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中医理论基础篇 3
绪论 3
一、中医药学有悠久的历史 3
二、中医药学有丰富的内容 3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4
四、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学 4
五、学习中医药学的意义和方法 4
第一章阴阳五行 6
第一节阴阳 6
一、阴阳的对立性 7
二、阴阳的统一性 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7
第二节五行 8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8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
三、正确对待五行学说 10
四、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10
第二章脏腑 12
第一节心与小肠 13
一、心 13
二、小肠 13
三、心与小肠 14
第二节肺与大肠 14
一、肺 14
二、大肠 15
三、肺与大肠 15
第三节脾与胃 15
一、脾 15
二、胃 16
一、肝 17
第四节肝与胆 17
三、脾与胃 17
二、胆 19
三、肝与胆 19
第五节肾与膀胱 19
一、肾 19
二、膀胱 21
三、肾与膀胱 21
[附]三焦 21
第六节气、血、津液、精、神 22
一、气 22
二、血 24
三、津液 25
四、精 26
五、神 26
第一节六淫 28
第三章病因 28
一、风邪 29
二、暑邪 29
三、燥邪 30
四、火(热)邪 30
五、湿邪 31
六、寒邪 31
二、传染方式 32
第三节情志伤 32
一、致病特点 32
第二节疫疠 32
一、致病特点 33
二、常见病证 33
三、治疗原则 33
第四节饮食失宜 33
一、饥饱无度 33
一、劳累过度 34
第五节劳逸失当 34
二、安逸过度 34
三、饮食偏嗜 34
二、饮食不洁 34
第六节痰饮 35
一、痰饮的形成 35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35
三、常见病证 35
三、常见病证 36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36
一、瘀血的形成 36
第七节瘀血 36
四、治疗原则 36
四、治疗原则 37
第四章诊法 38
第一节望诊 38
一、望神色 38
二、望形态 39
三、望头面部 39
五、望舌 40
四、望皮肤 40
六、望排出物 43
第二节闻诊 43
一、闻声 43
二、嗅气味 44
第三节问诊 44
一、问寒热 44
二、问汗 45
三、问痛 45
四、问饮食口味 46
五、问睡眠 46
六、问二便 46
七、问经带 47
第四节切诊 47
一、脉诊 47
二、按诊 50
、表里 51
第五章 辨证 51
第一节八纲辨证 51
二、寒热 52
三、虚实 52
四、阴阳 53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 54
一、气的辨证 54
二、血的辨证 55
三、津液的辨证 56
第三节脏腑辨证 5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5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58
三、脾与胃病辨证 60
四、肝与胆病辨证 62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64
六、脏腑兼病 65
一、六经辨证 68
第四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68
二、卫气营血辨证 69
三、三焦辨证 71
第六章治则与治法 72
第一节治则 72
一、预防为主 72
二、治病求本 72
三、正治反治 72
四、标本缓急 73
五、扶正祛邪 74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74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74
第二节 治法 75
一、汗法 75
二、吐法 75
三、下法 75
六、清法 76
四、和法 76
五、温法 76
七、消法 77
八、补法 77
中药与方剂篇 81
第七章 中药与方剂 81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 81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 81
二、中药的炮制 82
三、中药的性能 82
四、中药的用法 83
第二节方剂概论 84
一、方剂组成与其变化 85
二、煎药法与服药法 86
第三节解表方药 87
一、辛温解表方药 87
二、辛凉解表方药 89
第四节补益方药 91
一、补气方药 91
二、补血方药 93
三、补阴方药 95
四、补阳方药 97
第五节清热方药 99
一、清热解毒方药 100
二、清热泻火方药 102
三、清热燥湿方药 103
四、清热凉血方药 105
五、清虚热方药 107
第六节祛痰止咳平喘方药 108
一、清化热痰方药 108
二、温化寒痰方药 110
三、止咳平喘方药 111
一、芳香化湿方药 113
第七节祛湿方药 113
二、利水渗湿方药 115
第八节祛风湿方药 117
第九节温里方药 119
第十节理气方药 121
第十一节活血祛瘀方药 123
第十二节止血方药 126
第十三节平肝熄风方药 128
第十四节消导方药 129
第十五节泻下方药 131
第十六节安神方药 133
一、重镇安神方药 133
二、养血安神方药 134
第八章常用中成药 136
第一节内科疾病 137
一、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137
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138
三、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140
四、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142
五、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 143
第二节外科疾病用药 143
第三节妇科疾病用药 144
第四节肿瘤科疾病用药 146
第五节伤骨科疾病用药 146
第七节虚证用药 147
第六节五官科疾病用药 147
中医临床篇 151
第九章内科 151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1
第二节慢性支气管炎 152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 153
一、发作期 153
二、间歇期 154
第四节高血压病 154
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55
第六节病毒性肝炎 157
一、急性肝炎 157
二、慢性肝炎 158
第七节肝硬化 158
第八节慢性胃炎 159
第九节泌尿道感染 161
第十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62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62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163
第十一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163
第十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165
第十三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6
第十四节高脂血症 167
第十五节糖尿病 168
第十六节红斑狼疮 169
第十七节类风湿关节炎 170
第十八节缺血性中风 171
第十九节帕金森病 172
第十章外科病 174
第一节概述 174
一、病因 174
二、辨证 174
三、治法 175
第二节疔疮 176
第三节脱疽 177
第四节乳痈 178
第五节痔 178
第十一章妇科病 181
第一节概述 181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 181
二、妇女的病理特点 182
三、妇科病的诊断要点及辨证特点 183
四、妇科病的治疗原则 184
第二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185
第三节盆腔炎 187
一、急性盆腔炎 187
二、慢性盆腔炎 188
第四节子宫内膜异位 189
第五节先兆流产 190
第六节围绝经期综合征 192
第十二章儿科病 194
