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主要海洋捕捞对象 1
第一章主要海洋捕捞对象 1
目 录 1
目 录 1
第一节我国主要海洋哺乳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2
第一节我国主要海洋哺乳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2
豚(4) 中华白海豚(4) 江豚(4) 虎鲸(5) ?艮 5
灰鲸(2) 小须鲸(2) 小抹香鲸(2) 真海豚(3) 条纹原海豚(3) 宽吻海 5
豚(4) 中华白海豚(4) 江豚(4) 虎鲸(5) ?艮 5
灰鲸(2) 小须鲸(2) 小抹香鲸(2) 真海豚(3) 条纹原海豚(3) 宽吻海 5
第二节 我国主要海洋鱼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6
第二节 我国主要海洋鱼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6
鲐鱼剖面形状测定(表4—3) 31 7
鲐鱼剖面形状测定(表4—3) 31 7
扁头哈那鲨(7) 姥鲨(8) 弧形长尾鲨(9) 灰星鲨(9) 吻沟双髻鲨 10
扁头哈那鲨(7) 姥鲨(8) 弧形长尾鲨(9) 灰星鲨(9) 吻沟双髻鲨 10
中国团扇鳐(10) 孔鳐(11) 赤?(11) 中国?(11) 脂眼鲱(12) 太平洋鲱鱼(1 2) 金色小沙丁鱼(13) 青鳞鱼(13) 鲥鱼(14) 斑?(15) 鳓鱼 15
中国团扇鳐(10) 孔鳐(11) 赤?(11) 中国?(11) 脂眼鲱(12) 太平洋鲱鱼(1 2) 金色小沙丁鱼(13) 青鳞鱼(13) 鲥鱼(14) 斑?(15) 鳓鱼 15
鳀鱼(16) 黄鲫(16) 刀鲚(1 7) 长蛇鲻(17) 长条蛇鲻(18) 多齿蛇鲻 19
鳀鱼(16) 黄鲫(16) 刀鲚(1 7) 长蛇鲻(17) 长条蛇鲻(18) 多齿蛇鲻 19
龙头鱼(19) 海鲇(20) 海鳗(21) 弓头燕鳐鱼(21) 鳕鱼(22) 棱鲻 22
龙头鱼(19) 海鲇(20) 海鳗(21) 弓头燕鳐鱼(21) 鳕鱼(22) 棱鲻 22
梭鲻(23) 鲻鱼(24) 四指马鲅(24) 宝石石斑鱼(25) 青石斑鱼(25) 赤点石斑鱼(26) 纵带石斑鱼(27) 云纹石斑鱼(27) 鲈鱼(28) 长尾大眼鲷 28
梭鲻(23) 鲻鱼(24) 四指马鲅(24) 宝石石斑鱼(25) 青石斑鱼(25) 赤点石斑鱼(26) 纵带石斑鱼(27) 云纹石斑鱼(27) 鲈鱼(28) 长尾大眼鲷 28
短尾大眼鲷(29) 高体若鲹(30) 六带鲹(30) 马拉巴裸胸鲹(31) 蓝圆鲹 32
短尾大眼鲷(29) 高体若鲹(30) 六带鲹(30) 马拉巴裸胸鲹(31) 蓝圆鲹 32
大甲鲹(33) 竹荚鱼(33) 乌鲳(34) 棘头梅童鱼(35) 大黄鱼(35) 小黄鱼 36
大甲鲹(33) 竹荚鱼(33) 乌鲳(34) 棘头梅童鱼(35) 大黄鱼(35) 小黄鱼 36
黄姑鱼(37) 印度白姑鱼(37) 五棘银鲈(38) 红鳍笛鲷(39) 金带笛鲷 39
黄姑鱼(37) 印度白姑鱼(37) 五棘银鲈(38) 红鳍笛鲷(39) 金带笛鲷 39
黄鲷(41) 真鲷(41) 四长棘鲷(41) 星斑裸颊鲷(42) 黄鳍鲷(43) 灰裸顶鲷(44) 大斑石鲈(45) 花尾胡椒鲷(45) 单带鲱鲤(45) 双带鲱鲤(47) 带鱼(47) 鲐鱼(48) 羽鳃鲐(49) 蓝点马鲛(49) 51
黄鲷(41) 真鲷(41) 四长棘鲷(41) 星斑裸颊鲷(42) 黄鳍鲷(43) 灰裸顶鲷(44) 大斑石鲈(45) 花尾胡椒鲷(45) 单带鲱鲤(45) 双带鲱鲤(47) 带鱼(47) 鲐鱼(48) 羽鳃鲐(49) 蓝点马鲛(49) 51
刺鲳(52) 印度双鳍鲳(52) 青干金枪鱼(53) 鲔(54) 黄鳍金枪鱼(54) 扁舵鲣(55) 牙鲆(56) 木叶鲽(56) 条鳎(57) 宽体舌鳎(58) 绒纹单角鲀 58
刺鲳(52) 印度双鳍鲳(52) 青干金枪鱼(53) 鲔(54) 黄鳍金枪鱼(54) 扁舵鲣(55) 牙鲆(56) 木叶鲽(56) 条鳎(57) 宽体舌鳎(58) 绒纹单角鲀 58
黄鳍马面鲀(59) 绿鳍马面鲀 59
黄鳍马面鲀(59) 绿鳍马面鲀 59
第三节 我国主要海洋软体动物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60
第三节 我国主要海洋软体动物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60
一、腹足纲动物 61
一、腹足纲动物 61
杂色鲍(61) 盘大鲍(62) 大马蹄螺(62) 夜光蝾螺(63) 篱凤螺(63) 福氏玉螺(63) 中国鹑螺(64) 红螺(64) 泥东风螺 65
二、瓣鳃纲动物 65
二、瓣鳃纲动物 65
杂色鲍(61) 盘大鲍(62) 大马蹄螺(62) 夜光蝾螺(63) 篱凤螺(63) 福氏玉螺(63) 中国鹑螺(64) 红螺(64) 泥东风螺 65
泥蚶(66) 毛蚶(67) 比那蚶(67) 偏顶蛤(67) 马氏珍珠贝(69) 栉江珧 69
泥蚶(66) 毛蚶(67) 比那蚶(67) 偏顶蛤(67) 马氏珍珠贝(69) 栉江珧 69
各级渔轮系柱拖力(表4—1 6) 3 72
各级渔轮系柱拖力(表4—1 6) 3 72
三、头足纲动物 73
栉孔扇贝(70) 日本日月贝(70) 砗礞(72) 蛤仔 73
栉孔扇贝(70) 日本日月贝(70) 砗礞(72) 蛤仔 73
三、头足纲动物 73
短蛸 77
金乌贼(74) 虎斑乌贼(74) 曼氏无针乌贼(75) 台湾枪乌贼(75) 真蛸 77
金乌贼(74) 虎斑乌贼(74) 曼氏无针乌贼(75) 台湾枪乌贼(75) 真蛸 77
短蛸 77
第四节我国主要海洋虾、蟹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78
第四节我国主要海洋虾、蟹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78
对虾(78) 长毛对虾(79) 日本对虾(79) 周氏新对虾(80) 鹰爪糙对虾 80
对虾(78) 长毛对虾(79) 日本对虾(79) 周氏新对虾(80) 鹰爪糙对虾 80
中华管鞭虾(80) 近缘新对虾(81) 长额仿对虾(81) 戴氏赤虾(81) 中国毛虾 82
中华管鞭虾(80) 近缘新对虾(81) 长额仿对虾(81) 戴氏赤虾(81) 中国毛虾 82
脊尾白虾(82) 葛氏长臂虾(82) 中国龙虾(83) 多毛扇虾(83) 三疣梭子蟹 83
脊尾白虾(82) 葛氏长臂虾(82) 中国龙虾(83) 多毛扇虾(83) 三疣梭子蟹 83
远海梭子蟹(84) 红星梭子蟹(84) 锯缘青蟹(84) 日本? 85
第五节 我国主要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海蜇)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85
第五节 我国主要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海蜇)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 85
远海梭子蟹(84) 红星梭子蟹(84) 锯缘青蟹(84) 日本? 85
绿刺参(85) 刺参(86) 花刺参(86) 梅花参(87) 二斑布氏参(87) 黑怪参 87
绿刺参(85) 刺参(86) 花刺参(86) 梅花参(87) 二斑布氏参(87) 黑怪参 87
辐肛参(88) 黑乳参(88) 糙海参(88) 海地瓜(89) 镶边海星(89) 海燕 90
辐肛参(88) 黑乳参(88) 糙海参(88) 海地瓜(89) 镶边海星(89) 海燕 90
白棘三列海胆(90) 马粪海胆(91) 紫海胆(91) 海蜇(91) 面海蜇 92
白棘三列海胆(90) 马粪海胆(91) 紫海胆(91) 海蜇(91) 面海蜇 92
沙海蜇(92) 黄斑海蜇 93
沙海蜇(92) 黄斑海蜇 93
第一节渔用纤维材料 94
一、渔用纤维材料的种类 94
二、渔用合成纤维的基本形态(表2—1) 94
第二章渔具材料 94
第一节渔用纤维材料 94
一、渔用纤维材料的种类 94
二、渔用合成纤维的基本形态(表2—1) 94
第二章渔具材料 94
(一)聚酰胺纤维(PA) 95
(二)聚酯纤维(PES) 95
(二)聚酯纤维(PES) 95
三、各类渔用合成纤维的主要特性 95
(一)聚酰胺纤维(PA) 95
三、各类渔用合成纤维的主要特性 95
(三)聚乙烯纤维(PE) 96
(四)聚丙烯纤维(PP) 96
(三)聚乙烯纤维(PE) 96
(四)聚丙烯纤维(PP) 96
(五)聚乙烯醇纤维(PVA) 97
(六)聚氯乙烯纤维(PVC) 97
(五)聚乙烯醇纤维(PVA) 97
(六)聚氯乙烯纤维(PVC) 97
四、渔用纤维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 98
(七)聚偏二氯乙烯纤维(PVD) 98
(一)纤维的细度 98
(一)纤维的细度 98
四、渔用纤维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 98
(七)聚偏二氯乙烯纤维(PVD) 98
细度单位换算表(表2—2) 99
(二)吸湿性 99
细度单位换算表(表2—2) 99
(二)吸湿性 99
(三)强度 100
(三)强度 100
(五)耐磨性 101
几种纤维至断裂时经受的磨擦次数(表2—3) 101
(四)弹性 101
(四)弹性 101
(五)耐磨性 101
几种纤维至断裂时经受的磨擦次数(表2—3) 101
(六)比重 102
