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全书外编 4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776506
- 页数:670 页
校点说明 1
南轩先生文集序 1
卷一 1
词 1
风雩亭词 1
谒陶唐帝庙词 2
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乐章 2
赋 3
遂初堂赋 3
饭杞菊赋 4
古诗 5
送八兄 5
五士游岳麓图 6
次韵伯承见简探梅之什且约人日同游城东 7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甕酒 7
李仁父寄茯苓酥赋长句谢之 7
和吴伯承 8
用前韵送彪德美 8
再用前韵 9
采菊亭并引 9
送杨廷秀三 10
送鲜于大任入成都幕 11
同游岳麓分韵得洗字 11
送张深道 11
留题金山寺 12
送范西叔教授西归 12
王长沙梅园分韵得林字 13
送邵怀英赴召 13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14
安国晚酌葵轩分韵得成字 14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15
同元晦择之游岳道遇大雪马上作 15
诗送元晦尊兄 16
游南岳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春风楼韵 16
卷二 18
古诗 18
陪舍人兄过陈仲思溪亭深有买山卜邻之意舍人兄预以颛壑见名因成古诗赠仲思 18
送然侄西归二 18
送黄子默 19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19
次韵德美碧泉感旧之什且约胡广仲伯逢季丘来会上封 20
自西园登山 20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21
中夜祝融观月 21
晨钟动雷池望日 22
道旁见穫者 22
腊后一日寻梅东门外马上遇雪 22
雪中登楼分韵得未字 23
笋脯一瓶驰寄因和去岁诗为一笑春笋未盛尚续致也 23
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李 23
次韵元晦择之雪中见怀 24
送甘甥可大从定叟弟之桂林 24
湘中舘饯定叟弟分韵得位字 25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所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葢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25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25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煑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 26
六月晦发?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有诗赠别寄此言谢 26
游灵岩 27
游惠山 27
游池州齐山 28
齐山石壁间见林择之题字缅怀其人赋此 28
过马当山 28
题乖崖堂 29
张子囦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29
过洞庭 30
次韵陈寺丞建除体 30
湖南参议宋与道奉祠归崇安里中赋此以别 31
严庆胄射策南归迂途相访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城南书院论文鼓琴煑茶烹鲜徘徊湖上薄莫乃归明日作别书此为赠 31
长沙历冬无雪正月十日与客登卷云亭望西山始见一白莫夜复大作竹声萧然是日坐上分韵得云字 32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32
别离情所锺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33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34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 34
赋遗经阁 35
三友堂 35
初春和折子明岁前两诗 35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36
生辰谢邵广文惠仁者寿赋 36
卷三 38
古诗 38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观月分韵得月字 38
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 38
四月二十日与客来城南积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时泛舟终日分韵得水字 39
展省龙塘有作 39
田舍 40
旧闻长沙城东梅坞甚盛近岁亦买园其间念欲一往未果也癸巳仲冬二十有八日始与客游过东屯渡十馀里间玉雪弥望平时所未见也归而为诗以纪之 40
平父求筍炙既并以法授之乃用往岁张安国诗韵为谢辄复和答 41
题淮阴祠 41
时为桂林之役斜川前一日刑部刘公置酒相饯曾节夫预焉既而刘公用陶靖节斜川诗韵见贻亦复同赋以谢 41
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42
