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新汉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708971
- 页数:255 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 1
第一节 关于认识论研究内容的反思 1
一、古代哲学朴素地把真善美作为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二、近代的认识论就是知识论 3
三、传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知活动及其成果 5
第二节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来理解认识的本质 7
一、关于认识内容的争论 7
二、认识的本质是反映 8
第三节 为了创造真善美必须把握真善美 9
一、为我之物是真善美的统一 10
二、认识内容必然包括真善美 11
三、反主体性效应从反面说明人类必须全面认识真善美 13
第四节 知意情和真善美的统一 17
一、两种研究认识论的模式 17
二、知意情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 19
第二章 认知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23
第一节 认识论史上的两个基本争论问题 23
一、经验论者对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的思考 23
二、唯理论者对思维能否把握客观实在的思考 26
一、感觉的两个规定 29
第二节 感觉的二重性 29
二、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 31
第三节 概念建构的世界 33
一、“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 34
二、概念的摹状和规律 36
三、主体认知结构的作用 39
第四节 认知活动中的客体性原则 42
一、客体性原则 42
二、感觉无所谓真假 43
三、知觉和表象有真假 45
四、概念把握客体的矛盾 46
第三章 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50
第一节 哲学史上对评价活动机制的研究 50
一、古希腊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 50
二、近代西欧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 51
三、现代西方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 52
第二节 评价活动的规定、出发点和标准的选择 57
一、评价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 57
二、需要是评价活动的出发点 61
三、主体评价的利益标准及其选择 61
一、关于规范与概念、规则之间关系的分析 66
第三节 评价活动中反映价值的思维形式和主体结构 66
二、规范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凝结 69
三、规范是整合价值信息的思维形式 71
四、评价活动中的主体评价结构 72
第四节 评价活动成果的存在形式 74
一、意义作为评价成果揭示了主体的本质力量 74
二、意义是价值信息、意向和意味的统一 77
三、意义是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统一 78
四、意义的感性层次、理性层次和理想层次 79
一、主体性原则 84
第五节 评价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 84
二、主体性原则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 86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87
第一节 哲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87
一、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 87
二、亚里士多德的“美在形式说” 88
三、普罗丁的“美是完善说” 89
四、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 90
五、休谟的“美是愉悦说” 91
六、鲍姆嘉通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说” 92
七、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 93
第二节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 94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 95
二、审美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 96
第三节 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100
一、审美活动具有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双重功能 100
二、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和创造性 102
第四节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 105
一、美感不能在感觉和知觉阶段形成 105
二、美感的产生和表象结构 106
三、美感发展三阶段 110
二、审美活动的自由特性 113
第五节 审美活动中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统一 113
一、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统一 113
第五章 认识活动中认知、评价和审美之间的关系 116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内在结构 116
一、认识活动中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16
二、认识活动中的对立统一 117
第二节 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119
一、认知活动是评价活动的基础,但又离不开评价活动 119
二、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相互促进 119
三、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相互转化 124
第三节 审美活动向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转化 125
一、审美活动促进和启迪认知活动 126
二、审美活动促进和激发评价活动 128
第四节 认识活动中主体的总认识结构和世界观 132
一、主体的总认识结构是知识范畴体系、意义规范体系和美感观念体系的统一 132
二、主体的总认识结构体现了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133
第六章 认识活动中的知识-意义-美感体系 136
第一节 知识、意义和美感 136
一、知识 136
二、意义 141
三、美感 142
第二节 认识成果的真理性 144
一、认知成果的真理性 145
二、评价成果的真理性 146
三、审美成果的真理性 152
第三节 具体真理是关于知识、意义和美感相统一的正确认识 154
一、真理的两层涵义 154
二、具体真理是理论的核心和本质 157
第七章 客观认识成果和认识成果的进化 160
第一节 理念、世界3和客观认识成果的规定 160
一、客观认识成果是外化到物质载体中的认识内容信息 160
二、柏拉图的理念 161
三、波普的世界3 163
四、客观认识成果的三个规定 165
第二节 认识成果的客观化 166
一、存在着不能客观化的认识成果 166
二、认识成果客观化的动力因和形式因 168
三、认识成果客观化与人的有意识活动 170
四、认识成果客观化的意义 171
第三节 客观认识成果的主观化 172
一、以客观认识成果为对象的认识活动 172
二、客观认识成果主观化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75
第四节 认识成果的社会进化和社会发展 178
一、认识成果社会进化的法则 179
二、认识成果进化的加速增长律 183
三、波普思想实验的启迪 186
四、认识成果的进化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之一 187
第八章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实践检验 190
第一节 事实判断可以转化为价值判断为实践所检验 190
一、实践对事实判断检验的步骤 190
二、实践检验与实用主义、马赫主义的界限 192
第二节 价值判断可以转化为事实判断为实践所检验 193
二、实践对价值判断检验的步骤 194
一、价值判断检验的复杂性 194
一、关于实践检验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196
第三节 实践检验的内在机制 196
二、关于实践检验与认识的感性直观的关系 199
第四节 关于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再思考 202
一、实践检验运用逻辑推理形式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203
二、主体用作检验的实践结果在把握和利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206
第五节 审美判断的实践检验 209
一、实践通过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真理性的检验来检验审美判断的真理性 209
二、实践直接对审美判断的真理性进行检验 210
一、真的原则 212
第九章 真的原则、善的原则和美的原则在实践——认识结构中的地位 212
第一节 人类活动的三大原则 212
二、善的原则 215
三、美的原则 216
第二节 三大原则的对立和统一 218
一、三大原则之间的对立 218
二、三大原则之间的统一 221
三、三大原则形成人类活动中当然之则的结构 222
第三节 三大原则统一的基础和根据 224
一、三大原则统一的基础 224
二、三大原则统一的根据 228
第十章 主体的活动和自由 231
第一节 关于自由的历史反思 231
一、“自由在于服从逻各斯” 231
二、“上帝的意志绝对自由” 233
三、“自由是依照必然性而行动” 233
四、“自由意志的最高原则是自律” 235
五、“自由是观念的自我实现” 236
六、“自由是绝对意志”和“自由是对存在的超越” 238
一、自由与自愿 240
第二节 自由是主体在行动中自愿和自觉的统一 240
二、自由与自觉 241
三、自愿与自觉 242
第三节 自由的本质是主体能力在知意情方面的全面发展 244
一、自由与主体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 244
二、认识能力在知意情方面的发展与自愿、自觉环节 245
三、唯意志论与宿命论 249
第四节 在创造真善美中发展知意情 250
一、实践——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循环 251
二、自由发展的三个阶段 252
三、主体发展目标的内在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53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我所认识的鲁迅》许寿裳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谭劲松,金一斌主编 2018
-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王京清 2019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语文认识论》胡勤著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