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
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

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兴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30527752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三篇,共计十四章。就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的动态变化与保护,中国湿地保护的若干战略和对策,湿地的生态工程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第一部分分四章,就我国主要的四个湿地分布区就行阐述,分别是三江源、若尔盖、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大江大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第二部分也分四章,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研究、湿地的生态需水、湿地生态补偿对策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的适应性管理;第三部分就长江中上游、松嫩平原西部、滇池湿地和滨海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工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目录

第一篇 我国主要湿地区湿地的动态变化与保护 3

第一章 三江平原湿地的动态变化与保护 3

第一节 三江平原湿地的动态变化 3

一、三江平原湿地概况 3

二、三江平原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4

第二节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形成因素及类型特征 5

三、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形成因素 6

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类型特征 7

第三节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环境调节功能 11

一、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 11

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净化水质功能 13

三、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局地气候调节功能 14

四、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碳汇功能 15

第四节 加强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9

一、依法遏制湿地的开垦和破坏,落实湿地保护红线 19

二、健全湿地自然保护区体系,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 19

三、推进“两江一湖”工程建设,以地表水灌溉代替井灌种稻 21

四、防治农田退水带来的湿地面源污染问题 21

参考文献 21

第二章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23

第一节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概况 23

一、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范围界定 23

二、若尔盖高原沼泽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25

第二节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生态特征 26

一、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生态结构组成 26

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关键生态过程 29

三、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 31

第三节 若尔盖高原湿地现状分析 33

一、湿地类型、面积及保护状况 33

二、湿地退化状况及原因 34

三、退化原因分析 38

第四节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 41

一、单一经济模式下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 41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41

三、法律政策、协调机制的不完善 42

四、退化趋势 42

第五节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对策 42

一、转变利用思路,更新发展观念 42

二、完善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和手段 43

三、探索湿地确权,加强法制管理 43

四、加强科学技术研究 44

五、开展退化湿地综合治理,妥善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 44

参考文献 48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50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基本概况 50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湿地特征 50

一、长江中下游湿地概述 50

二、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与管理 52

三、长江中下游湿地特点及分布规律 54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评价 55

一、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现状评价 55

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利用状况评价 58

三、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利用建议 61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湿地管理现状及其评价 63

一、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和管理现状 63

二、受威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66

三、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68

参考文献 70

第四章 大江大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 71

第一节 概述 7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源 72

一、滨海湿地范围的确定 72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72

三、滨海湿地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 73

四、数据分析方法 74

第三节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 76

一、辽河三角洲概况 76

二、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动态变化 77

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81

四、驱动因素分析 84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动态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简析 87

一、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87

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积变化 89

三、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93

四、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97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99

一、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概况 99

二、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分析 101

三、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105

四、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109

第六节 珠江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 111

一、研究区简介 111

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分析 112

三、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 115

四、滨海湿地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118

第七节 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滨海湿地保护对策 121

一、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22

二、完善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法律体系 123

三、逐步制定和完善滨海湿地保护体制与协调机制 124

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教育宣传 124

五、开展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逐步构建滨海湿地补偿制度 125

参考文献 126

第二篇 我国湿地保护的若干战略与对策 131

第五章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战略研究 131

第一节 湿地立法的必要性 131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31

二、湿地面临的威胁 132

三、湿地立法对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134

第二节 世界各地湿地保护立法状况 137

第三节 我国的湿地保护立法 140

一、地方湿地立法进展 140

二、中央层面的湿地立法 144

第四节 我国湿地立法的主要内容 145

一、湿地开发利用许可证制度 145

二、湿地生态用水保障制度 147

三、管理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147

四、湿地保护部门合作制度 148

五、国家湿地公园制度 148

六、其他制度 149

参考文献 152

第六章 加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与建立湿地长效补水机制 153

第一节 湿地生态需水基础理论和方法 153

一、湿地生态需水概念及特征 153

二、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54

三、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问题 156

四、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必要性 158

第二节 湿地生态补水机制的构建 159

一、湿地生态补水 159

二、湿地长效补水机制 161

三、国外湿地长效补水机制的经验教训 162

四、我国湿地长效补水机制的构建 164

第三节 我国湿地生态补水案例 165

一、湖沼湿地生态补水 165

二、河滨湿地生态补水 166

三、滨海湿地生态补水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七章 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对策 173

