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中国的吉林  上
当代中国的吉林  上

当代中国的吉林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的吉林》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1708458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丛书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条战线的力量完成的鸿篇巨制,这本纪念册就是以浓缩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再现了丛书的编撰、出版、发行过程。纪念册由盛世修史、巨大关怀、万人著书、国史瑰宝、薪火传扬五部分组成。
《当代中国的吉林 上》目录

绪论 1

壮丽的山川 1

丰富的自然资源 7

行政区划与人口 15

古代的吉林 19

近代吉林人民的反帝斗争 27

沦陷十四年 33

解放战争时期的伟大斗争 40

第一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59

一、农业互助合作的初步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59

二、社会主义工业基础的初步形成与工业生产的发展 63

三、社会主义商业体系的建立与城乡流通渠道的疏通 65

四、私营工商业的调整及其发展 67

第二节 为保证国民经济恢复而进行的各种斗争 68

一、抗美援朝 68

二、镇压反革命 70

三、“三反”和“五反” 72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现(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 75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5

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75

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突击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7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9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营经济的矛盾 79

二、改造的基本政策、方法和步骤 81

第三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3

一、手工业的基本状况 83

二、改造的方针、步骤 84

三、经验教训 85

第四节 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86

一、积极进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86

二、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 88

三、大力发展农业 89

四、中共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整风反右 90

五、“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 91

第三章 “大跃进”的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一九五八——一九六六年五月) 93

第一节 “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挫折与困难 93

一、“大跃进”运动 93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96

三、“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 97

四、中共吉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持续跃进 100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01

一、“左”倾冒进造成的困难局面 101

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03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 105

第三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其影响 106

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06

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08

第四节 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110

一、农业基础得到了加强 110

二、工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111

三、重点建设成就显著 111

四、教育、科学事业在调整中得到发展 112

第四章 十年动乱时期的社会与经济(一九六六年六月——一九七六年十月) 11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政治动乱造成经济的严重破坏 114

一、从红卫兵、造反派的“造反”、“夺权”到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114

二、政治动乱造成经济的严重破坏 117

第二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使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 118

一、中共吉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118

二、用政治取代经济,以革命冲击生产 118

三、无视经济规律,重刮“高指标、瞎指挥”的歪风 119

四、批“资本主义倾向”,造成城乡经济的凋敝 121

五、混淆敌我,制造大量冤假错案 121

第三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已经好转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 123

一、“批林批孔”运动在吉林省的发展 123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给吉林省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124

第四节 国民经济在艰难曲折中得到发展 125

一、农业 126

二、工业 128

三、基本建设 130

四、经济发展的原因 130

第五章 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前进(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年) 133

第一节 全面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 133

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133

二、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确立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136

三、贯彻以调整为主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37

四、企业的全面整顿 141

五、中共吉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现三个“根本好转” 142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143

一、改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 143

二、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147

三、新型合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48

四、改革农村供销社的管理体制 148

五、改革统购派购制度和调整产业结构 150

第三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多方探索 152

一、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 152

二、以搞活企业为中心,进行配套改革 154

三、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辐射作用 162

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163

五、逐步建立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型的流通网络 165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新发展 166

一、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166

二、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70

三、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72

第二编 经济建设第六章 农业 17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 179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 180

二、农业生产的调整 181

三、在动乱中发展 182

四、新时期的农业 183

第二节 商品粮基地建设 184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概况 184

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188

第三节 农业振兴的基本经验 189

一、改革使农业获得了生机和活力 189

二、科学技术使农业增强了后劲 192

三、积极发展农业教育事业是农业振兴之本 193

第七章 林业 195

第一节 林业发展过程 195

一、有计划地保护和发展林业 195

二、确立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 196

三、林业资源遭受空前破坏 197

四、建设发达的林业 198

第二节 森林资源的保护 199

一、森林资源现状 199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 200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02

