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心理学  本科精神医学  第2版
临床心理学  本科精神医学  第2版

临床心理学 本科精神医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伟,张宁主编;薛志敏,汤艳清,张岚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117235228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临床心理学 本科精神医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临床心理学的概念 1

二、临床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

三、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四、临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二节 历史与发展 4

一、历史 4

二、现状 6

三、发展前景 7

第二章 临床访谈与评估 10

第一节 临床访谈概述 10

一、临床访谈的概念 10

二、临床访谈的类型与特征 11

三、临床访谈的影响因素 13

第二节 临床访谈的基本过程 15

一、介绍阶段 15

二、开始阶段 15

三、主体阶段 16

四、结束阶段 18

五、终止阶段 18

第三节 临床访谈基本技巧 18

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18

二、倾听技巧 19

三、参与技巧 20

四、影响技巧 21

第四节 临床访谈的应用 23

一、临床面对面访谈 23

二、在线访谈和其他非面对面访谈 28

第五节 临床访谈需要关注的其他问题 29

一、多元文化视角 29

二、记笔记 30

三、录音录像 30

四、伦理问题 30

五、访谈室设置 32

六、时间界限 32

七、访谈者仪表 32

第六节 临床心理评估 32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与意义 32

二、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34

三、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 36

四、评估者的相关要求和管理 39

第三章 心理评估工具 4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3

一、心理测验的本质 43

二、心理测验的优点 43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44

第二节 智力测验 44

一、智力、智商及智力水平的分级 45

二、常用智力测验和发展量表 46

第三节 人格测验 51

一、间接测量工具 52

二、直接测量工具 53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 55

一、神经心理测验的概念 55

二、常用神经心理测验 56

第五节 其他心理测验 60

一、症状评定量表 60

二、应激相关评定量表 63

第四章 心理治疗理论 67

第一节 各流派渊源与现状 67

一、行为治疗理论 67

二、精神分析理论 71

三、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76

四、认知治疗理论 78

第二节 生物学基础 80

一、心理治疗的认知生理 81

二、心理治疗中的情绪生理 83

三、心理治疗中的言语和行为生理 83

第三节 社会学基础 83

一、行为疗法的社会学基础 83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社会学基础 84

三、人本主义疗法的社会学基础 85

四、认知疗法的社会学基础 85

第四节 信仰作用 85

第五章 经典心理治疗技术 90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90

一、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90

二、经典精神分析技术 90

三、后弗洛伊德技术 92

四、适应证 93

五、评价 93

第二节 行为治疗 93

一、行为疗法概述 94

二、行为治疗技术 94

三、适应证 99

四、评价 99

第三节 认知疗法 99

一、概述 100

二、认知疗法过程 100

三、常用的治疗技术 100

四、认知-行为疗法 102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 103

一、治疗方法 103

二、应用的领域 105

第五节 森田疗法 105

一、概述 105

二、森田疗法的原则 107

三、森田疗法的实施 108

四、森田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10

第六节 其他经典疗法 110

一、支持疗法 110

二、内观疗法 114

三、暗示疗法 117

四、催眠疗法 118

五、松弛疗法 120

第六章 近代心理治疗技术 123

第一节 家庭疗法 123

一、概述 123

二、家庭疗法的基本理论 124

三、基本技术及适应证 125

四、评价与进展 126

第二节 交互分析疗法 127

一、概述 127

二、基本理论 127

三、基本治疗技术及适应证 129

四、评价与进展 131

第三节 心理剧 131

一、概述 131

二、基本理论 132

三、基本技术及适应证 133

四、评价与发展 135

第四节 艺术疗法 135

一、概述 135

二、基本理论及适应证 136

三、基本技术 136

四、评价及进展 140

第五节 集体心理疗法 140

一、概述 140

二、基本理论 141

三、基本过程与技术 141

四、评价与发展 145

第六节 其他近代疗法 146

一、叙事治疗 146

二、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148

三、性疗法 149

四、构造化联想法疗法 151

第七章 心理治疗评估与治疗督导 155

第一节 心理治疗评估 155

一、心理治疗的作用 155

二、心理治疗的副作用 156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督导 158

一、督导的作用与模型 158

二、心理治疗督导的过程与分类 161

三、心理治疗督导的形式与内容 161

第三节 心理治疗师的培养 164

一、心理治疗师胜任力的评估模型 164