(七)抗候性 102
五、主要渔用纤维的性能 102
(一)渔用合成纤维的性能(表2—4) 102
五、主要渔用纤维的性能 102
(一)渔用合成纤维的性能(表2—4) 102
(六)比重 102
(七)抗候性 102
(二)渔用纤维的性能(表2—5) 107
(二)渔用纤维的性能(表2—5) 107
(三)燃烧试验 108
(三)燃烧试验 108
六、渔用合成纤维的一般鉴别方法 108
(一)外观检验 108
(二)浸水试验 108
六、渔用合成纤维的一般鉴别方法 108
(二)浸水试验 108
(一)外观检验 108
合成纤维的燃烧特征(表2—6) 109
(四)溶解试验 109
合成纤维的燃烧特征(表2—6) 109
(四)溶解试验 109
溶解试验鉴定合成纤维(表2—7) 110
(五)熔点试验 110
一、网线的种类和结构 110
溶解试验鉴定合成纤维(表2—7) 110
(五)熔点试验 110
一、网线的种类和结构 110
第二节 网线 111
第二节 网线 111
(一)合股捻线 111
(一)合股捻线 111
几种合成纤维的结构(表2—8) 112
捻制网线的结构(表2—9) 112
几种合成纤维的结构(表2—8) 112
捻制网线的结构(表2—9) 112
(二)辫结线 113
(二)辫结线 113
二、网线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 114
(一)网线的粗度 114
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PA和PP) (表2—10) 114
(一)网线的粗度 114
二、网线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 114
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PA和PP) (表2—10) 114
(二)网线的捻度 116
(二)网线的捻度 116
(三)网线的比重、沉降力和沉降速度 119
(三)网线的比重、沉降力和沉降速度 119
(四)网线的强度和伸长度 120
不同材料的沉降速度比较(表2—11) 120
不同材料的沉降速度比较(表2—11) 120
(四)网线的强度和伸长度 120
各种网线的引用强度和断裂长度比较(表2—12) 121
各种网线的引用强度和断裂长度比较(表2—12) 121
各种网线在1/2湿结断裂载荷下的平均伸长值(表2—13) 123
(五)网线的延伸性 123
各种网线在1/2湿结断裂载荷下的平均伸长值(表2—13) 123
(五)网线的延伸性 123
(一)PA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4) 127
三、不同材料和号数网线的强度特性 127
(一)PA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4) 127
三、不同材料和号数网线的强度特性 127
(二)PA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5) 128
(二)PA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5) 128
(三)P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6) 129
(三)P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6) 129
(四)PA单丝的技术性能(表2—17) 130
(五)PES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8) 130
(五)PES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8) 130
(四)PA单丝的技术性能(表2—17) 130
(六)PP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9) 131
(六)PP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9) 131
(八)PP裂膜纤维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1) 132
(八)PP裂膜纤维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1) 132
(七)PP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0) 132
(七)PP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0) 132
(十一)PV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4) 133
(九)PE单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2) 133
(十)PE单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3) 133
(十一)PV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4) 133
(十)PE单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3) 133
(九)PE单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2) 133
(十二)PA和PP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表2—25) 134
(十二)PA和PP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表2—25) 134
(十三)锦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6) 135
(十三)锦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6) 135
(十四)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27) 136
(十四)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27) 136
(十五)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8) 137
(十五)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8) 137
(十六)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 (表2—29) 138
(十六)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 (表2—29) 138
(十七)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0) 139
(十七)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0) 139
(十八)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1) 139
(十八)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1) 139
(二十)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3) 140
(十九)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天津) (表2—32) 140
(二十)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3) 140
(二十一)氯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4) 140
(十九)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天津) (表2—32) 140
(二十一)氯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4) 140
(二十三)维纶与乙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6) 141
(二十二)维纶与氯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5) 141
(二十三)维纶与乙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6) 141
(二十二)维纶与氯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5) 141
(二)网片的种类 142
第三节网片 142
第三节网片 142
一、网片的结构和种类 142
(一)网片的结构 142
(二)网片的种类 142
(三)网目尺寸与网片长、宽度 142
一、网片的结构和种类 142
(一)网片的结构 142
(三)网目尺寸与网片长、宽度 142
二、网片的强度 143
