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圣圭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8113464
- 页数:498 页
第一部分 高性能低功耗三维集成电路设计 3
第1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硅通孔布局 3
1.1 引言 3
1.2 研究现状 5
1.3 基础知识 5
1.3.1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 6
1.3.2 最大允许硅通孔数 7
1.3.3 最小硅通孔数 9
1.3.4 线长和硅通孔数的折衷 10
1.4 三维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流程 10
1.4.1 划分 11
1.4.2 硅通孔插入和布局 12
1.4.3 布线 13
1.5 三维全局布局算法 14
1.5.1 力驱动布局简介 14
1.5.2 三维布局算法简介 15
1.5.3 三维集成电路中的单元布局 15
1.5.4 硅通孔位置原理中硅通孔的预布局 16
1.5.5 三维节点的线长计算 17
1.6 硅通孔分配算法 18
1.6.1 硅通孔分配算法的最佳解 18
1.6.2 基于MST的硅通孔分配 19
1.6.3 基于布局的硅通孔分配 21
1.7 实验结果 22
1.7.1 线长和运行时间比较 22
1.7.2 金属层和硅面积比较 25
1.7.3 线长和硅通孔数折衷 25
1.7.4 线长,管芯面积和管芯数折衷 25
1.7.5 硅通孔协同布局与硅通孔位置对照 27
1.7.6 硅通孔尺寸影响 30
1.7.7 时序和功耗比较 30
1.8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2
第2章 三维集成电路斯坦纳布线 35
2.1 引言 35
2.2 研究现状 37
2.3 基础知识 38
2.3.1 问题表述 38
2.3.2 研究方法简介 39
2.4 三维斯坦纳树构建 39
2.4.1 算法简介 39
2.4.2 计算连接点和硅通孔位置 41
2.4.3 延时方程优化 43
2.5 采用硅通孔重布局进行三维树精化 44
2.5.1 算法简介 44
2.5.2 可移动范围 45
2.5.3 简化热分析 45
2.5.4 非线性规划 46
2.5.5 整数线性规划 48
2.5.6 快速整数线性规划 49
2.6 实验结果 50
2.6.1 实验参数 50
2.6.2 树构建结果 51
2.6.3 延时和线长分布 52
2.6.4 硅通孔重布局结果 52
2.6.5 硅通孔尺寸和寄生效应影响 56
2.6.6 键合类型影响 58
2.6.7 两管芯和四管芯叠层比较 59
2.7 结论 61
附录 62
参考文献 63
第3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缓冲器插入 65
3.1 引言 65
3.2 问题定义 66
3.3 研究动机实例 67
3.4 延时和转换时间模型 68
3.4.1 目标三维集成电路和硅通孔结构 68
3.4.2 门延时和转换时间模型 68
3.4.3 节点延时和转换时间模型 70
3.5 三维Ginneken算法 70
3.6 自底向上转换时间传导动态规划 71
3.6.1 沉节点产生方法 72
3.6.2 时钟转换时间分级和裁剪 73
3.6.3 融合方法 75
3.6.4 缓冲器插入 76
3.6.5 多解跟踪 77
3.7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77
3.8 实验结果 79
3.8.1 缓冲器插入结果 79
3.8.2 延时柱状图 80
3.8.3 硅通孔电容影响 81
3.8.4 关键路径分析 81
3.9 结论 85
参考文献 86
第4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低功耗时钟布线 87
4.1 引言 87
4.2 研究现状 89
4.3 基础知识 89
4.3.1 三维时钟网络的电学和物理模型 89
4.3.2 问题描述 90
4.4 三维时钟树综合 91
4.4.1 简介 91
4.4.2 三维抽象树产生 91
4.4.3 转换驱动缓冲和插入 94
4.5 三维MMM算法扩展 96
4.6 实验结果 99
4.6.1 模拟设置 99
4.6.2 硅通孔数和寄生电容的影响 99
4.6.3 穷举搜索结果 101
4.6.4 3D-MMM-ext算法结果 102
4.6.5 低转换时间三维时钟布线 108
4.6.6 电源电压等比例 110
4.6.7 与现有工作的比较 111
4.7 结论 112
参考文献 112
第5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电源分配网络设计 114
