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9/s6fca07d.jpg)
目 录 1
引言 1
一、两栖动物概述 3
二、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 7
(一)外部形态特征 7
(二)皮肤 10
(三)骨胳系统 12
(四)肌肉系统 20
(五)消化系统 24
(六)呼吸系统 26
(七)循环系统 28
(八)神经系统 33
(九)排泄系统 38
(十)生殖系统 39
(十一)蛙的发育和变态 42
(十二)蛙的人工催产、受精和蝌蚪的培育 54
(十三)青蛙跟蟾蜍的不同点的列表比较 58
(十四)蟾蜍内脏解剖的实验 60
三、两栖动物的分类 64
(一)无足目 64
(二)有尾目 65
(三)无尾目 73
四、两栖动物的生态学 83
(一)主要的生态类群 83
(二)保护适应 85
(三)变温和休眠 87
五、两栖动物的经济意义 90
六、两栖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92
七、爬行动物概述 98
(一)外部形态特征 102
八、爬行动物的代表——蜥蜴 102
(二)皮肤 103
(三)骨胳系统 104
(四)消化系统 105
(五)呼吸系统 107
(六)循环系统 108
(七)排泄系统 110
(八)生殖系统 113
(九)蜥蜴的繁殖和羊膜卵在演化上的意义 113
九、爬行纲动物各目概述和分类 116
(一)喙头蜥目 116
(二)鳄目概述和分类 117
(三)龟鳖目概述和分类 122
(四)蜥蜴目概述和分类 128
(五)蛇目概述和分类 135
(一)古爬行动物的繁盛 145
十、古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145
(二)恐龙和恐龙蛋化石 146
(三)恐龙的近亲——翼龙 152
(四)恐龙的远亲——鱼龙 154
(五)古爬行动物的衰退和绝灭 157
十一、爬行动物的经济意义 160
十二、爬行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164
十三、动物的保护和管理 169
十四、两栖、爬行动物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171
(一)采集工具 171
(二)采集时注意事项 171
(三)采集场所 172
(四)野外观察记录 173
(五)动物标本的处理 173
(六)动物标本的固定和保存 173
- 《探究式科普丛书 陆海空的统治者 爬行动物》林静编著 2012
- 《大眼球柯林斯的自然观察日记 鸟类、哺乳、爬行、花》张华著 2016
- 《两栖爬行哺乳类动物》王红编著 2013
- 《新疆两栖爬行动物》张鹏,袁国映编著 2005
- 《台湾两栖爬行类图鉴 全新美耐版》向高世,杨懿如,李鹏翔著 2009
- 《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志》赵文阁等编著 2008
- 《田里爬行的滋味》余玉照著 1995
- 《小型爬行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1》朱春生主编 2007
- 《口袋图书馆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美)哈钦森著,张敏译 2009
- 《小型爬行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2》朱春生主编 2007
- 《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廖七一编 2019
- 《阅读费希特》(德)君特·策勒著;周黄正蜜译 2019
- 《世界通史 现代卷》黄正柏主编;庄万友,陶笑虹,黄正柏,揭书安编著 2006
- 《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概说》戚庆英,郭鸥一编 1985
- 《剪子巷花样 山东民间刺绣剪纸》张道一编(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12
- 《新中学教科书 初级古文读本 第3册》沈星一编;黎锦熙,沈颐,金兆梓校 1924
- 《中学语文全程步步高 课外阅读 论说问卷》蒋念祖,崔同民主编;黄正瑶编著 2000
- 《脱发合理用药一册通晓 医学专家为你详细解答》黄正明,贾万年总主编;夏爱军主编;张琪副主编 2013
- 《画风 2012卷25》怀一编 2013
- 《汉字九体书》冯联承,肖一编 198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