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实验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国伟等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4182·206
- 页数:476 页
第一章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试验 1
一、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1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
1.溶血中和法 1
2.胶乳凝集法 1
目 录 1
抗链激酶试验 2
抗透明质酸酶试验 2
抗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B试验 2
二、沙门氏菌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3
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凝集试验(肥述氏试验) 3
抗链球菌二磷酸比啶核苷酸酶试验 3
抗链球菌多价酶试验 3
伤寒沙门氏菌的协同凝集试验 4
Vi凝集试验 5
三、布氏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5
布氏菌病凝集试验 5
布氏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5
布氏菌病抗人球蛋白试验 5
兔热病血凝试验(微滴法) 6
兔热病凝集试验 6
2-巯基乙醇试验 6
四、兔热病的血清学试验 6
兔热病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7
五、鼻疽病与类鼻疽病的血清学 7
试验 7
鼻疽病与类鼻疽病凝集试验 7
鼻疽病与类鼻疽病补体结合试验 7
军团菌病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8
军团菌病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8
军团菌病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8
六、军团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8
七、细菌的血凝试验 9
细菌直接血凝试验 9
细菌间接血凝试验 9
1.细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9
2.细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10
3.细菌反向血凝试验 10
八、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10
支原体肺炎补体结合试验 10
代谢抑制试验 10
2.康氏试验 11
1.华氏试验 11
九、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 11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11
寒冷凝集试验 11
3.VDRL玻片试验 12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12
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12
2.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12
3.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12
补体结合试验 13
显微镜凝集试验 13
十、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试验 13
4.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体液及组织切片中的梅毒螺旋体 13
间接血凝试验 14
胶乳凝集试验 14
炭凝试验 14
直接免疫荧光法 14
十一、真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5
隐球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5
1.血清学方法检查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 15
2.血清学方法检查血清中抗新型隐球菌抗体 16
2.念珠菌病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17
1.念珠菌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7
念珠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7
组织胞浆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8
1.组织胞浆菌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8
2.组织胞浆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18
球孢子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8
1球孢子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18
1.曲霉菌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9
曲霉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9
2芽生菌病免疫扩散试验 19
1.芽生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19
芽生菌病的血清学试验 19
2.球孢子菌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9
2.曲霉菌病补体结合试验 20
孢子丝菌病的血清凝集试验 20
十二、立克次体病的血清学试验 20
外-斐氏试验 20
立克次体病补体结合试验 21
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21
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试验 22
十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22
恙虫病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22
立克次体病间接血凝试验 22
1.病毒中和试验 23
2.血凝抑制试验 23
3.补体结合试验 23
4.免疫荧光技术 24
5.免疫电镜检查 24
6.流感病毒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24
7.流感病毒交叉血抑试验 24
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试验 25
1.甲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25
2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26
3.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29
其它肠道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 29
试验 29
1.酶联免疫吸附法 29
2.中和试验 29
3.血凝抑制试验 32
