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国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系列丛书  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
国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系列丛书  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

国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系列丛书 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387283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我国环境恶化程度加深有一个突出表现是各行政区域之间跨界污染纠纷增加,特别是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同一流域的不同行政区域的利益往往不同。下游地区需要足够的、清洁的水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上游地区则可能利用在地理上的天然优势充分利用甚至过度利用水资源,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近年,跨界的水污染冲突加剧。仅仅是流域跨省污染纠纷就不在少数。如,2001年江浙交界水污染引发的筑坝事件,2003年山东薛新河污染导致江苏徐州市停水,2004年河南安徽污水下泄导致淮河污染的爆发,2005年松花江重大跨界水污染事故,浙江庆元和福建松溪之间的水污染纠纷,河北承德、张家口和天津之间的水污染纠纷,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地区污染纠纷,2013年山西长治苯胺泄露事故导致河北邯郸市污染的纠纷,2011年和2013年发生广西贺江污染广东用水的纠纷,等等。省级以下行政区域因跨界污染导致的纠纷也是层出不穷。对这类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群众生活尤其是身体健康,引发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国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系列丛书 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我国流域跨界污染纠纷现状 3

一、流域的属性 3

二、我国流域污染现状 4

第二节 政府间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的定义 6

第三节 地方政府应该被纳入规制范围 9

一、环境保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表现形式 9

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 11

第四节 政府间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解决的经济学基础 14

一、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14

二、负外部性的解决之道 15

第二章 我国政府间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现状 19

第一节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 21

一、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现状 21

二、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克服思路 26

第二节 我国政府间流域跨界纠纷的行政调处机制立法 33

一、我国中央立法中政府间流域跨界纠纷的调处机制 33

二、我国地方立法中政府间流域跨界纠纷的调处机制 36

第三节 我国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案例 44

一、江苏苏州与浙江嘉兴水污染纠纷 45

二、山东莒南县与江苏赣榆县龙王河水污染纠纷 48

三、上海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黄姑塘水污染纠纷 49

四、苏皖浙太极洞污染纠纷 51

五、涡河豫皖边界水污染纠纷 51

第四节 有关地方关于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进行的探索 53

一、辽宁省 53

二、浙江省 54

三、江苏省 57

四、广东省 59

五、安徽省 61

第五节 我国现有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和效果相关性研究 63

一、调处机制具体模式与纠纷解决效果的相关性 63

二、制度化调处机制或临时性调处机制与纠纷解决效果的相关性 66

三、调处机制运行所需要素满足情况与纠纷解决效果的相关性 69

第六节 对我国流域跨界污染调处机制的评析 71

第三章 境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 77

第一节 非司法诉讼调处机制 79

一、田纳西河流域调处机制 79

二、特拉华河流域调处机制 83

三、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 87

四、日本琵琶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 95

五、科罗拉多河流域调处机制 101

六、密西西比河流域 103

七、墨西哥莱尔马-查帕拉流域 105

第二节 司法诉讼 106

一、美国 106

二、印度 115

第三节 国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模式分析 119

一、横向协调处理模式 119

二、纵向协调处理模式 121

三、司法诉讼模式 125

第四章 关于我国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的构想 127

第一节 我国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立法需求 129

第二节 横向协商调处 134

一、横向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134

二、横向协商调处程序 137

第三节 纵向协调调处 138

一、纵向私益纠纷协调 139

二、纵向公益纠纷协调 144

三、纵向协调调处程序 144

第四节 司法诉讼调处 146

一、仲裁和诉讼之间的选择 146

二、司法诉讼调处的必要性 149

三、司法诉讼调处的可行性 151

四、司法诉讼程序 153

第五章 政府间合作治理视角下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的保障制度 157

第一节 环境信息公开和共享 160

一、环境信息公开 160

二、环境信息共享 165

第二节 跨界水质联合监测机制 165

一、日常定期监测结果作为纠纷调处的基础性数据 166

二、污染发生后的监测数据 167

第三节 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 168

一、作为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公众参与 169

二、流域管理体制中的公众参与 170

三、纠纷调处决定过程中利害关系人的参与 172

第四节 政府间流域治理合作协议 175

一、美国的州际协议 175

二、政府间流域治理合作协议 178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