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茔以二月二日过碧泉与客煑茗泉上徘徊久之 42
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 43
望后一日与客自水乡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乡字韵简游诚之 43
定叟弟生朝遣诗为寿 43
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徧观棲霞程曾龙隐诸岩晚酌松关放舟过水月洞月色佳甚逼夜分乃归赋此纪游 44
次韩机幕韵 45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45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46
题榕溪阁 46
送陈择之 47
止酒 47
斜川日雪观所赋 48
静江归舟中读书 48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48
登江陵郡城观雪 49
正甫还长沙复用斜川日和陶韵为别 49
子远使君出守广汉始获倾葢诸官赋诗赠别某广汉人也故末章及之 50
李仁甫用东坡寄王定国韵赋新罗参见贻亦复继作 50
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欵於其行口占道别 51
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亭绘诸葛武侯像於其中以书属予赋诗寄题此篇 51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於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於其乡之人而歌之 52
卷四 54
律诗 54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54
憇清风峡 54
读李邕碑 55
登法华台 55
谢杨文昭主簿寄诗杨之父绍兴间倅建康不屈於兀术而死 55
喜广仲伯逢来会 55
和黄仲秉喜雨 56
游道塲山次沈国录韵 56
早秋湖亭 56
赋周畏知寓斋 57
送甘可大 57
送胡伯逢之官金陵 57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57
重九陪详刑护漕东西楼之集 58
次赵漕赠王昭州韵 58
九日登千山观 58
和正父游榕溪韵 59
仲冬朔日登湘南楼复用正父前韵 59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59
送韩宜州 59
鹿鸣宴 60
送宇文正甫 60
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 60
题邢使君钓隐 61
某辱归父丈惠贶新诗谨次韵末章为别 61
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赋 61
和宇文正甫探梅 61
襄州护漕使者张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记辞多慷慨予读而壮之且想斯亭观览之胜为赋此 62
送舜臣抚干表兄赴部 62
寿定叟弟 62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63
赠乐仲恕 63
小园荼?盛开伯承以诗见督置酒於此为增不敏之叹 63
再和 63
和杨教授 64
送少隐兄赴兴元幕 64
廉州何使君挽诗 65
和张晋彦游岳麓 65
送临武雷令 65
喜雨呈安国 66
十二月十六日夜枕上闻雷已而大雪 66
过湘潭刘信叔旧居有感 66
题唐兴寺湘江亭 67
彪德美来会於碧泉有诗因次韵 67
上封有怀元晦 67
题福岩寺 68
题南台寺 68
由西岭行后洞山路 68
过高台寺 68
宿方广寺 69
和黄漕雪中将至长沙 69
人日游城东晚饭陈仲思茅亭分韵得香字 69
二月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韵得江字 70
与弟侄饮梅花下分韵得香字 70
十四日陪黄仲秉渡湘饮岳麓台上分韵得长字 70
王长沙约饮县圃梅花下分韵得梅字 70
汤总管邢监庙约游城东酒间求诗为赋此 71
谢胡掾惠诗 71
除夜立春 71
送赵节卿 72
二月二十五日登裴台坐上口占 72
上巳日晚登裴台自仲春凡三登 72
长沙郡丞丁君挽词 72
和黄仲秉喜雨 73
寄侯彦周 73
过长桥 73
多景楼 74
金山 74
重阳前一日 74
十五日过小孤山 74
新亭 75
庚申过青草湖 75
卷五 78
律诗 78
喜闻定叟弟归 78
闻定叟弟已近适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辈往迎书此问讯 78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 79
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诗二首 79
诗送陈仲思参佐广右幕府 79
吕善化秩满而归两诗赠行 80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80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81
寄曾节夫 81
送周畏知二首 81
题伏龙寺壁 82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82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 82
