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通史 21 清 1644-1840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世愉,王政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233
- 页数:1037 页
国家控制编 539
第一章 走向巅峰的君主专制政体 539
一、围绕皇权的决策机制 539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兴衰 539
(二)“徒拥虚名”的内阁 541
(三)设立军机处 542
(四)密建皇储制度 543
(五)严禁宦官干政和母后预政的措施 546
(六)通政系统与密折制度 548
二、分掌朝政的执行机构——六部 550
三、专理皇族、宫廷事务的宗人府、内务府 551
(一)宗人府 551
(二)内务府 552
四、地方行政体系 553
(一)十八行省及总督与巡抚 553
(二)分守道、分巡道 555
(三)府州县级机构 555
(四)学政、漕运、盐务、河道、税关等专职管理机构 557
五、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558
(一)理藩院的创立与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政策调整 558
(二)蒙古、青海地区的行政设置及盟旗制度 561
(三)新疆地区的行政设置及军府制 563
(四)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对西藏的管理 566
(五)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569
六、严密控制基层百姓的里甲、保甲制度 571
(一)里甲制度 571
(二)保甲制度 572
七、清朝君主专制体制的主要特点 574
第二章 军事体制 577
一、主要军事机构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577
二、军队的主要支柱八旗和绿营 579
三、军队的布防 581
(一)八旗的布防与职责 581
(二)绿营在各地的分布组织系统 583
四、军队的种类 587
五、军队的征召与管理 589
(一)八旗兵的世袭与绿营兵的召募 589
(二)八旗、绿营的给养供应 591
(三)军令、军纪与《兵部处分则例》的颁布 595
六、武官的选调与考核 599
七、八旗、绿营的相继衰落与地方团练的兴起 600
八、以满制汉、以文驭武的方针政策 602
九、清代前期军队的功能和作用 604
第三章 监察体制 607
一、监察系统的中央机构——都察院 607
二、对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 609
(一)六科的分工与职能 609
(二)对中央部院衙门施行科道双层监察 610
(三)宗室御史处与稽察内务府御史处的设置 611
三、地方监察体系 612
(一)直省的监察体系 612
(二)五城察院对京师地区的稽察 613
(三)四处查巡的监察网 614
四、清代前期监察机制的特点 615
第四章 法律制度 618
一、《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判定及特点 618
(一)政治、思想上的高压政策 619
(二)以满族贵族居于优越地位的等级制度 620
(三)清律有关除贱为良和雇工人的规定 620
二、清初的《逃人法》 621
三、清律中的刑罚制度及法外用刑 623
四、中央三法司会审制度 625
五、地方四级审判制度 626
六、专为旗人设置的司法机构与宗室、觉罗刑罚《律例》 627
七、对少数民族地区案件的审理和与之相应的特殊法律 630
第五章 教育与文官选任 634
一、教育行政管理 634
二、各类各级学校 636
(一)国子监 637
(二)八旗及皇族子弟学校 639
(三)府州县学 641
(四)书院、社学和义学 642
三、学校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644
四、科举制度 647
(一)童生试及生员的岁、科试 647
(二)乡试、会试与殿试 649
(三)朝考 652
(四)翻译科 653
(五)制科 654
(六)八股模式及其他科举文体 655
五、教育、科举制度的社会效应 657
六、捐纳制度与异途选任 658
七、满汉有别的官职分配制度 660
八、地区回避与亲属回避 661
九、文官的品级、俸禄与“养廉银” 662
(一)官员的品级 662
(二)俸禄与“养廉银” 663
十、文官的考核、奖惩与致仕 665
(一)京察和大计 665
(二)奖惩制度 666
(三)致仕 667
第六章 文化政策与思想控制 669
