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
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

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4992567
  • 页数:177 页
图书介绍:当前,如果单从金融或单从科技来看,中国都还只是后起者、追随者,但面对当前金融科技的机遇,从如何令两者更紧密结合、发挥聚合作用来看,我们却又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创新?如何平衡发展与规范的问题?如何实现更加有效的监管?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乱象和无序竞争?这些都是亟需我们思考和破解的难题。本书将从全球和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不同类型国家发展路径的比较、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评估、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进而提出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初步建议。
《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目录

第一章 导语 1

第一篇 发展篇 7

第二章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 7

一、全球金融科技迅速发展 7

(一)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7

(二)区域布局更为广泛 7

(三)行业结构逐渐优化 10

二、各类主体积极参与金融科技 11

(一)传统金融机构 11

(二)科技公司 14

(三)监管机构 15

三、金融科技主要细分领域及发展情况 16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17

(二)网络融资 19

(三)智能金融理财服务 24

(四)区块链 26

第三章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及其在全球的地位 31

一、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 31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32

(二)网络融资 33

(三)智能金融理财服务 36

(四)区块链技术 37

二、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主动谋求发展 38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38

(二)网络融资 40

(三)智能投顾 42

(四)区块链技术 43

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谋求转型 44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44

(二)网络融资 46

(三)智能投顾 48

(四)区块链技术 49

四、客观看待中国金融科技取得的成绩 51

(一)我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大,但技术和综合排名无优势 51

(二)金融科技已经从“填补空白”转为开始冲击整个传统金融的模式 51

(三)金融科技已经从国内探索开始走向国际化 51

第二篇 解构篇 55

第四章 互联网与移动支付对金融业的影响评估 55

一、概述 55

(一)互联网支付 55

(二)移动支付 57

(三)业务及机构特点 59

二、驱动因素分析 63

(一)科技进步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63

(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创造了市场环境 64

(三)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65

(四)行业主体主动作为加快发展速度 65

(五)新兴经济体中传统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66

三、金融稳定评估 67

(一)显著扩大支付服务覆盖面 67

(二)降费增效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68

(三)对银行业正负面影响并存 68

(四)宏观影响 70

第五章 网络融资对金融业的影响评估 72

一、概述 72

(一)P2P融资 72

(二)众筹融资 74

(三)主要创新 74

二、驱动因素分析 75

(一)金融压抑宏观背景下的监管套利 75

(二)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长期存在 76

(三)现有投资渠道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78

(四)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催生新产业 78

三、金融稳定评估 79

(一)正面影响 79

(二)负面影响 81

(三)发展趋势:行业进入调整期 84

(四)监管环境趋于严格 85

第六章 智能金融理财服务对金融业的影响评估 86

一、概述 86

二、驱动因素分析 87

(一)传统投顾模式对新增需求服务不足 88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 88

(三)客户对在线金融服务的接受度较高 89

(四)特定市场环境助力发展 89

三、金融稳定评估 90

(一)优势 90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风险 94

(三)行业影响 98

(四)未业发展趋势 99

第七章 区块链对金融业的影响评估 100

一、概述 100

(一)背景起源 100

(二)技术特性 101

(三)创新亮点 102

二、驱动因素分析 103

(一)经济环境变化压缩银行盈利空间 103

(二)消费者行为变化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04

(三)金融脱媒加剧银行业竞争 104

(四)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存在局限性 105

三、金融稳定评估 106

(一)对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 106

(二)对银行自身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影响 109

(三)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影响 110

(四)存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111

(五)各国监管层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 113

第三篇 监管篇 119

第八章 全球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未来走向 119

一、国际层面的金融科技监管原则和评估框架 120

(一)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和行动建议 120

(二)FSB金融科技分析框架 123

(三)欧洲银行管理局:金融科技的法制建设与监管实践 125

二、国家层面的金融科技监管 129

(一)国家层面的金融科技框架 130

(二)国家层面鼓励创新的金融科技监管安排 131

三、监管科技的发展与前景 137

(一)专业的监管科技初创企业 137

(二)传统金融或科技企业与监管科技初创企业的合作 137

(三)大型金融或科技企业在监管科技领域的积极投入 137

四、金融科技监管的未来走向 138

第九章 金融科技核心业态的国际监管实践 143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143

(一)欧美:纳入现有法律框架 144

(二)非洲:从事实监管到立法监管 145

二、网络融资 147

(一)P2P网络借贷 147

(二)股权众筹 152

三、智能金融理财服务 155

(一)澳大利亚:全智能投顾——现有监管框架加特殊监管要求 155

(二)加拿大:混合式智能投顾——坚持现有框架的适用性 157

四、区块链 159

(一)比特币 159

(二)区块链的其他金融应用 160

第十章 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建议 164

一、监管态度问题 164

二、监管原则问题 165

(一)一致性原则 166

(二)可靠性原则 166

(三)互动性原则 166

(四)普惠性原则 167

(五)自律性原则 167

三、监管方法问题 168

四、监管能力问题 170

五、有待观察的问题 172

参考文献 1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