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继存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3183357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中的一本,本套教材根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设置而整体规划,整套教材由北师大牵头,联合全国师范类高等院校,共同建设的一套作者权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现新理念、适应新标准、满足新需求的精品教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设课程,对师范生的培养影响较大。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目录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概论 3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3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3

二、综合实践活动概念辨析 5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7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12

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3

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1

第二章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管理 37

第一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37

一、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内涵 37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设计的前提基础 38

三、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 41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51

第二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53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管理 53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管理 60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管理 66

第三章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75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类型 75

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含义 75

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75

三、研究性学习资源 76

四、社区服务资源 77

五、社会实践资源 79

六、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 80

七、校内外其他活动资源 82

第二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83

一、因地因校制宜原则 83

二、经济性原则 85

三、共享性原则 86

四、综合协调原则 87

五、目标导向原则 88

六、互惠互补原则 90

第三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模式 92

一、能力为本,整体开发模式 92

二、内容为本,分类开发模式 93

三、个性为本,特色助推模式 95

四、活动为本,资源整合模式 97

五、发展为本,主题带动模式 99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107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选择 107

一、指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107

二、帮助学生将“问题”转变为“课题” 110

三、课题选择主体的确定 111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 115

一、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 116

二、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 116

三、研究方案的论证 125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126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126

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表达 130

三、交流与评价学习收获 134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 142

第五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157

第一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特殊性 157

一、育人价值的诉求 157

二、融合组织的原则 159

三、实践反思的方式 161

第二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 164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题选择的基本原则 164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题选择的具体要求 166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题选择的常见误区 169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方案的设计 170

一、活动方案目标的确定 170

二、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取向 171

三、活动方案的具体设计 172

第四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175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75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应避免的问题 177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保障 178

第六章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188

第一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主题的设计 188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主题的选择依据 188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主题的内容框架 189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主题的确定步骤 191

第二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 192

一、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的意义 192

二、主题活动目标的设计 192

三、主题活动内容的设计 194

四、主题活动实施的设计 195

五、主题活动评价的设计 197

第三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 198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198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200

三、加强设备和基地建设 201

第四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价 203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的原则 203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的主体 204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的内容 205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的方法 206

第七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218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218

一、课程定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218

二、价值定位:信息时代学习者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基石 219

三、目标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20

四、功能定位:优化学校教育环境的文化存在 221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 222

一、根据信息技术的大众化特征选择 222

二、根据信息技术的开放性特征选择 223

三、根据信息技术的社会化特征选择 224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组织 226

一、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宏观组织 226

二、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微观组织 228

第四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 229

一、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 230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233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235

第八章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243

第一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概述 243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含义 243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理念 244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目标 246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 247

第二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249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 249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 253

第三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 257

一、评价学生的方法 257

二、评价教师的方法 261

三、评价学校的方法 262

第九章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271

第一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 271

一、课程实施者的理解与态度 271

二、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师资条件 273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开设状况 273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274

第二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275

一、不同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存在错位 276

二、政策规章及相关机制不够系统配套 278

三、各层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孤立零散 280

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机械分割 280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顾此失彼 281

六、相关人员缺乏交流沟通 282

第三节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化发展策略 283

一、理论建设层面:加强本土化的深入研究 283

二、价值取向层面:学校课程一体化视角下的价值选择 284

三、规章制度层面:制定系统的保障制度体系 286

四、课程本体层面:统一设计课程的要素和结构 288

五、参与人员层面:协调整合各方人员形成合力 289

参考文献 295

关键术语表 297

后记 2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