
第六节 瑞典国际仲裁 568
第六章 海事仲裁 570
第一节 海事仲裁概述 570
第二节 海事仲裁的协议和受案范围 570
第三节 我国海事仲裁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571
第二卷 诉讼法诠注 577
第一编 刑事诉讼法诠注 577
第二编 民事诉讼法诠注 651
第三编 行政诉论法诠注 805
第四编 行政复议条例诠注 846
第五编 仲裁条例及规则诠注 880
第三卷 诉讼常用词解 915
第一编 刑事诉讼词解 915
三划 915
口供 915
书证 915
上诉 915
上诉不加刑 915
四划 916
不起诉 916
不公开审理 916
开庭 916
公告 916
公诉案件 916
公开审判 916
公诉人 916
公诉词 917
中止审理 917
反诉 917
五划 917
未成年人 917
主要犯罪地 917
讯问 917
立案 918
立案机关 918
立案程序 918
出庭支持公诉 918
对第一审判决的抗诉 918
生效判决、裁定 919
申请复议 919
申诉权 919
申诉 919
六划 920
刑事诉讼 920
刑事诉讼法 920
刑事诉讼制度 920
刑事诉讼阶段 920
刑事审判庭 920
刑事审判组织 921
当事人 921
自诉 921
自诉人 921
自诉案件 921
自行辩护 922
阴私案件 922
级别管辖 922
传票 922
回避 922
回避制度 922
伪证 922
补充侦查 923
休庭 923
终止审理 923
合议庭 923
合议制 923
合议庭评议 924
发回重审 924
再审案件 924
执行 924
执行监督 924
死刑复核程序 925
七划 925
近亲属 925
免予起诉 925
诉讼参与人 925
诉讼代理人 926
收集证据 926
证人 926
证据 926
证据制度 926
证人证言 926
证据效力 927
延期审理 927
两审终审制 927
附带民事诉讼 927
判决 927
判决书 928
八划 928
拘传 928
法定代理人 928
法庭程序 928
法庭调查 928
法庭辩论 929
物证 929
质证 929
询问 929
侦查 929
侦查权 930
侦查终结 930
传唤 930
取保候审 930
审查起诉 930
审判 930
审判权 931
审判人员 931
审判长 931
审判委员会 931
审判监督 931
审判监督程序 932
九划 932
委托代理人 932
指定管辖 932
指定辩护 932
指令再审 932
独任审判 932
变更强制措施 933
监视居住 933
送达 933
类推判决核准程序 933
临场监督 934
十划 934
被害人 934
被告人最后陈述 934
通知书 934
起诉 934
公诉权 934
起诉书正本 934
起诉书副本 935
预审 935
调取证据 935
被害人陈述 935
陪审制 935
验明正身 935
十一划 936
移送管辖 936
检察人员 936
检察委员会 936
检察权 936
第一审案件 936
第一审程序 936
第二审案件 937
第二审程序 937
第二审审理方式 937
隐匿证据 937
强制措施 938
强制缴纳 938
逮捕 938
假释程序 938
减刑程序 938
十二划 939
搜查 939
期间 939
期限 939
提审 939
提起公诉 939
裁定 939
十三划 940
鉴定结论 940
十四划 940
管辖 940
十五划 940
撤回自诉 940
十六划 940
辨认 940
辩护 940
辩护人 940
辩护权 941
辩护词 941
十七划 941
羁押 941
第二编 民事诉讼词解 942
一划 942
一般地域管辖 942
一审终审 942
一般司法协助 942
二划 942
人民调解原则 942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942
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原则 943
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民事案件原则 943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943
三划 943
上诉 943
上诉人 943
上诉状 944
四划 944
书记员 944
书证 944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944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944
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944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944
不予受理 945
不公开审理 945
不予执行 945
专属管辖 945
支付令 945
支持起诉原则 946
公开审判原则 946
公开审理 946
公示催告程序 946
公告送达 946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946
开庭审理 947
中途退庭 947
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947
五划 947
代表人诉讼 947
必要的共同诉讼 947
民事诉讼 948
民事诉讼法 948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948
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 948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948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94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94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949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949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内容 949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949
民事案件 949
民事审判 950
民事裁定 950
民事裁定书 950
民事判决 950
民事判决书 950
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950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原则 951
民事检察监督 951
对等原则 951
对当事人平等适用法律原则 951
生效裁定 951
生效判决 951
申报权利 952
申请再审 952
申请执行 952
申请执行人 952
申请执行期限 953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953
训诫 953
处分原则 953
司法豁免权原则 953
司法协助 953
六划 954
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程序 954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 954
原告 954
原告就被告 954
当事人 954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954
当事人陈述 955
共同诉讼 955
共同诉讼人 955
共同管辖 955
选择管辖 955