出疹性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试验 32
昆虫媒介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 33
试验 33
2.抗EB病毒抗体测定 35
1.嗜异性凝集试验 3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学 35
试验 35
流行性腮腺炎的血清学试验 36
1.补体结合试验 36
2.血凝抑制试验 36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6
十四、其它疾病的血清学试验 37
2.胶乳凝集试验 37
1.沉淀试验 37
C反应性蛋白测定 37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7
1.直接免疫荧光试验 37
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血清学试验 37
鲎试验 38
1.凝胶法 38
2.基质显色法 38
EB病毒壳抗原VCA-IgA抗体 38
测定 38
血清蛋白带电泳 40
二、体液免疫及B细胞机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40
一、淋巴活性细胞及其机能 40
第二章临床免疫学检查 40
血清免疫球蛋白 42
单向免疫琼脂扩散 42
IgE测定——放射免疫吸附法 44
EAC——花环形成细胞 45
表面带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 45
胞浆μ链的前B细胞 45
三、细胞免疫及T细胞机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46
E-花环形成细胞 46
1.淋巴细胞转化率 47
2.?H胸腺嘧啶掺入率 47
T及T细胞 47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47
刀豆珠蛋白A诱导抑制细胞 48
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特异单克隆抗体的T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 48
移动抑制因子的测定 49
体内试验(皮肤延迟过敏反应) 49
四、天然杀伤细胞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的细胞性免疫 51
五、补体 52
C3、C4免疫扩散法测定 53
总补体检测法 53
第三章呼吸系统实验检查 55
一、痰液检查 55
痰液标本收集 55
大体检查 55
1.痰量 55
1.不染色一般涂片检查 56
显微镜检查 56
8.颗粒成分 56
7.肺石 56
6.Dittrich氏痰栓(痰块) 56
5.支气管管型 56
4.性状 56
3.气味 56
2.颜色 56
2.痰染色涂片检查 57
痰液培养 57
二、肺机能检查 58
肺容量及其组成 58
6.机能残气量和残气量 59
5.肺活量 59
4.深吸气量 59
3.补呼气量 59
2.补吸气量 59
1.潮气量 59
7.肺总量 61
通气机能和运动通气机能 62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62
2.最大通气量 62
3.最大呼气流速 62
4.通气障碍的类型 62
气道阻力 64
小气道机能 65
1.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 65
2.闭合容积和闭合容量 67
肺泡通气量和吸入气体分布 68
1.肺泡通气量 68
2.吸入气体分布 68
顺应性 69
呼吸功 69
弥散机能 70
4.运动氧耗测定 70
3.过度通气指标 70
1.呼吸困难指数 70
运动肺通气机能 70
2.二级梯通气量测定法 70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71
肺内血液分流量 71
第四章循环系统实验诊断 73
一、血脂测定 73
血清总脂测定 73
血清胆固醇酯测定 74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74
红细胞胆固醇含量 74
血清胆固醇测定 74
血清β-脂蛋白测定 75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75
血清脂蛋白电泳 75
血清游离脂肪酸测定 75
血清过氧化脂测定 76
二、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清酶学测定 76
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测定 76
血清谷草转氨酶同功酶测定 77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 77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测定 78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测定 79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测定 79
血清肽酶测定 80
1.甘氨酰肽酶 80
2.谷氨酰转肽酶 80
3.亮氨酸氨基肽酶 80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 80
试验 81
阿托品试验 81
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 81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辅助诊断 81
〔附〕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轻链测定 81
运动试验 82
用起搏器(或食管心房调搏)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2
四、心电图 82
五、Holter心电图 85
六、体表等电位标测 86
七、心向量图 89
八、心音图 91
九、心尖搏动图 94
十、心阻抗图 98
十一、颈动脉搏动图 101
十二、M型超声心动图 103
十三、二维超声心动图 109
十四、脉冲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15
十五、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117
(CT)在心血管疾病中 117
应用 117
十六、无创性心机能检查 118
泵血机能测定 118
1.左室每搏排血量 118
2.喷血(射血)分数 119
1.左室短轴缩短率 120
2.左室周径向心缩短率和平均左室周径向心缩短率 120
4.阻塞指数 120
心肌收缩力的测定 120
3.排血指数 120
3.收缩期增厚率 121
4.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平均收缩速度 121
左室舒张机能测定 121
1.二尖瓣前叶EF速率 121
2.左室快速充盈期、慢速(缓慢)充盈期、心房充盈期及其相应充盈分数的测定 122
3.瓣口流量测定 122
左室舒张末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定 123
左室体积、左室心肌体积和重量的测定 123
收缩时间间期测定 124
血管顺应性和总外周血管阻力测定 126
静脉压测定 127
中心静脉压测定 127
循环时间测定 127
十七、创伤性心机能检查 128
右心导管术 128
1.右房压力及压力曲线 128
2.右室压力及压力曲线 129
3.肺动脉压力及压力曲线 129
5.腔静脉压力及压力曲线 130
4.肺微血管(毛细血管)压力及压力曲线 130
6.右心腔及血管腔内血氧含量 131
7.有关血液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推导 131
左心导管术 132
1.左房压力及压力曲线 132
2.左室压力及压力曲线 133
