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艺术史  1940年至今天
艺术史  1940年至今天

艺术史 1940年至今天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费恩伯格著;陈颖,姚岚,郑念缇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2005264
  • 页数:587 页
图书介绍: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伯格的著作《1940年以来的艺术》,是本关于西方当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专著,系统完整地呈现出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也将观察艺术生态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艺术史 1940年至今天》目录

第三版前言 11

致谢第一版 12

前言 13

1 导论 15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了解艺术 15

现代主义 16

前卫的概念 16

现代主义的激进个性和自我批判 17

后现代主义 18

美国视角/本书视角 18

2 1940年代的纽约 23

纽约成为艺术中心 23

超现实主义 23

林飞龙(威弗雷多·蓝姆) 23

罗伯特·马塔 25

约瑟夫·康奈尔 26

美国实用主义及其社会意义 27

经济大萧条和公共事业振兴署(W.P.A.) 30

在纽约随处可见的欧洲现代主义 31

纽约的欧洲人 32

纽约新运动的意义 35

纽约画派艺术家的共性与差异性 36

纽约画派艺术中的自动与行动 38

行动和存在主义 39

克莱福特·斯蒂尔 40

阿道夫·戈特利布 41

弗朗兹·克兰 41

纽约画派的圈内朋友及圈外朋友 41

1940年代另一种叙事 45

雅各布·劳伦斯 45

海达·斯特恩 47

路易丝·布尔茹瓦 47

与纽约画派同时期的摄影 49

维加和莉赛特·莫德尔 49

亚伦·西斯金德以及芝加哥学派 50

3 与欧洲的对话 53

亚历山大·考尔德 53

考尔德在巴黎 54

宇宙意象和活动雕塑 57

汉斯·霍夫曼 61

对欧洲风格的借鉴 61

霍夫曼的艺术理论 63

霍夫曼的绘画 63

阿希尔·戈尔基 68

戈尔基的生活(真实的和杜撰的) 68

戈尔基风格的发展 69

戈尔基的晚期作品 73

罗伯特·马瑟韦尔 76

与欧洲现代派的知识关联 76

马瑟韦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78

马瑟韦尔早期事业生涯中的教学、写作和编辑工作 78

马瑟韦尔的作品 80

威廉·德·库宁 82

德·库宁的受训经历和早期艺术生涯 84

解剖分解为抽象 86

解剖形式分解为笔触 88

德·库宁在1950年代的抽象作品 91

1960年代的《女人》系列以及晚期作品 92

4 存在主义脱颖而出 95

杰克逊·波洛克 95

波洛克的早期生活及影响 95

波洛克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自我突破 96

波洛克向纯姿态风格的过渡 98

滴洒和泼溅作品 100

1950年代时的波洛克 104

巴尼特·纽曼 105

纽曼的作品《同一Ⅰ》所带来的启示 107

1940年代后期的绘画 108

1950年代的《英勇崇高之人》和其他作品 109

《十字架之站》(“Stations of the Cross”) 110

马克·罗斯科 112

罗斯科的艺术形成期 113

转向古典神话 114

超现实主义、心理分析和“神话的精神” 116

将无可名状者“英雄化” 118

壁画及其他晚期作品 119

大卫·史密斯和纽约画派的雕塑 121

史密斯初次涉足艺术世界 122

机器美学和潜意识 124

象形图画和《哈德逊河风景》(Hudson River Landscape) 125

当存在主义邂逅手边材料 126

事业成功伴随着个人生活的牺牲 127

人物作品登场和最后十年的作品 127

5 1940年代末期欧洲新出现的艺术大师 133

让·杜布菲和战后巴黎 133

杜布菲1940年代的绘画 133

杜布菲艺术的哲学前提 135

1950年代对物质的关注 136

宏伟之熵(Entropy) 140

阿尔伯托·贾科梅蒂的存在主义表现 141

弗朗西斯·培根 145

6 1950年代的一些国际艺术趋势 153

纯粹的抽象 153

欧洲艺术家与材料物质性的碰撞 153

纽约行动绘画的物质阅读 156

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的定义 158

格林伯格学派 159

形式主义绘画 160

欧洲和美国的“人物新形象” 164

眼镜蛇画派(The Cobra) 164

1950年代具象的复兴 168

湾区具象绘画 169

芝加哥存在主义意象派 171

7 垮掉的一代 177

“心灵的科尼岛” 177

约翰·凯奇 177

摩斯·肯宁汉 179

1992年凯奇“事件” 179

罗伯特·劳申伯格 180

作为生活之镜的自我 180

劳申伯格的早期的职业生涯 181

混合绘画 183

但丁《地狱》插图 184

“混合”的结束 185

丝网绘画 188

表演和1960年代后期的版画 189

真正的废品:装置和偶发 191

地下电影 192

偶发艺术的开始 194

贾德森舞蹈剧院 197

“走进来”绘画 197

克莱斯·奥登伯格 199

射线枪的“冷存在主义”和《大街》 200

商店时代 201

软雕塑 202

纪念碑方案 205

实现纪念碑和建筑的比例 206

贾斯帕·琼斯 207

“自然”就是我们如何去描述它 207

绘画作为语言的叙述 207

一种“被发现的”表现的美学 209

情感和距离 210

综合物品:看到的和知道的 211

1959年的绘画 211

1960年代初的新情感色调 214

语言哲学探索 216

1962年的《潜水员》 216

《潜望镜(哈特·克莱恩)》 217

观看的感知复杂性 218

丢掉储备 219

8 亚洲和欧洲1950年代后期的先锋艺术 223

新现实主义 223

伊夫·克莱因的浪漫主义 223

《虚无》 224

“活的画笔” 224