5.1 引言 114
5.2 研究现状 115
5.3 P/G硅通孔对三维集成电路版图的影响 116
5.4 不规则电源/地硅通孔布局算法 118
5.4.1 串联电阻等效电路 118
5.4.2 P/G硅通孔布局等效电路模型 119
5.4.3 不规则P/G硅通孔布局算法 120
5.4.4 验证方法 122
5.5 电源/地硅通孔布局结果 122
5.5.1 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IR-压降分析结果 123
5.5.2 三维P/G网络拓扑对IR-压降的影响 124
5.5.3 不规则P/G硅通孔布局算法 126
5.6 硅通孔RC变化 126
5.6.1 硅通孔电阻变化 127
5.6.2 硅通孔电容变化 127
5.6.3 验证方法 128
5.7 验证分析结果 128
5.7.1 硅通孔RC变化范围的影响 129
5.7.2 变化源数目的影响 130
5.7.3 C4凸点数目的影响 130
5.7.4 硅通孔尺寸的影响 131
5.8 结论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6章 键合前可测性三维时钟布线 134
6.1 引言 134
6.2 研究现状 135
6.3 基础知识 136
6.3.1 三维抽象树产生 136
6.3.2 三维MMM算法和键合前测试 137
6.4 问题描述和术语 137
6.5 键合前可测性时钟布线 138
6.5.1 简介 138
6.5.2 硅通孔-缓冲器插入 139
6.5.3 冗余树插入 141
6.5.4 综合 142
6.5.5 多管芯扩展 143
6.6 线长和转换时间控制缓冲 144
6.6.1 采用时钟缓冲器进行线长平衡 144
6.6.2 采用时钟缓冲器进行转换速率控制 144
6.7 实验结果 145
6.7.1 硅通孔-缓冲器和TG模型验证 146
6.7.2 取样树和波形 147
6.7.3 线长、偏斜和功耗结果 148
6.7.4 与单硅通孔方法的比较 149
6.7.5 硅通孔上限对功耗的影响 152
6.7.6 硅通孔-缓冲器插入的影响 153
6.7.7 时钟源位置的影响 154
6.7.8 缓冲器负载约束对功耗和转换时间的影响 154
6.7.9 硅通孔电容的影响 159
6.7.10 硅通孔上限和电容的影响 159
6.7.11 与现有工作的比较 162
6.8 结论 162
参考文献 163
第二部分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电可靠性 167
第7章 硅通孔-硅通孔耦合分析与优化 167
7.1 引言 167
7.2 研究现状 168
7.3 硅通孔致耦合模型 168
7.3.1 硅通孔致耦合源 168
7.3.2 硅通孔-硅通孔耦合模型 169
7.4 全芯片信号完整性分析 171
7.4.1 全芯片三维信号完整性分析流程 171
7.4.2 设计和分析结果 171
7.5 硅通孔-硅通孔耦合减小 173
7.5.1 为什么硅通孔间距不是有效的 173
7.5.2 屏蔽硅通孔以减小耦合 174
7.5.3 插入缓冲器以减小耦合 177
7.5.4 综合比较 179
7.6 结论 180
参考文献 180
第8章 硅通孔电流聚集效应和电源完整性 181
8.1 引言 181
8.2 研究现状 182
8.3 三维集成电路中的电流聚集效应 183
8.3.1 硅通孔中的电流密度分布 183
8.3.2 电源线-硅通孔界面 184
8.3.3 硅通孔直径与导线厚度比 184
8.3.4 电流聚集对IR电压降的影响 186
8.4 硅通孔电流聚集建模 186
8.4.1 硅通孔模型的三维电阻网络 187
8.4.2 转换区建模 188
8.4.3 模型准确度 188
8.4.4 XY网格尺寸的影响 190
8.4.5 芯片级PDN电路模型 190
8.5 实验结果 191
8.5.1 芯片级噪声分析 191
8.5.2 硅通孔网格尺寸的影响 194
8.5.3 硅通孔和C4偏移的影响 194
8.5.4 电源线密度的影响 196
8.5.5 硅通孔和C4数量的影响 197
8.5.6 硅通孔直径的影响 197
8.5.7 大规模三维PDN中的电源完整性问题 197
8.6 结论 200
参考文献 200
第9章 连线-硅通孔界面原子浓度建模 202
9.1 引言 202
9.2 研究现状 203
9.3 基础知识 204
9.3.1 平均失效时间 204
9.3.2 晶粒和晶粒边界 204
9.4 建模方法和设置 205
9.4.1 电迁移方程 205
9.4.2 原子通量和原子通量散度 206
9.4.3 激活能和原子浓度的影响 207
9.4.4 电流的影响 207
9.4.5 热和应力的影响 208
9.4.6 模型设置 208
9.5 实验结果 209
9.5.1 电流聚集的影响 209
