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与药物干扰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诗瑾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485148
- 页数:435 页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实验诊断与检验医学的概念 3
第一节 实验诊断与检验医学的定义 3
第二节 检验医学研究与应用领域 3
一、临床生物化学 4
二、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 5
三、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 5
四、医学基础检验学 5
五、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6
第二章 实验诊断和检验技术 7
第一节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 7
第二节 免疫学检验技术 9
第三节 临床基础检验与血液学检验技术 9
第四节 基因诊断技术 9
第五节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10
第三章 检验医学的历史回顾 11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与临床化学简史 11
第二节 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简史 12
第三节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简史 13
第四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检验简史 14
第四章 减免药物影响实验诊断的重要性 15
第一节 影响检验结果致临床错误判断 15
一、临床化学的影响 15
二、血液学检验的影响 16
三、尿液与粪便检验的影响 16
四、免疫学检验的影响 16
第二节 减免药物影响实验诊断的重要性 17
第二篇 检验医学分析方法与药物干扰 21
第五章 临床血液分析 21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原理 21
一、白细胞分析原理 22
二、红细胞分析原理 22
三、血小板分析原理 23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与进展 23
一、五部法血细胞分析仪 23
二、网织红细胞自动分析 24
第六章 尿液自动分析法 25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自动化 25
一、尿液分析仪分类 25
二、尿液分析仪原理 26
三、尿试纸带反应原理 26
第二节 尿沉渣检查的自动化 27
第七章 光谱光度分析技术 29
第一节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9
一、光的基本性质 29
二、单色光与复合光和光的色散及光谱 30
第二节 光谱分析法 31
一、吸收光谱分析法 31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 39
三、散射光谱分析法 44
第八章 色谱分析法 48
第一节 概述 48
一、色谱法分类 48
二、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 49
第二节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50
一、基本类型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50
二、分配系数与保留行为关系 51
第三节 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53
一、色谱方法及其硬件的进一步研究 53
二、联用技术的发展 54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54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对比 55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55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 55
第九章 电化学分析技术 57
第一节 概述 57
一、电解法 57
二、电导法 57
三、电位法 57
四、伏安法 58
第二节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 58
一、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8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分类 59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 60
四、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及误差 61
五、应用 62
第十章 临床生化自动分析法 63
第一节 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分类 63
一、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63
二、根据仪器的结构原理不同分类 64
第二节 临床生化自动分析的方法 64
一、平衡法 65
二、动态法 65
三、固定时间法 65
第十一章 免疫分析技术 66
第一节 酶免疫测定技术 66
一、酶免疫测定技术及分类 66
二、酶免疫测定的应用 67
第二节 荧光免疫测定法 67
一、荧光的基础知识 67
二、荧光抗体的制备 68
三、荧光免疫测定 68
第三节 放射免疫分析 69
一、放射免疫分析 69
二、免疫放射分析 69
三、免疫放射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的异同点 70
四、应用 70
第四节 发光免疫技术 70
一、发光的种类 70
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71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71
四、应用 72
第五节 免疫比浊法 72
第六节 免疫分析自动化 73
第十二章 分析方法与药物干扰 74
第一节 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机制 74
一、干扰的机制 74
二、干扰类型 75
第二节 对血液生化检测方法的干扰 75
一、糖类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75
二、血脂测定 76
三、蛋白质测定 76
四、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测定 76
五、总胆红素测定 77
六、血清电解质测定 77
七、血清酶的测定 78
八、内分泌功能检测 78
第三节 药物对尿液检验方法的干扰 79
一、尿蛋白测定 79
二、尿糖测定 79
三、尿酮体测定 79
四、尿胆色素检测 79
五、尿血红蛋白及细胞的检测 80
六、尿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的测定 80
七、尿17-羟皮质类固醇与17-酮类固醇测定 80
八、尿5-羟吲哚乙酸测定 81
九、尿雌激素测定 81
十、尿氨基酸的测定 81
第四节 对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干扰 81
第三篇 实验资料的临床应用 87
第十三章 参考值的制定与应用 87
第一节 参考值的概念与应用范围 87
一、参考值的由来 87
二、参考值的概念与应用范围 88
第二节 参考个体的选择与参考组组成 89
一、总体与样本 89
二、同质与变异 90
三、参考个体与参考个体的选择 90
四、参考组的组成 91
第三节 自身参考值与参考范围的制定 91
一、自身参考范围 91
二、自身参考值与参考范围制定技术 92
三、自身参考范围的应用 93
第四节 参考总体参考值与参考范围的制定 96
一、制定参考值的几个名词基本概念 96
二、参考总体参考值的制定 97
三、混杂样本剖析法 109
四、多异参考范围的确定 111
五、SD单位 112
第五节 参考值的可移植性 112
一、移植参考值的条件 113
二、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 113
第六节 实验数据的精密度与取舍 113
一、有效数字的位数 114
二、数字“0”的应用 114
三、有效数值运算规则 115