寻找非物质性 224

克莱因的死亡 227

新现实主义 227

日本具体美术协会 231

激浪 232

约瑟夫·博伊斯 232

展示自然中的泛灵论 233

作为萨满的艺术家 234

作为心灵创意生活的艺术 235

白南准的电子“性格” 238

小野洋子 240

9 符号景象:波普艺术 245

电子意识 245

理论的一个转折点 246

英国波普:从独立小组到大卫·霍克尼 246

独立小组的主要人物 246

展览 248

作为艺术家的保罗兹和汉密尔顿 249

流行图像融入高雅艺术 250

大卫·霍克尼 250

用波普艺术的中性图片拼贴现实 253

安迪·沃霍尔 257

沃霍尔的背景 257

选择非选择性 258

消除艺术家的笔触 260

可怕的空虚 260

工厂场景 261

商业艺术和在它背后徘徊的“影子” 263

罗伊·利希滕斯坦 265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 268

芝加哥和西点 272

H.C.韦斯特曼 272

彼得·索尔 276

“多毛人物”小组 278

西海岸波普 281

恶俗艺术 282

彼得·沃尔克斯 284

1960年代的政治化文化气候 285

威廉·威利 286

埃德·基恩霍尔茨 287

洛杉矶波普 288

罗伯特·阿内森 289

阿内森打破传统陶艺 289

马桶 291

技术上的突破 293

1960年代中期的表现对象 293

自画像 293

发现政治的声音 295

透过波洛克的反思 295

10 材料的本质:1960年代后期的艺术 299

回到最开始的原则——极简艺术 299

弗兰克·斯特拉 301

唐纳德贾德 303

托尼·史密斯 304

卡尔·安德烈 304

丹·弗莱文 305

罗伯特·莫里斯 306

索尔·勒维特 309

洛杉矶光与空间运动 310

绘画的对象/观念/错觉 312

关注表面的绘画 312

伊娃·黑塞和材料方法的研究 314

伊娃·黑塞 315

玻璃纤维和乳胶的直接感官体验 317

布鲁斯·罗曼和理查德·塞拉 319

布鲁斯·罗曼 319

理查德·图特尔 322

理查德·塞拉 323

艺术家在景观中创作 326

迈克尔·海泽 326

沃尔特·德·玛丽亚 327

罗伯特·史密森 330

一个偶然的题目 334

贫穷艺术和与自然保持执着融洽的欧洲艺术 335

11 后现代主义与政治运动 341

1960年代末的批评环境 341

语言与标尺 342

重铸摄影 345

自然与艺术 347

维托·艾孔奇:开放的定义观念 350

身体艺术 350

安娜·曼蒂儿塔 354

李吉娅·克拉克 356

海里奥·奥提西卡 357

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 358

政治话语 359

马塞尔·布鲁德赛尔斯 360

情境主义理论 361

潜在的更广的政治行动 362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 362

真实剧场里的艺术 363

向建筑尺度转移 364

艺术项目的后勤保障 366

包围岛屿 368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在1990年代之后的创作 369

后现代主义 371

西格马·波尔克 372

杰哈德·里希特 373

约翰·巴尔德萨里 380

过渡到1970年代 380

12 整体文化及其对峙 383

新多元化 383

罗马尔·比尔敦 385

20世纪60年代比尔敦的拼贴作品 386

身份、整体文化与多元主义 389

艺术与女权主义 390

耀眼的照相现实主义 394

日常空间 398

挪用的景观:查尔斯·西蒙兹 401

戈登·玛塔-克拉克的景观批评 402

爱丽斯·艾科克 403

艾科克1980年代作品 407

文化复杂性 410

媒体作为介质 410

挪用 411

辛迪·舍曼 415

13 1970年代的绘画 419

菲利普·古斯顿的晚期风格 419

古斯顿的早期艺术生涯 419

古斯顿1950年代的行动绘画 421

人物的再度出现 422

欧洲的新表现主义绘画 426

耶格·伊蒙多夫对1970年代的绘画的政治性解读 426

平面意象的身份 427

格奥尔格·巴塞利兹和A.R.彭克 433

安塞姆·基弗 435

意大利新表现主义 438

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 438

新图像绘画 441

伊丽莎白·莫瑞 447

莫瑞风格起源 448

对造型画布逻辑性的追求 450

新表现主义的国际化 453

美国新表现主义 453

14 1980年代 459

错综复杂的艺术 459

抽象主义的新视角 459

超越了媒介的表现主义:乔纳森·博罗夫斯基 462

涂鸦艺术 465

凯斯·哈林 467

1980年代东村的景象 467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 468

大卫·沃纳洛威茨 471

1980年代的装置艺术 475

俄罗斯艺术的与众不同 477

伊利亚·卡巴科夫 478

在西方国家发展的卡巴科夫 480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审美 482

对政治符号的挪用 486

15 不确定的定义 491

保持真实 491

回到身体 492

安·汉密尔顿 493

侵犯性的身体移位 496

马修·巴尼 497

时尚(身体外观) 498

哗众取宠的手段 503

后现代观念主义 504

构建后现代的自我 507

路易丝·布尔茹瓦 510

照相机的新用途 515

影像 518

滑移:弗雷德·托马塞利 521

罗克西·潘恩的秩序 524

文化身份 527

克里·詹姆斯·马歇 528

漫画 530

16 全球文化和地域意义 535

《瓦解》 535

中国 540

17 模糊了的边界 553

经济 553

“?村上”:品牌化自己 554

康拉德·巴克——解析真实经济的故事 555

安德烈·弗雷泽:语境与自我 557

抽离的主观性 559

身份和购物:崔香雅 560

界限的消融、错位和移位——身份的解剖 562

另类历史 562

结语 言为心声——我们时代的倾诉 567

参考书目 568

注释 5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