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国荣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1734174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王阳明是我国明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心学理论,对明清两代直至近代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书对王学的兴起,王学的思辨体系,王学的核心“致良知”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
上一篇:伦理学简编下一篇:孔子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目录
标签:王阳明 通论

序&冯契 1

引论 1

第一章 王学的兴起 6

第一节 王学形成的历史前提 6

一 天理的困窘 6

二 社会变迁的折射 10

第二节 理学的演变与王学的产生 14

一 朱熹:正统理学的系统化及其理论偏向 14

二 陆九渊对朱学的诘难与陆学之弊 20

三 理学从宋末到明初的演变与王学的崛起 23

第二章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 34

第一节 心(良知)的内在结构及其逻辑展开 34

一 心(良知)的双重规定 34

二 良知准则论 44

三 志知之辨 49

四 当行则行以求自慊 53

五 “成己”与“无我” 58

第二节 致良知:先天良知与致知过程之辨 64

一 从本然之知到明觉之知 65

二 致知“未有止” 69

三 知行合一——致知过程的展开 74

四 致知过程与成圣(德性培养)过程的融合 80

第三章 致良知说的分化 86

第一节 从先天本体到现成良知 86

一 王畿论现成良知 86

二 泰州学派:率见在(现成)之知 96

第二节 先天本体的超验化与归寂以致知 102

一 良知非“现成可得” 102

二 归寂以致知 105

第三节 本体与工夫 111

一 良知呈露(展开)于日履 112

二 由工夫而得本体与循本体而更进于知 117

三 致知必在通物情 124

四 躬行与经世的结合——工夫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 127

第四章 志(意)知之辨的演进 134

第一节 “造命却由我”与“意为心之主宰”——泰州学派的唯意志论倾向 134

一 造命却由我 135

二 意为心之主宰 140

第二节 志道与顺乎无内外之则 145

一 黄绾以“志道”否定“惟意而出” 145

二 胡直以“顺乎无内外之则”拒斥“自恣轻外” 149

第三节 “意蕴于心”与“知藏于意”——刘宗周论意知关系 153

一 “意为心之所存” 154

二 “知藏于意” 158

第五章 从良知说到童心说 164

第一节 童心说:天理的剔除与个体性原则的突出 165

第二节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171

第三节 性情不可以一律求 177

第六章 王学的终结 182

第一节 从以心为体到心为气之灵处 183

第二节 工夫与本体关系的再思考 188

一 无工夫则无真本体 188

二 学道与事功非两途 195

三 明自然之理:致知工夫的拓展 199

第三节 从心体的历史展开到学脉的历史展开 202

一 学术之途“不得不殊” 202

二 学术演变内含学脉 205

三 由迹而入理,由偏而大成 207

四 得其宗旨、明其学脉的学术史方法 209

第四节 个体与整体之辨:启蒙思想的前奏 213

第七章 历史的余响:王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220

第一节 从心物一体到“体用不二” 221

第二节 个性与直觉:良知说的二重影响 229

一 从自主自愿到伸张个性 229

二 梁漱溟:良知即直觉 235

第三节 王学与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 239

一 以心力改造天地 239

二 梁漱溟:意欲高于理智 246

第四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的余波 250

一 从知与致的合一到性修不二 251

二 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 255

附录(一)心物之辨与天人之际 260

附录(二)致良知说再阐释 284

后记 313

新版后记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