一、种苗事业 202

二、城乡绿化 205

三、吉林省的“三北”防护林建设 206

第四节 森林工业 208

一、木材生产 208

二、林产工业 209

三、林区集体经济 211

第八章 畜牧业 212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过程 212

一、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 212

二、畜牧业的曲折前进 213

三、畜牧业的振兴 214

第二节 畜禽品种改良 216

一、马匹改良 217

二、黄牛改良 217

三、绵羊改良 218

四、猪种改良 218

五、良种家禽的选育与推广 218

六、培育畜禽新品种 219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219

一、建立兽医机构 219

二、培养兽医队伍 220

三、防治畜禽传染病 220

四、中西兽医结合 221

第四节 草地建设 221

一、草场类型及分布 221

二、草场保护 222

三、草场建设 223

第九章 特产业 225

第一节 特产业概况 225

一、丰富的特产资源 225

二、特产业的发展 226

第二节 特种经济动物的开发利用 227

一、药用动物 227

二、毛皮动物 228

三、经济昆虫 229

第三节 特种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 230

一、药材 230

二、果树 232

三、食用菌 233

四、山野菜及香料植物 233

第十章 水利 235

第一节 水利资源特征 235

一、年际和年内变率大 235

二、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 236

三、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不足 237

四、部分地区水质不良 237

第二节 水利建设发展过程 237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概况 237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建设 238

第三节 水利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243

一、水利建设的成就 243

二、基本经验教训 247

第十一章 水产业 249

第一节 水产资源 249

一、水面资源 249

二、鱼类资源 249

第二节 水产生产 250

一、旧中国的吉林省渔业 250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吉林省渔业 251

第三节 水产业的组织管理 255

一、渔业生产组织 255

二、技术推广 256

第十二章 农业机械化事业 258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 258

一、国家办机械化时期 258

二、集体办机械化时期 259

三、农民、集体和国家共同办机械化时期 260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与技术推广 261

一、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机构 261

二、农业机械化的经营管理 262

三、农业机械的供应和修理 263

四、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推广工作 264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 266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 266

一、萌芽阶段 266

二、停顿阶段 267

三、复兴阶段 267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成就和经验 270

一、主要成就 270

二、兴办乡镇企业的主要经验 272

第十四章 机械电子工业 276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制造厂 277

一、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277

二、奉献的三十年 279

三、跨上新的征程 281

第二节 民用机械工业 284

一、在改造中起步 285

二、新的发展 286

三、在动乱中前进 286

四、在改革中的变化 287

第三节 农业机械工业 288

一、新式农具的生产 288

二、农机制造业的兴起 289

三、配套建设 290

四、稳步发展 292

第四节 电子工业 293

一、无线电产品批量生产 294

二、生产黑白电视机 295

三、第四代计时产品与彩色电视机投产 296

第十五章 石油化学工业 299

第一节 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300

一、吉化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300

二、吉化公司的巨大变化 302

第二节 松辽盆地中部的吉林油田 304

一、油田开发 305

二、油田会战 306

三、健康发展 307

第十六章 电力工业 310

第一节 电力工业的发展 310

一、解放前的电力工业 310

二、电力工业的恢复与建设 310

三、电力工业的振兴 311

第二节 松花江上的梯级电站 313

一、丰满发电厂 313

二、白山发电厂 315

三、红石水电站 316

第三节 电热联产的火力发电 317

一、吉林热电厂 317

二、长山热电厂 318

第四节 蓬勃发展中的小水电 319

一、小水电的发展 319

二、农村电气化的试点 320

第十七章 煤炭工业 321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 321

一、煤炭生产的历史状况 321

二、煤炭生产的起伏发展 322

第二节 重点矿区 325

一、老矿区的改造与扩建 325

二、新矿区的开发与建设 326

第三节 地方煤炭工业 327

一、老井的恢复与改造 328

二、矿井的调整与新建 328

三、多种形式办矿 329

第十八章 冶金工业 331

第一节 钢铁工业 331

一、通化钢铁公司的创建 331

二、通化钢铁公司的艰辛历程 332

三、通化钢铁公司的崛起 333

四、地方小钢铁工业的发展 335

第二节 铁合金工业 336

一、中国第一家大型铁合金企业 336

二、开发新品种,登上新台阶 336

三、新时期的调整与提高 338

第三节 炭素工业 339

一、兴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炭素制品企业 339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 339