曾节夫罢官归旴江以小诗寄别 83
寄赵漕 83
送李新州 84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84
寄宇文卭州 84
次陈择之游湖韵 85
送但能之守浔州 85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85
仲春过阳亭 86
尧庙 86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踰年乃今告去不复可挽为诗送别澹庵君之叔父也 86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书於旁琅琅可喜为之重赋 87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87
和定叟送行韵 87
题益阳清修寺 88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88
追饯马宪 89
某以四十字送详刑使君 89
除夕登仲宣楼 89
隔墙闻正父乡饮甚乐偶畏风不预用前韵敬简 89
刘胜因自襄阳过予渚宫於其归小诗赠别 90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90
送曾裘父 90
帐干周君桂林相从之旧己亥暮春出岭迂道相过临别求予言姑赋此 91
中秋与僚佐登江陵郡城观月 91
游章华台 91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91
送范伯崇 92
定叟弟生辰 92
南轩木樨 92
和安国送茶 92
赋郑子礼寿芝堂 93
喜雨呈安国 93
自乌石渡湘思去岁与朱元晦林择之偕行讲论之乐赋此 93
道间晚稻甚盛喜而赋此 93
坟庵枕上追怆赋此 94
晚晴 94
渡兴乐江望祝融 94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94
有怀安国 95
自上封下福岩道旁访李邺侯书堂山路榛合不可往矣 95
下山有作 95
庐陵李直卿以复名其斋求予诗久未暇也今日雪霁登楼偶得此遂书以赠顾惟圣门精微纲领岂浅陋所能发祗增三叹 95
和张荆州所寄 96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96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96
晚过吴伯承留饮 97
卷六 99
近体 99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99
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茶甚不多辄分数椀奉伯承 100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梅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寄诗来次韵 100
题湘潭丞黄子辩哦松轩 100
筠州曾使君寄贶中州新芽赋此以谢 100
仲春有怀 101
次韵无为使君见寄之什 101
从吕扬州觅芍药栽 101
鹤 102
望庐山 102
十二月乙卯登岳阳楼丙辰再登 102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102
登楼 102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103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105
次韵许深父 106
初夏偶书 106
墨梅 106
谢韩监芍药 107
龙孙竹生辰阳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而凡所以为竹者无一不具予寘石斛中暮春生数筍森然可喜为赋此 107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 107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107
书妙应庵壁 108
寿定叟弟 108
岳后步月 108
访罗孟弼竹园 108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109
题庾楼 109
城南即事 110
次韵刘枢密 110
是日二使者出游晚凉有作 111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111
次韵范至能峡中见寄 111
前日从赵漕饮因得徧观所藏书帖之富既归戏成三绝简之 111
题马氏草堂复斋听雪 112
送林择之 112
卷七 115
律诗 115
次韵赵漕 115
和答郑宪分赠米帖 115
偶作 116
偶成至前 116
送郑宪酒 116
再和 116
韩廷玉筑亭於官舍之旁园中故多梅亭成会有飞雪予因题其扁曰梅雪盖取少陵诗语而刘公贡父送刘长官掌广西机宜尝用此事有雪片梅花五岭春之句今廷玉适为此官於以名亭抑其宜也亭边花木多吾弟定叟旧植故予於首章及之 116
立春日禊亭偶成 117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117
元日 117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118
初食荔枝 118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百颗奉晦叔或可与伯逢共一酌也 118