(四)结节中网线消耗量的测定 143
(四)结节中网线消耗量的测定 143
二、网片的强度 143
(一)单目破断试验 144
(一)单目破断试验 144
(三)网片撕裂试验 145
三、网片的缩结 145
三、网片的缩结 145
(三)网片撕裂试验 145
(二)网片破裂试验 145
(二)网片破裂试验 145
缩结系数表(表2—37) 146
缩结系数与缩短度的关系(表2—38) 146
缩结系数表(表2—37) 146
缩结系数与缩短度的关系(表2—38) 146
缩结系数与网目面积相应对照值(表2—39) 147
缩结系数与网目面积相应对照值(表2—39) 147
部分斜边配纲系数u3表(表2—40) 148
部分斜边配纲系数u3表(表2—40) 148
四、网片的重量 149
四、网片的重量 149
(二)按网片的利用率计算 149
(一)按网片的虚构面积计算 149
(二)按网片的利用率计算 149
(一)按网片的虚构面积计算 149
结节耗线系数(表2—42) 150
(三)按网线的消耗量计算 150
u1值和k值的关系(表2—41) 150
(三)按网线的消耗量计算 150
结节耗线系数(表2—42) 150
u1值和k值的关系(表2—41) 150
(1)聚乙烯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3) 152
(1)聚乙烯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3) 152
(2)尼龙股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4) 154
(2)尼龙股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4) 154
(3)尼龙胶丝双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5) 156
(3)尼龙胶丝双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5) 156
(4)维尼纶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6) 157
(4)维尼纶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6) 157
(5)棉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7) 158
(5)棉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7) 158
(6)锦纶网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8) 159
(6)锦纶网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8) 159
五、合成纤维网片的定型处理 160
五、合成纤维网片的定型处理 160
(一)网片的拉伸 160
(一)网片的拉伸 160
网线强度利用系数K1和网线断裂伸长利用系数K2(表2—49) 161
(二)网片的热定型 161
合成纤维网片热处理工艺过程(表2—50) 161
网线强度利用系数K1和网线断裂伸长利用系数K2(表2—49) 161
(二)网片的热定型 161
合成纤维网片热处理工艺过程(表2—50) 161
(二)网片的油染 162
六、网片的染色和油染 162
(一)网片的染色 162
(二)网片的油染 162
(一)网片的染色 162
六、网片的染色和油染 162
七、网片的剪裁 163
(一)网片剪裁单元和网片的类型 163
(一)网片剪裁单元和网片的类型 163
七、网片的剪裁 163
(二)网片剪裁的种类和剪法 164
(二)网片剪裁的种类和剪法 164
(三)剪裁循环和剪裁斜率 165
(三)剪裁循环和剪裁斜率 165
剪裁斜率计算表(表2—51) 166
剪裁斜率计算表(表2—51) 166
(四)有关网片剪裁的计算公式 168
(四)有关网片剪裁的计算公式 168
(五)网片的对称剪裁 169
(五)网片的对称剪裁 169
边旁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2) 171
边旁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2) 171
宕眼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3) 176
宕眼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3) 176
(六)网片的联合剪裁 177
(六)网片的联合剪裁 177
(七)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目比率的表示法 178
(七)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目比率的表示法 178
一、绳索的种类和结构 180
(一)植物纤维绳 180
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网目比率(表2—54) 180
第四节绳索 180
(一)植物纤维绳 180
一、绳索的种类和结构 180
第四节绳索 180
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网目比率(表2—54) 180
(二)钢丝绳的种类和结构 181
(二)钢丝绳的种类和结构 181
(三)混合索 183
(四)合成纤维绳 183
(一)绳索圆周测量法 183
(二)绳索直径测量法 183
二、绳索的粗度和捻度 183
(四)合成纤维绳 183
(二)绳索直径测量法 183
(三)混合索 183
二、绳索的粗度和捻度 183
(一)绳索圆周测量法 183
(三)绳索的捻度指标 184
绳索股数与直径的关系(表2—55) 184
(三)绳索的捻度指标 184
绳索股数与直径的关系(表2—55) 184
(一)绳索强度的测定和计算 185
三、绳索的强度和弹性 185
绳索捻度系数值(K=L/C) (表2—56) 185
(一)绳索强度的测定和计算 185
三、绳索的强度和弹性 185
绳索捻度系数值(K=L/C) (表2—56) 185
各种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7) 186
合成纤维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8) 186
各种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7) 186
合成纤维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8) 186
圆周7.5—25厘米各类绳索强力比较(表2—60) 187
各类绳索断裂长度比较(表2—59) 187
圆周7.5—25厘米各类绳索强力比较(表2—60) 187
各类绳索断裂长度比较(表2—59) 187
(二)绳索的弹性 188
(二)绳索的弹性 188
四、绳索的规格和计算 189
(一)长度规格 189
四、绳索的规格和计算 189
(二)重量规格 189
(一)长度规格 189
(二)重量规格 189
(一)合成纤维三股绳索规格表(上海) (表2—63) 190
经验系数C与捻度系数K值的关系(表2—62) 190
五、各种绳索的技术特性 190
(一)合成纤维三股绳索规格表(上海) (表2—63) 190
经验系数C与捻度系数K值的关系(表2—62) 190
五、各种绳索的技术特性 190
几种绳索的重量系数K值(表2—61) 190
几种绳索的重量系数K值(表2—61) 190
(二)合成纤维八股缆绳规格表(上海) (表2—64) 191
(二)合成纤维八股缆绳规格表(上海) (表2—64) 191
(四)白棕夹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上海) (表2—66) 192
(三)白棕绳规格表(SC12—78) (表2—65) 192
(四)白棕夹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上海) (表2—66) 192
(三)白棕绳规格表(SC12—78) (表2—65) 192
(六)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Ⅱ(大连) (表2—68) 193
(六)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Ⅱ(大连) (表2—68) 193
(五)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Ⅰ(大连) (表2—67) 193
(五)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Ⅰ(大连) (表2—67) 193
(八)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Ⅳ(大连) (表2—70) 194
(七)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Ⅲ(大连) (表2—69) 194
(八)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Ⅳ(大连) (表2—70) 194