地域管辖 955
级别管辖 956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956
传唤 956
传票 956
原审人民法院 956
再审人民法院 956
先行判决 957
发回重审 957
巡回就审 957
回避 957
回避原则 957
同等原则 957
先予执行 958
自行和解 958
合议庭 958
合议原则 958
合议制 958
执行措施 958
执行管辖 959
执行员 959
执行根据 959
执行通知 959
执行机构 959
执行标的 959
执行担保 960
执行程序 960
执行异议 960
执行和解 960
执行中止 960
执行终结 961
执行回转 961
协助执行 961
协助执行通知书 961
协议管辖 961
扣留、提取收入 962
优先受偿权 962
七划 962
驳回起诉 962
应诉 962
诉 962
诉讼主体 963
诉讼代理人 963
诉讼参与人 963
诉讼参加人 963
诉讼管辖 963
诉讼管辖权 963
诉讼请求 964
诉讼理由 964
诉讼上的法律事实 964
诉讼证据 964
诉讼行为 964
诉讼标的 964
诉讼权利 965
诉讼义务 965
诉讼地位 965
诉讼期间 965
诉讼中止 965
诉讼终结 966
诉讼费用 966
诉讼费用的负担 966
证明对象 966
证人证言 966
证据保全 966
财产保全 967
延期审理 967
迟延履行责任 967
两审终审原则 967
邮寄送达 967
抗诉 968
抗诉书 968
驳回上诉 968
改判 968
八划 968
直接送达 968
非法人组织 968
受理 969
法定代表人 969
法定代理人 969
法庭调查 969
法庭辩论 969
法庭调解 970
法庭笔录 970
物证 970
视听资料 970
审理前的准备 970
审查判断证据 970
审判责任 971
审限 971
审判监督程序 971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971
责令退出法庭 972
迳行判决 972
终审裁定 972
终审判决 972
其他诉讼费用 972
转交送达 972
拘传 972
拘留 973
九划 973
委托代理人 973
委托调查 973
委托我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973
委托执行 973
委托送达 974
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 974
独任审判员 974
独任制 974
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974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 974
举证责任 975
举证责任的分担 975
举证责任的效果 975
举证责任的免除 975
送达 975
送达回证 976
罚款 976
追究刑事责任 976
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原则 976
选民资格案件 976
宣告失踪案件 977
宣告死亡案件 977
十划 977
破产申请 977
破产宣告 977
破产界限 977
破产案件管辖 978
破产案件的受理 978
破产财产 978
破产债权 978
破产费用 978
破产财产的分配 978
破产和解 979
债权人会议 979
起诉 979
起诉状 979
被告 979
追加当事人 979
陪审员 980
调解原则 980
调解书 980
缺席判决 980
留置送达 980
宣判 980
被上诉人 981
被执行人 981
继续执行 981
涉外民事案件 981
涉外民事诉讼 981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982
涉外民事诉讼一般原则 982
涉外民事诉讼期间 982
涉外财产保全 982
涉外民事诉讼送达 982
特殊地域管辖 983
特别程序 983
特殊司法协助 983
十一划 983
清算组 983
案由 984
案件受理费 984
授权委托书 984
隐私案件 984
移送管辖 984
移送执行 984
勘验人 985
勘验笔录 985
第三人 985
第一审民事案件 985
第一审普通程序 985
第一审裁定 986
第一审判决 986
第二审民事案件 986
第二审程序 986
第二审人民法院 986
第二审裁定 987
第二审判决 987
强制执行 987
强制执行指定的行为 987
强制交付财物或者票证 987
强制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987
十二划 988
答辩状 988
普通的共同诉讼 988
简易程序 988
鉴定人 988
鉴定结论 988
搜查隐匿财产 989
暂缓执行 989
期间的耽误 989
十三划 989
督促程序 989
催示公告 989
十四划 990
管辖权的转移 990
管辖权异议 990
管辖恒定 990
十五划以上 990
撤诉 990
撤回上诉 990
遵守国际条约原则 990
翻译人员 991
辩论原则 991
第三编 行政诉讼词解 992
二划 992
人民检察机关 992
四划 992
书面审理 992
公安机关 992
公开审判制度 993
无独立请求权的行政诉讼第三人 993
五划 993
代理诉讼 993
主权平等原则 994
失职行为 994
六划 994
地城管辖 994
当事人 994
有独立请求权的行政诉讼第三人 995
伪造证据 995
自治条例 995
行政行为 995
行政侵权行为 995
行政诉讼 996
行政诉讼管辖 996
行政争议 996
行政案件 996
行政诉讼原告 997
行政诉讼被告 997
行政诉讼主体 997
行政诉讼中的法定代理 997
行政审判庭 998
行政机关 998
行政职权 998
行政规章 998
行政法规 998
行政诉讼期间 999
行政诉讼法律事实 999
行政诉讼请求 999
行政诉讼权利能力 999
行政诉讼行为能力 999
行政诉讼权利 1000
行政诉讼义务 1000
行政诉讼的委托代理 1000
行政诉讼中的指定代理 1000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1001
行政诉讼证据 1001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1001
行政诉讼合议庭 1001
行政赔偿 1002
行政处罚 1002
行政权 1002
行政强制措施 1002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1002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1002
行政赔偿费用 1003
七划 1003
违反政纪行为 1003
违反法纪行为 1003
诉讼参加人 1003
两审终审制 1004
判决变更 1004
判决履行 1004
判决维持 1004
判决撤销 1004
声明保留条款 1005
八划 1005
具结悔过 1005
法律监督 1005
法律监督机关 1005
妨碍行政诉讼行为 1005
审判权 1006
终审判决 1006
单行条例 1006
国家主权原则 1006
国际条约 1006
九划 1007
举证责任原则 1007
独立审判权 1007
侵权赔偿责任 1007
十划 1008
涉外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1008
涉外行政案件 1008
涉外行政诉讼 1008
涉外行政诉讼当事人 1008
涉外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1009
损害赔偿 1009
监察机关 1009
十一划 1010
检察机关 1010
十二划 1010
赔偿诉讼 1010
赔偿主体 1010