第一节 湿地生态补偿 173

一、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173

二、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 174

三、湿地生态补偿原则 175

四、湿地生态补偿措施 176

第二节 不同情形的湿地生态补偿 177

一、负外部性的湿地生态补偿 177

二、正外部性的湿地生态补偿 178

第三节 湿地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 180

一、国外湿地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180

二、国外湿地生态补偿实践经验 181

三、美国湿地生态补偿的主要制度 182

第四节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及问题 184

一、湿地生态补偿的政策 184

二、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186

第五节 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187

一、加快立法进程,建立湿地占用补偿制度 187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提高补偿标准 187

三、明确补偿主体,拓展资金来源,探索市场机制 188

四、构建多元化补偿方式 188

参考文献 189

第八章 气候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191

二、湿地是陆地表层重要的生态系统 191

三、气候变化对湿地保护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192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我国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93

一、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 193

二、气候变化对湿地分布及面积的影响 194

三、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过程的影响 196

四、气候变化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98

五、气候变化对湿地碳循环的影响 199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策略 200

一、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 200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要点 202

第四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未来研究重点 205

一、1990年,IPCC将适应与减缓列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项基本策略 205

二、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205

参考文献 207

第三篇 湿地生态工程建设 215

第九章 长江上游湿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践 215

第一节 湿地农业工程的发展背景 215

第二节 湿地农业工程的框架体系 216

一、湿地农业工程的框架体系 216

二、湿地农业资源利用方式 216

第三节 长江上游湿地农业工程案例 220

一、以荷花为核心的丘区湿地农业 220

二、以莼菜为核心的山地湿地农业 222

三、水质净化与生物生产互利共生的城郊型湿地农业 224

四、适应水位变化的水库消落带湿地农业 225

五、农家乐生活污水处理的微型湿地生态经济系统 230

第四节 湿地农业工程发展展望 233

参考文献 233

第十章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与示范——苇-蟹(鱼)-稻复合生态工程 235

第一节 区域背景及研究区概况 235

第二节 退化芦苇湿地的恢复 238

一、退化芦苇湿地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238

二、退化芦苇湿地恢复的水文调控 239

三、退化芦苇湿地的植被恢复 240

第三节 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工程模式研究与示范 243

一、苇田养蟹 243

二、苇田养鱼 246

三、重度盐碱地种稻技术 248

第四节 退化芦苇湿地恢复和合理利用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分析 251

一、芦苇湿地恢复的经济效益 251

二、苇-蟹(鱼)模式的经济效益 252

第五节 退化芦苇湿地恢复的生态监测 253

一、芦苇湿地的蒸散发监测 253

二、芦苇湿地的局地气候调节功能 254

三、芦苇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 256

四、芦苇湿地的光合能力 256

五、芦苇湿地的土壤CO2源-汇变化 257

参考文献 258

第十一章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 259

第一节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的发展背景 259

第二节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260

一、表面流型湿地 261

二、潜流型湿地 261

三、垂直流型湿地 262

第三节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63

一、各种透水性的基质 263

二、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 264

三、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 265

第四节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案例 266

一、松嫩平原西部自然芦苇沼泽湿地的污染净化能力 267

二、松嫩平原西部盐碱芦苇沼泽净化工程机理研究 268

第五节 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72

一、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的优势 272

二、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的不足 273

三、湿地净化污水生态工程展望 275

参考文献 278

第十二章 红树林湿地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工程 280

第一节 我国红树林湿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80

一、我国红树林湿地资源现状 280

二、我国红树林面临的问题 280

第二节 红树林湿地衰退的根本原因与战略需求 282

第三节 已有红树林原位养殖模式及缺陷 283

一、毁林养殖 284

二、基围养殖 284

三、围网养殖 284

四、增殖保育 285

五、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 285

第四节 地埋管道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系统 285

一、理论基础 285

二、研发历程 286

三、原理结构 288

四、养殖种类 289

五、效益 291

参考文献 2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