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池建淮,胡慧主编;杨柳,陈华,郑方遒,徐艳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93702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材分三个部分:1.中医护理基础理论;2.中医护理程序;3.常见病证的中医护理。其中注意与《针灸推拿与护理》,《中医临床护理》等课程的衔接,避免重复,又保证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充分体现了创新教材的特点。
《中医护理学基础》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护理学的学科属性 1

二、中医护理学的优势 3

三、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

四、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 6

五、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11

六、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13

上篇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17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8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2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2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 藏象 28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特点及藏象的分类 28

一、藏象学说的特点 28

二、藏象的分类 29

第二节 脏腑 29

一、五脏 29

二、六腑 36

三、奇恒之腑 38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9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 42

一、精 42

二、气 43

三、血 45

四、津液 46

五、神 47

六、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49

第三章 经络腧穴 51

第一节 经络 51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51

二、十二经脉 51

三、奇经八脉 54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55

第二节 腧穴 57

一、腧穴的概念 57

二、腧穴的分类 58

三、腧穴的作用 58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59

五、十四经脉及常用穴位 61

第四章 病因病机 79

第一节 病因 79

一、外感病因 79

二、内伤病因 82

三、病理产物病因 83

第二节 病机 85

一、发病原理 85

二、发病类型 87

三、基本病机 88

第五章 方药基础知识 93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93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 93

二、中药的性能 94

三、中药的用法 96

四、中药的分类 98

第二节 方剂基础知识 106

一、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06

二、方剂的分类 108

中篇 中医护理程序 115

第六章 中医护理评估 115

第一节 望诊 116

一、全身望诊 116

二、局部望诊 119

三、望舌 122

四、望小儿指纹 125

五、望排出物 125

第二节 闻诊 126

一、听声音 126

二、嗅气味 128

第三节 问诊 128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128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29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129

四、问现在症 130

第四节 切诊 137

一、脉诊 137

二、按诊 144

第七章 中医护理诊断 14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47

一、表里辨证 147

二、寒热辨证 148

三、虚实辨证 149

四、阴阳辨证 151

第二节 病因辨证 152

一、六淫辨证 153

二、七情辨证 155

三、饮食劳伤辨证 156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157

一、气病辨证 157

二、血病辨证 158

三、津液病辨证 159

第四节 脏腑辨证 16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61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64

三、脾与胃病辨证 166

四、肝与胆病辨证 16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73

第五节 其他辨证方法 175

一、六经辨证 175

二、卫气营血辨证 175

三、三焦辨证 176

第八章 中医护理计划 178

一、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 178

二、确定预期目标 179

三、制订护理措施 180

四、护理计划的书写 180

第九章 中医护理实施 182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 182

一、生活起居护理的原则 182

二、生活起居护理的方法 185

第二节 情志护理 189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189

二、情志护理的原则 191

三、情志护理的方法 192

四、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194

第三节 饮食护理 196

一、食物的性味与功效 197

二、饮食护理的原则 199

三、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 200

四、饮食宜忌 201

第四节 用药护理 204

一、常用中药剂型 204

二、汤药煎煮法 208

三、用药方法 211

四、用药“八法”及护理 214

五、中药中毒的护理 219

第五节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220

一、针刺法 220

二、灸法 229

三、推拿法 234

四、耳穴压丸法 246

五、拔罐法 250

六、刮痧法 254

七、敷贴法 256

八、药熨法 259

九、熏洗法 261

十、刺血法 264

十一、中药保留灌肠法 267

十二、中药离子导入法 269

第十章 中医护理评价 273

第一节 中医护理评价的意义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273

一、中医护理评价的意义 273

二、中医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73

第二节 护理质量评价的分类和内容 274

一、结构 274

二、过程 274

三、效果 274

第三节 评价的过程 274

一、建立评价标准 274

二、收集资料 274

三、评价预期目标是否实现 274

四、分析原因 275

五、重审护理计划 275

第四节 中医护理病历的记录 275

一、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 276

二、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顺序与方法 276

下篇 中医护理应用 281

第十一章 常见脏腑病证的辨证施护 281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 28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 282

二、心与小肠病证护理 283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285

一、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 286

二、肺与大肠病证护理 287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施护 289

一、脾与胃病辨证要点 290

二、脾与胃病证护理 292

第四节 肝与胆病辨证施护 293

一、肝与胆病辨证要点 294

二、肝与胆病证护理 296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护 298

一、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 298

二、肾与膀胱病证护理 299

附录 303

附表1 常用方剂简表 303

附表2 常用食物性味、功效及应用简表 311

附表3 常用食疗方 318

附表4 常用中药简表 324

参考文献 3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