寿定叟弟五绝 118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119
题雉山禊亭 119
梦乘大舸卧泛江湖波涛甚壮醒乃悟其为雨因成小诗 119
南岳庵僧寄上封新茶风味甚高薄暮分送韩廷玉李嵩老 120
跋王介甫游锺山图 120
岁晚烹试小春建茶 120
昨过漕台庭前荼?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此因用前韵赋两章 120
所思亭海棠初开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121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121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写此 121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时所植也其间亦有既剪而复生者作诗属来者护持之 122
登楚野亭见张舍人题字 122
城南杂咏二十首 122
游岳寻梅不获和元晦韵 125
十三日晨起霜晴用定王台韵赋此 125
用元晦定王台韵 126
马上口占 126
马上举韩退之语口占 126
和朱元晦韵 126
登山有作 127
和元晦马迹桥 127
方广道中半岭少憇 127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127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127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128
和元晦雪压竹韵 128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128
方广圣灯 128
赋罗汉果 129
和元晦咏画壁 129
和元晦方广版屋 129
和择之赋泉声 129
和择之赋霜月 129
和择之赋枯木 130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130
赋莲花峰 130
和元晦咏雪 130
自方广过高台 130
赋石廩峰 131
道旁残火温酒有作 131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131
和择之看雪 131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132
福岩读张湖南旧诗 132
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132
和元晦晚霞 132
过高台携信老诗集 133
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133
和元晦醉下祝融 133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133
和择之韵 134
和择之韵 134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134
昨日与周伯寿别终夕雨小诗追路 136
自西园登山 136
卷八 138
表 138
谢太师加赠表 138
严州到任谢表 139
静江到任谢表 140
江陵到任谢表 140
进职因任谢表 141
谢除秘阁修撰表 142
谢侍讲表 142
谢赐冬衣表 143
贺郊祀表 143
贺冬至表 144
遗奏庚子二月初二日 144
经筵讲议 144
启 148
谢宰执启太师加赠 148
答周漕启 149
答胡提举启 149
答柳严州启 150
答胡参议启 151
答翟通判启 151
答竹通判启 152
答严州州县官启 152
答吕太博启 153
答游广文启 153
回严主簿启 154
答新及第启 154
答新举人启 154
答新举人启 155
谢生朝启 155
卷九 157
记 157
静江府学记 157
袁州学记 158
邵州复旧学记 159
郴州学记 161
桂阳军学记 163
钦州学记 164
雷州学记 165
雷州学记 166
江陵府松滋县学记 168
宜州学记 169
卷十 172
记 172
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 172
尧山灕江二坛记 174
楚望记 175
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记 175
衡州石鼓山诸葛忠武侯祠记 177
抚州重立唐鲁郡颜公祠记 179
永州州学周先生祠堂记 180
濂溪周先生祠堂记韶州 181
南康军新立濂溪祠记 183
三先生祠记 184
浏阳归鸿阁龟山杨谏议画像记 185
昭州新立吏部侍郎邹公祠堂记 186
卷十一 190
记 190
建宁府学游胡二公祠堂记 190
静江府厅壁题名记 192
南楼记 193
潭州重修左右司理院记 194
敬斋记 196
存斋记 197
弗措斋记 197
扩斋记 199
卷十二 201
记 201
无倦斋记 201
敬斋记 202
拙斋记 203
隐斋记 204
约斋记 205
困斋记 206
敬简堂记 208
仰止堂记 209
尊美堂记 210
卷十三 213
记 213
一乐堂记 213
洁白堂记 215
思终堂记 216
名轩室记 218
多稼亭记 219
游东山记 220
卷十四 223
序 223
经世纪年序 223
附 经世纪年序(宋本) 224
阃范序 226
论语说序 227
洙泗言仁序 229
孟子讲义序 230
附 孟子讲义序(宋本) 231
胡子知言序 232
附 胡子知言序(宋本) 233
