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大通史  18  明  上
中国大通史  18  明  上

中国大通史 18 明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佩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226
  • 页数:53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大通史 18 明 上》目录
标签:通史 主编

综述 3

一、明代的历史大势 3

(一)开创期(洪武元年至永乐二十二年) 3

(二)守成期(洪熙元年至正统十四年) 5

(三)变化期(景泰元年至正德十六年) 7

(四)衰落期(嘉靖元年至泰昌元年) 12

(五)灭亡期(天启元年至崇祯十七年) 15

二、明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18

(一)政治制度的变化 18

(二)经济形势的变化 20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23

(四)社会风俗的变化 26

三、明代的历史地位 27

(一)明初政权向中原王朝脉络复归的趋势 27

(二)蒙元政治遗产对明初政权的影响 29

(三)明中后期向“前近代社会”的初步转型 31

治乱兴衰编 36

第一章 权力更迭与政治争斗 36

一、明朝的建立与全国的统一 36

(一)元末天下大乱 36

(二)群雄并起 38

(三)朱元璋的崛起 40

(四)明朝的建立 43

(五)全国的统一 45

二、明初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46

(一)中书省的裁撤与丞相的废除 46

(二)胡蓝之狱等大案 49

(三)诸王分封与靖难之役 51

(四)汉王之乱 54

三、明中期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56

(一)王振干政与土木之变 56

(二)英宗复辟与曹石之变 59

(三)南人北人之争 61

(四)汪直擅权 64

(五)刘瑾乱政 66

(六)安化王、宁王之乱 67

(七)大礼议风波 73

(八)内阁倾轧 75

四、明后期的政治争斗与党派纷争 79

(一)国本之争与万历政争的开始 79

(二)东林党与对立党派的斗争 83

(三)魏忠贤专权与东林党反对阉党的斗争 87

(四)崇祯党争与复社 90

第二章 改革与政策变更 95

一、洪武祖制 95

(一)官制和行政机构的改革 95

(二)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的创立 96

(三)监察制度的建立 97

(四)《大明律》、《大诰》的制定与整肃吏治 97

(五)学校和科举制度 99

(六)恢复经济的措施 100

(七)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102

(八)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政策 103

二、建文改制 104

(一)政治方面的改革 105

(二)其他方面的改革 107

三、嘉靖新政 108

(一)杨廷和革除积弊 108

(二)明世宗即位之初的善政 109

四、张居正改革 111

(一)政治改革 112

(二)军事改革 113

(三)水利整治 114

(四)经济改革 114

五、天启改良 117

六、崇祯锐意求治 119

(一)改革用人制度 120

(二)关注边政 122

(三)勤于政事 122

(四)崇尚节俭 123

第三章 国力盛衰与社会稳定状况 124

一、明初的强盛与社会大局稳定 124

(一)统一大业的完成和疆域的开拓 124

(二)君主专制政治体制 125

(三)经济的显著发展 126

(四)政治高压之下的社会稳定 128

二、短暂的仁宣之治 129

(一)仁宗治国 129

(二)宣宗平汉王之乱 130

(三)任人唯贤 130

(四)守成之君 132

三、明朝中衰与社会动荡 134

(一)国力衰弱与政治腐败 135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136

(三)社会矛盾的加深 142

四、弘治中兴 146

(一)明于任人 146

(二)政治改良及其局限性 150

五、明后期国力衰竭与社会急剧动荡 155

(一)政治败坏 155

(二)土地兼并 156

(三)政府财力枯竭 157

(四)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59

第四章 中央政府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和中外关系 162

一、满族 163

(一)建州三卫和奴儿干都司的设置 163

(二)明与后金(清)的战争 164

二、蒙古族 168

(一)北征蒙古与北疆的防御 169

(二)瓦剌的兴起与土木之变 170

(三)鞑靼的复兴与隆庆和议 171

(四)宁夏哱拜叛乱 173

(五)明朝与后金争夺蒙古 175

三、畏兀儿族与藏族 178

(一)畏兀儿族 178

(二)藏族 180

四、土司管理下的西南各族 182

(一)土司制度 182

(二)改土归流 183

(三)播州杨应龙叛乱 183

(四)奢安之乱 186

五、明朝与朝鲜的关系 192

(一)明初的中朝交往 192

(二)万历年间援朝抗倭 193

(三)女真与朝鲜的关系 194

六、明朝与安南的关系 195

(一)用兵安南和设立交趾 195

(二)弃交趾后与安南的关系 196

七、明朝与日本的关系 196

(一)明初的中日友好交往 196

