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
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

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大彪著(内蒙古财经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059004
  • 页数:228 页
图书介绍: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突破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人性的认识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心理学若想摆脱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困境,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哲学基础,以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视角,深入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视角审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应该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解决中国人实际心理问题的过程之中去建构自己的理论。
《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目录

序 1

第一章 作为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人性观 3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研究现状 3

一、国外研究现状 3

二、国内研究现状 5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0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1

二、认知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3

三、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4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6

五、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理论建构 18

第二章 本体论式的人性观诱导西方心理学步入困境 21

第一节 学科内部的分裂 21

一、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 23

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立场 25

第二节 研究方式的物化 29

一、验证心理的物质本体 29

二、还原心理的精神本体 30

第三节 价值取向的迷失 34

一、西方心理学的主要价值观 37

二、西方心理学价值观的局限 40

第三章 中国本土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突围 46

第一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孕育与兴起 46

一、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孕育 47

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兴起 52

第二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内容 57

一、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7

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60

第三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 63

一、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64

二、新心性心理学的学术价值 68

第四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困境 74

一、以“文化人假设”为理论前提 75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 77

三、以“回避现实问题”为主要特征 79

第四章 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批判与重构 83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批判 83

一、否定人的独特性 83

二、忽视人的实践性 84

三、瓦解人的多重性 85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重构 86

一、以马克思人性观为理论前提 86

二、马克思对人性的科学阐释 87

三、马克思人性观的核心要义 92

第五章 冲破西方心理学藩篱的心理学本土化再探索 98

第一节 心理学科学观的重建 98

一、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 99

二、研究方式的重新确立 100

三、研究目的的重新定位 102

第二节 心理学本土化立场的转变 105

一、摆脱个体主义的困境 105

二、注重真实的社会存在 107

三、直面具体鲜活的国情 109

第三节 内隐学习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115

一、内隐学习理论的概述 117

二、内隐学习的适用领域 120

三、内隐学习研究的理论意义 124

四、内隐学习理论的应用价值 128

第四节 中国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本土化探索 133

一、中国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研究方法 134

二、中国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基本状况 135

三、中国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多重分析 140

四、中国大学生自我满意度的一般特征 145

第五节 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本土化探索 147

一、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背景 147

二、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目标 149

三、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内容 150

四、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途径 152

五、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困境 153

六、当代中国人社会化的出路 158

第六节 中国人人格的本土化探索 163

一、古代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 163

二、近现代中国人人格的演进 174

三、当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178

第六章 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192

第一节 霸主地位的颠覆,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 192

一、霸主地位的削弱与颠覆 192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 195

第二节 分裂危机的弱化,推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 199

一、分裂危机引发各方质疑 199

二、学派争鸣推动相互整合 201

三、走出分裂危机的路径 202

第三节 心理本体的解构,面向生活世界 204

一、心理本体的双重解构 205

二、从瓦解走向虚无 207

三、通往生活世界的坦途 209

第四节 价值中立的退隐,兼顾实然探索和应然设计 213

一、价值中立的源起 213

二、价值负载的事实 215

三、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