第一节概述 194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194
二、小儿四诊要点 194
三、治疗概要 195
第二节肺炎 196
第三节婴幼儿腹泻 197
第四节急性肾炎 199
第五节厌食症 200
第六节腮腺炎 201
第七节多汗证 202
第十三章肿瘤 204
第一节概述 204
第二节肝癌 206
第三节胃癌 207
第四节肺癌 209
针灸篇 213
第十四章经络 213
第一节经络总论 213
一、经络的含义 21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213
三、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 214
四、经络的分布 215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衔接和流注 215
六、经络的作用 216
一、手太阴肺经 217
第二节经络各论 217
二、手阳明大肠经 219
三、足阳明胃经 220
四、足太阴脾经 221
五、手少阴心经 222
六、手太阳小肠经 223
七、足太阳膀胱经 224
八、足少阴肾经 225
九、手厥阴心包经 226
十、手少阳三焦经 227
十一、足少阳胆经 228
十二、足厥阴肝经 229
十三、督脉 230
十四、任脉 231
二、针刺练习 232
一、毫针 232
第十五章刺灸法 232
第一节刺法 232
三、针刺操作 233
四、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236
第二节灸法 237
一、艾炷灸 237
二、艾条熏灸 238
第三节其他疗法 239
一、耳针疗法 239
四、温灸器灸 239
五、灸法的注意事项 239
三、温针灸 239
二、头针疗法 243
三、电针疗法 246
四、水针疗法 246
五、拔罐疗法 247
六、皮肤针疗法 247
七、穴位敷贴疗法 248
第一节总论 249
一、腧穴的含义 249
二、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249
第十六章腧穴 249
三、腧穴的命名 250
四、腧穴的主治作用 250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250
六、特定穴 253
一、头面部 254
第二节常用腧穴 254
二、胸腹部 257
三、腰背部 258
四、上肢部 260
五、下肢部 262
六、经外奇穴 265
三、疏通经络 267
二、扶正祛邪 267
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 267
一、调和阴阳 267
第十七章治疗总论 267
第二节针灸辨证论治的原则 268
一、补虚与泻实 268
二、清热与温寒 268
三、治标与治本 268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69
五、局部与整体 269
第三节针灸的取穴方法 269
一、选穴法 269
二、配穴法 270
第四节针灸治疗作用研究 270
一、调节作用 271
二、镇痛作用 272
三、免疫作用 273
四、修复组织作用 274
第一节 中风 275
第十八章治疗各论 275
第二节面瘫 276
第三节头痛 276
第四节呃逆 277
第五节不寐 277
第六节哮喘 278
第七节落枕 278
第八节漏肩风 279
第九节肘劳 280
第十节腰痛 280
第十一节坐骨神经痛 281
第十二节痛经 281
第十四节蛇丹 282
第十五节泄泻 282
第十三节胎位不正 282
第十六节便秘 283
第十七节胃脘痛 283
第十八节癃闭 284
第十九节小儿遗尿 284
第二十节痹证 285
第二十一节痿证 286
第二十二节针眼 286
第二十四节耳鸣 287
第二十三节眩晕 287
第二十五节风疹 288
第二十六节阳痿 288
第二十七节近视 289
[附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广的针灸主治有效病证 289
[附2]十四经穴简表 289
一、中医学认识 301
第二节作用原理 301
第一节概述 301
第十九章推拿 301
推拿篇 301
二、现代医学认识 302
第三节推拿手法基本技能 303
一、推法 303
二、一指禅推法 304
三、拿法 304
四、按法 304
五、摩法 305
六、?法 306
七、振法 306
八、击法 306
九、扳法 307
十、拔法 307
十一、摇法 307
一、内科推拿 308
第四节常见病证治疗方法 308
二、伤科推拿 311
中西医结合研究篇 317
第二十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途径的探讨 317
第一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初步途径 317
一、证与病的概念 317
二、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317
三、辨证分型的优缺点 317
五、舍证从病、舍病从证 318
四、中西医病理观点上的结合 318
第二节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的结合 319
第三节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 320
第二十一章肾的研究 323
第一节从肾虚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改变来推论肾的作用 323
一、从异病同证寻找形成证的机制 323
二、深入探讨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关系 323
第二节 肾阳虚证研究成果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324
第三节肾本质研究的理论在拮抗外源性激素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 325
第四节 肾阳虚证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性腺轴的研究 326
第五节 肾虚与衰老的微观比较研究 327
第六节肾与骨 327
第二十二章 中医诊法研究 328
第一节舌诊研究 328
一、舌苔形成原理的研究 328
二、病理舌象的形成原理 329
第二节脉诊研究 330
一、脉象仪的研制 331
二、脉象图分析 331
三、脉象原理的研究 331
第二十三章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332
第一节血瘀本质的研究 332
一、血瘀与血液流变学改变 332
五、血瘀与结缔组织代谢 333
六、血瘀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增高 333
三、血瘀与血流动力学异常 333
四、血瘀与免疫功能紊乱 333
二、血瘀与微循环障碍 333
第二节临床研究 334
一、脑血管意外的活血化瘀治疗 334
二、慢性肝病的活血化瘀治疗 334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活血化瘀治疗 335
四、糖尿病的活血化瘀治疗 335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活血化瘀治疗 335
六、脉管炎的活血化瘀治疗 335
[附]血瘀证诊断标准 336
第二十四章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37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37
一、概述 337
二、常见证型实质的现代研究 337
四、缓解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38
三、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38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39
一、哮喘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39
二、哮喘缓解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0
三、激素依赖型哮喘的撤激素治疗 341
四、治疗哮喘中药的药理研究 341
第三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342
一、概述 342
二、肺癌常见证型实质的现代研究 342
三、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3
四、中医药在肺癌生物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343
五、中医药抗肺癌的主要作用途径 344