赔偿原则 1010
第一审行政案件 1011
第二审行政案件 1011
停止执行 1011
越权行为 1011
十三划 1011
滥用职权行为 1011
十六划 1012
辩论原则 1012
第四编 行政复议词解 1013
一划 1013
一级复议制 1013
二划 1013
人身自由 1013
人身权 1013
二级复议制 1013
四划 1013
书面复议制度 1013
公务员 1013
无行为能力 1014
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1014
五划 1014
申请人 1014
六划 1014
行政 1014
行政机关 1015
行政法律关系 1015
行政主体 1015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1015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1015
行政争议 1016
行政复议 1016
行政复议的期间 1016
行政调解 1016
行政处罚 1017
行政复议中的送达 1017
行政强制措施 1017
《行政复议条例》 1017
行政法规 1018
共同被申请人 1018
收容审查 1018
地方法规 1018
七划 1018
财产权 1018
劳动教养 1019
八划 1019
送达回证 1019
限制行为能力 1019
国家行政机关 1019
法律事实 1019
法律责任 1019
法律解释 1020
委托送达 1020
规章 1020
九划 1020
复议申请 1020
复议申请书 1020
复议管辖 1021
复议管辖权 1021
复议机关 1021
复议先置 1021
复议决定书 1021
十划 1022
被申请人 1022
第五编 仲裁制度词解 1023
一划 1023
一般管辖 1023
一裁两审 1023
五划 1023
只裁不审 1023
申诉人 1023
申请执行 1023
申请执行期限 1023
司法协助 1023
六划 1024
行政争议 1024
行政仲裁 1024
共同管辖 1024
级别管辖 1025
共同当事人 1025
当事人的权利 1025
当事人的义务 1025
当事人的更换 1025
自愿原则 1025
合法原则 1025
先行调解原则 1026
仲裁机关 1026
仲裁庭 1026
仲裁规则 1026
仲裁条款 1026
仲裁协议 1026
仲裁协议书 1026
仲裁协议主体 1026
仲裁协议的效力 1026
仲裁基本原则 1027
仲裁费 1027
仲裁监督程序 1027
回访 1027
执行措施 1027
七划 1027
劳动争议 1027
两裁两审 1028
八划 1028
经济仲裁 1028
受理程序 1028
审理程序 1028
国际惯例 1029
九划 1029
独立自主 1029
委托调查 1029
保全措施 1029
保全的担保 1029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1029
十划 1030
涉外仲裁 1030
涉外经济仲裁 1030
涉外仲裁机构 1030
被诉人 1030
准备程序 1030
十二划 1031
普通共同当事人 1031
裁决程序 1031
裁决的法律效力 1031
裁决的执行 1031
裁决的送达 1031
第四卷 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1035
第一编 刑事诉讼法律及司法解释 1035
一、刑事诉讼法律 1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6号公布 1980年1月1日施行) 103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04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8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公布施行) 104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定(1984年7月7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84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 1984年7月7日起施行) 1048
二、司法解释 1049
(一)综合 1049
司法部关于反革命犯减刑、假释、复权及上诉等问题的解答(1950年11月) 1049
司法部、对外贸易部检发“海关移送法院走私案件的几项规定”的联合指示(1954年9月21日) 10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批复(1955年7月30日) 1050
各级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1956年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105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转发上海市关于人犯羁押、换押、接见、送达执行书等若干问题的通知(1957年5月16日) 105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能否申请检察长(员)、鉴定人、翻译员回避等问题的复函(1957年8月5日) 10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劳改犯申诉案件应如何审理问题的批复(1957年12月24日) 10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试行“各级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几个问题的批复(1957年12月26日) 1061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公安部关于当前处理犯人申诉案件的联合指示(1958年1月6日) 1062
司法部关于处理申诉案件的改判问题的函复(1958年4月3日) 106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办理重大的现行犯案件的联合通知(1963年4月17日) 1064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的决定(1980年2月12日) 106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文化大革命”前判处的刑事案件提出的申诉应如何处理的通知(1980年2月15日) 106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贯彻执行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的决定》的通知(1980年3月5日) 106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的决定》的几点具体意见的通知(1980年4月3日) 106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划问题的决议(1980年4月16日第五届第14次会议通过) 1067
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1980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10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类推的案件报送核准问题的通知(1980年1月14日) 1073