四、可疑测定值的舍弃 117
第十四章 诊断试验界值的确定与应用 119
第一节 单指标诊断界值的确定与应用 120
一、频数分布重叠时诊断界值的确定 120
二、两频数分布分离的诊断界值的确定 122
第二节 多个检验指标诊断界值 122
第三节 单指标多界值的确定与应用 123
一、电解质 123
二、代谢产物 125
三、血清酶 127
四、激素 128
五、血液学检验 130
六、治疗药物 132
第十五章 试验预告值与临床应用 138
第一节 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概念 138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指标 138
二、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 139
第二节 诊断试验指标的计算与应用 140
一、试验效率 140
二、似然比 141
三、Kappa值的计算 143
第三节 预告值及其与患病率的关系 145
第四节 多项组合试验的预告值 146
一、组合2种试验测定的顺序 146
二、组合2种试验临床应用的评价 147
第五节 诊断试验应用的选择 148
一、诊断试验选择原则 148
二、对组合诊断试验的选择 149
第六节 多重检验诊断 150
第四篇 药物对检验结果影响的减免 155
第十六章 药物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机制 155
第一节 药物理化效应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155
一、物理效应引起的干扰 155
二、参与化学反应的影响 157
三、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的共同影响 158
四、对免疫学方法的影响 158
第二节 药物生物效应的影响 159
一、药物药理特性的影响 159
二、药物毒副反应的影响 160
三、药物特异性反应的影响 166
四、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167
第十七章 药物干扰试验因素的减免 169
第一节 采集患者样本前的准备 169
第二节 选用特异性与实用性强的检验方法 169
第三节 样本的预处理 170
第四节 试验质量控制 170
第五篇 血液实验诊断学与药物干扰 175
第十八章 造血器官与血细胞的生成 175
第一节 造血器官 175
一、骨髓 175
二、淋巴结 176
三、胸腺 176
四、肝脏和脾脏 177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 177
一、胚胎与胎儿期造血 177
二、出生后的骨髓造血 178
三、血细胞生成所需要的原料 178
四、造血生长因子对造血的调节 180
五、血细胞的生成 181
第十九章 血液实验诊断学基础 187
第一节 血液常规检验 187
一、红细胞 187
二、血红蛋白 187
三、白细胞 187
四、血小板 188
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态学 188
一、血细胞的染色 188
二、各系血细胞的形态 189
第三节 血液细胞的化学染色 194
一、过氧化酶染色 194
二、苏丹黑染色 194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194
四、酸性磷酸酶染色 195
五、酯酶染色 195
六、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196
七、糖原染色 196
八、核糖核酸染色 197
九、脱氧核糖核酸染色 197
十、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染色 197
十一、铁染色 198
第四节 出凝血检查 198
一、止血、凝血、抗凝血系统 198
二、出凝血疾病的检查方法 201
第五节 溶血性贫血检查 204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204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205
三、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205
四、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205
五、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06
六、红细胞孵育后渗透脆性试验 206
七、自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206
八、蔗糖(糖水)溶血试验 206
九、酸溶血试验 207
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207
十一、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 207
十二、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 207
十三、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208
十四、冷热溶血试验 208
十五、冷凝集素测定 208
十六、抗人球蛋白试验 209
十七、免疫荧光法测定红细胞抗体 209
十八、红细胞寿命测定 209
第二十章 药物对血液实验诊断的影响 211
第一节 影响血红蛋白的药物 211
一、能引起血红蛋白值增高的药物 211
二、能引起血红蛋白值降低的药物 211
第二节 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药物 213
第三节 影响红细胞计数的药物 213
一、使红细胞计数增高的药物 213
二、使红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 213
第四节 使红细胞海因小体形成的药物 216
第五节 影响血细胞比容的药物 217
一、使血细胞比容测定值增高的药物 217
二、使血细胞比容测定值降低的药物 217
第六节 影响红细胞平均体积的药物 219
一、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加的药物 219
二、使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的药物 219
第七节 影响网织红细胞的药物 220
一、引起网织红细胞增多的药物 220
二、引起网织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220
第八节 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药物 220
一、使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的药物 220
二、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的药物 221
第九节 影响白细胞的药物 221
一、使白细胞计数增加的药物 221
二、使白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 222
三、中性粒细胞 225
四、嗜酸性粒细胞 225
五、淋巴细胞 226
六、单核细胞 226
第十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 226
第十一节 血小板计数 226
一、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增加的药物 226
二、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药物 226
第十二节 出血时间测定 227
第十三节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28
一、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药物 228
二、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的药物 230
第十四节 纤维蛋白原测定 230
一、使纤维蛋白原增加的药物 230
二、使纤维蛋白原减少的药物 230
第六篇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与药物干扰 235
第二十一章 药物对糖尿病诊断的影响 235
第一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 235
一、葡萄糖的生物化学特征和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改变 235
二、药物对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236
