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检验医学知识高级教程
检验医学知识高级教程

检验医学知识高级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保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6744874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按照国家及河北省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以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线,以疾病诊断治疗为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检验医学知识高级教程》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室管理与科研 2

第一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论 2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2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管理及管理特性 2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4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论 4

第二节 检验前质量保证 5

第三节 室内质量控制 6

第四节 室间质量评价 8

第五节 检验后质量控制 9

第三章 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1

第四章 临床检验项目的方法学评价 13

第一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评价 13

第二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学评价 13

第三节 参考区间 14

第五章 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评价 15

第一节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原则 15

第二节 ROC曲线 16

第六章 实验室认可 17

第一节 实验室认可的概念及意义 17

第二节 实验室认可体系 18

第三节 实验室认可活动及相关标准 18

第七章 医学科学研究概论 19

第一节 医学科研的类型与基本步骤 19

第二节 医学科研的伦理与道德 21

第八章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

第一节 医学科研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 22

第二节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23

第九章 研究资料的统计推断 24

第一节 研究资料的参数估计 24

第二节 医学科研中的假设检验 24

第三节 病因的因果联系及其推断 25

第十章 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 27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基础及一般过程 27

第二节 医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27

第三节 Meta分析 28

第十一章 医学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29

第一节 文献的概念和类型 29

第二节 文献检索及网络数据库 29

第三节 医学文献的利用 30

第十二章 医学科研的选题与项目申报 31

第一节 选题的原则与方法 31

第二节 课题的来源与申报 32

第十三章 医学综述和科研论文撰写 33

第二部分 临床基础检验 36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36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 36

第二节 血涂片制备与染色 36

第二章 血液常规检验 38

第一节 红细胞检测 38

第二节 白细胞检测 41

第三节 血小板检测 44

第四节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45

第五节 显微镜涂片复检规则 46

第三章 尿液一般检验 48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48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 49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54

第四节 尿液分析仪检查 56

第四章 体液检验 58

第一节 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58

第二节 粪便标本一般检查 58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 59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61

第五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 63

第六节 精液检查 64

第七节 前列腺液检查 65

第八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66

第九节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67

第三部分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70

第一章 概述 70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70

第二节 寻找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诊断指标 70

第三节 循证检验医学 71

第四节 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71

第五节 临床生化与分子诊断学 73

第二章 光谱分析技术 74

第一节 吸收光谱分析 74

第二节 发射光谱分析 74

第三节 散射光谱分析 75

第三章 色谱分析技术及质谱技术 76

第一节 薄层层析法 76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76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 77

第四节 质谱技术原理 77

第五节 质谱技术的应用 78

第四章 电泳技术 79

第一节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79

第二节 凝胶电泳 79

第三节 等电聚焦电泳 79

第四节 双向电泳 80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80

第六节 芯片电泳 81

第五章 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化分析技术 82

第一节 自动生化分析的基本方法 82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及评价 82

第三节 干化学分析技术 83

第四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全实验室自动化 83

第六章 生物传感器技术 85

第一节 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85

第二节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85

第三节 热生物传感器 86

第四节 光学生物传感器 86

第五节 纳米生物传感器 87

第七章 生物芯片技术 88

第一节 生物芯片的特点及种类 88

第二节 DNA芯片 88

第三节 蛋白质芯片 89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应用及面临的困难 89

第八章 糖代谢紊乱分析技术 91

第一节 机体葡萄糖检测方法和糖尿病诊断标准 91

第二节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检测 91

第三节 血液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92

第四节 血糖调节激素的检测 93

第五节 各型糖尿病及其发病机制 93

第六节 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94

第九章 脂代谢紊乱分析技术 95

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组成及代谢 95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受体及参与脂代谢的酶 95

第三节 血浆脂类的检测及进展 96

第四节 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97

第五节 脂代谢异常与肾病综合征 97

第十章 蛋白质与核酸代谢分析技术 99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病理变化 99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99