最高人民法院审批案件办法(试行)(1981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次会议通过) 107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如何处理有同案犯在逃的共同犯罪案件的通知(1982年4月5日) 107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铁道部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检察院办案中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1982年7月9日) 107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0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1983年9月20日) 107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二)(1983年12月30日) 107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定(1984年7月7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08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关于正在服刑的罪犯和被羁押的人的选举权问题的联合通知(1984年3月24日) 10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三)(1985年8月21日) 1083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管理制度(试行)(1986年3月24日) 1087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办案程序(试行)(1986年3月24日) 1089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试行)(1986年12月10日) 10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各级人民法院处理刑事申诉的暂行规定(1987年10月10日) 109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惩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及时审理经济犯罪案件的通知(1988年9月26日) 1099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若干规定(试行)(1988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109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关于颁发《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通知(1989年7月11日) 1101
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办理流窜犯罪案件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1989年12月13日) 11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1991年1月26日) 1105
(二)管辖 1108
最高人民法院对现役革命军人与群众间发生刑事纠纷管辖权问题的批复(1951年7月3日) 11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转业军人犯罪管辖问题的批复(1953年4月9日) 1109
司法部关于原由军法机关判处徒刑并开除军籍的犯人,于徒刑期满后又发现了新罪,应由哪里处理的批复(1955年4月21日) 1109
司法部关于劳改犯人减刑、假释的批准权限问题的批复(1955年8月2日) 11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反革命犯在缓刑期满后处理的批准权限问题的批复(1955年8月11日) 11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宣告假释或缓刑的罪犯另犯新罪应由哪一个法院撤销假释或缓刑等问题的批复(1956年11月24日) 11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被害人又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诉应转送哪级人民检察院处理问题的复函(1957年7月1日) 11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受理普通刑事案件的职责范围的试行规定(1962年11月30日) 111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受理普通刑事案件的职责范围问题的批复(1963年1月5日) 111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受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几个问题的批复(1963年8月26日) 11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无权判处死刑案件的函(1964年3月24日) 1113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人民武装警察违法犯罪案件的受理和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1976年12月15日) 11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铁道部关于铁路系统案件的批捕、起诉、审判问题的通知(1979年12月6日) 11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1979年12月15日) 111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省院受理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应移交给管辖地区的检察分(市)院办理(1979年12月28日) 11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类推的案件报送核准问题的通知(1980年1月14日) 1116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续受理铁路运输系统案件的通知(1980年3月2日) 111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民航系统的案件由地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受理的通知(1980年5月14日) 111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部关于交通部直属港航系统的案件批捕、起诉、审判问题的通知(1980年7月22日) 11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走私贩私、投机倒把和贪污案件由刑事审判庭审理的通知(1982年1月14日) 