3.主动脉压力及压力曲线 133
4.有关血液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推导 133
His束电图 135
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137
血清比粘度测定 137
十八、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检查 137
全血比粘度测定 137
血浆比粘度测定 137
血小板电泳时间测定 138
十九、血浆心钠素测定 138
第五章消化系统(胃肠胰部分) 139
实验检查 139
一、食管机能试验 139
食管压力测定 139
酸滴注试验 139
1.胃液量 140
4.粘液 140
3气味 140
2色 140
酸清除试验 140
一般性状检查 140
二、胃液检查 140
食管pH值检测 140
1.基础胃液分泌测定 141
胃液分析 141
胃及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141
胃液显微镜检查 141
5.食物残渣 141
2.胃液分泌分次试验 142
3、最大酸分泌试验 142
4、无管胃液分析 143
胃液乳酸定性试验 143
低血糖刺激试验 143
胎盘提取物皮内试验 144
草履虫皮内试验 144
三、诊断胃癌的辅助试验 144
胃液乳酸脱氢酶测定 144
胃液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 144
血清耐热试验 145
四环素试验 145
四、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45
一般性状检查 146
显微镜检查 146
细菌学检查 146
血清胡萝卜素测定 147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147
右旋木糖试验 147
五、小肠吸收机能试验 147
维生素A吸收试验 148
六、胰腺外分泌机能试验 148
胰泌素试验 148
胰泌素—促胰酶素联合试验 149
Lundh氏试验 149
合成多肽N-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 150
血清胰多肽测定 150
血清淀粉酶同功酶测定 151
尿淀粉酶测定 151
血清淀粉酶测定 151
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 152
血清脂肪酶测定 152
血清正铁血红蛋白定性试验 152
血清缩胆囊素-促胰酶素测定 152
粪脂肪定量 153
粪氮测定 153
粪糜蛋白酶测定 153
七、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53
2.颜色与性状 154
1.量 154
一般性状 154
八、粪便检查 154
2.各种滋养体及包囊 155
4.食物残渣 155
3.体细胞 155
虫卵特殊检查 155
1.寄生虫卵 155
显微镜检查 155
4.寄生虫 155
3.气味 155
隐血试验 156
第六章消化系统(肝胆部分)实验检查 157
一、蛋白质代谢试验 157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157
血清蛋白电泳 157
各种血清蛋白测定 158
8.α?热稳定性糖蛋白 159
7.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 159
5.易沉淀α?糖蛋白 159
6.GC球蛋白 159
3.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159
2.白蛋白 159
1.前白蛋白 159
4.类粘蛋白 159
9.结合球蛋白 160
10.α2巨球蛋白 160
11.铜蓝蛋白 160
12.运铁蛋白 160
13.运血红素蛋白 160
1.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 161
5.卢戈碘试验 161
4.硫酸锌浊度试验 161
3.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161
2.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161
15.补体和免疫球蛋白 161
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 161
17.Z蛋白 161
16.Y蛋白 161
14.C反应球蛋白 161
黄疸指数 162
二、胆红素代谢试验 162
3.血清氨基酸氮 162
4.血清组胺测定 162
1.血清酚絮试验 162
其它有关蛋白质代谢的试验 162
2.血氨测定 162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63
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凡登白氏 163
反应) 163
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 163
粪内尿胆原测定 164
粪内尿胆素定性 164
尿内尿胆原测定 164
尿胆红素定性 164
胆红素耐量试验 165
肾上腺皮质激素黄疸鉴别试验 165
低热卡饮食胆红素试验 165
苯巴比妥试验 166
三、血清酶学检查 166
主要用于诊断肝实质损害的酶类 166
1.血清转氨酶测定 166
2.谷草转氨酶同功酶 167
3.血清谷氨酸脱氢酶 167
4.全血胆碱酯酶 167
9.血清核酸酶 168
8.醛缩酶同功酶 168
5.血清胆碱酯酶 168
6.血清谷胱甘肽-S-芳香基转换酶7.血清醛缩酶 168
10.血清精氨酸酶 169
11.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 169
12.血清山梨醇脱氢酶 169
13.血清黄嘌呤氧化酶 170
14.血清鸟嘌呤酶 170
15.血清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 170
16.血清腺苷脱氢酶 170
1.血清单胺氧化酶 171
2.血清前胶原Ⅲ型多肽测定 171
18.血清鸟氨酸氨基甲基转换酶 171
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纤维化的酶 171
17.血清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换酶 171
主要用于诊断肝肿瘤的酶类 172
1.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 172
2.血清5′-核苷磷酸二脂酶功酶 172
主要用于诊断胆道疾病的酶类 172
1.血清碱性磷酸酶 172
4.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 174
2.血清5′-核苷酸酶 174
3.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174
6.亮氨酸氨基肽酶 175
四、染料排泄机能试验 175
溴磺肽钠试验 175
溴磺肽钠廓清试验 176
吲哚氰绿试验 176
五、胆汁酸代谢试验 177
血清胆汁酸测定 177
色氨酸负荷试验 177
血清去氧胆酸测定 178
血清非结合胆汁酸测定 178
血清结合胆汁酸测定 178
静脉胆汁酸耐量试验 179
六、脂质代谢试验 179
血清脂蛋白-X测定 179
血清磷脂测定 179
八、肝血流图 180
对氨基马尿酸试验 180
七、肝解毒机能试验 180
马尿酸合成试验 180
九、超声波诊断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81
肝脏 181
胆囊 182
胰腺 182
肝脏胆囊胰腺 182
十、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83
十一、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的选用原则 184
尿量 185
第七章泌尿系统实验检查 185