一、民族高压政策的转向 669
二、“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 670
三、大规模整理文献典籍的文化工程 672
四、纂修《明史》,灌输清朝正统思想 674
五、《大义觉迷录》与雍正帝对夷夏之防观念的批判 676
六、“寓禁于征”的禁毁书目的导向 678
七、严厉的文字狱 680
八、文化专制的社会影响 685
第七章 礼乐教化举措 688
一、礼乐教化活动及其功能 688
二、宣讲《圣谕》、《圣训》 689
三、福利救济措施 690
四、设置观风整俗使及宣谕化导使 693
五、旌表制度的完备 694
六、维系教化的禁令与措施 696
(一)对民人的限制 696
(二)对旗人的限制 698
七、禁毁、删节、篡改民间戏曲小说 700
八、利用《宗约》、《家规》、《家训》管束人心 702
精神文化编 709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学术思想与流派 709
一、经世思潮的兴起与实学学风 709
(一)务实学风的倡导者顾炎武 709
(二)李颙与关学 712
(三)从《读史方舆纪要》到对边疆史地的重视 713
(四)魏禧等人的兵家著作 716
(五)洪亮吉的人口论 719
二、理学的批判者和维护者 720
(一)心学的批判者王夫之 720
(二)全面抨击程朱陆王的颜李学派 722
(三)统治者对程朱之学的再提倡 724
三、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726
四、历史学 729
(一)私家修史风的盛行 729
(二)类书、丛书的编纂与史料的积累 739
(三)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751
五、佛学 754
(一)清初统治者与佛教 754
(二)藏传佛教的兴盛 756
六、乾嘉学派 758
(一)乾嘉学派的演变 758
(二)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 760
(三)乾嘉学派的成就及其缺陷 766
七、清代前期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和主要特点 769
第二章 清代前期的自然科学 772
一、历法之争与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772
二、疆域扩大背景下的地理学视野 777
三、在西学影响下的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 779
四、在实践中深化的农学和水利学 784
五、传统医学的成就 789
第三章 清代前期的文学艺术 792
一、深刻反映现实的清初诗作 792
二、呈“中兴”之势的清代词章 793
三、不同创作思想的散文流派 795
四、以批判现实主义为特色的清代小说 796
(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96
(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798
(三)曹雪芹的《红楼梦》 800
(四)李汝珍的《镜花缘》 802
五、雅俗文化结合的戏剧 803
六、对传统美术的叛逆与创新 806
七、宫廷中的西方艺术 807
八、书法篆刻的总结与创新 809
第四章 满文的创制与改进 812
一、满文的创制 812
(一)明末满族的历史概况 812
(二)满文的创制 814
二、满文的改进与使用 815
(一)老满文改进的必要性 815
(二)老满文的改进 816
第五章 清代前期的民间文化 818
一、民间宗教 818
(一)民间宗教的性质特征与功能 818
(二)信仰体系 822
(三)信仰与社会行为 832
(四)倡教动机及信仰心态 836
二、民间文艺 839
(一)曲艺艺术的繁荣 839
(二)民间歌谣 843
(三)民间戏剧的蓬勃发展 845
第六章 清代前期的社会观念和主要社会思潮 849
一、清兵入关后的社会思潮 849
二、清全盛时期的社会思潮 853
三、清初到清中叶社会观念的变化 860
第七章 清代前期的文化传播与碰撞交流 863
一、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863
二、西方文化的传播 866
三、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868
社会生活编 875
第一章 衣食住行 875
一、服饰 875
(一)“变衣冠”风波与服饰的民族心理内涵 875
(二)帝后服饰的规制 877
(三)具有满族特色的品官服饰 880
(四)帝后、品官穿戴服饰的礼仪与禁忌 882
(五)马褂、旗袍、花盆底及其他 883