9.5.2 电流方向和密度的影响 213
9.5.3 温度的影响 214
9.5.4 晶粒大小的影响 215
9.5.5 激活能的影响 216
9.6 结论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三部分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热可靠性 221
第10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多目标结构布局 221
10.1 引言 221
10.2 研究现状 223
10.3 仿真基础架构 223
10.3.1 微结构模型 223
10.3.2 动态功耗模型 224
10.3.3 泄漏功耗模型 224
10.3.4 热模型 225
10.3.5 整体设计流程 226
10.4 二维微结构布局 227
10.4.1 基于LP的二维布局 227
10.4.2 随机细化 230
10.5 三维布局扩展 231
10.5.1 结构仿真的三维扩展 231
10.5.2 垂直覆盖优化 232
10.5.3 键合驱动层次划分 232
10.5.4 基于LP的三维布局 234
10.5.5 三维随机细化 235
10.6 实验结果 235
10.6.1 实验设置 235
10.6.2 与已有三维布局的比较 235
10.6.3 布局结果 236
10.6.4 优化方法比较 239
10.6.5 结构分析 241
10.6.6 保真度研究 243
10.7 结论 245
参考文献 245
第11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热驱动门级布局 248
11.1 引言 248
11.2 研究现状 248
11.3 研究动机 249
11.4 评估流程 250
11.4.1 三维集成电路的功耗分析 250
11.4.2 GDSII级热分析 251
11.5 全局三维布局算法 253
11.5.1 设计流程 254
11.5.2 力导向的三维布局 254
11.5.3 硅通孔分布和对准 255
11.6 热耦合布局 256
11.6.1 单元移动 257
11.6.2 硅通孔移动 259
11.6.3 力平衡 260
11.7 实验结果 261
11.7.1 硅通孔密度均匀度的影响 262
11.7.2 与现有工作的比较 263
11.7.3 功耗和热图 265
11.7.4 温度与线长折中 265
11.7.5 运行时间结果 267
11.8 结论 268
参考文献 268
第12章 采用微流通道实现三维集成电路散热 270
12.1 引言 270
12.2 研究现状 271
12.3 布线资源建模 272
12.3.1 信号互连 272
12.3.2 电源互连 274
12.3.3 热互连 275
12.4 设计和分析流程 276
12.4.1 三维物理设计总览 276
12.4.2 电源噪声分析 278
12.4.3 T-硅通孔情形的热分析 278
12.4.4 MFC情形的热分析 279
12.5 实验设计 280
12.5.1 经典实验 280
12.5.2 改进实验 281
12.5.3 寻找最佳响应模型 281
12.5.4 使用响应表面模型进行优化 282
12.6 实验结果 283
12.6.1 实验设置 283
12.6.2 二维和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比较 284
12.6.3 T-硅通孔与MFC散热比较 285
12.6.4 每次改变一个输入因子 286
12.6.5 经典实验 288
12.6.6 改进实验:T-硅通孔情形 290
12.6.7 改进实验:MFC情形 293
12.6.8 与梯度搜索的比较 297
12.6.9 讨论 298
12.7 结论 298
参考文献 299
第四部分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的机械可靠性 303
第13章 三维集成电路的机械可靠性分析和优化 303
13.1 引言 303
13.2 详细的基准建模 304
13.2.1 三维FEA模拟 305
13.2.2 硅通孔衬层和焊盘的影响 306
13.2.3 铜扩散阻挡层的影响 306
13.2.4 应力影响区 309
13.2.5 硅的各向异性 311
13.3 全芯片可靠性分析 312
13.3.1 线性叠加原理 313
13.3.2 多个硅通孔的应力分析 313
13.3.3 机械可靠性分析 313
13.3.4 线性叠加原理的验证 314
13.3.5 各向异性硅的处理 315
13.3.6 线性叠加法的局限性 317
13.3.7 全芯片分析流程 319
13.3.8 算法的可扩展性 320
13.4 实验结果 321
13.4.1 综合比较 322
13.4.2 硅通孔间距的影响 325
13.4.3 硅通孔相对方向的影响 325
