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现代汉诗”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
“现代汉诗”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

“现代汉诗”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荣光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8135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作为一种以“白话”为语言、以相对“自由”的诗形为体式的现代诗歌文类——“新诗”(其初期形态为“白话诗”),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其内在状态和过程在学界至今未得到充分的言说: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似乎随着伟大的“1919”,“新诗”就跟着焕然一新;作为近代文学的末尾,“新派诗”的出现、“诗界革命”的发生,表明古典诗歌确实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但究竟“改良”了什么、这种“改良”与“新诗的发生”有什么关系?往往语焉不详。在晚清至“五四”这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诗歌在语言和体式上到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渡”的历史?决定诗歌变化的外在原因和内在机制是什么?本书试图从一种诗歌“本体”话语出发,来谈论一种现代诗歌文类的“发生”。倾向于诗歌本体内部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性语境中的个体经验的纠结、互动对诗歌发生的影响;在论述方式上,注重的是诗歌文本和语言、形式理论的分析。在晚清至“五四”这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追求现代性的语境下,本书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对新的汉语言说方式的追求和具体诗歌创作等情况的考察来寻求“现代汉诗”之“发生”的语言脉络、形式依据等问题。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库
《“现代汉诗”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目录

导言 探寻“发生”的理路 1

一 “现代汉诗”的诗学理念 1

二 现代性的言说诉求 8

三 “新诗”与“新文学” 11

四 诗歌本体的谈论 14

上篇 寻求新的言说方式 23

第一章 “言文一致”的想象 23

一 言文相“离”的焦虑 24

(一)必要的分辨 24

(二)汉语言文“不相合” 29

(三)“传世之文”与“觉世之文” 34

二 “言文一致”的寻求 38

(一)与“文言”对立的“白话” 38

(二)“白话”对“现实”的分担 42

(三)“二元”态度的问题 43

(四)“言文一致”的提法 49

(五)激进的拼音化方案 53

三 语言变迁的自身特性 55

第二章 汉语内部的通道 60

一 从“文字问题”到“文学问题” 61

(一)“汉文问题之中心” 61

(二)“文学”的解决思路 68

二 “工具”革命与“形式”追求 81

(一)“白话”:“文学工具的革命” 81

(二)“文法”:语言内在结构的“疏通” 86

三 “有意的主张”:现代性的文学必需 93

第三章 “国语”的“文学生成” 99

一 “国语”:现代性的语言目标 101

(一)“国语”概念的来源 101

(二)“标准”:“选定”还是“建设”? 111

二 “文学”的生成方式 124

(一)对“白话诗”合法性的质疑 124

(二)“政治运动”还是“文学革命”? 130

(三)“说话”与“书写”的相互生成 136

三 “汉语”与“诗”的问题 146

(一)“母语”、“传统”与汉字 146

(二)“历史连续性”的必要体认 155

(三)对“新诗”的态度 162

下篇 诗歌作为特殊的言说 167

第四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上):晚清诗的内在矛盾 167

一 语言符号的更新 169

(一)“新名词”的意义 169

(二)政治性的革命方案 175

二 形式秩序的力量 188

(一)“新语句”与“古风格” 188

(二)古典诗的“程式”与“归化” 194

三 彰显矛盾的写作 200

(一)有意试验的文本 200

(二)形式上的挣扎与牺牲 217

(三)汉语言说方式的“维新” 227

第五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下):白话诗的句法转换 233

一 古典诗的美学机制 236

(一)汉语诗的“词法” 236

(二)近体诗的句法与意象 240

(三)形式与经验的矛盾 244

二 白话诗的“说话”方式 254

(一)“刷洗过的旧诗” 254

(二)寻求诗体的“解放” 258

(三)经验对形式的冲决 267

三 句法转换与语义生成 283

(一)白话诗的句法结构 283

(二)汉语的“严密化” 294

第六章 破坏中的期待:白话诗的诗意生成机制 304

一 必要的“形式”策略 306

(一)“须讲求文法” 306

(二)“文法”与“八事” 311

二 新的意义“对等原则” 316

(一)“隐喻”与“用典”问题 316

(二)“限度”与新的可能 321

三 诗歌语言的“符号学” 325

(一)“务去烂调套语” 325

(二)反“神话”语言 330

(三)大于“内容”的诗歌“修辞学” 333

四 新诗“具体的做法” 345

(一)哪一种“具体性”? 345

(二)“‘精密’的幻觉” 353

(三)感觉与想象的“具体性” 357

(四)“新体诗的音节” 365

余论 关于一种现代诗歌文类的确立 373

附录 “标准”与“尺度”:如何谈论“现代汉诗”? 377

一 辨析:“标准”与“尺度” 377

二 当代诗歌:本体认识无“标准” 379

三 “现代汉诗”:对新诗的一种谈论方式 382

四 深度个体言说:经验的尺度 384

五 对“现代汉语”的自觉:语言的尺度 386

六 诗之本体的意识:形式的尺度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