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尚正永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4160081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对于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已经转向中观层面,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城市基础数据连续性不够,难以在时间序列上对城市空间形态作量化对比;其次,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扩展方面,城市功能空间的演替、城市群组空间融合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第三,基于尺度理论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多尺度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第四,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的多学科交融以及研究方法的集成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还需要从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方法集成、时空尺度变化、内在机理揭示等方面加强研究,出版一本相关专著十分必要,可以为教学、科研与管理部门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剧烈 1

1.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持续研究的热点问题 1

1.1.3 尺度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的重要视角 2

1.1.4 淮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具有特殊性 2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研究意义 4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5

1.3.1 城市空间 5

1.3.2 城市形态 5

1.3.3 城市空间形态 6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6

1.4.1 研究方法 6

1.4.2 基本框架 7

1.4.3 技术路线 9

1.5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0

1.5.1 研究区概况 10

1.5.2 研究对象 11

1.5.3 资料来源与数据库 11

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15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2.1.1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进展 15

2.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进展 22

2.1.3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27

2.1.4 尺度问题的研究进展 32

2.2 评述与展望 33

2.2.1 相关研究的特点 33

2.2.2 未来研究的展望 35

2.3 相关理论基础 36

2.3.1 城市空间系统理论 36

2.3.2 城市化过程理论 37

2.3.3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37

2.3.4 地租理论 38

2.3.5 空间集聚理论 39

2.3.6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40

2.3.7 生态城市理论 42

2.3.8 新城市主义理论 43

2.3.9 理论评述 43

3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问题及其分析框架 45

3.1 尺度及其类型特征 45

3.1.1 尺度的概念 45

3.1.2 尺度的类型 46

3.1.3 尺度的特征 47

3.2 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与总体特征 47

3.2.1 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48

3.2.2 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 50

3.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问题 52

3.3.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源起 52

3.3.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类型 53

3.3.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关联 54

3.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的尺度选择与分析框架 55

3.4.1 空间尺度选择 55

3.4.2 时间尺度选择 57

3.4.3 分析框架 57

4功能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59

4.1 城市用地结构的总体变化 60

4.1.1 城市功能用地结构的变化 60

4.1.2 城市功能用地的转换分析 62

4.1.3 城市功能用地变化的动态分析 69

4.1.4 城市用地变化的信息熵与均衡度 72

4.2 主要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异 74

4.2.1 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 74

4.2.2 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异 76

4.2.3 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分异 77

4.3 功能用地的景观格局特征 79

4.3.1 景观指标选取与计算 80

4.3.2 功能用地斑块的景观格局特征 81

4.3.3 功能用地斑块的空间集聚特征 85

4.3.4 功能用地斑块的分形特征 87

4.4 功能用地的圈层结构 89

4.4.1 功能用地的圈层分布 91

4.4.2 功能用地的圈层变化 98

4.4.3 功能用地的圈层结构 102

4.5 城市用地变化与功能空间演替的土地市场机制 109

4.5.1 理论基础与模型假设 110

4.5.2 土地-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 112

4.5.3 数据获取与筛选处理 113

4.5.4 出让土地的空间特征 113

4.5.5 建筑容积率空间特征 114

4.5.6 出让地价的空间特征 116

4.5.7 土地市场对城市用地变化对功能空间演替的作用机理 118

4.5.8 相关结论 119

4.6 本章小结 120

5城区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122

5.1 淮安主城区发展的历史进程 122

5.1.1 城市萌发期 123

5.1.2 城市繁盛期 124

5.1.3 城市衰落期 124

5.1.4 城市振兴期 125

5.2 城市空间扩展的时间变化 125

5.2.1 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 126

5.2.2 扩展强度的时间变化 130

5.2.3 空间扩展的阶段划分 131

5.3 城市扩展的空间分异 133

5.3.1 数据提取与分析技术 133

5.3.2 城市扩展的空间分异 136

5.4 城市外部形态特征的演变 141

5.4.1 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 141

5.4.2 城市外部形态的分形特征 143

5.4.3 城市外部形态的形状指数 145

5.5 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的关系 149

5.5.1 城市空间扩展与紧凑度变化 149

5.5.2 城市空间扩展与分形维数变化 149

5.5.3 城市空间扩展与形状指数变化 150

5.6 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 150

5.6.1 影响因素 150

5.6.2 驱动机制 152

5.6.3 作用机理 154

5.7 本章小结 160

6群组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162

6.1 淮安城市的空间格局 163

6.1.1 点轴式区域空间结构 163

6.1.2 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164

6.1.3 群组型城市空间形态 165

6.2 城市组合发展的阶段 166

6.2.1 城镇分散与独立发展阶段 166

6.2.2 主城区形成与扩大阶段 169

6.2.3 群组型城市形成与发展阶段 170

6.3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群组空间形态演变 173

6.3.1 可达性分析方法 174

6.3.2 城市中心可达性扩散结果 175

6.3.3 城市中心可达性扩散等时线 176

6.3.4 城市功能用地的可达性时间分布 176

6.3.5 城市群组空间可达性的结论分析 180

6.4 城市群组空间演变的特征与模式 180

6.4.1 城市群组空间演变特征 180

6.4.2 城市群组空间演变模式 181

6.5 城市群组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 182

6.5.1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组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 182

6.5.2 城市道路交通对城市群组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 184

6.5.3 城市新产业空间成长对群组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 186

6.6 本章小结 189

7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的尺度综合 191

7.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特征 191

7.1.1 功能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191

7.1.2 城区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192

7.1.3 群组空间尺度水平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193

7.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尺度关联 194

7.2.1 不同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关联 194

7.2.2 不同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节律关联 194

7.2.3 不同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关联 195

7.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综合 196

7.3.1 淮安主城区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 196

7.3.2 城市群组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 198

7.3.3 淮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整体特征 201

7.4 本章小结 202

8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调控 203

8.1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目标 203

8.2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原则 205

8.2.1 经济效益原则 205

8.2.2 有机集中原则 205

8.2.3 生态优先原则 205

8.2.4 空间正义原则 206

8.3 淮安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对比分析 206

8.3.1 城市用地规模的比较 207

8.3.2 城市用地结构的比较 207

8.3.3 城市用地布局的比较 208

8.4 淮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 208

8.4.1 城市空间扩展——东向扩展与南向扩展 209

8.4.2 功能空间演替——功能调整与城市更新 209

8.4.3 群组空间融合——组团发展与空间整合 210

8.5 淮安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重点 210

8.5.1 城市空间传承延续 211

8.5.2 城市空间协同整合 211

8.5.3 功能空间优化重组 212

8.5.4 城市交通网络构建 213

8.6 淮安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策略 213

8.6.1 经济推动 213

8.6.2 规划协调 214

8.6.3 交通引导 215

8.6.4 土地调控 216

8.6.5 生态约束 216

8.6.6 制度保障 217

8.7 本章小结 218

9结论与展望 219

9.1 主要研究结论 219

9.2 可能的创新点 223

9.3 不足与展望 223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