第二节 胰岛素和C肽 241
一、胰岛素的结构和生理作用 241
二、药物对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影响 242
第三节 糖化血红蛋白 244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及其病理作用 245
二、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45
第四节 胰岛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246
一、胰岛细胞抗体 246
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247
三、抑制胰岛细胞相关抗体表达的药物 248
第二十二章 药物对蛋白质的影响 250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250
一、血浆蛋白的测定与分类 251
二、血浆蛋白质的合成与调节 251
三、血浆蛋白的分解代谢与清除 252
四、血浆蛋白的分布与生理功能 253
第二节 药物对总蛋白与白蛋白的影响 256
一、总蛋白 256
二、血清白蛋白 264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 266
四、血清蛋白电泳 267
第三节 药物对其他蛋白质的影响 267
一、前白蛋白 267
二、α1-酸性糖蛋白 268
三、α1-抗胰蛋白酶 268
四、铜蓝蛋白 268
五、C-反应蛋白 269
六、结合珠蛋白 270
七、转铁蛋白与铁蛋白 270
八、α2-巨球蛋白 271
九、视黄醇结合蛋白 272
十、β2-微球蛋白 273
十一、肌红蛋白 273
十二、甲状腺素结合蛋白 274
十三、性激素结合蛋白 274
十四、蛋白C与蛋白S 275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 276
一、免疫球蛋白G 277
二、免疫球蛋白A 277
三、免疫球蛋白M 278
四、免疫球蛋白D 278
五、免疫球蛋白E 278
第二十三章 药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280
第一节 评价药物对血脂水平的干扰 280
一、血脂的代谢 280
二、药物对血脂水平的调节 286
第二节 药物对血中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291
一、高密度脂蛋白 291
二、低密度脂蛋白 293
三、载脂蛋白AI 298
四、载脂蛋白B100 299
五、药物对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300
第二十四章 药物对酶类的影响 302
第一节 诊断心肌酶学 302
一、肌酸激酶 303
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04
三、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 306
四、乳酸脱氢酶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 307
五、药物对血清酶的影响 307
第二节 诊断消化道酶学 309
一、胃肠道相关酶类 309
二、胰腺分泌的有关酶类 309
三、药物导致肠道和胰腺疾病血清酶活性的异常改变 312
第三节 诊断肝胆疾病的血清酶 314
一、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与药物影响 314
二、反映胆汁淤积的酶与药物影响 317
三、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与药物影响 320
第四节 诊断肾脏病变的酶 321
一、溶菌酶 322
二、β-D-半乳糖苷酶 322
三、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322
四、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 323
第二十五章 药物对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的影响 329
第一节 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 329
一、概述 329
二、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338
三、微量元素的基本性质 338
四、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的代谢及生理生化特点 339
第二节 药物对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的影响 346
一、影响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的药物 346
二、药物对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的影响 346
第二十六章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353
第一节 药物对肾上腺皮质醇的影响 354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54
二、皮质醇 354
三、17-羟皮质类固醇和17-酮皮质类固醇 357
四、药物对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358
第二节 药物对甲状腺轴的影响 360
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测定 360
二、促甲状腺激素 362
三、甲状腺摄131碘试验 364
四、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366
五、药物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368
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实验室诊断 370
第三节 药物对性激素的影响 371
一、雌二醇、雌三醇和孕激素 371
二、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373
三、药物对下丘脑-垂体-雌激素轴的影响 375
四、睾酮 377
第四节 药物对其他激素的影响 379
一、生长激素 379
二、催乳素 382
三、抗利尿激素 383
第二十七章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生化分析的影响 38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生化特点 386
一、脑脊液的生理学基础 386
二、糖代谢 389
三、脂类代谢 389
四、氨基酸代谢 390
五、核酸代谢 390
六、能量代谢 391
第二节 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基础 391
一、神经递质的分类 392
二、某些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及作用 393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生化分析的临床意义 396
一、蛋白质检测 396
二、葡萄糖检测 397
三、氯化物检测 397
四、酶活力测定 398
五、神经递质的检测 398
第四节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生化分析的影响 399
第七篇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与药物干扰 419
第二十八章 尿液一般检查 419
第一节 尿量 419
一、药物性多尿 419
二、尿量减少 421
第二节 颜色 422
第二十九章 显微镜检查 424
第一节 血尿与镜下血尿 424
第二节 管型尿 426
第三十章 肾功能检查 428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率试验 428
一、药物对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影响 428
二、血清肌酐 429
三、血清尿素 430
第二节 肾小管排泌试验 430
第三节 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试验 431
一、血清渗量测定 431
二、尿渗量测定 431
附录 434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