一、尿液一般检查 185
尿色异常 186
尿pH值 186
尿比重 186
蛋白尿 186
糖尿 187
尿酮体试验 187
尿隐血试验 187
1.细胞 188
尿显微镜检查 188
2.管型 188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188
尿乳糜试验 188
3.结晶 189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189
二、主要用于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尿检查 189
3.尿中存在细菌的间接检查方法 190
4.尿鲎溶解物试验 190
5.细菌菌型测定 190
2.中段尿培养和菌落计数 190
1.直接涂片找细菌 190
尿细菌学检查 190
6.荧光标记IgG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 191
其它辅助检查 191
1.十二小时尿沉渣计数 191
2.一小时尿细胞排泄率 191
3.白细胞排泄激发试验 191
4.尿细胞计数快速玻片法 191
5.尿沉渣找闪光细胞 192
三、有关血尿及其来源判断的检验 192
血尿三杯试验 192
尿圆盘蛋白电泳(蛋白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93
尿蛋白电泳 193
四、尿蛋白定量和分类 193
尿沉渣位相显微镜检查 19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93
选择性蛋白尿 194
蛋白尿选择性指数测定 194
尿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194
测定 194
五、尿非蛋白性氮化物测定 195
尿非蛋白氮 195
本-周氏蛋白尿 195
尿α2巨球蛋白测定 195
尿素或尿素氮测定 196
尿肌酸测定 196
尿肌酐测定 196
尿尿酸测定 196
尿氨基酸测定 197
六、尿无机盐、电解质测定 197
尿钠定量 197
尿钾定量 197
尿锌定量 198
尿镁定量 198
尿铜定量 198
尿钙定量 198
尿铅定量 198
尿氧化物定量 199
尿无机磷定量 199
七、尿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199
尿溶菌酶测定 199
尿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 200
尿亮氨酸氨基酞酶测定 200
尿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 200
尿碱性磷酸酶测定 200
尿乳酸脱氢酶测定 200
八、代谢异常的尿试验 201
尿肌红蛋白定性试验 201
尿卟啉定性试验 201
尿卟胆原定性试验 201
尿苯丙酮酸试验 202
尿黑酸定性试验 202
氯化铁试验 202
尿粘多糖定性试验及纸上层析分类试验 202
九、超声波诊断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3
刚果红试验 203
β-氨基异丁酸测定 203
十、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204
(CT)在肾脏病中应用 204
1.菊糖清除试验 205
2.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05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 205
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机能的试验 205
十一、肾机能试验 205
3.尿素清除率 207
4.血浆非蛋白氮或血尿素氮测定 207
5.血肌酐测定 208
6.血清核糖核酸酶测定 209
7.尿核糖核酸酶测定 209
8.血、尿中β2微球蛋白测定 210
主要反映肾血流量的机能试验 210
1.对氨基马尿酸清除试验 210
2.肾小球滤过分数测定 211
主要反映肾小管机能的试验 211
1.酚红排泌试验 211
4.浓缩-稀释试验 212
2.肾小管对氨基马尿酸最大排泌量 212
3.肾小管萄葡糖最大吸收量 212
5.自由水清除率 214
分肾机能试验 214
1.Howard分肾机能试验 214
2.改良Howard分肾机能试验 214
2.氯化铵负荷试验 215
3.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 215
1.滤过钠排泄分数的测定 215
其它肾机能试验 215
3.Rapoport氏试验 215
第八章精液、前列腺液检查和妊娠诊断试验 217
一、精液检查 217
二、前列腺液检查 217
〔附〕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 218
三、妊娠试验 218
快速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218
1.尿雌激素测定 219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219
妊娠监护试验 219
稀释试验 219
蟾蜍试验 219
浓缩试验 219
2.尿孕二醇测定 220
3.血清孕酮测定 220
第九章血液系统实验检查 221
一、血液学一般检查 221
血液的组成及血容量 221
红细胞计数 221
5.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222
8.有核红细胞 222
7.红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 222
6.靶形红细胞 222
1.红细胞大小不均 222
4.嗜多色红细胞 222
3.红细胞中心染色过浅 222
2.红细胞形态改变 222
异常红细胞 222
血红蛋白 222
7.饱和指数 223
6.红细胞血色指数 223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223
5红细胞容积指数 223
网织红细胞 223
2.红细胞平均体积 223
1.红细胞比积 223
红细胞比积和平均常数计算 223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223
白细胞分类计数 224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26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226
异常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226
硝基四唑氮蓝试验 226
出血时间 227
红细胞沉降率 227
血小板计数 227
凝血时间 228
血液寄生虫检查 229
血型鉴定及配血 229
血浆红细胞生成素测定 230
二、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23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31
红细胞孵育脆性试验 231
自体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232
丙酮酸激酶荧光“点”试验 232
氰化物一抗坏血酸试验 233
煌焦油蓝还原试验 233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定量 233
分析 233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233
G-6-PD的荧光“点”试验 234
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 234
谷胱甘肽稳定试验 234
磷酸丙糖异构酶荧光“点”试验 234
一分钟碱变性试验 235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碱变性试验 235
“点”试验 235