(二)明初的倭寇 197

(三)嘉靖“倭患” 197

八、明朝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199

(一)郑和下西洋 199

(二)东南亚各国的朝贡 201

(三)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 203

九、明朝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 203

(一)帖木儿帝国 204

(二)陈诚出使西域 205

十、西方早期殖民者的入侵 207

(一)葡萄牙占据澳门 207

(二)西班牙屠杀华侨 208

(三)荷兰侵占台湾 210

十一、传教士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 211

(一)耶稣会士来华 211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 212

(三)儒家典籍的西传及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214

第五章 农民起义与各类民众反抗斗争 216

一、明初的农民起义 216

(一)白莲教起义的余波 216

(二)地方性的农民起义 217

二、明中期的农民起义 219

(一)正统年间的浙闽农民起义 219

(二)成化年间的荆襄流民起义 221

(三)正德年间的农民起义 222

(四)嘉靖年间的农民起义 223

(五)万历年间的农民起义 224

三、明末农民大起义 228

(一)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起义 228

(二)陕北农民起义 230

(三)张献忠与大西政权 232

(四)李自成与大顺政权 233

四、明代农民起义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作用 235

(一)时代特色 235

(二)历史作用 238

五、其他形式的民众反抗斗争 240

(一)万历年间的矿监税使和城市民变 240

(二)明中后期频发的兵变 246

(三)明末南方的佃变、奴变、民变 249

经济编 257

第一章 资源与环境 257

一、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57

(一)明代的疆域 257

(二)东南西北资源条件的差异 259

(三)明朝对国土资源的开发 260

(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261

二、水利与水害 270

(一)黄河的治理与运河的利用 270

(二)江南水利资源的利用与治理 272

三、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75

四、人口与人力资源 277

(一)人口统计与人口地域分布 277

(二)国家对人口的控制 278

(三)户籍与人口的分类 280

第二章 经济体制与政策管理 284

一、机构与管理 284

(一)以户、工二部为主的中央经济管理机构 284

(二)军屯与军事经济 286

(三)地方行政机构对经济的管理 287

二、制度与政策 289

(一)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289

(二)黄册与明朝的赋役制度 291

(三)鱼鳞图册与明朝的土地制度 293

(四)屯田与垦荒 295

(五)漕运及其管理 297

(六)盐法与开中制的行废 299

(七)茶政与马政 300

(八)货币与流通 302

(九)蠲赈政策与预备仓的设置 304

(十)明朝前后期经济管理及其政策的变化 306

三、特殊经济形式 307

(一)皇庄 307

(二)王府庄田 309

(三)寺院经济 311

(四)其他庄田 313

(五)特殊经济形式对明朝经济的影响 315

第三章 部门经济 317

一、明朝前期传统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317

(一)北方的垦荒种植与江南的精耕细作 317

(二)明初植树与棉、麻种植的发展 319

二、明中叶以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320

三、商品经济发展与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雏形 323

四、空前发展的官私手工业 325

(一)明代前期官府手工业的发展 325

(二)商品经济与民间手工业的进步 326

(三)手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萌芽 328

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30

(一)明初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30

(二)以驿路为主的交通网络 332

(三)水上交通运输的繁荣 334

六、商品生产与商品经济 336

(一)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活跃 336

(二)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市镇的繁兴 337

(三)从朝贡贸易到私人海上贸易的变化 339

(四)政治体制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 341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343

