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四肢结构论  关系主义何以可能
四肢结构论  关系主义何以可能

四肢结构论 关系主义何以可能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习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4922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列入2013年度浙江后期资助。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广松涉代表作《存在与意义》的精髓为关系存在论,其理论内核是四肢结构论。本书着力从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逻辑学诸多维度,对其进行全景式的文本学解读,进而从当代哲学发展趋势之自觉意识的高度,批判反思从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新推进何以可能。
《四肢结构论 关系主义何以可能》目录

导论 1

一 广松涉其人其著 3

二 从“脱亚入欧”到“脱欧入亚” 7

三 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 23

四 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 38

第一章 实体主义批判 52

第一节 古典实体论的主客二分及其图式 53

一 什么是实体 53

二 如何认识实体 57

三 “三体图式”与“三项图式” 60

第二节 近代实体论的预设与困境 63

一 康德哲学把物与主体的关系归结为物 64

二 马赫哲学缺漏了要素之外的“某物” 68

三 现象学对意向内容的预设性 71

四 存在哲学将存在与存在者二元分立 74

第三节 四肢结构论的理论背景 76

一 “四肢结构”的语源 77

二 芝诺悖论、关系者与关系算子 80

三 缘起性空论 84

四 似动现象与心理同型 88

五 四肢结构论的秘密结构 89

第四节 四肢结构论的形成路径 96

一 四肢结构论的雏形 97

二 世界的共同主观性的存在结构 100

三 商品世界的四肢结构 103

四 《资本论》的双向解读 105

第二章 认识世界的四肢结构(一) 110

第一节 现象的所知的二肢性 111

一 现象何以负载“意义” 112

二 现象与意义的关系 116

三 现象之外的某物 119

第二节 所知的第一肢:现象的所与 122

一 何谓现象 122

二 驳“最简单的感性现象” 123

三 最简单的感性现象是现象—意义关系中的项 126

第三节 所知的第二肢:意义的所识 128

一 何谓现象负载的意义 128

二 纯蓝的确立在于与其他颜色的反照关系 130

三 意义的所识的存在性格 133

第四节 所知的二肢性的机制 137

一 “作为”是比“是”更深层的逻辑规定 137

二 指示是能指—所指的象征性结合 146

三 “作为”是异与同的等值化的统一 147

第三章 认识世界的四肢结构(二) 150

第一节 能知的二重性 150

一 身体的自我放大 150

二 能知—所知与理论反打 153

第二节 能知的第一重:能知的个人 157

一 人称的分极化(Ⅰ) 157

二 语言的归属性 163

第三节 能知的第二重:能识的人类 168

一 普遍的人类 168

二 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 170

三 反思与自身指涉 172

四 能知项的存在机制 175

第四节 能知的二重性的形成 177

一 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与质料—形式 177

二 能知—能识与被表的意义 180

第五节 现象世界四肢结构的相互中介性 182

第四章 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一) 192

第一节 用在性财态的二肢性 193

一 现象世界的表情性 193

二 要求特性与诱发特性 196

三 用在性与财态 198

第二节 财态的第一肢:实在的所与 200

一 财态与实在 200

二 价值即情绪说 202

三 经济学的价值论 204

第三节 财态的第二肢:意义的价值 209

一 价值对象性 210

二 意义的价值的存在性格 218

第四节 财态的二肢性的机制 221

一 激发性的等值化的统一 222

二 条件反射机制与伴随说 223

三 意义的所识与价值的所识的区别 226

第五章 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二) 231

第一节 能为的二重性 231

一 能为的主体的分化 231

二 能期待者—所期待者 234

三 镜像理论 236

第二节 能为的第一重:能为的个人 240

一 人称的分极化(Ⅱ) 240

二 角色的行动及意义 242

第三节 能为的第二重:职位的人类 249

一 职位的行为 249

二 职位的脱人化 252

三 实践的关心态势 254

第四节 能为的二重性的形成 256

一 我与他者的反照关系 256

二 人格特征及其形成 259

第五节 实践世界四肢结构的相互中介性 262

结语 270

一 关系主义何以可能 270

二 四肢结构论视域中的生态文明 278

三 价值的哲学上升之路 283

参考文献 296

后记 3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