三、攀上新的高峰 341

第四节 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工业 343

一、黄金生产 343

二、镍与其它有色金属工业 346

第十九章 建材工业与非金属矿产加工业 349

第一节 建材工业 349

一、老企业的恢复与改造 349

二、主要行业的创建和成长 351

三、新型建材工业开始起步 352

第二节 非金属矿产加工业 353

一、非金属矿产加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353

二、非金属矿产的全面开发与利用 355

第二十章 纺织、造纸与日用品工业 357

第一节 纺织工业 357

一、老企业的恢复与新企业的建立 357

二、骨干企业的建立与发展 359

三、纺织工业的配套发展 361

第二节 造纸工业 364

一、基础建设 365

二、大跃进的干扰与调整 365

三、在动乱中取得成绩 366

四、稳定发展 367

第三节 日用品工业 368

一、日用硅酸盐和日用化学制品工业 368

二、日用机械工业 369

三、服装鞋帽和皮革皮毛制品业 370

四、家具制造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371

五、工艺美术品与金属制品业 372

六、塑料制品和家用电器制造业 372

第二十一章 食品工业与医药工业 374

第一节 食品工业 374

一、解放前的食品工业 374

二、艰苦创业 375

三、缓慢前进 376

四、登上新台阶 378

第二节 医药工业 380

一、全省制药工业的恢复、建设与发展 380

二、化学制药向中成药制药转变 383

第二十二章 交通邮电事业 386

第一节 铁路运输 386

一、创立人民铁路 386

二、线路的修复、改造与新建 387

三、整顿中发展 389

第二节 公路交通 390

一、创立人民的公路交通 391

二、公路交通事业的恢复 391

三、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392

四、新的发展时期 393

第三节 民航事业 395

一、人民航空的建立 395

二、通用航空的建设 396

三、民航事业的新发展 397

第四节 邮电通信 398

一、创建人民邮电通信事业 398

二、邮电通信的发展 399

三、邮电通信的新成就 400

第二十三章 地质勘探与测绘 403

第一节 地质勘探 403

一、恢复中发展 403

二、起伏中前进 404

三、向纵深开拓 405

第二节 测绘 408

一、测绘工作的建立与发展 408

二、测绘工作全面展开 410

第二十四章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413

第一节 建筑业 413

一、在衰落中兴起 413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发展 414

三、改革、开放使建筑业充满生机 416

第二节 城市建设 418

一、城市规划 418

二、城市公用事业 419

三、市政工程设施 421

四、城市住宅建设 423

五、城市园林绿化 425

第三节 乡村建设 426

一、自发建设 426

二、全面规划 427

第四节 环境保护 429

一、发展历程 429

二、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431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435

第二十五章 商品流通与工商管理 438

第一节 商业 438

一、国营商业 438

二、供销合作商业 441

三、个体商业 443

第二节 粮食流通与管理 444

一、公粮征收和余粮征购 444

二、统购统销 445

三、合同定购与多渠道经营 448

第三节 物资流通 449

一、统一集中管理 449

二、统一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451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2

一、对私营工商业的管理与改造 452

二、屡遭挫折的城乡集市贸易 453

三、开放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 455

第二十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 457

第一节 对外贸易 457

一、对外贸易的展开 457

二、对外贸易的缩减 458

三、对外贸易的振兴 459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463

一、五十年代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63

二、“六五”计划期间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64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发展 466

第三节 旅游业 467

一、旅游资源 467

二、旅游业的发展 469

第二十七章 财政金融 471

第一节 财政 47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 472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 473

三、“二五”计划时期和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 475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 477

五、新时期的财政 478

第二节 税收 484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税收 485

二、“大跃进”时期的税收 48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税收 486

四、新时期的税收工作 486

第三节 金融业 488

一、解放区金融业的建立 488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金融业 489

三、由“跃进”到“调整”的曲折道路 489

四、动乱造成的破坏 490

五、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491

第四节 保险业 493

一、旧中国的保险业 493

二、人民保险业的创立与发展 493

三、保险业的恢复与兴旺 4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