13.4.4 硅通孔大小的影响 327
13.4.5 焊盘尺寸的影响 327
13.4.6 衬层厚度的影响 328
13.4.7 芯片工作温度的影响 329
13.4.8 模块级三维设计的可靠性 330
13.4.9 硅通孔重布局的影响 331
13.4.10 各向同性和向异性硅的比较 332
13.5 结论 332
参考文献 332
第14章 机械应力对三维集成电路时序变化的影响 334
14.1 引言 334
14.2 研究现状 335
14.3 基础知识 336
14.3.1 硅通孔/STI致机械应力 336
14.3.2 应力对迁移率变化的影响 337
14.4 设计方法 339
14.5 硅通孔致应力下的迁移率变化 340
14.5.1 单个硅通孔下迁移率的变化 340
14.5.2 多个硅通孔下迁移率的变化 342
14.6 STI致应力下的迁移率变化 344
14.7 硅通孔和STI致应力同时作用下的迁移率变化 348
14.8 机械应力下全芯片三维时序分析 351
14.8.1 三维集成电路的时序分析 351
14.8.2 迁移率变化下时序库的建立 352
14.9 实验结果 354
14.9.1 全芯片迁移率变化图 354
14.9.2 全芯片时序分析结果 354
14.9.3 布局优化结果 358
14.9.4 硅通孔直径对时序的影响 361
14.10 结论 364
参考文献 364
第15章 三维集成电路机械应力的芯片/封装协同分析 366
15.1 引言 366
15.2 研究动机 367
15.3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应力模型 369
15.3.1 应力张量和冯·米塞斯准则 369
15.3.2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的模拟结构 370
15.3.3 管芯叠层的影响 371
15.3.4 衬底厚度的影响 372
15.3.5 多管芯叠层的影响 373
15.3.6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硅特性比较 374
15.3.7 硅通孔和凸点对准的影响 374
15.4 全芯片/封装协同分析 376
15.4.1 横向和纵向的线性叠加 376
15.4.2 全芯片/封装应力分析流程 378
15.4.3 LVLS验证 378
15.4.4 全芯片/封装分析算法 379
15.5 实验结果 381
15.5.1 封装凸点和微凸点的影响 382
15.5.2 凸点大小的影响 383
15.5.3 硅通孔大小的影响 384
15.5.4 间距的影响 385
15.5.5 案例一:宽I/O DRAM 385
15.5.6 案例二:模块级三维集成电路 386
15.6 结论 388
参考文献 388
第16章 应力致时序变化的三维芯片/封装协同分析 390
16.1 引言 390
16.2 研究现状 391
16.3 应力和迁移率变化模型 391
16.3.1 真正的三维芯片/封装应力模型需求 391
16.3.2 压阻效应 393
16.3.3 迁移率变化:二维与三维应力对照 393
16.4 芯片/封装应力对迁移率变化的影响 395
16.4.1 线性叠加原理 395
16.4.2 芯片/封装单元致迁移率变化 397
16.5 芯片/封装应力驱动时序分析 398
16.6 实验结果 400
16.6.1 二维和三维应力对迁移率与时序的影响 400
16.6.2 阻止区尺寸的影响 403
16.6.3 案例:模块级三维设计 405
16.6.4 案例:宽I/O三维设计 406
16.6.5 重要发现和设计准则 408
16.7 结论 409
参考文献 409
第17章 硅通孔界面裂纹分析和优化 411
17.1 引言 411
17.2 基础知识 411
17.2.1 硅通孔界面裂纹 411
17.2.2 能量释放率 412
17.3 硅通孔界面裂纹建模 413
17.3.1 三维有限元分析模拟 414
17.3.2 硅通孔衬层和焊盘的影响 414
17.3.3 硅通孔间距和角度的影响 416
17.3.4 间距和角度的相对重要性 418
17.4 基于DOE的全芯片硅通孔界面裂纹模型 419
17.4.1 设计实验 420
17.4.2 规则硅通孔布局的ERR模型 421
17.4.3 不规则硅通孔布局的ERR模型 422
17.4.4 ERR模型的准确度 424
17.4.5 全芯片分析流程 424
17.5 实验结果 425
17.5.1 阻止区的影响 426
17.5.2 衬层的影响 427
17.5.3 模块级三维设计可靠性 427
17.5.4 总结和重要发现 429
17.6 结论 430
参考文献 430
第五部分 其他论题 433
第18章 利用单片三维集成实现超高密度逻辑设计 433
18.1 引言 433
18.2 研究现状 434
18.3 设计方法 435
18.3.1 库的构建 435
