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一枫,黄永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509470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吴佑寿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电子学家,是我国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本传记勾勒出吴佑寿先生六十多年漫长学术生涯的奋斗历程,揭示了他“自主创新是立国之本”的治学理念,表现了他祖国高于一切的民族 责任感,介绍了他在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丰硕教学与科研成果,展示了作为爱国归侨的他艰苦求学、科学报国的九十载人生足迹。本书写作特色鲜明,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既是一本科学家的传记,又是一本科普作品。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学科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的读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目录

第一章 奔波的童年——“我们的根在中国” 1

生于曼谷 3

根在“唐山” 4

启蒙坤范学堂 6

难忘的曼谷“中中” 8

求学香江 12

沦为难民——返回潮州老家 14

第二章 漫漫求学路:从梅县到昆明 17

梅州中学 19

从中央政治学校到西南联大 20

西南联大 25

西南联大电机系 28

在学生运动中接受进步思想 31

复员 33

回泰国探亲 35

第三章 完成学业 迎接解放 39

来到清华园 41

“蒋管区”中的小解放区 43

毕业留校 46

加入中共地下党 49

难忘1949 51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54

参加土改 55

第四章 无线电系与院系调整 57

“襁褓风波” 59

系秘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 61

学习苏联 63

实验室建设 66

毕业设计“真刀真枪” 69

第五章 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73

话音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76

PCM的研究是怎样开始的 78

话音编码终端的改进 81

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保驾护航——SCA型数传机系列的研制 83

无线数传——用电子谐振器实现的数传系统 85

有线数传——用有线信道来传送数据信号 87

SCA-3数传机的研制 89

让雷达看得更远,电话听得更清——参量放大器的研究 90

五公寓的灯光 96

“文化大革命”风暴 97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绵阳十年 99

艰辛的绵阳分校 101

几个小故事 103

抓“散伙风” 106

在绵阳的无线电系职工无愧于三线建设 110

被拖延多年的PCM系统——120路微波数字无人值守接力机研制成功 112

几度回首 116

第七章 回清华园:百废待兴 119

为无线电系回归清华园献策献力 121

回到清华园 125

重整旗鼓——全面恢复教学科研工作 126

第八章 教计算机识字——汉字识别 131

组建图像教研组 133

选择新的科研方向——汉字识别 136

知难而进——教计算机认识6763个(单体)印刷汉字 141

突破多字体汉字识别难题——建立CCG模型 145

从单语种到多语种文字混排识别 148

再接再厉 扩大战果 150

走向世界——中日韩文字识别系统中标 154

永不停步 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155

第九章 让电脑模拟大脑:人工神经网络 159

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的创立 161

人工神经网络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162

身先士卒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的奥秘 163

促进国际合作,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165

对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前景的展望 167

第十章 让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占有一席之地 169

“我和电视有缘” 171

“数字电视广播要采用我国自己的标准” 175

清华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与凌讯公司 177

DMB-T系统的诞生 180

抗御外标入侵 185

努力促进国标实施,得到香港政府首次采用 187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188

推动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到市场上去较量 190

无限风光在明天 192

第十一章 推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 195

推动863计划通信高技术研究 197

前瞻性眼光——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研究 199

平流层与平流层通信平台 199

平流层信息系统 201

推动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 202

推动国家973项目——多域协同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206

第十二章 教书育人 211

初上讲台 213

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 215

编写教材 216

科普读物 219

教书育人 221

良师益友 224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245

立足国内 勇于创新 248

导师队伍和培养基地的建设 250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 251

改革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 253

统一标准 加强管理 255

旁征博引 妙语连珠 256

学科建设 259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262

跨世纪人才培养 264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的终生伴侣 267

第十五章 鞠躬尽瘁 281

放眼未来 284

鼓励创新 285

回首往事 怀念师长 287

整理教学科研资料 293

清华情怀 294

工作之余 295

飞雪伴君归 297

附录一 吴佑寿生平大事年表 303

附录二 吴佑寿主要著作与学术论文 319

后记 3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