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粮油食品卫生检测
粮油食品卫生检测

粮油食品卫生检测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肇慈编著
  • 出 版 社:中国食品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442500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
《粮油食品卫生检测》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样品的采取与制备 1

第一节采样的目的与意义 1

一、正确采样的意义 1

二、采样的目的 1

三、采样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2

第二节粮食、油料扦样、分样法 3

一、单位代表数量 3

二、扦样方法 3

三、分样方法 6

第三节各类食品扦样分样法 7

一、植物油脂扦样分样法 7

二、罐头食品取样法 9

三、乳及乳制品取样法 9

五、果蔬取样法 10

四、新鲜肉采样法 10

第四节样品的制备 11

第二章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12

第一节提取 12

一、抽提法 12

二、灰化法 15

三、蒸馏法 18

第二节净化 21

一、液-液分配法 22

二、柱层析法 26

三、化学净化法 32

第三节浓缩 35

一、空气、气体浓缩法 35

二、减压浓缩法 35

第三章气相色谱法 38

第一节色谱法简介 38

二、按实验技术分类 40

第二节色谱法的分类 40

一、按两相的状态分类 40

三、按分离的机制进行分类 41

四、按洗脱方式分类 41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分类及色谱术语 43

一、气相色谱法分类 43

二、气相色谱术语 45

第三节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48

一、塔板理论 49

二、速率理论 55

第四节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58

一、总分离效能指标 58

二、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60

第五节色谱系统简介 64

一、气路系统 65

二、进样系统 65

三、色谱柱 67

四、恒温箱 68

五、检测器 68

六、记录器 69

第六节气液色谱固定相 70

一、载体 70

二、固定液 72

三、色谱柱的制备 75

第七节检测器 77

一、检测器的特性 77

二、热导池检测器 80

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82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84

五、火焰光度检测器(FED) 87

第八节定性、定量分析 88

一、定性分析 88

二、定量分析 90

第四章薄层色谱法 98

第一节薄层色谱法原理和特点 98

一、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98

二、薄层色谱法的特点 99

第二节吸附剂 100

一、吸附剂 100

二、吸附剂的活性及测定方法 101

三、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103

第三节展开剂 103

一、被分离物质的极性 104

二、展开剂 104

三、展开剂的选择 105

第四节薄层色谱技术 108

一、薄层板的制备 108

二、点样 111

三、展开 112

四、显色 125

第五节定性分析 126

第六节定量分析 127

一、洗脱后测定法 128

二、原位直接定量 129

第七节高效薄层色谱 141

一、高效薄层色谱法基本特征 141

二、点样技术 142

三、展开技术 144

第五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46

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仪 147

一、输液系统 148

二、进样系统 153

三、色谱分离系统 157

四、检测器 162

第二节液相色谱理论概述 170

一、谱峰展宽的来源及其对板高(H)的影响 171

二、柱外效应 175

第三节液相色谱的类型 175

一、色谱类型的选择 175

二、液-固吸附色谱 177

三、液-液分配色谱 180

四、离子交换色谱法 183

五、凝胶色谱 188

第四节定性、定量分析 191

一、定性分析 191

二、定量分析 192

第六章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193

第一节基本原理 193

一、光的性质 193

二、光的选择吸收和溶液的颜色 194

三、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95

四、吸收曲线 196

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 197

一、直接比较法 197

二、标准曲线法 197

第三节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198

第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3

第一节基本原理 204

一、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204

二、吸光度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 206

三、共振线与吸收线 207

四、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208

五、锐线光源与峰值吸收 212

第二节仪器装置 213

一、光源 214

二、原子化系统 215

三、光学系统 224

四、检测器 226

第三节干扰及其消除 227

一、化学干扰 228

二、光谱干扰 230

三、背景吸收 232

四、物理干扰 234

第四节测定条件的选择 234

一、灯电流的选择 235

二、火焰类型的选择 235

三、燃烧器高度的选择 235

四、助燃气与燃气的流量比 236

五、单色器光谱通带的选择 236

第五节定量分析方法 237

一、标准曲线法 237

二、标准加入法 238

第八章荧光分光光度法 240

第一节荧光的成因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41

一、荧光的成因 241

二、荧光光谱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244

第二节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48

一、激发光谱 248

二、发射光谱 250

第三节溶液的荧光强度 252

一、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52

二、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254

三、溶液的PH值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256

四、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256

五、激发光的照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257

第四节溶液荧光的淬灭 258

一、碰撞淬灭 258

二、组成化合物的淬灭 259

三、转入三重态的淬灭 259

四、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的淬灭 259

五、荧光物质的自淬灭 260

一、散射光对于荧光分析的干扰 261

第五节散射光和拉曼光的影响 261

二、溶剂的拉曼光及其影响 262

第六节荧光分光光度计 264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264

二、元件 264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 267

第七节荧光分析方法 269

一、定性 269

二、定量 270

篇九章农药 271

第一节马拉硫磷 272

一、马拉硫磷毒理毒性与卫生标准 272

二、测定方法 273

第二节磷化物 276

一、磷化氢的毒性与卫生标准 277

二、测定方法 277

二、测定方法 283

第三节氰化物 283

一、氰化物的毒性与卫生标准 283

第四节氯化苦 287

一、氯化苦的毒性与卫生标准 287

二、测定方法 287

第五节二硫化碳 290

一、二硫化碳的毒性与卫生标准 290

二、测定方法 291

第六节二溴乙烷 293

第七节有机氯农药 297

一、六六六、滴滴涕的毒性 300

二、部分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 300

三、测定方法 301

第八节有机磷农药 313

一、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314

二、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允许残留量标准 315

三、测定方法 317

第九节西维因农药 328

第十章有害元素 335

第一节砷 336

一、砷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和毒性 336

二、食品中总砷允许量标准 337

三、测定方法 338

第二节汞 352

一、汞化合物的代谢和毒性 353

二、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 354

三、测定方法 354

第三节镉 365

一、镉化合物的代谢和毒性 366

二、粮油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 367

三、测量方法 368

第四节铅 375

一、铅化合物的代谢和毒性 376

二、粮油、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 378

三、测定方法 378

第五节氟 388

一、氟在机体内的代谢和毒性 388

二、粮油、食品中氟允许限量标准 389

三、测定方法 390

第六节镍 400

第十一章真菌毒素 404

第一节黄曲霉毒素 406

一、概述 406

二、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 410

三、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B1(AFTB1)的 411

测定方法(GB5009.22—85) 411

四、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 426

G2的测定方法(GB5009.23—85) 426

定方法 439

五、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 439

第二节粮油、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方法 446

(GB5009.22-85) 446

第三节酵米面、银耳、玉米中黄杆菌毒素A的 452

薄层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参考方法) 452

第四节粮油、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方法 459

(参考方法) 459

第十二章苯并(a)芘及其测定方法 465

一、苯并(a)芘概述 469

二、测定方法 474

第十三章其他有害物质 488

第一节棉酚的测定 488

一、概述 488

二、游离棉酚的测定 491

第二节浸出油中残留溶剂测定 494

一、概述 494

二、测定方法——顶空气相色谱法 495

第三节油脂中BHT的测定 499

一、概述 499

二、测定方法 500

第四节油脂中PG的测定 503

一、概述 503

二、测定方法 503

第五节油脂和食品中BHA、BHT、PG的测定 505

(参考方法) 505

第六节食用植物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 512

一、桐油 512

二、矿物油 513

三、大麻油 513

第七节粮食中有毒种籽鉴定 514

一、曼陀罗籽鉴别方法 514

二、麦角、毒麦鉴别方法 5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