(七)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Ⅲ(大连) (表2—69) 194
(九)日本绳索的技术性能表(干态、三股捻绳) (表2—71) 195
(九)日本绳索的技术性能表(干态、三股捻绳) (表2—71) 195
(十)日本混合纲索的技术性能表(表2—72) 197
(十)日本混合纲索的技术性能表(表2—72) 197
(十一)圆股钢丝绳(6×19)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3) 198
(十一)圆股钢丝绳(6×19)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3) 198
(十二)圆股钢丝绳(6×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4) 199
(十二)圆股钢丝绳(6×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4) 199
(十三)圆股钢丝绳〔6X(19)、6X(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5) 200
(十三)圆股钢丝绳〔6X(19)、6X(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5) 200
(十四)圆股钢丝绳〔6W(19)、6W(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 (表2—76) 201
(十四)圆股钢丝绳〔6W(19)、6W(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 (表2—76) 201
(十五)圆股钢丝绳〔6W(24)、6X(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7) 202
(十五)圆股钢丝绳〔6W(24)、6X(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7) 202
第五节浮子、沉子和其他属具 203
一、浮子 203
(一)浮子的材料、种类和性能 203
几种浮子材料的比重和浮率(表2—78) 203
几种浮子材料的比重和浮率(表2—78) 203
(一)浮子的材料、种类和性能 203
一、浮子 203
第五节浮子、沉子和其他属具 203
(二)浮子的浮力及其测定方法 204
(二)浮子的浮力及其测定方法 204
(三)浮子的其他性能和测试方法 207
(三)浮子的其他性能和测试方法 207
1.圆柱形泡沫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79) 208
1.圆柱形泡沫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79) 208
(四)各种浮子的规格性能 208
(四)各种浮子的规格性能 208
2.球形泡沫塑料浮子的规格表(表2—80) 209
2.球形泡沫塑料浮子的规格表(表2—80) 209
3.日本球形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1) 210
3.日本球形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1) 210
二、沉子 211
各种沉子材料的比重和沉率(表2—84) 211
5.国产球形硬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3) 211
4.玻璃球形浮子规格表(表2—82) 211
(一)沉子的材料、种类和使用性能 211
5.国产球形硬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3) 211
4.玻璃球形浮子规格表(表2—82) 211
二、沉子 211
(一)沉子的材料、种类和使用性能 211
各种沉子材料的比重和沉率(表2—84) 211
(二)沉子的沉降力及其测定方法 214
(二)沉子的沉降力及其测定方法 214
1.圆柱形硬橡胶沉子规格表(表2—85) 215
2.聚氯乙烯塑料滚轮规格表(表2—86) 215
3.橡胶、塑料滚轮规格重量表(表2—87) 215
1.圆柱形硬橡胶沉子规格表(表2—85) 215
(三)各种沉子的规格性能 215
2.聚氯乙烯塑料滚轮规格表(表2—86) 215
(三)各种沉子的规格性能 215
3.橡胶、塑料滚轮规格重量表(表2—87) 215
三、渔具的其他属具 216
(一)卸扣 216
三、渔具的其他属具 216
(一)卸扣 216
(二)转环 217
(二)转环 217
(三)套环 218
(四)绳夹 218
(三)套环 218
(四)绳夹 218
1.MA型麻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8) 219
(五)渔具其他属具的规格性能 219
1.MA型麻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8) 219
(五)渔具其他属具的规格性能 219
2.MB型麻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9) 221
2.MB型麻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9) 221
3.MC型麻索螺纹销圆形卸扣(GB559—65) (表2—90) 224
3.MC型麻索螺纹销圆形卸扣(GB559—65) (表2—90) 224
4.GD型钢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1) 227
4.GD型钢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1) 227
5.GE型钢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2) 230
5.GE型钢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2) 230
6.GT型钢索套环(GB560—65)(表2—93) 233
6.GT型钢索套环(GB560—65)(表2—93) 233
7.MT型麻索套环(GB560—65)(表2—94) 234
7.MT型麻索套环(GB560—65)(表2—94) 234
8.双重转环规格表(表2—95) 235
10.钢丝绳夹规格表(表2—97) 235
8.双重转环规格表(表2—95) 235
10.钢丝绳夹规格表(表2—97) 235
9.普通转环规格表(表2—96) 235
9.普通转环规格表(表2—96) 235
1.渔具设计使用的略语与符号 236
(六)FAO《渔具设计图集》中有关附录及说明 236
1.渔具设计使用的略语与符号 236
2.计算单位名称解释及换算 236
2.计算单位名称解释及换算 236
(六)FAO《渔具设计图集》中有关附录及说明 236
3.世界各国合成纤维的商品名称 237
3.世界各国合成纤维的商品名称 237
(一)阻力 240
第一节渔具构件的水动力计算 240
第三章渔具力学基础的计算和渔具模型试验 240
一、渔具水动力的基本概念 240
(一)阻力 240
一、渔具水动力的基本概念 240
第一节渔具构件的水动力计算 240
第三章渔具力学基础的计算和渔具模型试验 240
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粘滞系数(表3—2) 241
淡水的粘滞系数(表3—1) 241
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粘滞系数(表3—2) 241
淡水的粘滞系数(表3—1) 24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υ和密度ρ(表3—3) 242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υ和密度ρ(表3—3) 242
(二)升力 243
二、平板的水动力 243
(一)平行来流时平板的边界层和阻力系数 243
(一)平行来流时平板的边界层和阻力系数 243
二、平板的水动力 243
(二)升力 243
()与来流垂直的平板的边界层与阻力系数 245
(三)与来流成角度的平板的阻力系数 245
(三)与来流成角度的平板的阻力系数 245
()与来流垂直的平板的边界层与阻力系数 245
(四)平板的水动力计算 246
(四)平板的水动力计算 246
三、圆球和球形浮子的水动力 247
(一)圆球的水动力 247
三、圆球和球形浮子的水动力 247
(一)圆球的水动力 247
(一)圆柱体的阻力系数与边界层 248
四、圆柱体和钢索的水动力 248
(一)圆柱体的阻力系数与边界层 248
四、圆柱体和钢索的水动力 248
(二)四球形浮子的水动力 248
(二)四球形浮子的水动力 248
(二)圆柱体的阻力计算 249
(二)圆柱体的阻力计算 249
圆柱体与水流方向平行时的阻力系数(表3—4) 250
圆柱体与水流方向平行时的阻力系数(表3—4) 250
五、机翼的水动力计算 251
(一)机翼的名称与概念 251
(二)有关机翼方面的计算 251
(一)机翼的名称与概念 251
五、机翼的水动力计算 251
(二)有关机翼方面的计算 251
()苏联巴拉诺夫计算式 254
(一)日本田内计算式 254
六、平面网片的水动力计算 254
六、平面网片的水动力计算 254
(一)日本田内计算式 254
