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大通史  7  魏晋南北朝  上
中国大通史  7  魏晋南北朝  上

中国大通史 7 魏晋南北朝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琳国,侯旭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158
  • 页数:614 页
图书介绍:《魏晋南北朝》卷沿用现代史学对中国历史社会时期的划分,关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的社会结构特征和变化,设:综述、治乱兴衰编、经济编、国家控制编、社会结构编、精神文化编、社会生活编等六个类编,书后附录为参考史料和王朝世系表。“综述”对本卷所属的历史时段进行统揽归纳,对此时段的历史特点、重要事项、发展规律进行梳理,达到引领阅读的目的,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类编”专题融入了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等理念,体现了本通史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视野的整体性和多角度。
《中国大通史 7 魏晋南北朝 上》目录

综述 4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4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走向 7

(一)皇权与门阀士族 7

(二)依附关系与社会经济 18

(三)玄学、宗教与儒学 24

三、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33

(一)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建设 33

(二)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36

(三)南方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 40

(四)思想解放与文化发展 44

治乱兴衰编 55

第一章 三国西晋的权力更迭与政争 55

一、三国 55

(一)董卓之乱 55

(二)曹操、袁绍之争 59

(三)赤壁之战与荆州之争 62

(四)魏蜀吴三国分立 65

二、西晋 69

(一)西晋建立与统一全国 69

(二)西晋的门阀政治 71

(三)统治集团的腐败 74

(四)太子之立与贾后专政 76

(五)八王之乱 78

(六)西晋灭亡 81

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的权力更迭与政争 84

一、东晋 84

(一)东晋的建立 84

(二)皇权与门阀政治 86

(三)东晋的北伐 89

(四)淝水之战 92

(五)东晋末年乱局 95

(六)门阀政治的终结与东晋灭亡 98

二、十六国 102

(一)永嘉之乱至后赵灭亡 102

(二)后赵之亡至淝水之战 106

(三)淝水之战后至北魏统一北方 113

第三章 南北朝的权力更迭与政争 122

一、南朝 122

(一)宋齐梁陈的嬗递 122

(二)士族衰落与寒人崛起 125

(三)皇位争夺与骨肉相残 132

(四)南北的和战 137

(五)南方地方豪族的兴起 140

二、北朝 144

(一)拓跋部鲜卑的兴起 144

(二)拓跋珪建立帝业 146

(三)北魏统一北方 148

(四)鲜、汉统治者的合作与矛盾 150

(五)北魏的兴盛与衰落 153

(六)高氏与东魏、北齐 156

(七)宇文氏与西魏、北周 159

第四章 改革与政策变更 163

一、曹魏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 163

(一)从重建皇权到建立中书省 163

(二)从控制大族豪强武装到建立都督制 165

(三)从不拘一格用人到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 168

二、曹魏正始改制及其失败 170

(一)太和浮华案 171

(二)正始改革 174

(三)高平陵政变 177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伟业 180

(一)北魏前期的汉化 181

(二)冯太后改革 182

(三)孝文帝迁都洛阳 185

(四)孝文帝改革 187

四、西魏、北周宇文氏父子的改革 190

(一)“六条诏书” 190

(二)创立府兵制 193

(三)北周武帝的改革 194

第五章 北方民族内迁与民族融合 197

一、民族的内迁和分布 197

(一)匈奴 197

(二)杂胡 200

(三)乌桓 203

(四)东、西部鲜卑 206

(五)氐、羌 210

二、少数民族政权与汉化 213

(一)专制君主制的建立 214

(二)政治制度的汉化 218

(三)经济制度的汉化 223

(四)文化教育的汉化 235

三、民族融合是历史必由之路 240

(一)改用汉族姓名 240

(二)汉语文的逐渐流行 244

(三)民族混居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247

(四)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 249

第六章 农民起义与民变 252

一、西晋末年各地流民起义 252

(一)西北各族的反晋斗争 252

(二)益州流民起义 255

(三)荆、扬流民起义 257

(四)北方各族的反晋斗争 259

二、东晋南朝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262

(一)东晋末年孙恩、徐道覆起义 262

(二)南朝农民的反抗斗争 266

