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长度计量人员实用手册
长度计量人员实用手册

长度计量人员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国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8021261
  • 页数:544 页
图书介绍:
《长度计量人员实用手册》目录

第一章 常用量具及其管理 1

第一节 量块和角度块 1

一、量块 1

二、角度块 4

第二节 简易量具 5

一、钢直尺 5

二、钢卷尺 6

三、钢围尺和π尺 7

第三节 卡尺 8

一、游标卡尺 8

二、带表卡尺 8

三、电子数显卡尺 9

四、深度游标卡尺 9

五、高度游标卡尺 9

六、齿厚游标卡尺 10

第四节 千分尺 10

一、外径千分尺 10

二、杠杆千分尺 11

三、杠杆卡规 11

四、内径千分尺 12

五、内测千分尺 12

六、深度千分尺 13

七、公法线千分尺 13

八、杠杆公法线千分尺 13

九、三爪式内径千分尺 14

十、电子数显三爪式内径千分尺 14

十一、奇数沟千分尺 14

十二、尖头千分尺 15

十三、板厚和壁厚千分尺 15

十四、螺纹千分尺 16

第五节 指示表 16

一、百分表 16

二、千分表 17

三、杠杆百分表 17

四、内径表 18

五、杠杆齿轮比较仪 19

六、扭簧比较仪 19

七、光学扭簧仪 21

八、气动量仪 21

第六节 平直度量具 22

一、单面平晶 22

二、双面平晶 24

三、长平晶 25

四、研磨面平尺 25

五、平板 25

六、平尺 26

七、方箱(方铁) 27

第七节 角度量具 28

一、90°角尺 28

二、正弦规 28

三、水平仪 29

第八节 量规 30

一、光滑极限量规 30

二、圆锥量规 30

三、螺纹量规 31

第九节 最高计量标准的建立 32

一、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原则 32

二、计量标准及其辅助器具 33

三、量值传递管理 33

第十节 计量器具的管理 39

一、计量标准器具管理 39

二、工作计量器具管理 39

第二章 长度尺寸的测量 42

第一节 常用测量仪器简介 42

一、平直度测量仪 42

二、立式光学计 42

三、投影光学计 43

四、超级光学计 43

五、立式测长仪 43

六、万能测长仪 44

七、测长机 45

八、工具显微镜 46

九、万能工具显微镜 48

十、莱茨万能测量机 49

十一、投影仪 49

十二、接触式干涉仪 50

十三、光学分度头 50

十四、像点比长仪 51

十五、三坐标测量机 51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选择 51

一、选择原则 51

二、选择方法 52

第三节 长度尺寸测量的原则 59

一、阿贝原则 59

二、最小变形原则 60

三、最短测量链原则 60

四、封闭原则 61

五、基准统一原则 61

第四节 尺寸的测量 61

一、尺寸测量对环境的要求 61

二、圆柱轴径的测量 64

三、圆柱孔径的测量 71

四、板状样板尺寸的测量 79

五、大尺寸的测量 85

第三章 角度和锥度的测量 87

第一节 测量角度常用仪器 87

一、光学测角仪(分光计) 87

二、光学分度头 89

三、光学分度台 92

四、数显分度台 93

五、多齿分度台 93

六、小角度测量仪 94

第二节 一般角度的测量 97

一、样板角度的测量 97

二、其他工件角度的测量 99

第三节 中心角度的测量 104

一、两斜孔角度的测量 104

二、中心角度的测量 105

第四节 圆分度的测量 106

一、圆分度的测量 106

二、孔分度的测量 106

第五节 锥度的测量 107

一、综合测量 107

二、间接测量 108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112

第一节 形状误差的测量 112

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112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122

三、圆度误差的测量 133

四、圆柱度误差的测量 142

五、轮廓度误差的测量 145

第二节 位置误差的测量 147

一、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147

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53

三、倾斜度误差的测量 159

四、同轴度误差的测量 162

五、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165

六、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167

七、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171

八、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173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76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参数 176