()苏联巴拉诺夫计算式 254
(三)苏联伏依尼加尼斯—米尔斯基计算式 255
v1.75的计算表(表3—5) 255
(三)苏联伏依尼加尼斯—米尔斯基计算式 255
v1.75的计算表(表3—5) 255
缩结系数与75/K的关系(表3—6) 255
缩结系数与75/K的关系(表3—6) 255
一、柔索平衡微分方程 256
(四)苏联列维恩计算式 256
第二节柔索的计算 256
一、柔索平衡微分方程 256
第二节柔索的计算 256
(四)苏联列维恩计算式 256
(二)载荷沿弦长均布的柔索(图3—12)计算公式(抛物线) 257
二、柔索张力的计算 257
(一)载荷沿弧长均布的柔索(图3—11)计算公式(悬链线) 257
二、柔索张力的计算 257
(一)载荷沿弧长均布的柔索(图3—11)计算公式(悬链线) 257
(二)载荷沿弦长均布的柔索(图3—12)计算公式(抛物线) 257
(三)悬点在不同高度的柔索(图3—13)计算公式 258
(三)悬点在不同高度的柔索(图3—13)计算公式 258
(一)悬链线主要因素表(表3—7) 259
三、柔索主要因素表 259
(一)悬链线主要因素表(表3—7) 259
三、柔索主要因素表 259
(二)悬链线和抛物线主要因素表(表3—8) 260
(二)悬链线和抛物线主要因素表(表3—8) 260
(三)悬链线坐标(表3—9) 260
(三)悬链线坐标(表3—9) 260
四、柔索的图解计算 262
(一)f/S、f/L、tgα与L/s的关系图表 262
(二)柔索悬点的张力计算图 262
四、柔索的图解计算 262
(二)柔索悬点的张力计算图 262
(一)f/S、f/L、tgα与L/s的关系图表 262
(三)确定悬链线悬点的垂直和水平张力图 264
一、渔具模型试验概说 264
第三节渔具模型试验 264
(三)确定悬链线悬点的垂直和水平张力图 264
一、渔具模型试验概说 264
第三节渔具模型试验 264
(一)相似性力学 265
二、渔具模型试验的基本公式 265
(一)相似性力学 265
二、渔具模型试验的基本公式 265
(三)特种模型定律 266
(二)牛顿普通相似定律 266
(二)牛顿普通相似定律 266
(三)特种模型定律 266
(四)佛劳德定律(重力相似定律) 267
(四)佛劳德定律(重力相似定律) 267
(五)雷诺定律(粘滞力相似定律) 268
(五)雷诺定律(粘滞力相似定律) 268
(六)网渔具模型水池试验准则 269
(六)网渔具模型水池试验准则 269
(七)模型相似定律(准则)的应用 275
(七)模型相似定律(准则)的应用 275
(一)静水水池 276
三、渔具模型试验的主要设备 276
三、渔具模型试验的主要设备 276
(一)静水水池 276
(二)动水水池 277
(二)动水水池 277
(三)风洞 279
(三)风洞 279
四、网具模型水池试验 280
四、网具模型水池试验 280
(一)网具模型试验的程序 281
(一)网具模型试验的程序 281
(二)网具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 281
(三)模型网的设计和制造 281
(三)模型网的设计和制造 281
(二)网具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 281
网具试验主要尺度表(表3—10) 282
网具各部分网衣规格表(表3—11) 282
网具各部分网衣规格表(表3—11) 282
网具试验主要尺度表(表3—10) 282
(四)静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 283
(四)静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 283
网具各部分纲索索具规格表(表3—12) 283
网具各部分纲索索具规格表(表3—12) 283
(五)动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 285
(五)动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 285
网具阻力测试记录表(表3—13) 285
网具阻力测试记录表(表3—13) 285
(六)天然水域的大尺度模型试验 286
(六)天然水域的大尺度模型试验 286
五、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 287
五、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 287
(一)网板模型试验的程序 287
(一)网板模型试验的程序 287
(二)网板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 288
(二)网板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 288
(三)网板模型的设计和制造 288
(三)网板模型的设计和制造 288
(四)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 289
(四)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 289
网板模型风洞试验记录、计算表(表3—14) 291
网板模型风洞试验记录、计算表(表3—14) 291
(一)试验资料的列表表示法 292
(二)试验资料的作图表示法 292
六、试验资料的整理和试验公式的作法 292
(一)试验资料的列表表示法 292
六、试验资料的整理和试验公式的作法 292
(二)试验资料的作图表示法 292
(三)试验公式的类型和判定 293
(三)试验公式的类型和判定 293
试验公式类型的判定(表3—15) 294
(四)试验公式常数的求法和方法比较 294
试验公式类型的判定(表3—15) 294
(四)试验公式常数的求法和方法比较 294
(五)直线公式的算例 295
(五)直线公式的算例 295
(六)抛物线公式算例 298
“拖网网目系列”网具阻力(R)和拖速(V)的试验资料(表3—16) 298
(六)抛物线公式算例 298
“拖网网目系列”网具阻力(R)和拖速(V)的试验资料(表3—16) 298
“拖网网目系列”A、B值比较表(表3—17) 299
“拖网网目系列”A、B值比较表(表3—17) 299
一、联邦德国A.Von Brandt(勃拉恩特)渔具分类法 300
第一节渔具的分类 300
第四章海洋渔具和渔法 300
一、联邦德国A.Von Brandt(勃拉恩特)渔具分类法 300
第一节渔具的分类 300
第四章海洋渔具和渔法 300
三、中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 301
二、苏联A.И.TpeшeB(脱莱晓夫)渔具分类法 301
三、中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 301
二、苏联A.И.TpeшeB(脱莱晓夫)渔具分类法 301
渔具分类的类、型、式名称及代号总表(表4—1) 304
渔具分类的类、型、式名称及代号总表(表4—1) 304
第二节刺网类渔具 305
第二节刺网类渔具 305
二、刺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06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06
一、刺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06
一、刺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06
二、刺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06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06
(二)按刺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307
(二)按刺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307
三、刺网网图 310
三、刺网网图 31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刺网网图 311
(二)我国的刺网网图 311
(二)我国的刺网网图 311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刺网网图 311
(一)刺网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313
四、刺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13
四、刺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13
(一)刺网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313
几种海、淡水鱼类的K和K1值(表4—2) 316
几种海、淡水鱼类的K和K1值(表4—2) 316
我国部分地区刺网u1值(表4—4) 318
我国部分地区刺网u1值(表4—4) 318
(二)刺网纲索、属具的计算 320
(二)刺网纲索、属具的计算 320
(三)刺网的设计程序和计算例题 323
(三)刺网的设计程序和计算例题 323
蓝点马鲛流刺网材料规格表(表4—5) 326