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酶荧光 235
变性珠蛋白小体染色 235
含血红蛋白F细胞的染色(酸洗 236
脱法) 236
血红蛋白H包涵体染色 236
热不稳定试验 236
异丙醇沉淀试验 236
还原型血红蛋白溶解度试验 237
红细胞镰变试验 237
2.血红蛋白淀粉胶电泳 238
1.醋酸纤维薄膜测定HbA2 238
血红蛋白C试验 238
血红蛋白吸收光谱测定 238
血红蛋白S胶溶试验 238
血红蛋白电泳 238
3.pH6.5或pH6.8淀粉胶电泳4.pH6.25琼脂胶电泳 239
血红蛋白的种间杂交试验 239
抗人球蛋白试验 240
冷凝集素试验 240
冷热溶血试验 240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241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241
热溶血试验 241
糖水试验 241
酸溶血试验 241
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测定 242
血红蛋白肽分离试验 242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选用 242
原则 242
三、检查血管壁和血小板机能异常的试验 245
1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46
2.阿司匹林耐量试验 246
反映血管壁机能的试验——微循环检查 246
反映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 246
反映血小板大小和形态的检查 247
1.血小板的大小检查 247
2.血小板形态的检查 247
3.血小板的分布检查 248
4.血小板伸展试验 248
反映血小板生存时间的试验 248
1.收射性同位素标记测定法 248
2.血浆TXA?和TXB?测定 249
3.血小板cAMP测定 249
1.血浆PGI?和6-酮-PGF? α测定 249
反映血小板代谢产物的试验 249
2.丙二醛测定法 249
4.血小板cGMP测定 250
反映血小板机能的试验 250
1.血小板粘附试验 250
2.血小板聚集试验 252
3.血小板释放试验 254
4.血小板凝血活性试验 256
5.血块收缩试验 257
3.酶联羊抗人IgM和C?免疫吸附试验 258
4.???I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PAIgG 258
反映血小板免疫学的试验 258
2.酶联羊抗人IgG免疫吸附试验 258
1.酶联A蛋白免疫吸附试验 258
6.溶血抑制试验 259
7.荧光抗体法测定血小板抗体 259
5.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AIgG 259
8.血小板补体结合试验 260
9.血小板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 260
10.血小板第3因子释放试验 260
11.血小板凝集反应 260
12.血块收缩抑制试验 260
13.血小板血型 261
血小板试验的临床应用 261
1.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增多)及/或血小板机能低下 261
2.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或/血小板机能亢进 262
四、检查凝血异常的试验 263
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263
1.全血凝固时间 263
2.血浆凝血时间测定或复钙时间测定 263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63
4.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63
内源凝血系统的纠正试验 264
1.凝血酶原消耗及其纠正试验 264
2.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265
3.Bigg 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265
检查因子Ⅷ复合物的试验 266
1.血浆因子Ⅷ:C测定 267
2.血浆因子Ⅷ:CAg测定 267
3.血浆ⅧR:RCO测定 267
4.血浆ⅧR:Ag测定 267
6.ⅧR:Ag/Ⅷ:C比例测定 268
疫电泳 268
5.血浆ⅧR:Ag双向交叉免 268
检查接触凝血系统的试验 269
1.血浆因子Ⅻ测定 269
2.血浆因子Ⅺ测定 269
3.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测定 270
4.血浆因子Ⅺ测定 270
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271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一期法测定 271
2.血栓试验 271
3.蛇毒时间测定 272
1.凝血酶时间测定的纠正试验 272
2.因子V缺乏的血浆纠正试验 272
外源凝血系统的纠正试验 272
4.血浆因子V测定 273
检查凝血酶原复合体的试验 273
1.血浆凝血酶原凝血活性和抗原性测定 273
2.血浆因子V凝血活性和抗原性测定 273
1.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274
检查纤维蛋白原的量和质的试验 274
4.血浆因子Ⅹ凝血活性和抗原性测定 274
3.血浆因子Ⅶ凝血活性和抗原性测定 274
2.125I纤维蛋白原半减期测定 275
3.异常纤维蛋白原测定 275
4.纤维蛋白原肽A和B测定 275
检查纤维蛋白单体的试验 276
1.血浆鱼精蛋白和乙醇胶副凝固试验 276
2.连续稀释鱼精蛋白试验 276
1.因子ⅩⅢ测定的筛选试验 277
2.单碘醋酸耐量试验 277
3.SFMC的亲和层析法测定 277
检查因子ⅩⅢ的试验 277
3.因子ⅩⅢ亚单位测定 278
五、检查抗凝血异常的试验 278
反映纤溶活性的试验 278
1.血块溶解试验 278
2.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278
测定 279
6.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279
5.纤维蛋白平板溶解面积测定 279
4.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素 279
3.毛细血管脆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279
7.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280
反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 280
试验 280
1.凝血酶时间测定 281
2.连续凝血酶时间测定 281
3.蛇酶时间测定 281
4.葡萄球菌聚集试验 281
5.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免疫学测定 281
反映凝血酶抑制物的试验 283
1.游离肝素时间测定 283
3.抗凝血酶Ⅲ测定 284
2.血浆肝素-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测定 284
反映纤溶抑制物的试验 285
1.血浆α1-抗纤溶酶测定 285
2.血浆α2-抗胰蛋白酶测定 285
3.血浆α3-巨球蛋白测定 286
检查病理性抗凝物质的试验 286
1.复钙交叉试验 286
2.血浆凝血活酶抗凝物质测定 286
1.凝血机能低下或抗凝血机能亢进 287
凝血和抗凝血试验的临床应用 287
3.血浆因子Ⅷ:C抗体测定 287
2.凝血机能亢进或抗凝血机能低下 288
六、骨髓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288