第三节 氨基酸代谢及其紊乱 100

第四节 核酸代谢及其紊乱 102

第十一章 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及骨代谢紊乱 103

第一节 钠、钾、氯及渗透压检测 103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检验 103

第三节 钙、磷、镁代谢及激素调节 104

第四节 钙、磷、镁代谢紊乱 105

第五节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 105

第十二章 肝胆疾病的检验 106

第一节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测 106

第二节 酒精性肝病的实验室检测 107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检验 107

第四节 肝性脑病的病因及检测 108

第五节 胆红素代谢紊乱 109

第六节 胆汁酸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检测 109

第十三章 胃、肠、胰腺疾病的分析技术 110

第一节 胃、肠、胰腺的功能及其紊乱 110

第二节 胃、肠、胰腺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110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111

第四节 胰腺炎 111

第五节 胃、肠、胰腺肿瘤 112

第十四章 肾脏疾病的检验 114

第一节 肾功能的生化检验 114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115

第三节 肾小管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116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检查 117

第五节 肾功能衰减的实验室检测 118

第十五章 心血管疾病的分析技术 119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119

第二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 120

第三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原则 121

第四节 心功能衰减的实验室诊断 121

第十六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分析技术 123

第一节 内分泌疾病的常用生物化学检验 123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化检验 124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紊乱的生化检验 125

第四节 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生化检验 126

第五节 性激素紊乱的生化检验 127

第十七章 复杂性疾病的分析技术 129

第一节 复杂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学策略 129

第二节 肿瘤的分子诊断 130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及分子诊断 132

第四节 糖尿病的分子诊断 132

第五节 代谢综合征的分子诊断 133

第十八章 治疗药物检测 135

第一节 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 135

第二节 治疗药物浓度检测与临床应用 135

第三节 常用药物浓度检测的主要药物及方法 136

第四部分 临床免疫学检验 140

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 140

第一节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 140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 141

第三节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42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 143

第二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 144

第一节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144

第二节 放射免疫技术 145

第三节 荧光免疫技术 146

第四节 酶免疫技术 146

第五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147

第六节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 148

第七节 固相膜免疫技术 149

第八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50

第三章 免疫细胞及其检测 152

第一节 免疫细胞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 152

第二节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152

第四章 免疫分子及其检测 15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 154

第二节 补体测定 155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测定 156

第五章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158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学检验 158

第二节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学检验 159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性检验 160

第四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学检验 161

第五节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学检验 162

第六节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学检验 163

第七节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学检验 164

第六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 165

第一节 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原则 165

第二节 常用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165

第七章 免疫学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 167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167

第二节 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167

第三节 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168

第四节 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 168

第五节 流式细胞仪 168

第五部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172

第一章 概述 172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与运送 172

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 172

第三节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173

第四节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 173

第二章 临床细菌学检验 175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75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76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76

第四节 细菌感染的检验技术 177

第五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177

第六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 178

第七节 革兰阳性球菌 179

第八节 革兰阴性球菌 179

第九节 肠杆菌科 180

第十节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181

第十一节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181

第十二节 弧菌科 181

第十三节 弯曲菌与螺杆菌 182

第十四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182

第十五节 棒状杆菌属 182

第十六节 分枝杆菌属 183

第十七节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83

第十八节 厌氧菌 184

第十九节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184

第三章 临床真菌学与检验 185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85

第二节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186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检验技术 186

第四节 浅部感染真菌 187

第五节 深部感染真菌 188

第四章 临床病毒学与检验 189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性 189

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90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验技术 191

第四节 呼吸道病毒 192

第五节 肠道病毒 193

第六节 肝炎病毒 195

第七节 疱疹病毒 197

第八节 黄病毒 198

第九节 逆转录病毒 200

第十节 其他病毒 202

第十一节 朊粒 203

第五章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204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204

第二节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206

第六章 消毒灭菌 207

第七章 医院感染 209

第一节 概念 209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209

第三节 医院感染调查 210

第六部分 临床血液学检验 212

第一章 概论 212

第一节 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 212

第二节 血液学和临床的关系 212

第三节 血液学实验室质量管理 212

第二章 造血检验 214

第一节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214

第二节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215

第三节 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217

第三章 红细胞检验 218

第一节 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218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218

第三节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219

第四章 白细胞检验 221

第一节 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221

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221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221

第五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 226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226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227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228

第七部分 临床输血技术 232

第一章 法律法规 23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3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3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32