11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林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查处森林案件的管辖问题的联合通知(1982年3月29日) 11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案件过程中,遇到被告刑期届满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982年10月25日) 11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和地方互涉案件几个问题的规定(1982年11月25日) 11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重婚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1983年7月26日) 112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自行侦查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1983年3月1日) 1121
最高人民枪察院二厅关于检察院自侦案件内部分工的意见(1983年11月12日) 112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转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关于及时核实处理在押犯和劳教人员提供的案件线索的通知》的通知(1984年10月20日) 1125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伐滥伐森林案件改由公安机关管辖的通知(1985年5月13日) 1125
林业部、公安部关于盗伐滥伐森林案件划归公安机关管辖后有关问题的通知(1985年6月20日) 11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1985年12月9日) 112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侵犯中外合资企业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是否属于涉外案件的批复(1985年9月3日) 112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退伍战士在退伍途中违法犯罪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1986年3月26日) 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关于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所列案件的管辖范围的通知(1986年3月27日) 1129
林业部、公安部关于森林案件管辖范围及森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1986年8月20日) 112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人员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87年2月17日) 113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1987年3月11日) 11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通知(1987年3月26日) 113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和地方互涉案件侦查工作的补充规定(1987年12月21日) 11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补充规定》中有关几类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1988年10月22日) 113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通知(1989年11月30日) 1134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思卿就公布《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答记者问 113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重婚案件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查处的通知(1989年12月8日) 1139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厅、控告申诉检察厅关于重婚案件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查处的有关事项的通知(1989年12月13日) 1139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1989年3月15日) 113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受理、查处重婚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0年6月18日) 1140
(三)辩护 114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否充当辩护人的决定(1956年5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9次会议通过) 11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可否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等问题的复函(1957年1月30日) 1141
司法部关于辩护人的几个问题的批复(1957年4月24日) 1141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当事人和辩护人阅卷问题的批复(1957年7月2日) 11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一个刑事被告人可以同时委托两个辩护人和发回更审案件检察人员以何种身份出庭问题的批复(1957年9月14日) 1142
司法部关于依法不公开审理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是否允许被告人近亲属辩护的批复(1980年5月27日) 1142
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可否担任辩护人的答复(1981年3月28日) 1143
(四)证据 11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能否当证人等问题的复函(1957年6月22日) 1143