反映骨髓细胞数量改变的指标 289
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289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的判断 289
3.粒细胞(G)和红细胞(E)比例(G/E) 290
4.骨髓核分裂细胞计数 290
3.中性中幼粒细胞 291
2.早幼粒细胞 291
反映粒系细胞数量改变的指标 291
1.原始粒细胞 291
4.中性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 292
5.嗜酸性粒细胞 292
6.嗜碱性粒细胞 292
反映红系细胞数量改变的指标 292
1.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 292
2.中幼红细胞及晚幼红细胞 292
2.淋巴细胞 293
1.原始浆细胞和幼稚浆细胞 293
标 293
反映浆细胞系细胞计数改变的指 293
2.单核细胞 293
1.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 293
反映淋巴系细胞计数改变的指标 293
1.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 293
反映单核系细胞计数改变的指标 293
(副原粒细胞) 294
2.Rieder型原粒细胞 294
1.小型和大型原始粒细胞 294
反映骨髓细胞质量改变的指标 294
反映粒系细胞质量改变的指标 294
2.颗粒性巨核细胞及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 294
1.原始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 294
反映巨核系细胞计数改变的指标 294
2.浆细胞 294
8.孪生型原始粒细胞 295
4.棒状小体(Auer body) 295
5.中性晚巨幼粒细胞和巨多分叶核粒细胞 295
6.中毒性中性粒细胞 295
1.病理性单核细胞(多核样单核细胞) 296
反映单核系细胞质量改变的指标 296
2.巨幼红细胞 296
1.副幼红细胞 296
反映红系细胞质量改变的指标 296
2.中毒性单核细胞 297
3.组织细胞 297
反映淋巴系细胞质量改变的指标 297
1.Rieder氏型及孪生型原始 297
淋巴细胞 297
2.淋巴肉瘤细胞 297
3.切迹型淋巴细胞和棋盘样淋巴细胞 297
4.Gumprecht氏核影 297
反映网状内皮系统细胞质量改变 298
的指标 298
3.葡萄状细胞 298
1.异常网状细胞(异常组织细胞) 298
5.异常淋巴细胞 298
1.骨髓瘤细胞 298
的指标 298
反映浆细胞系统细胞质量改变 298
2.Mott细胞 298
反映类脂质沉着症的指标 299
1.淋巴细胞肉瘤 299
反映骨髓恶性肿瘤的指标 299
2.Niemann-Pick氏细胞 299
1.Gaucher氏细胞 299
细胞样组织细胞) 299
5.单核细胞样网状细胞(单核 299
4.淋巴样网状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 299
3.吞噬型网状细胞(吞噬型组织细胞) 299
2.多核巨型网状细胞(多核巨型组织细胞) 299
3.骨髓转移性癌 300
2.肾母细胞瘤 300
反映骨髓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指标 300
1.神经母细胞瘤 300
4.蕈样霉菌病细胞 300
3.何杰金氏细胞(Sternberg-Read氏细胞) 300
2.网状细胞肉瘤 300
5.S′ezary氏细胞 300
七、细胞化学染色 301
过氧化物酶染色 301
苏丹黑B脂肪染色 301
碱性磷酸酶染色 302
酸性磷酸酶染色 302
1.硫化铅显色法 302
2.偶氮偶联法 302
糖原染色 303
核糖核酸染色 304
脱氧核糖核酸染色 304
墨汁吞噬试验 305
热盐水溶解试验 306
活体死前染色 306
尿液水解试验 306
酸性粘多糖染色 307
学染色 307
吖啶橙黄荧光染色 307
溶菌酶与过氧化酶二重细胞化 307
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 308
钠抑制试验 308
抑制试验 308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 308
酸性o-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308
八、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309
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309
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 309
1.原始红细胞 309
抑制试验 309
醋酸AS-D萘酚酯染色加氟化钠 309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 310
1.原始粒细胞 310
6.红细胞 310
2.早幼粒细胞 310
3.中幼粒细胞 310
4.晚幼红细胞 310
3.中幼红细胞 310
2.早幼红细胞 310
5.网织红细胞 310
4.晚幼粒细胞 311
5.成熟粒细胞 311
单核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 311
1.原始单核细胞 311
淋巴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 312
3.淋巴细胞 312
2.幼淋巴细胞 312
1.原始淋巴细胞 312
3.单核细胞 312
4.巨噬细胞 312
2.幼单核细包 312
1.共同特征 313
白血病细胞的异常超微结构 313
5.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13
4.镰细胞贫血 313
3.β-地中海贫血 313
1缺铁性贫血 313
2.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313
结构 313
红细胞系统血细胞的异常超微 313
3.成熟巨核细胞 313
2.幼巨核细胞 313
1.原始巨核细胞 313
巨核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 313
2.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314
3.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314
4.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314
二氧化碳结合力 315
二氧化碳分压 315
功脉血pH值 315
度和血清电解质测定 315
第十章血液pH、血气分析、酸碱 315
血氧分压 316
血氧饱和度 316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317
缓冲碱和碱剩余 317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317
1.呼吸性酸中毒 317
2.呼吸性碱中毒 318
3.代谢性酸中毒 318
4.代谢性碱中毒 318
5.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319
血清钙 320
血清钾 320
血清钠 320
血清镁 321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322
血清铜和铜蓝蛋白 322
血清锌 323
血清氯化物 323
血清磷 323
血清硫酸盐 32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325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325
一、下丘脑-垂体机能试验 325
