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化学基础教程
无机化学基础教程

无机化学基础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牟文生,于永鲜,周硼编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1193648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根据,结合编者多年来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和多次编写无机化学教材的经验,体现了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反映了多年来教学研究和无机化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在《无机化学基础教程》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作到精选教材内容,确保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以“够用”为原则,内容深浅适度,不贪多、不求全,不作更多的扩展和加深;适当介绍学科的新发展,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宽知识面;注意了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变化,考虑了与后续课程的分工.
《无机化学基础教程》目录

第1章 气体和溶液 1

1.1气体定律 1

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1.1.2气体的分压定律 2

1.2稀溶液的依数性 3

1.2.1溶液的浓度 4

1.2.2稀溶液的依数性 5

习题1 10

第2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 13

2.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3

2.1.1化学反应计量式 13

2.1.2反应进度 13

2.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4

2.2.1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15

2.2.2热力学第一定律 15

2.3化学反应的焓变 17

2.3.1化学反应热 17

2.3.2热化学方程式 18

2.3.3 Hess定律 19

2.3.4标准摩尔生成焓及其应用 20

2.4熵与熵变 21

2.4.1化学反应的自发变化 21

2.4.2混乱度与熵 22

2.5 Gibbs函数与反应的方向 24

2.5.1 Gibbs函数与Gibbs函数变 24

2.5.2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 25

2.5.3 Gibbs函数变与反应的方向 26

习题2 28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 31

3.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1

3.1.1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31

3.1.2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 33

3.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3.2.1反应速率方程 33

3.2.2用初始速率法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34

3.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5

3.4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7

3.4.1分子碰撞理论 37

3.4.2过渡状态理论 38

3.4.3活化分子、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39

3.5催化剂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0

3.5.1催化剂及其特点 40

3.5.2催化反应与催化作用 40

习题3 41

第4章 化学平衡 44

4.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4

4.1.1可逆反应 44

4.1.2化学平衡状态 44

4.2标准平衡常数 45

4.2.1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45

4.2.2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46

4.2.3平衡组成的计算 49

4.3化学平衡的移动 50

4.3.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0

4.3.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1

4.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3

4.3.4 Le Chatelier原理 55

习题4 55

第5章 酸碱解离平衡 59

5.1酸碱质子理论简介 59

5.1.1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59

5.1.2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61

5.2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63

5.2.1水的解离平衡 63

5.2.2溶液的pH 63

5.2.3酸碱指示剂 64

5.3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65

5.3.1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65

5.3.2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67

5.4盐的水解平衡 69

5.4.1强酸弱碱盐(离子酸)的水解 69

5.4.2强碱弱酸盐(离子碱)的水解 71

5.4.3弱酸弱碱盐的水解 72

5.4.4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73

5.5缓冲溶液 73

5.5.1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 73

5.5.2缓冲溶液pH的计算 75

5.5.3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77

习题5 78

第6章 沉淀-溶解平衡 80

6.1溶度积常数 80

6.1.1溶度积 80

6.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81

6.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82

6.2.1溶度积规则 82

6.2.2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83

6.2.3分步沉淀 85

6.3 pH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86

6.3.1 pH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86

6.3.2 pH对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88

6.4沉淀的转化 90

习题6 91

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 94

7.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94

7.1.1氧化值 94

7.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95

7.2原电池及其电动势 97

7.2.1原电池 97

7.2.2原电池的电动势 99

7.2.3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反应的Gibbs函数变 99

7.3电极电势 100

7.3.1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 100

7.3.2标准电极电势 102

7.3.3 Nernst方程 104

7.4电极电势的应用 107

7.4.1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07

7.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08

7.4.3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110

7.4.4元素电势图 111

习题7 114

第8章 原子结构 119

8.1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119

8.1.1氢原子光谱 119

8.1.2 Bohr理论 120

8.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22

