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晓芳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4150792
- 页数:254 页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 2
1.1.3 研究定位 3
1.1.4 研究意义 3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4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4
1.2.2 研究内容 6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9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9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9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2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5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1.4.1 研究思路 16
1.4.2 研究方法 17
1.5 本章小结 18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19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19
2.1.1 文化的释义 19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0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3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4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4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5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5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自然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7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51
2.4 本章小结 61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62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62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62
3.1.2 三峡文化缘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63
3.1.3 三峡文化缘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64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64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65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68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70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72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73
3.2.6 元明清文化:战乱不断、“湖广填四川” 77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85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86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90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90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90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91
3.4 本章小结 91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92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著 92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92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著 93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93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93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94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94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94
4.3.1 农耕文化:河谷→半山→山顶 95
4.3.2 巴楚文化:西→交融←东 99
4.3.3 巫鬼文化:山里→村落→城镇 105
4.3.4 移民文化:四川?三峡←湖广←江浙闽 108
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113
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自种养、屋里酿 120
4.4 本章小结 129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130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130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130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131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132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132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133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135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137
5.3.1 动力:牵引力 138
5.3.2 阻力:约束力 139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139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140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140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141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142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142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与地域机制 143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144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144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145
5.7 本章小结 146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147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147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147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148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148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149
6.2.1 文化区的划分 149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151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152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156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157
6.3.1 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157
6.3.2 文化生命说 160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161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165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168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169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170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172
6.5 本章小结 173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174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174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174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175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176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176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177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的文化需求 180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184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184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199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215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225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40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240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41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241
7.5 本章小结 242
8 走向文化繁荣的美好人居 243
参考文献 246
致谢 254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 甘肃》《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编写组 2019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
- 《一带一路非洲东北部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俞乐 2019
- 《土壤环境监测前沿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8
- 《《原节子》日本国民女演员传记 比电影还传奇的一生 折射时代变迁》徐辰 2018
- 《不朽的月光 泉文诗集》毛泉文 2018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