第十一章 肉分泌系统实验检查 325
二、垂体后叶机能试验 326
高渗盐水试验 326
禁饮试验 326
抗利尿激素(ADH)测定 327
渗透压的测定 327
三、甲状腺机能试验 327
血清蛋白结合碘 327
甲状腺超声检查 328
基础代谢率测定 328
T3(炭末、树脂)摄取试验 328
游离T4指数和有效T4指数 328
甲状腺抗体测定 329
人甲状腺刺激素 329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测定 329
甲状腺机能测定实验室检查 330
选用原则 330
四、甲状旁腺机能试验 331
肾小管磷重吸收试验 331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331
降钙素的测定 331
快速输钙试验 332
钙滴注试验 332
磷廓清率 332
五、胰腺内分泌机能试验 332
血糖测定 33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33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333
考的松糖耐量试验 333
胰岛素释放试验 333
C肽释放试验 334
尿C肽测定 334
C肽测定 334
糖基血红蛋白 335
糖化血浆蛋白 335
甲苯磺酰丁脲(D360)试验 335
1、口服法 335
2、静脉法 336
六、肾上腺皮质机能试验 336
尿17-酮类固醇测定 336
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337
尿17-生酮测定 337
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337
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 338
尿醛固酮测定 338
安体舒通试验 338
血浆11去氧皮质醇(S)测定 339
血浆皮质酮(B)测定 339
血浆17-羟孕酮测定 339
血浆18羟-11去氧皮质酮测定 339
血硫酸脱氢异雄酮测定 340
测定 340
ACTH兴奋试验 340
血、尿去氢异雄酮(DHA) 340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341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341
甲吡酮试验 341
肾上腺皮质机能试验选择步骤 342
七、肾上腺髓质机能试验 343
尿儿茶酚胺测定 343
(HVA)测定 344
多巴胺及其代谢物高香草酸 344
(NMN)测定 344
及尿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344
尿甲氧基肾上腺素(MN) 344
(VMA)测定 344
尿3-甲氧-4羟苦仁酸 344
主要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 345
药理试验 345
1.激发试验 345
2.阻滞试验(酚妥拉明试验) 345
八、性腺机能试验 346
氯酚酮试验 346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兴奋试验 347
5.常规显微镜下所见 348
4.白细胞计数 348
3.自发性凝块形成 348
2.粘度 348
一、滑膜液检查 348
第十二章风湿性疾病的特殊检查 348
1.颜色及透明度 348
6.偏光显微镜 349
7.粘蛋白定性试验 349
8.其它特殊试验 349
三、自身抗体 350
1.间接免疫荧光ANA试验 350
四、抗核抗体 350
二、炎症的非特异性检查 350
2.狼疮细胞 353
3.抗双链DNA抗体的放射免疫测定 353
4.抗ENA抗体 353
5.SS-A/RO、SS-B/Ha抗原及其自身抗体 353
五、类风湿因子 353
六、免疫复合体 354
1.聚乙二醇(PEG)沉淀法 354
2.C1q沉淀试验 354
8.C1q结合试验 354
七、风湿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评价及注意点 355
5.组织免疫复合物检查 355
4.Raji细胞放免测定 355
第十三章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357
一、浆膜腔穿刺液的一般性检查 357
物理检查 357
1.外观 357
2.比重 357
3.凝块形成 357
化学检查 357
1.粘蛋白定性试验 357
1.细胞计数 358
细菌学检查 358
2.细胞分类 358
2.蛋白质定量 358
显微镜检查 358
3.乳酸脱氢酶测定 358
二、胸液检查 359
胸液般检查 359
1.大体观察 359
2.显微镜检查 359
3.癌胚抗原测定 360
2.细胞学检查 360
1.细菌学检查 360
胸液特殊检查 360
3.生化检查 360
4.酸度 361
6.淀粉酶测定 361
6.脂类测定 361
7.其它 361
胸膜活检 361
胸腔镜检查 361
三、腹水 362
1.肝硬化腹水 362
2.肝硬化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62
3胰性腹水 362
4.癌性腹水 362
5.结核性腹水 362
四、心包积液 363
一、染色体诊断的常规技术 364
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技术 364
第十四章细胞遗传学实验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364
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366
皮肤染色体制备技术 366
羊水细胞的染色体制作技术 368
实体瘤的染色体制作技术 369
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369
1.人类染色体分类的依据 369
2.人类正常核型 370
二、特殊的染色体诊断技术 371
Q-显带染色体制备技术 371
1.氮芥喹吖因荧光染色法 371
2.二盐酸喹吖因荧光染色法 371
G-显带染色体制作技术 371
C-显带染色体制作技术 372
R-显带的染色体制作技术 372
高分辨G带染色体制作技术 373
5.血浆因子Ⅶ测定 373
X性染色质(X小体)的检测技术 374
鼓槌的检测技术 374
Y性染色质(Y小体)的检测 375
技术 375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 375
三、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 376
G-显带各条染色体的主要鉴别特征 376
C-显带各条染色体主要鉴别特征 378
诊断上的应用对象 379
G、Q、C、R四种显带在临床 379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实验检查 380
一、脑脊液检查 380
脑脊液压力测定 380
压颈(Queckenstedt′s)试验 380
压腹试验 381
阿亚拉指数 381
外观 381
2.分类 382
细胞学检查 382
1.计数 382
蛋白质检查 383
1.蛋白定性 383
2.蛋白定量 383
3.蛋白电泳 383
4.免疫球蛋白 383
3.异柠檬酸脱氢酶 384
2.乳酸脱氢酶 384
4.磷酸己酸异构酶 384
酶测定 384
5.胶金试验 384
1.转氨酶 384
5.腺苷酸激酶 385
氨基酸 385
1.色氨酸 385
2.Y-氨酪酸 385
3.谷氨酸 385
脑脊液脂类测定 385
糖 385
脑脊液酸碱度及气体分压测定 386
3.氧分压 386
2.二氧化碳分压 386
1.pH值 386
其它化学物质 386
3.镁 386
2.钙 386
1.钾 386
氯化物 386
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387
8.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387
7.补体结合试验 387
6.中和试验 387
5.抗体测定 387