二、心理治疗师的胜任力培养途径 165

第八章 医患心理与医患关系 167

第一节 医患角色 167

一、角色的概念 167

二、病人角色 167

三、医师角色 169

四、护士角色 170

第二节 病人心理特点 171

一、病人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变化 171

二、不同患病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173

三、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174

第三节 求医行为 176

一、概述 176

二、求医行为的过程 176

三、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77

第四节 遵医行为与伤医行为 177

一、概念 177

二、遵医行为的评估方法与影响因素 178

第五节 医务人员的心理行为特点 179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 179

二、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80

三、维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 180

第六节 医患关系模式及影响因素 181

一、医患关系模式 181

二、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183

三、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184

第七节 医患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185

一、医患交往的原则 185

二、言语交往的技巧 185

三、非语词性交往的技巧 186

第九章 应激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一、应激概念 189

二、应激的理论模型 189

三、心理应激及其临床意义 191

第二节 应激源 191

一、应激源的概念与分类 191

二、应激源的研究 192

第三节 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 192

一、认知评价 192

二、应对方式 193

三、社会支持 194

四、人格特质 196

第四节 应激的心理反应 196

一、应激的认知反应 197

二、应激的情绪反应 197

三、应激的行为反应 197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198

一、概述 198

二、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199

第十章 心身及心身相关疾病 202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202

一、心身疾病概念及疾病特点 202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

第二节 睡眠障碍 204

一、睡眠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204

二、常见睡眠障碍 205

三、失眠症 205

第三节 疼痛障碍 207

一、概述 207

二、慢性疼痛的心身机制 208

三、常见的疼痛障碍 210

四、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疗 210

第四节 成瘾问题 211

一、概述 211

二、成瘾问题的影响因素 212

三、常见的物质滥用与依赖 214

四、行为成瘾 215

第五节 其他系统疾病 216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6

二、原发性高血压 217

三、糖尿病 218

四、哮喘 219

五、消化性溃疡 220

六、癌症 220

七、经前期情绪障碍 221

第十一章 危机干预 224

第一节 危机理论和临床表现 224

一、危机及危机干预的概念 224

二、危机及危机干预的理论 225

三、心理危机临床表现 226

第二节 危机干预模式与技术 228

一、危机干预模式 228

二、危机干预原则 229

三、危机干预基本步骤 230

四、危机干预技术 231

第三节 自杀预防 235

一、自杀的概念 235

二、自杀学有关理论 235

三、自杀的国内外现状 237

四、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 238

五、自杀预防 240

第十二章 心理康复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康复医学 246

二、康复心理学 246

三、心理康复 247

第二节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特征 248

一、病残后病人及照料者的心理特征 248

二、影响康复中病人心理状况的因素 251

第三节 促进心理康复的方法 254

一、病人和照料者心理健康教育 254

二、建立心理康复的应对支持系统 254

三、促进心理康复的技术与方法 255

第四节 特殊类型病人的心理康复 256

一、肢体功能障碍的心理康复 257

二、感觉器官功能障碍的心理康复 258

三、老年病人的心理康复 259

四、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 259

第十三章 临终关怀与居丧安抚 262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 262

一、定义 262

二、历史沿革 263

三、意义 263

第二节 临终关怀 264

一、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264

二、临终关怀的原则 264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265

四、临终关怀的过程 267

第三节 居丧安抚 270

一、居丧者悲伤心理的发展过程 270

二、居丧者悲伤心理辅导的原则 271

三、对居丧者悲伤辅导的目标 272

四、对居丧者悲伤辅导的实施 272

五、对居丧者具体的心理治疗 273

参考文献 27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2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