第二十五章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45
第一节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5
一、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5
第二节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型本质的研究 346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46
一、辨证分型与心功能 347
二、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 347
三、辨证分型与脂质代谢 347
四、辨证分型与血管活性物质 348
第三节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机制研究进展 348
一、正性肌力作用 348
二、调整心肌细胞代谢、降低氧耗量 348
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 349
三、加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 349
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349
第二十六章 肾小球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50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50
一、中医治疗肾小球疾病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350
二、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51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351
一、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352
二、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的关系 352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研究 352
三、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353
四、中医辨证分型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 353
第三节 中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疗效机制的研究 353
一、对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 353
二、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354
三、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354
四、对肾实质病理改变的影响 354
五、对肾小球疾病生化的影响 355
第二十七章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56
第一节糖尿病 356
一、糖尿病辨证论治规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56
二、中医药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357
三、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57
二、中药调脂作用的现代研究 358
一、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脂血症的思路 358
第二节高脂血症 358
三、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高脂血症 359
四、对围绝经期女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360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 360
一、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60
二、补肾治疗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361
三、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 362
第二十八章 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63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63
第二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机制研究 364
第三节急性胆道感染与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65
一、应急治疗 365
二、利胆排石治疗 366
三、溶石治疗 366
第四节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中药机制研究 366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缺血性中风研究 368
一、中西医结合缺血性中风研究思路 368
第二十九章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 368
二、醒脑开窍法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中风 369
三、祛风通络法与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 369
四、养肝熄风法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 369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研究 370
一、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研究思路 370
二、滋肾养肝法抗神经变性研究 370
三、平肝熄风法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研究 371
第三十章妇产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73
第一节肾主生殖的研究 373
一、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研究“肾主生殖”理论 373
二、肾主生殖与生殖内分泌调节作用的研究 373
第二节 妇科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76
一、活血化瘀法治疗异位妊娠 376
二、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月经过多 376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研究 376
一、针刺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377
第三节针灸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377
二、针刺治疗痛经 378
三、针刺引产、催产和减少分娩痛苦 378
四、针刺转胎位 378
第三十一章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379
第一节肝癌的辨证论治思路和方法 379
一、中药治疗 380
二、中医药与手术疗法结合 380
第二节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现代研究 380
三、中医药与放疗结合 381
四、中医药与化疗结合 381
五、中医药与生物疗法结合 382
第三节健脾理气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探讨 382
一、阻断癌前病变 382
二、免疫调节 383
三、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383
四、对癌基因表达的调控 383
附录方剂索引 384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