蓝点马鲛流刺网材料规格表(表4—5) 326
第三节围网类渔具 327
二、围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2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27
一、围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2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27
二、围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27
一、围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27
第三节围网类渔具 327
(二)按围网作业船数分类 328
(二)按围网作业船数分类 328
(二)我国的围网网图 33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围网网图 330
三、围网网图 33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围网网图 330
(二)我国的围网网图 330
三、围网网图 330
(一)围网长度的确定 341
四、围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41
(一)围网长度的确定 341
四、围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41
Σ与K关系表(表4—6) 342
Σ与K关系表(表4—6) 342
鱼群速度与鱼群大小(表4—7) 343
鱼群速度与鱼群大小(表4—7) 343
(二)围网高度的确定 344
(二)围网高度的确定 344
(三)围网缩结系数的选择 347
国外一些国家的围网长高比值表(表4—9) 347
我国各地围网长度和高度(表4—8) 347
(三)围网缩结系数的选择 347
国外一些国家的围网长高比值表(表4—9) 347
我国各地围网长度和高度(表4—8) 347
不同缩结系数所需网衣数量表(表4—12) 349
网片缩结系数与网片面积利用系数的关系表(表4—11) 349
水平缩结系数与网衣高度的变化(表4—10) 349
网片缩结系数与网片面积利用系数的关系表(表4—11) 349
不同缩结系数所需网衣数量表(表4—12) 349
水平缩结系数与网衣高度的变化(表4—10) 349
(三)纲索的阻力计算 350
(三)纲索的阻力计算 350
(四)围网下纲长度的确定 350
(四)围网下纲长度的确定 350
我国机轮围网缩结系数E及上、下纲长度(表4—13) 351
(五)围网网目尺寸和网线粗度的选择 351
(五)围网网目尺寸和网线粗度的选择 351
我国机轮围网缩结系数E及上、下纲长度(表4—13) 351
(六)围网纲索的计算 352
(六)围网纲索的计算 352
(七)围网沉降力配备的计算 354
(七)围网沉降力配备的计算 354
(八)围网浮力配备的计算 356
(八)围网浮力配备的计算 356
一、拖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57
二、拖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357
二、拖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357
一、拖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357
第四节 拖网类渔具 357
第四节 拖网类渔具 357
(二)按拖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类 360
(二)按拖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类 36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拖网网图 362
三、拖网网图 362
三、拖网网图 362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拖网网图 362
(二)我国的拖网网图 364
(二)我国的拖网网图 364
(一)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 366
四、拖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66
(一)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 366
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表4—14) 366
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表4—14) 366
四、拖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366
(二)拖网渔船主机功率和拖力的估算 367
(二)拖网渔船主机功率和拖力的估算 367
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A) 369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B) 369
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A) 369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B) 369
南海、湛江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单拖)(表4—15D) 370
大连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C) 370
南海、湛江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单拖)(表4—15D) 370
大连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C) 370
东方号底层拖网实测数据(单拖) (表4—15E) 371
东方号底层拖网实测数据(单拖) (表4—15E) 371
(三)拖网网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373
(三)拖网网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373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B) 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A) 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B) 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A) 380
拖网网口周长与渔船主机功率间的经验关系式(对拖)(表4—18) 381
拖网网口周长与渔船主机功率间的经验关系式(对拖)(表4—18) 381
拖网各部分长度与网口周长比例(表4—19) 382
我国各级渔船使用的拖网规格(表4—20A) 382
拖网各部分长度与网口周长比例(表4—19) 382
我国各级渔船使用的拖网规格(表4—20A) 382
各级拖网纲索长度及浮沉力配备(表4—20B) 383
各级拖网纲索长度及浮沉力配备(表4—20B) 383
日本三种单拖网具主要尺度(米)(表4—21) 386
日本三种单拖网具主要尺度(米)(表4—21) 386
(四)拖网网板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387
(四)拖网网板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387
球缺形网板的各项主要尺寸(表4—22) 403
球缺形网板的各项主要尺寸(表4—22) 403
改型的球缺形网板的主要尺寸(表4—23) 404
改型的球缺形网板的主要尺寸(表4—23) 404
主要网板性能一览表(表4—24) 405
主要网板性能一览表(表4—24) 405
(五)国外应用的几种典型拖网简述 418
(五)国外应用的几种典型拖网简述 418
日本对拖网曳纲、空纲规格(表4—25) 423
日本对拖网曳纲、空纲规格(表4—25) 423
联邦德国中层拖网渔具配置和使用情况(表4—26) 427
联邦德国中层拖网渔具配置和使用情况(表4—26) 427
第五节地拉网类渔具 431
一、地拉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31
二、地拉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3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31
(二)按地拉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31
(二)按地拉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3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31
