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药鉴定学专论  中医药研究生  第2版
中药鉴定学专论  中医药研究生  第2版

中药鉴定学专论 中医药研究生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廷国,王峥涛主编;马逾英,闫永红,刘训红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7240833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依据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统一要求,注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本学科特点,是在中药鉴定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汇集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几十年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并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全书每章围绕中药鉴定学科的“热点”、“难点”、“疑点”、“重点”等设置专论:从中药鉴定学导论,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标准物质研究,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思路与方法,中药采收、贮藏的时间节律与中药质量,中药性状鉴定、中药商品、道地药材与中药质量,中药显微鉴定规律研究,中药光谱、色谱、生物、核磁共振氢谱等鉴定技术研究,动物类、矿物类中药鉴定研究,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材新药研究,国外植物药及我国港台地区中药质量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各专论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归纳中药鉴定理论与方法,总结中药鉴定规律与特点,探讨中药鉴定发展趋势等,以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药鉴定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中药生产及管理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中药鉴定学专论 中医药研究生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内涵与外延 1

一、中药鉴定学的内涵 1

二、中药鉴定学的外延 2

三、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二节 中药品质理论与鉴定方法 3

一、中药品质理论 3

二、中药品质鉴定方法 5

第三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趋势 7

一、中药鉴定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 7

二、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特点 9

三、中药鉴定研究的思路 11

第二章 中药来源(基原)鉴定研究 14

第一节 中药材基原的含义和鉴定意义 14

一、中药材基原的含义 14

二、中药材基原鉴定的意义 14

第二节 中药材基原鉴定的思路与方法 15

一、中药材基原鉴定的依据 15

二、中药材基原鉴定的指导思想 17

三、中药材基原的现状分析 17

四、中药材基原鉴定的方法与对策 30

第三节 中药材基原鉴定与本草考证 33

一、本草考证的意义 33

二、思路与方法 33

第三章 中药性状鉴定研究 37

第一节 中药性状鉴定的现实意义 37

一、中药性状鉴定知识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 37

二、中药性状鉴定是法定的质量标准 38

三、中药性状鉴定是划分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重要依据 39

四、中药性状鉴定方法的特点与延展 39

第二节 中药性状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40

一、中药性状特征与基原 40

二、中药性状特征与生境 41

三、中药性状特征与生长期限、采收加工 42

四、中药性状特征与显微结构 43

第三节 中药性状特征与质量的相关性 45

一、道地性状特征与中药质量 45

二、中药形状与中药质量 46

三、中药色泽与中药质量 46

四、中药气味与中药质量 48

五、中药纯净度与中药质量 52

第四节 性状特征是古代中药质量标准 54

一、古代中药的质量标准 54

二、古代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 56

第五节 中药性状品质评价理论与新技术 57

一、“辨状论质”理论 57

二、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性状气味的模拟表达 58

三、中药半显微性状鉴定法 59

四、中药性状特征与中药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60

第四章 中药显微鉴定研究 63

第一节 中药组织形态学规律 63

一、根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63

二、根茎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66

三、茎木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69

四、皮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71

五、叶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71

六、果实类中药的亚类型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72

七、常见种子类中药的分布及其组织构造特征 74

第二节 中药粉末形态学规律 75

一、草酸钙结晶的分布规律 75

二、石细胞的分布规律 79

三、动物药残留毛的形态规律 81

第三节 中药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85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86

二、应用示例 87

第四节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 88

一、显微定量技术 88

二、显微化学技术 92

三、孢粉技术 93

四、超微结构鉴定技术 95

五、数码显微成像技术 97

第五章 中药理化鉴定研究 102

第一节 中药色谱鉴定 102

一、薄层色谱鉴定 102

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104

三、气相色谱鉴定 108

四、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鉴定 110

五、色谱-质谱联用鉴定 112

第二节 中药光谱鉴定 114

一、紫外-可见光谱鉴定 115

二、红外光谱鉴定 116

三、荧光光谱鉴定 117

四、原子吸收光谱鉴定 118

五、质谱鉴定 119

六、核磁共振光谱鉴定 120

七、光谱鉴定新进展 121

第三节 中药电化学分析鉴定 130

一、电化学分析常用的鉴定技术 131

二、电化学分析鉴定的应用示例 132

第四节 中药热分析鉴定 134

一、热分析常用的鉴定技术 134

二、热分析鉴定的应用示例 136

第六章 中药生物鉴定研究 142

第一节 中药分子生物学鉴定 142

一、DNA分子标记鉴定 142

二、DNA分子条形码鉴定 147

三、mRNA差异显示鉴定 153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应用示例 155

第二节 中药生物芯片鉴定 160

一、生物芯片鉴定程序 161

二、生物芯片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 162

三、生物芯片应用示例 163

第三节 其他生物学鉴定 164

一、中药细胞生物学鉴定 164

二、中药免疫学鉴定 166

三、中药生物效应鉴定 171

四、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定 173

第四节 中药生物鉴定研究展望 175

第七章 中药指纹图谱鉴定研究 181

第一节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述 181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起源与发展 181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与基本属性 182