一、三类特性参数 176

二、五个常用参数 176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 179

一、光切显微镜 179

二、干涉显微镜 182

三、触针式电动轮廓仪 184

四、部分轮廓仪简介 189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92

一、测量的基本原则 194

二、比较测量法 195

三、非接触法测量法 197

四、接触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200

五、印模测量法 209

六、测量实例 209

第六章 复杂轮廓形状工件的测量 212

第一节 手工测量 212

一、非整圆弧的测量 212

二、整圆的测量 212

三、交点尺寸的测量 213

第二节 半自动测量 214

一、测量系统 214

二、常规测量 216

三、仿真组合测量 221

第七章 螺纹的测量 232

第一节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 232

一、大径的测量 232

二、中径的测量 232

三、螺距的测量 239

四、牙型半角的测量 242

第二节 圆柱内螺纹的测量 244

一、用量规综合测量 244

二、小径的测量 244

三、中径的测量 245

四、螺距的测量 248

五、牙型半角的测量 249

第三节 圆锥管螺纹的测量 249

一、锥度的测量 249

二、螺距及牙型半角的测量 251

三、中径的测量 252

第八章 丝杠的测量 255

第一节 梯形螺纹丝杠的测量 255

一、术语定义及测量项目 255

二、螺距和螺旋线的测量 257

三、中径和牙型半角的测量 264

第二节 滚珠丝杠副的测量 265

一、主要几何参数的术语和定义 265

二、滚珠丝杆副的测量 266

第九章 齿轮的测量 280

第一节 公差组和常用测量仪器 280

一、公差组 280

二、常用测量仪器 282

第二节 齿轮的测量 286

一、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286

二、齿距的测量 287

三、基节的测量 296

四、齿形的测量 298

五、齿向的测量 306

六、齿厚的测量 309

七、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312

八、综合测量 314

九、整体误差测量 320

第三节 圆锥齿轮的测量 328

一、检验组 329

二、齿距的测量 329

三、齿圈跳动的测量 329

四、齿厚的测量 329

五、侧隙的测量 330

六、综合测量 330

七、整体误差测量 332

第四节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齿轮 333

一、圆柱齿轮的测量 333

二、锥齿轮的测量 338

三、测量举例 341

第十章 蜗轮蜗杆的测量 345

第一节 蜗轮的测量 345

一、切向综合误差的测量 345

二、径向综合误差的测量 345

三、齿距误差的测量 346

四、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48

五、齿形误差的测量 348

六、齿厚偏差的测量 349

第二节 圆柱蜗杆的测量 349

一、螺旋线误差的测量 349

二、轴向齿距误差的测量 350

三、齿形误差的测量 352

四、齿槽径向跳动的测量 352

五、齿厚偏差的测量 352

第三节 蜗杆副的测量 355

一、切向综合误差的测量 355

二、接触斑点的测量 355

三、侧隙的测量 356

第十一章 滚动轴承的测量 358

第一节 概述 358

一、新旧标准对照 358

二、测量负荷 358

第二节 测量专用器具 359

一、内径检查仪 359

二、外径检查仪 360

三、径向游隙测量仪 360

四、内外径标准规 360

五、测量用心轴 360

六、径向游隙标准配对规 361

第三节 尺寸的测量 362

一、注意事项 362

二、内孔直径的测量 362

三、外径的测量 369

四、宽度的测量 375

第四节 旋转精度的测量 379

一、内圈端面对内径跳动的测量 379

二、内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80

三、外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83

四、内圈端面对滚道跳动的测量 384

五、外圈端面对滚道跳动的测量 385

六、倾斜度变动量的测量 386

七、厚度变动量的测量 386

第五节 径向游隙的测量 388

一、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 388

二、调心球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 391

三、圆柱和滚针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 391

四、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 392

第十二章 复杂刀具的测量 393

第一节 常用测量仪器 393

一、PWF-250/300型滚刀检查仪 393

二、CGW-300型数控滚刀测量机 396

三、CCZ-40型齿轮测量中心 398

四、几种仪器能测量的项目 400

第二节 齿轮刀具的测量 401

一、盘形齿轮铣刀的测量 401

二、指形齿轮铣刀的测量 403

三、齿轮滚刀的测量 404

四、插齿刀的测量 414

五、盘形剃齿刀的测量 421

第三节 蜗轮刀具的测量 423

一、蜗轮滚刀的测量 423

二、圆弧齿蜗轮滚刀的测量 429

第四节 螺纹刀具的测量 430

一、螺旋槽丝锥的测量 430

二、公制锥螺纹滚丝轮的测量 435

三、搓丝板的测量 437

第五节 成形刀具的测量 439

一、拉削刀具的测量 439

二、成形铣刀的测量 446

第十三章 三维坐标的测量 447

第一节 三坐标测量机及其测头的结构 447

一、结构型式 447

二、测头的结构 448

第二节 三维坐标的测量 451

一、测头的选择及校准 452

二、标准几何元素的测量 453

三、坐标的建立和基准的选择 457

四、测量结果的换算 458

五、形位误差的评定 459

第三节 二三维曲线的测量 464

一、二三维曲线 464

二、已知曲线的测量 464

三、未知曲线的测量 466

四、测量曲线举例 469

第四节 三维坐标测量举例 474

一、测量检具 474

二、端面凸轮的测量 475

三、螺旋角的测量 476

四、计算机通讯程序的应用 477

第五节 CNC程序编制原则及注意事项 477

一、CNC程序 477

二、学习编程的流程 478

三、编程原则及注意事项 478

四、编程举例 479

第六节 三维坐标测量误差分析 481

一、机器固有误差 481

二、测量中产生的误差 481

第七节 精度检查和保养 482

一、精度检查 482

二、维护保养 484

第十四章 平台(万能)测量 487

第一节 常用测量工具 487

一、常用量具 487

二、常用工具 487

第二节 平台测量 489

一、交点尺寸的测量 489

二、相关尺寸的测量 494

三、斜孔坐标尺寸的测量 497

四、平面角度的测量 498

五、圆锥体的测量 501

六、内凹孔径的测量 503

七、圆弧半径的测量 505

第十五章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507

第一节 概述 507

一、误差及其表达方式 507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508

三、测量不确定度 510

第二节 误差的基本性质 511

一、随机误差及其性质 511

二、系统误差及其性质 511

三、粗大误差及其性质 514

第三节 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515

一、处理步骤 515

二、举例 516

第四节 不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519

一、权及其确定方法 520

二、测量结果的加权处理 521

第五节 误差传递与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522

一、误差传递的基本公式 522

二、系统误差的传递 522

三、随机误差的传递 523

四、误差传递的应用 525

五、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527

第六节 测量误差的合成 529

一、合成的必要性 529

二、已定系统误差的合成 530

三、A类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 530

四、B类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 532

五、测量的总不确定度 534

六、合成实例 535

七、测量结果的报告 537

第七节 数值的修约 537

一、近似数 538

二、数值修约规则 538

三、运算中有效位数的取舍 541

四、极限数值判定方法 542

参考文献 5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