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春成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479113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模式、原则、整体设计、评估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并有个案分析。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视界融合 1

一、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1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 3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3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外延 5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区别 6

(一)与“探究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6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7

(三)与语文学法指导的区别 7

(二)与接受性学习的区别 7

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教育 10

(一)中学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10

(二)创新教育下的中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11

(三)正确实施研究性学习以推进创新教育 12

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学力生成特点 14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培养过程应有一定的梯度 14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在一定研究含量的过程中炼成 15

七、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时空 16

(一)平等审视——把教材直接作为研究对象 17

(二)提供参照——增加教材的可研究价值 18

(三)节外生枝——由教材引申出研究课题 19

(四)拓宽视野——处处都有研究对象 19

八、研究性学习为语文教学改革引领广阔的前瞻性走向 21

(一)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看语文教学 21

(二)从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看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 22

(三)研究性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25

九、走出研究性学习的六大认识误区 26

(二)误区之二:研究性学习会影响文化课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 27

(一)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 27

(三)误区之三:研究性学习是少数学科、少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事 28

(四)误区之四:研究性学习只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校无法实施 29

(五)误区之五: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取消对学生的封闭式管理 29

(六)误区之六: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 30

第二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精神 31

一、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31

(一)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31

(二)中外教育家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2

(三)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 33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 35

二、创新精神及其培养策略 35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36

(三)让学生展开自由思维的翅膀 39

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42

(一)处理好课堂氛围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 42

(二)处理好自主参与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 43

(三)处理好质疑求异与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关系 44

四、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45

(一)研究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 45

(四)处理好再造想像与培养创新素质的关系 45

(二)语文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46

第三章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49

一、研究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五大挑战 49

(一)改变传统角色 49

(二)改善工作方式 51

(三)革新教学智能 52

(四)转换学习方式 53

(五)转变教学策略 55

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56

(一)积极介入策略 57

(二)步进辅导策略 58

(三)适度指点策略 60

(四)全面关注策略 61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引导 62

(一)“激发”问题意识 62

(二)“规范”研究态度 63

(三)“驾控”研究过程 63

(四)“评价”研究结果 64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66

(一)筛选问题,确立课题 66

第四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66

(二)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 69

(三)设计方案,分步实施 70

(四)总结分析,形成小论文 70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整体设计的特点 71

(一)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 71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 72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73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 74

三、语文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74

(一)单篇和单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 74

(二)单一和多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立 76

(三)短期和长期: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制订 77

(四)过程和结果: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79

(五)合作和建议:新教材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80

(六)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四个案例 80

四、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的表格设计 85

(一)研究性学习文献检索记录表 85

(二)研究性学习实验观察记录表 86

(三)研究性学习调查访问记录表 87

(四)《活动(研究)记录表》和《学生研究笔记(表)》 88

(一)设计研究性作业的基本原则 90

五、研究性作业设计 90

(二)实施研究性作业的一般过程 91

(三)研究性作业类型及举例 92

六、课文中的“课题研究”策略 94

(一)教师引导提出研究课题 94

(二)学生质疑练出研究课题 94

(三)课题解读得出研究课题 95

(四)课后习题带出研究课题 96

(五)实践操练推出研究课题 96

(七)插图赏析推出研究课题 97

(六)趣味活动引出研究课题 97

七、语文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 98

(一)单篇课文文本研究 98

(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 99

(三)课文拓展研究 99

(四)课外文本研究 100

(五)课外非文本语文类专题研究 100

第五章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102

一、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作用 102

(二)专题调研 103

(一)通读课文 103

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103

(三)确立课题 104

(四)研究学习 104

(五)成果展示 105

(六)总结评价 105

(七)课后延伸 105

三、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105

(一)新与旧的关系 105

(二)主与辅的关系 106

(三)精与泛的关系 107

(四)深与浅的关系 108

(五)适与不适的关系 108

第六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 109

一、激励性原则 109

二、适度原则 112

(一)参与度 113

(二)亲和度 113

(三)自由度 113

(六)练习度 114

(五)延展度 114

(四)整合度 114

三、有机结合原则 115

(一)随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115

(二)开放性与序列性相结合 116

(三)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 120

第七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23

一、中学生研究性学力的评价 123

(一)评价目的 123

(二)评价原则 123

(三)评价方法 125

(四)操作系统 126

二、研究性教学的课堂评价艺术 129

(一)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129

(二)延迟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29

(三)自主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30

第八章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 132

一、给“论点”还是给“论题”——从《黄鹂》一课看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之区别 132

二、《黄鹂》研究性学习方案 139

三、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143

四、语文研究性阅读示例指导 148

五、《离骚》的研究性学习指导 151

六、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话题 158

七、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研究 166

八、“老舍之死”课题研究 179

九、莫泊桑之死的研究 198

十、《过万重山漫想》研究性教学设计 215

十一、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应用 220

附录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225

附录二立体教学系统工程理论体系 229

后记 2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