18.3.2 标准单元设计 436
18.3.3 全芯片物理版图 438
18.4 单片三维集成电路中的布线拥塞问题 440
18.5 额外金属层的影响 441
18.5.1 金属层堆叠选择 442
18.5.2 4BM情况中通孔堆叠的RC模型 442
18.5.3 MI-T设计中的延迟和功耗计算 444
18.5.4 仿真结果和讨论 444
18.6 减小金属宽度和间距的影响 447
18.7 器件和互连按比例缩放的影响 451
18.8 结论 453
参考文献 453
第19章 硅通孔按比例缩小对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性能的影响 454
19.1 引言 454
19.2 基础知识 455
19.2.1 硅通孔的设计开支 455
19.2.2 研究动机 456
19.3 库开发流程 456
19.3.1 总体开发流程 456
19.3.2 互连层 457
19.3.3 标准单元库 458
19.4 45nm、22nm和16nm库的比较 460
19.4.1 门延迟和输入电容 460
19.4.2 互连层 461
19.4.3 全芯片二维设计 462
19.5 全芯片三维集成电路设计和分析方法 462
19.6 实验结果 463
19.6.1 仿真设置 463
19.6.2 对硅面积的影响 465
19.6.3 对线长的影响 467
19.6.4 对性能的影响 468
19.6.5 对功耗的影响 469
19.6.6 对管芯数量的影响 469
19.7 结论 471
参考文献 471
第20章 3D-MAPS:具有堆叠存储器的三维大规模并行处理器 474
20.1 引言 474
20.2 结构设计 475
20.2.1 指令集结构 475
20.2.2 单核结构 476
20.2.3 多核结构 476
20.2.4 片外接口 477
20.3 基准应用 477
20.4 硅通孔和堆叠工艺 479
20.5 3D-MAPS的物理设计 480
20.5.1 3D-MAPS版图概述 480
20.5.2 单核与存储块设计 481
20.5.3 顶层设计和电源传输网络 483
20.6 3D-MAPS的设计评估和验证 485
20.6.1 时序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485
20.6.2 功耗和电源噪声分析 487
20.6.3 DRC和LVS 488
20.7 封装和板级设计 489
20.8 管芯照片和测量结果 491
20.9 结论 494
参考文献 494
缩略语 496
- 《女丹仙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修炼秘籍 下》董沛文著 2012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集成曲谱金集 卷7 卷8》黄天骥总主编;王季烈,刘富梁辑 2018
- 《通信电子电路原理及仿真设计》叶建芳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3》路丽明编 2019
- 《NiFe2O4基惰性阳极材料的烧结行为及应用性能》杜金晶,王斌著 201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 7》王云,李泉主编 2014
- 《隐藏的说客 潜意识广告研究》林圣梁著 2009
- 《结构试验》林圣华编 1987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看图施工》李立强,李万胜,林圣源编 2006
- 《抹灰工小手册》林圣源编 2006
- 《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林圣圭 2017
- 《宏观金融实验》林圣渊主编 1990
- 《APPLESOFT程式语言》林圣修,杨爱能编译 2222
- 《BASIC APPLE BASIC程式设计》林圣修,骆德廉译 2222
- 《远古人类的家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林圣龙 1998
- 《林圣元油画》林圣元 200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抗战三部曲 国防诗歌集》蒲风著 1937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
- 《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丛书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教程》(中国)工控帮教研组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