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韩学源流
韩学源流

韩学源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洪兵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709563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中国素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传统。先秦诸子之中,“老学”、“庄学”、“《论语》学”或“孔学”、“孟学”、“荀学”以及“墨学”之源流,前贤皆有专书论列,惟独“韩(非)学”源流之系统探讨尚属阙如。韩非子作为先秦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且又为先秦思想之殿军,于中国古今学术及治道均有深远影响。古今学人致力于“韩学”研究者,代不乏人,成就斐然。其中,因学术立场及时代环境的影响,褒扬者有之,痛伐者亦有之。
《韩学源流》目录
标签:源流

前言 1

第一章 “韩学”极盛与秦朝二世而亡 1

第一节 秦王嬴政为何重视“韩学” 2

一、“韩学”入秦 2

二、秦王嬴政对韩非子为何产生共鸣 4

第二节 “韩学”与秦朝政治实践 8

一、韩非子与秦朝中央集权 9

二、秦朝焚书与“韩学”之影响 12

三、韩非子之治吏学说与秦朝监察制度 14

四、韩非子“法治”学说与秦朝实践 23

第三节 秦二世、李斯眼中的“韩学” 26

一、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 26

二、无边界的严刑峻法 32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韩学” 36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非韩”思潮与“韩学”余脉 37

第二节 晁错思想的“韩学”特质 40

一、晁错与韩非子之“术” 41

二、晁错与韩非子“趋利避害”的人性论 45

三、晁错、贾谊尊君与“韩学”之关系 51

四、晁错与法术之士 54

第三节 《淮南子》与“韩学” 61

一、《淮南子》既“尊韩”又“非韩” 62

二、《淮南子·主术训》之“尊韩” 64

三、《齐俗训》与《氾论训》之“韩学”影迹 71

四、《淮南子》“非韩”的两种思路 76

第四节 《盐铁论》与“韩学” 79

一、法家评价与刑德关系 80

二、义利之辨与农商关系问题 89

三、桑弘羊能代表法家吗? 93

第五节 扬雄与王充之“非韩” 97

一、扬雄之“非韩” 98

二、王充之“非韩” 100

第三章 汉魏之际的“韩学” 137

第一节 王符《潜夫论》与“韩学” 140

一、王符与韩非子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激愤的批判意识 142

二、王符与韩非子具有相似的政治主张 150

三、王符与韩非子具有相似的人性论 154

第二节 崔寔《政论》与“韩学” 161

一、宜参霸政 163

二、王权焦虑与整顿吏治 167

三、提倡久任制、反对酷吏政治 170

四、移风易俗与恢复肉刑 175

第三节 仲长统《昌言》与“韩学” 178

一、纵论治乱大势 178

二、德教与刑罚 180

三、天子应守法 182

第四节 荀悦《申鉴》与“韩学” 183

一、“刑礼兼济”、“德刑并用” 184

二、或然人性论 185

三、四患五政 189

第五节 刘廙《政论》与“韩学” 193

一、“君逸臣劳” 195

二、“清吏为奸”之现象及解决办法 197

三、人君不蔽之术 203

第六节 桓范《世要论》与“韩学” 206

一、《世要论》之“君道观” 207

二、《世要论》之“臣道观” 211

三、《世要论》之治国方略 215

第七节 三国时期的“韩学”实践 217

一、诸葛亮之“韩学”实践 218

二、曹操之“韩学”实践 225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韩学” 240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韩学”实践 242

一、晋元帝用申、韩 243

二、“主威独运”之宋武帝 247

三、王融的法家倾向 250

四、明法峻刑之王猛 252

五、北魏皇帝喜“韩学” 259

六、苏绰、宇文泰好申韩之学 268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韩学”研究 271

一、《抱朴子》与“韩学” 272

二、《刘子》与“韩学” 275

第五章 唐宋时期的“韩学” 284

第一节 《贞观政要》与“韩学” 284

一、“难言”困境与太宗之纳谏 286

二、君臣关系之信与不信 288

三、任贤如何可能? 291

四、天下之法 294

第二节 李宗闵《随论》与“韩学” 296

一、可以王而王,可以霸而霸 298

二、“枉己行道”与“洁己枉道” 301

第三节 北宋时期的“韩学” 314

一、欧阳修、苏轼与苏辙的“韩非论” 314

二、王安石与“韩学” 318

三、李觏与“韩学” 319

第四节 南宋时期的“韩学” 322

一、朱熹与“韩学” 322

二、陈亮与“韩学” 325

三、晁公武、高似孙、黄震、王应麟的“韩非论” 329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韩学” 334

第一节 何犿与“韩学” 335

第二节 明代的子学复兴思潮与“韩学”研究 336

一、嗜古之风与《韩非子》之文及其刊刻 336

二、明代学者之“韩非论” 339

三、明代“韩学”兴起之历史背景 342

第三节 清代的子学复兴思潮与“韩学”研究 345

一、清代诸子学兴盛 345

二、清代中期以前的“韩学”研究 349

三、晚清时期的“韩学”研究 355

第七章 民国时期子学的全面复兴与“韩学”研究 36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经学瓦解与子学全面复兴 367

第二节 《韩非子》之文献整理与“韩学”研究之现实关怀 372

一、《韩非子》之文献整理 372

二、民国学者的救世情怀与“韩学”研究 374

第三节 西学视域中的“韩学”研究 383

一、“韩学”的正面研究 383

二、“韩学”之批判性研究 391

余论 3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