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
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

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则渊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1123671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目录

绪论 1

第1章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历程 13

1.1 引言:近代和现代的划界 14

1.2 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15

1.2.1 第一次科学革命(1543~1755) 15

1.2.2 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16

1.2.3 第一次技术革命(1733~1823) 16

1.2.4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18

1.3 第二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18

1.3.1 第二次科学革命(1755~1895) 18

1.3.2 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20

1.3.3 第二次技术革命(1823~1903) 20

1.3.4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22

1.4 第三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22

1.4.1 第三次科学革命(1895~1953) 23

1.4.2 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24

1.4.3 第三次技术革命(1903~1970) 25

1.4.4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26

1.5 第四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27

1.5.1 第四次科学革命(1953~) 27

1.5.2 第四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29

1.5.3 第四次技术革命(1970~) 29

1.5.4 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30

1.6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1

1.6.1 近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31

1.6.2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4

第2章 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中的中国 38

2.1 引言:一个大跨度的历史分析 39

2.2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41

2.2.1 西学东渐初兴时期(1582~1840) 41

2.2.2 官办洋务运动时期(1840~1895) 42

2.2.3 西学建制引进时期(1895~1949) 43

2.2.4 独立自主发展时期(1949~) 44

2.3 中日欧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比较 45

2.3.1 李约瑟定律与中西科学技术发展比较 45

2.3.2 中日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比较 48

2.4 李约瑟悖论的三重内涵 49

2.4.1 中国无科学论与李约瑟第一悖论 50

2.4.2 制度抑制发明论与李约瑟第二悖论 50

2.4.3 中国文明停滞论与李约瑟第三悖论 51

2.5 李约瑟悖论的经济背景 52

2.6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57

2.6.1 近代科学的形态特征与发生学模型 57

2.6.2 近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59

2.6.3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65

2.6.4 近代以来中国整体落后的原因 68

第3章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规律 72

3.1 科学革命的实质与科学发展模式 73

3.1.1 科学革命的概念 73

3.1.2 科学革命的实质和特征 73

3.1.3 科学发展模式 75

3.2 技术革命的实质与技术发展模式 79

3.2.1 技术革命的概念 79

3.2.2 技术革命的实质和特征 80

3.2.3 技术发展模式 81

3.2.4 技术发展的动力模式 84

3.3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化 86

3.3.1 第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化 86

3.3.2 第二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化 87

3.3.3 第三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化 87

3.3.4 第四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转化 87

3.4 科学、技术、经济的波动转化规律 88

3.4.1 经济长波、技术长波与科学长波 88

3.4.2 科学、技术、经济之间的波动转化 90

3.4.3 世界活动中心转移中的周期波动 92

3.4.4 波动转化规律与发展战略研究 95

第4章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科学技术观 96

4.1 科学分类与科学结构的方法论 97

4.1.1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结构的思想及其发展 97

4.1.2 科学分类和科学结构的方法论原则 97

4.1.3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98

4.2 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 99

4.2.1 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结构 99

4.2.2 现代科学技术的纵向结构 100

4.2.3 自然科学的门类结构 101

4.2.4 现代技术分类与技术体系 102

4.2.5 交叉科学的形成与类型 105

4.3 现代技术科学的形成、作用与结构 106

4.3.1 技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07

4.3.2 技术科学的地位与作用 109

4.3.3 关于技术科学的结构与功能 112

4.4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趋势 116

4.4.1 21世纪科学技术前景 116

4.4.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17

4.5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新发展 120

4.5.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本质观 120

4.5.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进步观 121

4.5.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价值观 122

第5章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125

5.1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125

5.1.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25

5.1.2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因素 127

5.2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 133

5.2.1 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133

5.2.2 科学技术进步和就业结构高级化 134

5.2.3 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结构的变化 136

5.2.4 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的变化 139

5.3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体制 139

5.3.1 科技进步与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139

5.3.2 科技进步与经济机制的历史演变 141

5.3.3 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142

5.4 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145

5.4.1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145

5.4.2 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及其基本内容 146

5.4.3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管理 146

5.5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全球化 149

5.5.1 经济全球化的由来与历程 149

5.5.2 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151

5.5.3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152

5.5.4 科技、教育与中国加入WTO 154

第6章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156

6.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157

6.1.1 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结构 157

6.1.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157

6.1.3 经济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划分 158

6.2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 159

6.2.1 社会生活的集约化 159

6.2.2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 161

6.2.3 社会生活的生态化 165

6.3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 166

6.3.1 科学技术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功能 166

6.3.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168

6.3.3 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发展的战略 172

6.4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结构 173

6.4.1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中的社会就业结构 173

6.4.2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城市化中社会相关结构 174

6.4.3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阶层结构 175

6.5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形态 177

6.5.1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挑战 177

6.5.2 社会形态划分的两类标准 178

6.5.3 技术社会形态的基本类型 179

6.5.4 经济社会形态的局部质变 180

6.6 科学技术进步与当代资本主义 180

6.6.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81

6.6.2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81

6.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 183

6.6.4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87

第7章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 190

7.1 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和内涵 191

7.1.1 社会学家的思考 191

7.1.2 经济学家的探索 191

7.1.3 国际组织的研究 192

7.1.4 知识经济的内涵 192

7.2 知识和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 193

7.2.1 钱学森院士的知识经济观点 193

7.2.2 知识活动与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 194

7.2.3 从历史过程对几个问题的讨论 195

7.3 美国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社会影响 195

7.3.1 知识经济对增长方式的影响 196

7.3.2 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99

7.3.3 知识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0

7.3.4 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

7.4 知识经济的核心理论与规律 202

7.4.1 新经济及知识经济的理论挑战 202

7.4.2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知识价值论 203

7.4.3 知识投入收益递增与资源投入收益递减 205

7.4.4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其他知识经济规律 208

7.5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容 209

7.5.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209

7.5.2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12

7.5.3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框架 214

7.6 科教兴国与国家创新体系 220

7.6.1 技术创新模式的国际比较 220

7.6.2 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220

7.6.3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221

7.6.4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 223

第8章 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25

8.1 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 226

8.1.1 问题的提出 226

8.1.2 马克思论人、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226

8.1.3 马克思论全球问题及其社会本质 228

8.1.4 恩格斯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29

8.2 全球问题的特征与本质 230

8.2.1 全球问题的提出 230

8.2.2 全球问题的层次、类型与特征 230

8.2.3 改造自然的两重性与技术悖论 231

8.2.4 全球问题的社会根源与本质 233

8.3 当代主要的全球问题 235

8.3.1 人口问题 235

8.3.2 资源问题 240

8.3.3 环境问题 243

8.4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249

8.4.1 人类发展观的演变 249

8.4.2 解决全球问题的思路与可持续发展观 250

8.4.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51

8.4.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52

8.5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253

8.5.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 253

8.5.2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1世纪议程》 254

8.5.3 《21世纪议程》的主题与内容 254

8.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58

8.6.1 《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 258

8.6.2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258

8.6.3 社会可持续发展 259

8.6.4 经济可持续发展 259

8.6.5 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 260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