公安部关于“罪犯十指指纹管理办法”的通知(1957年6月14日) 1143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法院受理海关移送的走私案件查验走私物品问题的复函(1963年11月5日) 11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犯人死亡检验问题的批复(1963年12月14日) 1145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被破坏的人民币可否全部由法院留作罪证保管的复函(1963年12月24日) 11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中证物保管问题的批复(1964年9月16日) 1145
公安部关于销毁罪证中黄色书刊图片的通知(1964年11月22日) 1146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证物技术鉴定使用问题的函(1964年12月11日) 11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清理和销毁犯罪证据中的黄色书刊和淫秽图片的通知(1964年12月11日) 114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转发湖南省政法三机关关于不准检查处女膜的通知(1965年3月11日) 1147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修订) 1148
公安部、卫生部关于检查处女膜的请示报告的批复(1979年12月28日) 1150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检察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和函调材料的通知(1980年1月5日) 1150
公安部关于犯罪分子和违法人员十指指纹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1980年5月) 1151
公安部刑事技术鉴定规则(1980年5月7日) 115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强奸案件中可否检查处女膜问题的批复(1981年7月27日) 115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保卫处科在查破案件时收集的证据材料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通知(1982年7月6日) 115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办案中相互函调取证的通知(1982年9月13日) 1154
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1986年8月15日) 1154
(五)强制措施 11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各级人民法院凡到外地逮捕人犯时必须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的通报(1951年11月19日) 1159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公安司令部、司法部、公安部关于公安武装对提讯、解送、逮捕等任务规定的通知(1953年10月) 11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逮捕人犯的手续等问题的批复(1957年8月13日) 11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案件是否经检察院起诉问题和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中的逮捕、羁押问题的批复(1962年9月28日) 116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判处拘役的人犯是否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批复(1963年1月22日) 116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转发上海市关于人犯羁押换押接见送达执行书等若干问题的通知(1957年5月16日) 11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拘留和羁押问题的批复(1963年2月25日) 116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检察机关拘留人犯问题的联合通知(1963年5月30日) 116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院捕人问题的复函(1963年6月26日) 116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监外执行的罪犯重新犯罪是否需要履行逮捕手续问题的批复(1963年7月29日) 1164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有期徒刑缓刑的案件是否需要逮捕被告人的问题的复函(1963年10月25日) 1165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如何协助人民法院拘留人犯问题的联合通知(1964年1月23日) 1165
公安部关于刑事拘留工作上两个问题的批复(1964年4月15日) 1165
公安部关于对拟判死刑或重刑的怀孕女犯的处理问题的批复(1964年5月6日) 116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逮捕、判刑批准权限的规定(1972年12月16日) 1166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通知(1978年10月26日) 116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执行逮捕拘留条例的通知(1979年3月10日) 116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人民检察院逮捕、拘留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通知(1979年3月27日) 116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关于认真执行《逮捕拘留条例》简化案件批准手续的请示报告(197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转发) 116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到外地逮捕人犯手续的几项规定(1979年7月3日) 117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各地在认真执行《逮捕拘留条例》简化案件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文官招录制度研究》周红江著 2019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中国商事法律制度》赵旭东主编 2019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法学本科 第2版》孟昭阳,高文英主编 2017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商事法律制度》赵旭东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