二、地拉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31
一、地拉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31
第五节地拉网类渔具 431
三、地拉网网图 432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地拉网网图 432
(二)我国的地拉网网图 432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地拉网网图 432
三、地拉网网图 432
(二)我国的地拉网网图 432
(一)网具类型的选择 436
四、地拉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436
(二)网具规格和尺寸的确定 436
(二)网具规格和尺寸的确定 436
(一)网具类型的选择 436
四、地拉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436
(三)网线材料和规格的确定 437
(四)缩结系数的确定 437
(三)网线材料和规格的确定 437
第六节 张网类渔具 437
第六节 张网类渔具 437
(五)上、下纲粗度和长度的确定 437
(五)上、下纲粗度和长度的确定 437
(四)缩结系数的确定 43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38
一、张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38
二、张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38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38
二、张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38
一、张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38
(二)按张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42
(二)按张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42
三、张网网图 445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张网网图 445
(二)我国的张网网图 445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张网网图 445
三、张网网图 445
(二)我国的张网网图 445
(二)网目尺寸的确定 448
四、张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448
(三)网线材料的选择 448
(三)网线材料的选择 448
(四)缩结系数的选择 448
(五)张网的网口扩张和浮力配备 448
(四)缩结系数的选择 448
(二)网目尺寸的确定 448
(一)张网网具规格的确定 448
四、张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448
(一)张网网具规格的确定 448
(五)张网的网口扩张和浮力配备 448
材料的许用应力(表4—27) 449
(六)桩的计算 449
(六)桩的计算 449
材料的许用应力(表4—27) 449
不同底质的斜面角和体积重量(表4—28) 450
(七)锚的计算 450
(七)锚的计算 450
不同底质的斜面角和体积重量(表4—28) 450
第七节敷网类渔具 451
第七节敷网类渔具 451
一、敷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1
二、敷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5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1
一、敷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1
二、敷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51
(二)按敷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53
(二)按敷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53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的敷网网图 454
三、敷网网图 454
(二)我国的敷网网图 454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的敷网网图 454
三、敷网网图 454
(二)我国的敷网网图 454
(二)按抄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57
第八节抄网类渔具 457
(二)按抄网的作业方式分类 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7
二、抄网类渔具的种类、结构和网图 457
一、抄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7
第八节抄网类渔具 457
一、抄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7
二、抄网类渔具的种类、结构和网图 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9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 459
二、掩罩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59
一、掩罩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9
第九节掩罩类渔具 459
二、掩罩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59
一、掩罩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59
第九节掩罩类渔具 459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掩网网图 460
(二)按掩罩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60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掩网网图 460
(二)按掩罩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60
三、掩网网图 460
三、掩网网图 460
(二)我国的掩网网图 461
(二)我国的掩网网图 461
一、陷井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主产特点 462
二、陷井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6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62
第十节陷井类渔具 462
一、陷井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主产特点 462
第十节陷井类渔具 46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62
二、陷井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62
(二)按陷井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63
(二)按陷井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63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陷井类渔具图 466
三、陷井类渔具的渔具图 466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陷井类渔具图 466
三、陷井类渔具的渔具图 466
(二)我国的陷井类渔具的网图 468
(二)我国的陷井类渔具的网图 468
(一)按钓具的结构分类 469
二、钓具的种类和结构 469
第十一节钓具类渔具 469
一、钓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69
二、钓具的种类和结构 469
一、钓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 469
第十一节钓具类渔具 469
(一)按钓具的结构分类 469
(二)按钓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70