(六)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服饰 886
二、饮食 886
(一)从简朴到奢华的饮食风气 887
(二)御膳房与宫廷饮食 888
(三)孔府特色菜肴 890
(四)名馆、老字号与更加成熟的地方菜系 891
(五)日常饮食与节令食品 893
(六)街巷上的风味小吃 894
(七)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食 895
(八)酒楼与清代酒文化 897
(九)品茗与清代茶文化 900
三、居住 903
(一)盛京皇宫与京师大内 903
(二)等级分明的官邸 904
(三)贫富悬殊的民居 906
(四)皇家的离宫别苑 908
(五)富有文人雅趣的江南园林和书斋 910
(六)家具与陈设 912
四、出行交通 913
(一)清代的舆马制度与交通建设 914
(二)代步工具的地域差别 917
(三)代步工具的城乡差别 918
(四)“出门一时难”的观念局限 920
第二章 人生礼仪、困境与社会惯制 921
一、传统的生育观与生育习俗 921
(一)多子多福 921
(二)生育庆典 923
二、成年礼仪 928
(一)男子成年的“冠礼” 928
(二)女子成年的“加笄礼” 930
(三)边疆民族的成年礼仪 931
三、敬老与老龄社会 932
(一)从“千叟宴”看统治者的敬老观 932
(二)官民的寿庆风俗 934
(三)养老与社会救济 936
(四)各民族的敬老习俗 938
四、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 940
(一)官医与民间的疾病诊治 940
(二)城市中各种慈善机构 941
五、丧葬制度与丧葬习俗 943
(一)东、西陵与清代帝后葬礼 944
(二)尊卑有别的官民葬制 946
(三)民间丧俗 947
(四)特色各异的少数民族丧俗 949
第三章 婚姻与性问题 952
一、婚制、婚礼与婚俗 952
(一)选秀女与宫廷婚礼 953
(二)汉族民间婚俗 958
(三)少数民族婚俗 961
(四)做小与纳妾 966
二、禁欲主义及其反动 968
(一)欢喜佛与宫廷性教育 969
(二)畸形的宫廷性生活 971
(三)嫖娼与妓女生活 974
第四章 节日活动与民间娱乐 978
一、岁时节日中的丰富活动 978
(一)汉族地区的岁时节日 978
(二)岁时节日中的年节活动 979
(三)年节的游艺娱乐活动 982
二、少数民族年节与游乐风尚 984
(一)少数民族的主要年节 984
(二)少数民族年节的娱乐活动 987
三、宗教信仰与闲暇娱乐 989
(一)萨满教与跳神仪 989
(二)喇嘛教与打鬼 991
(三)祭堂子 993
(四)庙会与迎神赛社 996
四、文体活动与闲暇娱乐 997
(一)宫廷游乐 997
(二)堂会演出与教市戏园 998
(三)武馆与传统武术 999
(四)民间杂耍竞技活动 1002
第五章 行业活动与习俗 1003
一、商人习惯与商业习俗 1003
(一)商业字号文化风尚 1003
(二)商业市招文化风尚 1004
(三)商业楹联文化习尚 1005
(四)商业门面装饰文化习尚 1005
二、行会与公所 1006
三、行业技术与名牌老(字)号 1007
(一)清代前期的名牌老(字)号及其特色 1007
(二)“一线单传”与行业技术的保密 1009
四、联络乡谊的纽带——会馆 1010
五、帮会控制下的行业习俗 1011
第六章 社会风尚 1012
一、从简朴到奢糜的生活追求 1012
二、从清廉勤勉到贪黩推诿的官场风气 1013
(一)清官典范 1013
(二)不可收拾的贪污腐败 1015
三、恶习与陋俗 1016
(一)赌风的盛行与禁赌 1017
(二)鸦片与吸毒 1018
(三)溺婴、缠足、械斗 1019
(四)逼良为贱与强迫殉节 1022
四、清代社会风气的颓堕与移风易俗的呼唤 1024
附录 1029
附录一 主要参考史料 1029
附录二 清朝(1644—1840)历史纪元表 1034
附言 1035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中国通史》崇贤书院主编 2016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3卷》温乐群,周良书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5卷》陈明显,李永丰,苗伟东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1卷》王令金 2014
- 《西方地理通史》文聘元编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4卷》孙秀民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6卷》郑樵,伍月,李恒 2014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