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闽东南歇山殿堂大木构架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世超著;朱光亚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4149345
- 页数:219 页
0 引言 1
0.1 歇山殿堂释义 1
0.2 台闽传统建筑歇山顶木构的价值 3
1 歇山源流考 6
1.1 关于歇山顶源起之过往学者论点 6
1.1.1 “悬山加披檐”之说 6
1.1.2 “在四阿庑殿顶脊下两端开洞通风”之说 8
1.2 源于人字与四注组合式窝棚顶盖之衍化 8
1.3 小结 20
2 歇山顶构架 21
2.1 歇山顶构架类型 21
2.1.1 主体构架 22
2.1.2 两山与披檐 33
2.1.3 转角 38
2.2 桁架歇山顶的讨论 39
3 中国古代歇山殿堂大木构架之发展 42
3.1 战国到汉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 43
3.1.1 木构技术的时代特征 43
3.1.2 歇山顶的发展与构架特色 46
3.2 三国到隋唐(220年至907年) 50
3.2.1 木构技术的时代特征 50
3.2.2 歇山顶的发展与构架特色 56
3.3 五代、宋、辽、金(907年至1279年) 62
3.3.1 木构技术的时代特征 62
3.3.2 歇山顶的发展与构架特色 69
3.4 元明(1279年至1644年) 78
3.4.1 木构技术的时代特征 78
3.4.2 歇山顶的发展与构架特色 83
3.5 清(1644年至1910年) 86
3.5.1 木构架的时代特征 86
3.5.2 歇山顶的发展与构架特色 87
3.6 小结 88
4 闽东南歇山殿堂大木构架特色与发展 89
4.1 歇山殿堂大木构架类型 90
4.1.1 “殿式厅堂式” 90
4.1.2 “叠斗式” 96
4.1.3 从“殿堂式”到“拟殿堂式” 111
4.2 歇山顶构架特色 124
4.2.1 少作收山与收山距离小 124
4.2.2 延长出檐的“进架”技法 126
4.2.3 以“大角梁法”为主 128
4.2.4 多样的转角木构作法 129
4.2.5 出现具地域性特色的子角梁作法 130
4.2.6 板椽扇骨状布椽 133
4.3 斗栱的形式与特色 134
4.3.1 斗 134
4.3.2 栱 137
4.3.3 昂 139
4.4 小结 140
5 台湾歇山殿堂大木构架特色与发展 141
5.1 清领时期(1683年至1896年) 141
5.1.1 歇山顶殿堂多为小规模且形式特殊之歇山重檐 142
5.1.2 使用立柱升高至桁下或直接顶桁之叠斗式构架 148
5.1.3 使用较原乡更为厚实之砖墙 151
5.1.4 上檐角梁多仅转过一椽架 153
5.1.5 并列辐射布椽与扇骨状布椽两种布椽方式 153
5.2 日治时期(1895年至1945年) 154
5.2.1 多以“升庵”手法形成歇山重檐 154
5.2.2 构架“殿堂化” 160
5.2.3 构件用料变大 171
5.2.4 “进架”技法的普遍应用 173
5.2.5 使用风嘴(风吹嘴)技法的案例增多 174
5.2.6 受和洋风影响之歇山殿堂的出现 175
5.3 台湾歇山殿堂构架中斗栱之漳泉特质 180
5.3.1 构架中应用斗栱的部位与类型 180
5.3.2 与原乡斗栱形式的关连 185
5.3.3 由斗栱特色看台湾清领时期歇山殿堂构架形式的原乡 197
5.4 小结 198
6 结论 199
6.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199
6.2 本研究的价值与未来研究展望 200
参考文献 201
图表目录 207
图片目录 207
表格目录 217
后记 2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