(二)按钓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7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钓具渔具图 473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钓具渔具图 473
三、钓具渔具图 473
三、钓具渔具图 473
(二)我国的钓具渔具图 476
(二)我国的钓具渔具图 476
(一)钓钩的形状、规格及其使用性能 477
我国钓钩的类型(表4—29) 477
四、钓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477
我国钓钩的类型(表4—29) 477
(一)钓钩的形状、规格及其使用性能 477
四、钓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 477
(二)钓钩的机械性能和检验方法 478
(二)钓钩的机械性能和检验方法 478
钓钩抗弯强度拉力(千克力)(表4—32) 479
钓钩公差应满足数(表4—31) 479
钓钩公差应满足数(表4—31) 479
(三)钓钩质量的主要检验指标 479
钓钩刚度试验预载(千克力)(表4—30) 479
(三)钓钩质量的主要检验指标 479
钓钩刚度试验预载(千克力)(表4—30) 479
钓钩抗弯强度拉力(千克力)(表4—32) 479
(四)钓具主要纲索属具的力学计算 480
钓钩刚度标准(表4—33) 480
(四)钓具主要纲索属具的力学计算 480
钓钩刚度标准(表4—33) 480
第十二节耙刺类渔具 482
第十二节耙刺类渔具 48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83
二、耙刺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83
一、耙刺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 483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83
二、耙刺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83
一、耙刺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 483
(二)按耙刺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84
(二)按耙刺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84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88
二、笼壶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88
三、耙刺类渔具图 488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耙刺类渔具图 488
(二)我国耙刺类渔具的渔具图 488
第十三节笼壶类渔具 488
一、笼壶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 488
二、笼壶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 488
一、笼壶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 488
第十三节笼壶类渔具 488
(二)我国耙刺类渔具的渔具图 488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耙刺类渔具图 488
三、耙刺类渔具图 488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 488
(二)按笼壶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89
(二)按笼壶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 489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笼壶类渔具图 491
三、笼壶类渔具的渔具图 491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笼壶类渔具图 491
三、笼壶类渔具的渔具图 491
(二)我国笼壶类渔具图 492
(二)我国笼壶类渔具图 492
附录 493
附录1 常用计量单位名称 493
附录 493
附录1 常用计量单位名称 493
附录3 面积单位换算(附表—3) 494
附录4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附表—4) 494
附录2 长度单位换算(附表—2) 494
附录4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附表—4) 494
附录3 面积单位换算(附表—3) 494
附录2 长度单位换算(附表—2) 494
附录8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95
附录7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495
附录5 重量单位换算(附表—5) 495
附录6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495
附录8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95
附录7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495
附录6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495
附录5 重量单位换算(附表—5) 495
附录9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496
附录10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应的词头 496
附录10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应的词头 496
附录9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496
附录11有关海洋问题的几个名词解释 497
附录12我国的海区和岛屿 497
附录12我国的海区和岛屿 497
附录11有关海洋问题的几个名词解释 497
附录13各海区划分一览表 498
附录14各海区的面积和深度一览表 498
附录15沿海省、市、自治区大陆海岸线起迄点及长度 498
附录14各海区的面积和深度一览表 498
附录13各海区划分一览表 498
附录15沿海省、市、自治区大陆海岸线起迄点及长度 498
附录16各海区的海湾和岬角 499
附录18各海区海水温度(℃)及密度 499
附录17各海区的表面盐度 499
附录18各海区海水温度(℃)及密度 499
附录17各海区的表面盐度 499
附录16各海区的海湾和岬角 499
附录19各海区最大海水透明度 500
附录20主要的通外海峡 500
附录20主要的通外海峡 500
附录19各海区最大海水透明度 500
主要参考书目 501
主要参考书目 501
- 《海洋文明小史》倪谦谦责编;王存苗译;(法)雅克·阿塔利 2020
- 《Maya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来阳编著 2019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战略情报 情报人员、管理者和用户手册》(澳)唐·麦克道尔(Don McDowell)著 2019
- 《实用内科手册》黄清,阮浩航主编 2016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
- 《同仁眼科手册系列 同仁儿童眼病手册》付晶编 2018
- 《环境噪声监测实用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 2018
- 《海洋功能食品》王卉 2019
- 《土动力学基础》高彦斌,费涵昌编 2019
- 《教育工程学新探》钟柏昌编 2012
- 《新师范教育史》王炽昌编 1923
- 《经济法学》黄锡生,曾文革主编;刘丹,毛学群副主编 2005
- 《古代汉语浅说》许锡昌撰著 2013
- 《元明清词》严迪昌编注 1997
- 《罗马法》黄右昌编 1918
- 《新师范教科书 教育学》王炽昌编;刘伯明,郑宗海,朱文叔校 1922
- 《计划生育法律问题研究》崔卓兰主编;杨宗仁,黄锡明副主编 2013
- 《同步创新作文优化设计 高一卷》唐吉民,程锡昌主编 2001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马德新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农科各专业用 第2版》罗志刚编 2014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