一、明朝经济的支柱——江南经济区 343

(一)重赋地区 343

(二)发达经济区的传统优势 344

(三)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 346

二、恢复发展的华北经济区 348

(一)明初的重点屯垦地区 348

(二)永乐迁都后的经济发展 350

(三)庄田及备边对华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352

三、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农业主体作用 354

四、闽浙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征 356

(一)农业的发展与人口压力 356

(二)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 357

(三)沿海倭患与地方经济的破坏 359

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开发 361

六、沿长城经济区的特点 363

(一)沿边军事重镇的经济 363

(二)特殊的商贸形式 365

七、巴蜀经济区的再度繁荣 367

八、新经济区域的开发 369

(一)荆襄地区的开发 369

(二)辽东经济的开发与破坏 370

(三)西南地区的开发 372

第五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75

一、科技与农业 375

(一)种植技术的发展 375

(二)水利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380

(三)农业工具的发展 381

(四)明代农业生产技术总体水平 381

二、科技与手工业 384

(一)江南地区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 384

(二)烧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388

(三)采矿与冶炼技术的普及 388

(四)制盐技术与盐业的发展 391

(五)酿造技术的提高与酿造新产品 395

(六)造纸与印刷技术的普及提高 396

(七)集大成的传统建筑技术 396

(八)领先的造船业 399

三、科技与抗灾能力 400

社会结构编 407

第一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群体 407

一、皇室与贵族 407

(一)皇室 407

(二)封藩制与藩王权力之消长 410

(三)外戚 411

(四)世袭勋贵 412

二、庞大的官僚集团 413

(一)从功臣治国到文官治国 414

(二)官僚集团的区域特征 415

(三)朝官与地方官 416

(四)乡官 417

(五)明代的官俸 418

三、宦官与宫婢 419

(一)明初对宦官的约束 419

(二)皇权专制与宦官专权 420

(三)宦官的作用 422

(四)下层宦官与宫婢 424

四、胥吏和幕僚 425

(一)胥吏的行政作用 425

(二)胥吏的经济地位 426

(三)特定政治条件下的幕僚 427

五、士大夫阶层 428

(一)不同层次的士人 428

(二)明中叶以后士大夫的活跃 431

(三)士人集团的政治作用 432

六、庶民地主与纳粟入官 432

七、农民 435

(一)农民的经济地位 435

(二)自耕农与国家佃农 437

(三)投献势家的农民 439

(四)流民与屯田农户 439

八、手工业者 441

(一)记籍工匠 441

(二)城镇手工业者 443

(三)商品生产的发展与手工业者的地位 444

九、商人 444

(一)垄断官营行业的官商 445

(二)明初对商人的限制 445

(三)商业的繁荣与商人的发展 446

(四)地方特色鲜明的商帮 448

(五)行业特点与商会 448

(六)捐钱买官与商人身份的变化 449

十、军士 450

(一)军户 450

(二)军丁与军余 451

(三)世袭军官 452

(四)军士地位的变化 453

十一、世仆与农奴 454

十二、贱民 455

(一)娼妓 456

(二)乞丐与丐帮 457

(三)说唱艺人 458

十三、妇女 459

十四、僧道 461

(一)明政府对僧道的限制 461

(二)僧道官员 462

(三)僧道近幸 462

(四)一般僧道人员 464

十五、秘密会社 464

十六、鲜明的社会分层与明中叶以后社会层间变化的加剧 466

第二章 家庭、宗族与社区 468

一、婚姻与家庭 468

(一)政治联姻与门户婚 468

(二)家庭类型与规模 471

(三)家庭的功能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74

二、宗族 479

(一)宗族组织的发展与特点 480

(二)祠堂、族谱和族田 483

(三)个体家庭与社会的中介 489

三、城乡社会 493

(一)城市、农村的分布 493

(二)城市的类型、特点、功能及管理 496

(三)农村的地域特征、粮区划分与乡村管理 499

四、社会的空间流动 505

(一)明初的移民 505

(二)流民与流民的安置 506

(三)市镇的兴起与流民的涌入 507

第三章 民族和民族构成 508

一、北元衰亡后的蒙古族诸部 508

(一)靼鞑 509

(二)瓦剌 513

(三)兀良哈 515

二、从分治到统一的东北女真各部 517

(一)建州女真 518

(二)海西女真 519

(三)野人女真 520

(四)女真各部的统一与满族的建立 521

三、乌斯藏 524

(一)宗喀巴与明初西藏的宗教改革 524

(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 525

(三)明廷对西藏宗教领袖的敕封 526

(四)藏传佛教对蒙古的影响 528

四、回族与其他西北各族 529

(一)回族的形成与分布 529

(二)其他西北各族 530

五、西南各族和高山族 534

(一)西南各族 534

(二)高山族与台湾的开发 537

六、民族分布特征 5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