8.2.1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22

8.2.2 Schr?dinger方程与三个量子数 122

8.2.3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124

8.2.4第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 126

8.2.5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127

8.3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129

8.3.1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量 130

8.3.2核外电子的排布 133

8.4元素周期律 135

8.4.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35

8.4.2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136

习题8 142

第9章 分子结构 145

9.1共价键理论 145

9.1.1共价键的形成与本质 145

9.1.2共价键的特点 146

9.1.3共价键的键型 146

9.1.4共价键参数 147

9.2杂化轨道理论 150

9.2.1杂化与杂化轨道的概念 150

9.2.2不等性杂化 152

9.2.3 d轨道参与的杂化 153

9.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53

9.3.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154

9.3.2用VSEPR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154

9.4分子轨道理论 158

9.4.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158

9.4.2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160

9.4.3异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162

习题9 163

第10章 晶体结构 165

10.1晶体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165

10.1.1晶体的结构特征 165

10.1.2晶体的类型 166

10.2金属晶体 167

10.2.1金属晶体的结构 167

10.2.2金属键理论 168

10.3离子晶体 171

10.3.1离子晶体的结构 171

10.3.2晶格能 173

10.3.3离子极化 176

10.4分子晶体 177

10.4.1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 178

10.4.2分子间的吸引作用 179

10.4.3氢键 181

10.5层状晶体 183

习题10 183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 186

11.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86

11.1.1配合物的组成 186

11.1.2配合物的化学式与命名 188

11.1.3配合物的分类 189

11.2配合物的结构 189

11.2.1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 190

11.2.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93

11.2.3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95

11.3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 202

11.3.1配合物的解离常数和稳定常数 202

11.3.2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203

11.3.3螯合物的稳定性 207

习题11 208

第12章 s区元素 211

12.1氢 212

12.1.1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212

12.1.2氢的化学性质 212

12.1.3氢气的制备 213

12.1.4氢的化合物 214

12.1.5氢的用途 216

12.1.6氢能源 216

12.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概述 217

12.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218

12.3.1单质的性质 218

12.3.2单质的制备和用途 220

12.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221

12.4.1氢化物 221

12.4.2氧化物 222

12.4.3氢氧化物 224

12.4.4重要盐类及其性质 225

12.5锂和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227

12.5.1锂和铍的特殊性 227

12.5.2对角线规则 228

习题12 229

第13章 p区元素(一) 231

13.1 p区元素概述 231

13.2硼族元素 232

13.2.1硼族元素概述 232

13.2.2硼和铝的单质 233

13.2.3硼的化合物 234

13.2.4铝的化合物 239

13.3碳族元素 241

13.3.1碳族元素概述 241

13.3.2碳族元素的单质 242

13.3.3碳的化合物 244

13.3.4硅的化合物 247

13.3.5锡、铅的化合物 249

习题13 252

第14章 p区元素(二) 254

14.1氮族元素 254

14.1.1氮族元素概述 254

14.1.2氮族元素的单质 255

14.1.3氮的化合物 257

14.1.4磷的化合物 263

14.1.5砷、锑、铋的化合物 268

14.2氧族元素 271

14.2.1氧族元素概述 271

14.2.2氧及其化合物 272

14.2.3硫及其化合物 275

习题14 283

第15章 p区元素(三) 286

15.1卤素 286

15.1.1卤素概述 286

15.1.2卤素单质 287

15.1.3卤素的氢化物 290

15.1.4卤化物 292

15.1.5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294

15.2稀有气体 297

15.2.1稀有气体的发现 298

15.2.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98

15.2.3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 299

15.2.4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300

习题15 301

第16章 d区元素(一) 303

16.1 d区元素概述 303

16.1.1 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 304

16.1.2 d区元素的物理性质 305

16.1.3 d区元素的化学性质 306

16.1.4 d区元素的氧化态 306

16.1.5 d区元素离子的颜色 307

16.2钛钒 307

16.2.1钛及其化合物 307

16.2.2钒及其化合物 309

16.3铬 311

16.3.1铬的单质 311

16.3.2铬的化合物 311

16.4锰 314

16.4.1锰的单质 314

16.4.2锰的化合物 314

16.5铁 钴镍 317

16.5.1铁、钴、镍的单质 317

16.5.2铁、钴、镍的化合物 318

16.6金属有机化合物 324

16.6.1羰基配合物 324

16.6.2不饱和烃配合物 327

习题16 328

第17章 d区元素(二) 332

17.1铜族元素 332

17.1.1铜族元素的单质 332

17.1.2铜族元素的化合物 333

17.2锌族元素 338

17.2.1锌族元素的单质 338

17.2.2锌族元素的化合物 339

17.3含有害金属废水的处理 343

17.3.1沉淀法 344

17.3.2氧化还原法 344

17.3.3离子交换法 345

习题17 345

第18章 f区元素 348

18.1镧系元素 348

18.1.1稀土元素简介 348

18.1.2镧系元素概述 349

18.1.3镧系元素的单质 352

18.1.4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355

18.2锕系元素 358

18.2.1锕系元素概述 358

18.2.2钍和铀及其化合物 359

习题18 361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62

主要参考书目 366

附录 368

附录1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368

附录2酸、碱的解离常数 380

附录3溶度积常数 381

附录4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382

附录5某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386

附录6元素周期表 3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