(三)南方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 270

三、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 273

(一)六镇镇民暴动 274

(二)河北起义 275

(三)山东起义 277

(四)关陇起义 278

四、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79

经济编 289

第一章 环境与资源 289

一、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289

(一)气候形势 289

(二)动植物资源 292

(三)河流湖泊 293

(四)海岸推移 297

(五)自然灾害 298

二、人力资源及其利用 300

三、劳动力的构成与分布 306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政策与管理 311

一、财政体制 311

(一)财政管理机构 311

(二)财税的收贮、转运与支给 313

(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318

二、经济体制 322

(一)北方自然经济状态与南方商品货币经济的兴起 322

(二)人口依附关系的发展 325

(三)自耕农经济及小工商业者 328

(四)国家直接管理的经济部门 331

三、经济制度与政策 335

(一)屯田制 335

(二)占田制 340

(三)均田制 342

(四)户籍制度 346

(五)田租 351

(六)户调制度、赀课、三调 356

(七)徭役 362

(八)商业政策 368

(九)货币政策 371

第三章 部门经济 377

一、农牧林渔业 377

(一)农业 377

(二)畜牧业 382

(三)林业和渔业 384

二、手工业 388

(一)手工业的种类 388

(二)官营手工业 391

(三)民营手工业 395

三、交通运输业 399

(一)陆路交通 399

(二)水路交通 405

(三)交通运输业的管理 413

四、商业贸易 420

(一)星罗棋布的南北商业城市 420

(二)官商与民商 426

(三)周边贸易 430

(四)调整商品经济的杠杆——货币 434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 440

一、河西经济区 440

二、荆楚经济区 443

三、三吴经济区 448

四、巴蜀经济区 453

五、两淮经济区 456

六、关东经济区 460

第五章 寺院经济 465

一、寺院经济的确立与发展 465

(一)寺院与僧尼数量的迅猛增长 465

(二)寺院经济的确立和迅速发展 466

(三)寺院集体经济与僧侣私人经济 469

二、寺院大地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寺院庄园 472

(一)皇室的赐予 472

(二)王公贵族官僚士庶的施舍 473

(三)百姓的投附 473

(四)寺院的购买与侵夺 474

三、寺院的商业、借贷业和钱帛存付业 478

(一)寺院商业 478

(二)寺院借贷业 480

(三)钱帛存付业 482

四、寺院的宗教性收入 483

第六章 科技发明 488

一、农业科技的卓越成就 488

二、冶炼技术的重大发展 492

三、数学和天文历法的进步 494

四、测绘和地图绘制的杰出贡献 502

五、发达的炼丹术 504

六、机械制造的精巧发明 506

社会结构编 512

第一章 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 512

一、皇室贵族 512

(一)第一家族——皇族 512

(二)皇权的依附者与凯觎者——外戚 516

二、特殊阶层——士族 520

三、社会的主体——编户民 525

(一)庶民地主 525

(二)个体农民 527

四、依附民阶层 530

(一)客的卑微化与普遍化 530

(二)客和部曲 533

(三)其他依附人口 536

五、奴婢 540

第二章 家庭、宗族和社区 542

一、婚姻与家庭 542

(一)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 542

(二)北方同宗共财的大家族家庭 545

(三)南方大家族的瓦解 547

(四)家庭的社会功能 548

二、宗族 549

(一)宗族势力的发展 549

(二)宗族的结构形态 551

(三)宗主与坞主 551

(四)北魏宗主督护制 551

(五)宗族房支的分化 552

(六)鲜卑族的姓、族 553

三、城市与乡村 556

(一)城市的兴盛与衰落 556

(二)政治中心类型的城市 557

(三)商业消费类型的城市 558

(四)大地主田庄 560

(五)坞堡垒壁 561

(六)乡、村、里、党 562

第三章 社会空间流动 564

一、政权频繁更迭与上层社会的变化 564

二、魏晋南北朝移民的概况与影响 577

(一)三国的移民 578

(二)西晋的移民 580

(三)东晋南朝的移民 583

(四)十六国北朝的移民 590

(五)魏晋南北朝移民的历史影响 592

第四章 民族关系 596

一、东北诸族 596

(一)夫余 596

(二)沃沮 597

(三)挹娄 597

二、蒙古草原诸族 598

(一)库莫奚 598

(二)契丹 599

(三)室韦 599

(四)柔然 600

(五)敕勒 602

(六)突厥 604

三、西境诸族 605

(一)吐谷浑 605

(二)附国 607

(三)女国 608

(四)宕昌、邓至 608

(五)党项 609

四、西域诸族 609

(一)鄯善 609

(二)高昌 610

(三)焉耆 611

(四)龟兹 612

(五)于阗 612

(六)渴盘陀 613

(七)疏勒 613

(八)悦般 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