第四节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233

第五节 《艾滋病防治条例》 233

第六节 《血站管理办法》 233

第七节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234

第八节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234

第九节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235

第十节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235

第十一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36

第十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 236

第十三节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 236

第十四节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237

第十五节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 237

第十六节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 237

第十七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 238

第十八节 《消毒技术规范(2002)-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38

第十九节 《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238

第二章 输血专业知识 239

第一节 无偿献血与安全献血知识 239

第二节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与应用 239

第三节 临床输血专业知识 239

第四节 献血和输血伦理原则、准则及管理方法等 241

第三章 输血相关专业知识 242

第一节 输血相关基本理论与应用 242

第二节 输血相关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244

第三节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与应用 244

第四节 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46

第五节 输血治疗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246

第四章 专业实践技术知识 249

第一节 各种血液成分制备原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 249

第二节 血液筛查策略的建立方法,血液筛查试验的评价与选择方法 250

第三节 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原理、方法、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 250

第四节 临床合理输血与疗效评估 252

第五节 自身输血、血液代用品应用 252

第六节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 253

第七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专业知识 254

第八节 相关性疾病输血及实验室检查项目 254

第八部分 疾病控制微生物检验和卫生理化检验第一章 绪论 256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256

第二节 细菌 258

第三节 病毒 260

第四节 真菌 262

第二章 感染与感染性疾病 263

第一节 细菌感染 263

第二节 病毒感染 263

第三节 真菌感染 264

第三章 疾病的诊断 265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 265

第二节 真菌感染的诊断 265

第四章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检验 267

第五章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269

第一节 实验室安全 269

第二节 实验室管理 270

第六章 卫生理化概论 273

第一节 化学实验室安全 273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技术 273

第三节 定量分析中的数据处理 277

第四节 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78

第五节 分析结果的判定与表达 279

第六节 中毒的特征与表现 279

第七章 样品处理与柱色谱分析技术 281

第一节 色谱分析法原理 281

第二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 282

第三节 色谱仪的维护与保养 282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283

第八章 光谱分析技术 285

第一节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85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 286

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与红外光谱谱图处理技术 287

第九章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 289

第一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基本原理 289

第二节 色谱-质谱联用仪 289

第十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 292

第一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92

第二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292

第九部分 医学遗传性检验 294

第一章 染色体和细胞培养 294

第一节 染色体 294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 294

第二章 细胞分裂 295

第一节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295

第二节 生殖细胞的发生与减数分裂 295

第三章 染色质 297

第一节 染色质特性 297

第二节 染色质失活 297

第三节 染色质检查 298

第四节 染色质畸变 298

第四章 染色体分析技术 300

第一节 染色体核型分析 300

第二节 植物血凝素和秋水仙素 300

第三节 染色体制备技术 300

第四节 染色体显示技术 301

第五章 染色体疾病诊断 303

第一节 高分辨率显色技术 303

第二节 姊妹染色体 304

第三节 姊妹染色体互换检测技术 304

第六章 迟复制X染色体与染色体脆性位点检测技术 306

第一节 迟复制X染色体 306

第二节 染色体脆性位点检测技术 306

第三节 脆性X染色体评价及临床价值 307

第七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08

第一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308

第二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 308

第八章 产前诊断 310

第一节 产前诊断内容 310

第二节 产前诊断要求 310

第三节 产前诊断程序 311

第四节 产前诊断常用的方法 312

第九章 羊水检测技术 314

第一节 羊水细胞标本制备 314

第二节 羊水细胞培养 314

第三节 羊水泡沫试验 315

第四节 绒毛细胞染色体制备技术 315

第五节 骨髓染色体制备技术 316

第十章 常染色体病 317

第一节 染色体病分类 317

第二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17

第三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18

第十一章 性染色体病 319

第一节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319

第二节 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319

第三节 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320

第十二章 单基因及多基因遗传病 322

第一节 DNA结构特点 322

第二节 RNA结构特点 323

第三节 遗传复制 323

第四节 基因与基因位点 324

第十三章 基因诊断技术 326

第一节 PCR技术 326

第二节 基因诊断 326

第三节 探针杂交技术 327

第四节 Southern印迹技术 3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