三、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184

四、中药指纹图谱构建的基本要求 185

五、中药指纹图谱的主要应用 186

第二节 中药化学指纹图谱 186

一、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186

二、中药光谱指纹图谱 188

三、中药色谱-光谱联用指纹图谱 190

第三节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190

一、中药材分子标记鉴定指纹图谱 190

二、中药生物效应指纹图谱 192

第四节 中药指纹图谱的信息处理 194

一、信息获取与处理 194

二、数据挖掘 195

第五节 中药指纹图谱的展望 196

第八章 中药安全性评价 199

第一节 影响中药安全性的物质分类 199

一、内源性具有毒副作用的物质 199

二、外源性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201

第二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 203

一、农药残留量的检查方法及限量指标 204

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查方法及限量指标 205

三、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及限量指标 207

四、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查方法及限量指标 208

第三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9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209

二、未来发展趋势 209

第九章 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标准物质研究 211

第一节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211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定义 211

二、中药质量标准的属性 211

三、中药质量标准的分类 212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分析 214

一、现行中药质量标准取得的成果 214

二、现行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9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发展趋势 224

一、增加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数量 225

二、推进中药一物一名和一名一物工作进程 226

三、加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227

四、加强中药标准物质研究 227

五、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与检测 228

六、提升中药质量标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228

七、进行中药质量评价系统模式和中药质量标准模式的研究 229

八、中药国际化标准的研究与建立已成大势所趋 230

第四节 中药标准物质研究 231

一、标准物质及药品标准物质的含义与特性 231

二、中药标准物质的发展概况 232

三、标准物质的分类及医药用标准物质的分级和定级条件 233

四、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与管理 234

五、化学对照物质的建立 235

六、中药对照物质的标定技术及质量要求 236

第十章 中药采收、贮藏时间节律与中药质量 243

第一节 中药采收的时间节律 243

一、年节律 244

二、月节律 245

三、日节律 247

四、时节律 249

第二节 中药贮藏的时间节律 250

一、缩短贮藏时间以保持中药质量 250

二、关于古人的“六陈论” 251

第十一章 道地药材与中药质量 255

第一节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255

一、道地药材概念的历史沿革 255

二、道地药材概念的内涵 256

三、道地药材的属性 257

第二节 道地药材的研究现状 259

一、道地药材种类和分布的系统整理 259

二、道地药材形成原因分析 261

三、道地药材的品质评价 264

第三节 道地药材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67

第十二章 中药商品规格等级与中药质量 272

第一节 中药商品的含义与形成 272

第二节 中药商品的品别、规格与等级划分 273

一、中药商品的品别、规格与等级标准 273

二、规格等级与中药质量的关系 277

三、规格等级标准的性状客观定量化评价 278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9

第三节 中药饮片 280

一、中药饮片的特点与类型 280

二、中药饮片与中药质量 281

三、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284

第十三章 本草与中药鉴定 286

第一节 历代本草文献 286

一、主流本草 286

二、主题本草 288

三、地方本草 289

四、其他本草 290

五、历代医书中的本草文献 292

第二节 本草插图的演变 293

一、唐朝的本草插图 293

二、宋朝的本草插图 293

三、明朝的本草插图 294

四、清朝的本草插图 296

第三节 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 296

一、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重要意义 296

二、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 299

第十四章 中药鉴定与新药研究 304

第一节 中药鉴定在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304

一、中药基原鉴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 304

二、复方中药新药研究中的专属性鉴别 307

第二节 中药材新药研究 309

一、中药材新药的定义与分类 309

二、中药材新药研究的申报体系 310

三、中药材新药的研究开发 313

四、中药材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315

第十五章 国外植物药及我国港台地区中药质量标准 317

第一节 国外植物药质量标准发展概况 317

一、植物药的定义 317

二、国外植物药质量标准的一般概况 318

第二节 国外植物药的质量标准内容概览 321

一、国外植物药质量标准内容 321

二、国外植物药质量标准比较 324

第三节 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中药标准 326

一、中国香港中药标准 326

二、中国台湾中药标准 327

第四节 国外植物药及我国港台地区中药标准对中药标准化的参考意义 3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