4.尾蚴膜试验 387
2.性病关联试验 387
1.康一华氏反应 387
特殊免疫学检查 387
4.乳酸 387
3.显微镜凝集试验 387
其它非特异性检查方法 388
1.涂片、染色、镜检 388
病原学检查 388
2.四唑氮蓝(NBT)试验 388
1.鲎珠溶解试验 388
1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388
i2.放射免疫测定法 388
11.乳胶凝集试验 388
10.对流免疫电泳法 388
2.培养 389
3.荚膜膨胀试验 389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检查特点 389
1.颅内炎病 389
2.脱髓鞘病 390
3.颅内肿瘤 390
4.脑血管病 390
脑电图 391
二、电检查 391
大脑诱发电位 393
1.体感性诱发电位 393
2.视觉诱发电位 393
3.听觉诱发电位 394
肌电图 394
神经传导速度 395
电变性反应 396
强度—时间曲线 396
时值测定 396
多普勒超声描记法 397
三、脑超声波检查 397
四、脑电阻图 398
五、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399
六、其它检查 400
中子发射断层扫描 400
核磁共振 401
颈浅动脉压测定 401
视网膜动脉压测定 401
面部皮肤温度测定 401
1.甲状腺吸131碘机能试验 402
甲状腺机能测定 402
一、器官机能测定 402
第十六章核医学检查 402
2.甲状腺素抑制试验 403
3.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404
4.促甲状腺索(TSH)兴奋试验 404
肾和膀胱机能测定 405
1.肾图测定 405
2.肾血浆流量测量 407
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407
4.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407
2.胃肠道失血量测定 408
3.131碘-玫瑰红排泄试验 408
5.膀胱输尿管回流测定 408
1.胃肠道丢失蛋白测定 408
消化系统机能测定 408
4.脂肪吸收试验 409
血液学检查 409
1.血容量测定 409
2.红细胞寿命测定 410
3.红细胞破坏部位测定 410
4.铁动力学测定 410
5.铁吸收率测定 411
心肺机能测定 412
1.心排血量测定 412
2.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 412
3.肺稀释曲线测定 413
4.???氙肺通气机能测定 413
脑血流量测定 413
1.局部脑血流量测定 413
2.核素脑血池通过时间 413
甲状腺显象 414
二、器官显象 414
肝显象 415
脾显象 416
肾显象 417
核素肾血管造影 418
肾上腺显象 418
胰腺显象 419
脑显象 419
脊髓蛛网膜下腔、脑池和脑室 420
显象 420
核素脑血管造影 421
心肌显象 422
心脏血池显象 422
核素心血管造影 423
肺显象 423
骨显象 424
骨髓显象 425
淋巴结显象 426
唾液腺显象 426
胎盘显象 427
三、放射免疫分析 427
1.血浆生长激素测定 429
垂体前叶激素测定 429
2.血清催乳素测定 430
3.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431
4.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431
5.促黄体生成素测定 431
甲状腺激素 432
1.血清总甲状腺素 432
2.游离甲状腺素 432
3.二碘甲状腺原氨酸 434
4.尿游离T3、T4测定 434
5.血清反T测定 434
血浆胰岛素测定 435
肾上腺激素 436
1.醛固酮 436
2.皮质醇 436
3.24小时尿间甲肾上腺素测定 437
性激素类 438
1.血浆睾酮测定 438
2.血浆游离睾酮测定 438
3.双氢睾酮(DHT)测定 438
4.血浆游离双氢睾酮测定 438
6.人胎盘泌乳素测定 439
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439
7.孕酮测定 440
8.血浆雌二醇测定 440
9.血浆雌三醇测定 440
其它激素及多肽 441
1.血清胃泌素测定 441
2.肾素、血管紧张素I 442
3.血管张紧素Ⅱ 443
4.前列腺素 443
血液成分 444
1.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 444
2.血清肌红蛋白测定 445
肿瘤相关抗原 446
1.癌胚抗原 446
2.甲胎蛋白 446
核酸衍生物类 447
1.环-磷酸腺苷 447
2.环-磷酸鸟苷 448
3.抗DNA抗体 449
2.苯妥因钠 449
1.地高辛 449
药物及其它 449
4.孕β1结合糖蛋白 450
5.结合甘胆酸 450
第十七章常见毒物检验 451
一、农药中毒 453
有机磷杀虫剂 453
有机氯杀虫剂 455
三、金属和金属类药物中毒 456
安妥 456
铅 456
磷化锌 456
二、杀鼠剂中毒 456
锑 457
砷 457
汞 457
铁 458
钴 458
镁 458
镉 459
锂 459
铊 459
钡 459
锌 459
铍 460
锰 460
铬 460
锡 461
四、卤素中毒 461
氟 461
氯 461
溴 461
氰化物 462
一氧化碳 462
五、窒息性气体 462
碘 462
六、有机毒物中毒 463
苯 463
酚(石炭酸) 463
溴甲烷(溴代甲烷) 463
汽油及煤油 463
乙醚 463
毒蕈 464
鱼藤 464
七、植物中毒 464
雷公藤 465
央竹桃 465
商陆 465
钩吻 465
乌头 465
马桑 465
棉子 465
蚕豆病 466
木薯 466
巴豆 466
发芽马铃薯 466
白果(银杏) 466
八、有毒动物中毒 467
毒蛇 467
河豚 467
鱼肝 467
鱼胆 468
蟾蜍 468
斑蝥 468
九、药物中毒 468
巴比妥类 468
眠尔通(安宁) 470
氯丙嗪 470
利眠宁 471
导眠能 471
士的宁 471
阿托品 472
吗啡 472
异烟肼(雷米封) 472
酒精 473
盐卤 474
洋地黄(地高辛)、苯妥因钠 474
附录本书常用度量衡等单位汉英对照 475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
- 《储望华钢琴作品演奏解析》陈国红著 2019
- 《护航先锋海口舰》王通化,孙伟帅,陈国全 2020
- 《和平方舟医院船》孙伟帅,王通化,陈国全 2020
- 《香山设县850年》吴冉彬主编;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等编 2003
- 《蜜蜂的民主 群体如何做出决策》刘国伟译;(美)托马斯·D.西利 2019
- 《蚂蚁的社会 群体合作创造超文明》刘国伟译;(德)伯特·霍尔多布勒 2019
- 《晚霞风景 《晚霞》杂志创刊十周年作品选集》王诚德等编 1999
- 《仪器分析实验 第3版》陈国松,张长丽 2019
- 《行知工程创新教学探索系列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李怀源等编 2012
- 《诗文阅读入门》邵霭吉,戴永俊,朱桂元主编;王延潭,王学荣,王辉等编 1991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科技语篇翻译教程》雷晓峰,李静主编 2020
- 《二十世纪广东包装设计史》王娟著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上海市订购外国和港台科技期刊联合目录 1983 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
- 《生物科技、医学与法律》齐延平,安·玛丽·杜盖著 2018
- 《科技新闻英语 英汉互译精选》郑佩芸主编;吴越,郭亮,毛隽副主编 2019
- 《科技法教程》李功国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