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家用贴敷
家用贴敷

家用贴敷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现民,魏小丽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4952876
  • 页数:154 页
图书介绍:贴敷疗法是将药物敷贴于人体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它集针灸和中药治疗所长,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经济实用、简单易学、易于接受、便于推广等特点。编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敷贴疗法的机理、特点、操作与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以病为纲,因病选方,整理出70余种疾病的贴敷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每病在介绍疾病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药物、穴位的选取,药物的制备及操作方法,力求内容简明扼要,处方取材方便,安全实用,易懂易学。本书适合中医药爱好者、患者及广大普通读者使用,可作为自学及家庭医疗用书。
《家用贴敷》目录
标签:主编 家用

第一章 绪论 1

一、贴敷治病的特点 2

(一)疗效显著,适应证广 2

(二)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3

(三)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3

(四)取材广泛,价格低廉 4

(五)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4

二、贴敷治病的作用 4

(一)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5

(二)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 5

(三)综合作用 7

第二章 贴敷的操作方法 9

一、贴敷材料 9

(一)药物选择 9

(二)常用剂型 10

二、贴敷基本方法 13

(一)穴位的选配 13

(二)定穴与消毒 14

(三)贴敷的方法 14

(四)固定与换药 16

三、常用中药介绍 16

第三章 贴敷应用须知 47

一、贴敷的正常反应 47

(一)贴敷前的心理护理 47

(二)贴敷中的观察护理 48

二、贴敷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 48

三、贴敷的禁忌证 48

四、贴敷的注意事项 49

(一)选准穴位,注意体位 49

(二)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 49

(三)认真固定,时间适宜 49

(四)精确配方,注意保存 50

(五)综合治疗,提高效果 50

(六)注意观察,恰当护理 50

第四章 贴敷治疗常见病证 52

一、内科疾病 52

(一)感冒 52

(二)便秘 53

(三)胆囊炎 54

(四)癫痫 55

(五)呃逆 56

(六)肺炎 57

(七)风湿性心脏病 58

(八)腹痛 59

(九)高血压 59

(十)黄疸 60

(十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61

(十二)咳嗽 62

(十三)慢性肝炎 63

(十四)慢性肾炎 64

(十五)面肌痉挛 65

(十六)面瘫 66

(十七)面痛 67

(十八)呕吐 68

(十九)贫血 68

(二十)失眠 69

(二十一)糖尿病 70

(二十二)头痛 71

(二十三)胃痛 72

(二十四)胃下垂 73

(二十五)哮喘 74

(二十六)泄泻 75

(二十七)心悸 76

(二十八)心绞痛 77

(二十九)心律不齐 78

(三十)眩晕 79

(三十一)晕动症 80

(三十二)慢性支气管炎 80

(三十三)中风 82

(三十四)痢疾 83

(三十五)遗精 84

(三十六)阳痿 85

(三十七)前列腺疾病 87

二、儿科疾病 88

(一)小儿发热 88

(二)小儿疳积 90

(三)小儿惊风 92

(四)小儿咳嗽 93

(五)小儿哮喘 95

(六)小儿遗尿 96

(七)小儿流涎 97

三、妇科疾病 98

(一)痛经 98

(二)月经不调 100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100

(四)急性乳腺炎 101

(五)乳腺增生 103

(六)妊娠呕吐 104

(七)胎位不正 105

(八)子宫脱垂 105

(九)子宫肌瘤 106

(十)慢性盆腔炎 107

(十一)宫颈糜烂 109

(十二)闭经 110

(十三)外阴瘙痒 110

(十四)慢性子宫颈炎 111

(十五)乳头破裂 112

(十六)不孕症 113

四、外科疾病 113

(一)肩周炎 113

(二)颈椎病 115

(三)皮肤烧烫伤 117

(四)膝关节痛 119

(五)腰痛 120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121

(七)股骨头坏死 123

五、五官科疾病 124

(一)鼻衄 124

(二)慢性鼻炎 125

(三)耳聋、耳鸣 126

(四)近视 127

(五)睑腺炎 128

(六)牙痛 129

(七)咽喉肿痛 130

附录 人体常用穴位 133

一、定位方法 133

(一)骨度分寸法 133

(二)体表标志法 136

(三)手指比量法 136

(四)简便取穴法 137

二、常用穴位 137

(一)头面部穴位 137

(二)胸腹部穴位 141

(三)背腰部穴位 144

(四)上肢部穴位 147

(五)下肢部穴位 1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