五峰集序 235
江谏议奏藁序 235
赵氏行实序 237
卷十五 241
序 241
南岳唱酬序 241
送张荆州序 244
送岳主管序 245
送曾裘父序 246
送方耕道序 247
送刘圭父序 248
送严主簿序 249
送锺尉序 250
送犹子焕炳序 251
谕俗文 252
卷十六 258
史论 258
汉楚争战 258
萧曹相业 259
张子房平生出处 259
王陵陈平周勃处吕后之事如何 260
文帝为治本末 262
贾董奏篇其间议论孰得孰失 263
武帝奢费无度穷兵黩武而不至乱亡前辈??尝论之尚有可紬绎者 263
汉家杂伯 264
丙魏得失 266
霍光得失班固所论之外尚有可议否 266
萧望之刘向所处得失 268
卷十七 272
史论 272
西汉儒者名节何以不竞 272
自元成以后居位大臣有可取者否 273
自高帝诸将之外其馀汉将孰贤 274
光武比高祖 275
光武不任功臣以事 276
光武崇隐逸 277
李固杜乔所处如何 278
党锢诸贤得失如何 279
窦武陈蕃得失 280
两汉选举之法 281
晋元帝中兴得失 282
谢安淝水之功 283
温峤得失 284
卷十八 287
说 287
仁说 287
记甘露李文饶事 288
勿斋说 289
勿欺室说 290
书示吴益恭 290
名周集说 291
黄鹤楼说 291
江汉亭说 292
赠熊辩笔说 293
卷十九 294
书 294
寄刘共甫枢密八 294
寄周子充尚书三 299
答湖守薛士龙寺正三 302
答潘端叔 303
答潘叔度 304
与颜主簿 304
答吴晦叔十 305
卷二十 313
书 313
答朱元晦秘书十三 313
卷二十一 326
书 326
答朱元晦秘书十八 326
卷二十二 340
书 340
答朱元晦十二 340
卷二十三 351
书 351
答朱元晦十三 351
卷二十四 364
书 364
答朱元晦十七 364
卷二十五 377
书 377
寄吕伯恭五 377
答彪德美 382
答吕子约三 383
答胡伯逢 384
答胡季立 385
答胡季履二 386
答胡季随七 386
答陈择之 389
答谢梦得 390
答刘炳先昆仲 391
卷二十六 393
书 393
答喻郎中 393
答李秘监 393
与施蕲州 394
答周允升二 394
答陈平甫 395
答曾致虚 397
答项秀才 398
答罗孟弼 398
答萧仲秉二 399
答戚如玉 399
答江文叔 400
答刘宰 400
答游诚之二 401
答吕季克 402
答王居之 402
答章茂献 403
答彭子寿 404
答沙市孙监镇 404
答陆子寿 405
答魏元履 406
卷二十七 408
书 408
答李贤良 408
答李叔文 409
答李季修二 409
答胡广仲三 411
答直夫 413
答范主簿 414
答舒秀才 415
答宋教授 415
答俞秀才 416
答乔德瞻三 416
答潘叔昌三 418
答潘叔度二 419
答潘文叔 420
答潘端叔 420
答周颕叔二 421
答戚德锐二 421
答郑仲礼二 422
卷二十八 425
书 425
与曾节夫抚干八 425
与吴晦叔十五 430
卷二十九 440
答问 440
答吴晦叔七 440
答胡伯逢七 444
卷三十 449
答问 449
答朱元晦二十五 449
答胡广仲三 457
答陈平甫十二 458
卷三十一 464
答问 464
答宋伯潜二 464
答周允升十一 465
答彭子寿十三 470
答吴德夫八 473
卷三十二 479
答问 479
答吕子约四 479
答严庆胄三 481
答游诚之八 482
答俞秀才七 486
答胡季随六 488
卷三十三 493
题跋 493
题李光论冯澥劄子 493
题赵鼎家光尧御笔 495
题太上皇帝赐陈规手敕 496
跋泰陵祭温公文藁 496
跋中庸集解 496
通书后跋 497
跋遗书 498
跋西铭 498
跋西铭示宋伯潜 499
跋三家昏丧祭礼 499
跋符君记上蔡语录 500
跋希颜录 500
题周奭所编鬼神说后 502
跋杼山书少陵歌行帖 503
卷三十四 505
题跋 505
西汉蒙求跋 505
跋孙子 506
跋许右丞许吏部奏议 507
跋戊午谠议 507
跋温公黼座铭藁 508
题司马文正公荐士编 508
题文正公条画沿边弓箭手藁后 508
跋濂溪先生帖 509
跋上蔡先生所述衡州秦府君志铭 509
题曾大父豫公思亭记后 510
题先忠献公清音堂诗后 510
跋贵溪簿厅记 511
跋吕东莱与许吏部诗 511
跋赵不遯寿昌堂记 511
跋宇文中允传 512
跋陈分宁传 513
题蒋邕州墓志铭后 513
跋郑威愍事 514
跋范文正公帖三 515
卷三十五 518
题跋 518
跋欧阳文忠公书梅圣俞河豚诗帖 518
跋吴晦叔所藏伊川先生上蔡龟山帖 518
跋王介甫帖三 519
跋东坡帖二 520
跋蔡端明帖 520
跋司马忠洁公帖 521
跋张侍郎帖 521
跋陈了翁帖 521
跋了翁责沈 522
跋李泰发帖 522
跋了翁与丞相陇西公书 522
书相公亲翰 523
跋尚宪帖 524
跋孙忠愍帖 524
跋尹和靖遗墨 524
书赠吴教授 525
题长沙开福寺 525
跋祖庆所藏其师宗杲法语 526
卷三十六 528
铭 528
囦乎斋铭 528
克斋铭 528
艮斋铭 529
敬斋铭 530
敦复斋铭 531
恕斋铭 532
蒙斋铭 532
虚舟斋铭 533
主一斋铭 533
南剑州尤溪县学传心阁铭 534
顾斋铭 535
读书楼铭 535
葵轩石铭 536
笔囊铭 537
周奭砚璞铭 537
箴 537
主一箴 537
四益箴 538
赞 539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画像赞 539
三先生画像赞 539
濂溪先生 539
明道先生 540
伊川先生 540
于湖画像赞 540
书伊川先生易传复卦义赞 540
观虎丘剑池有言 541
卷三十七 542
墓志铭 542
少傅刘公墓志铭 542
吏部侍郎李公墓志铭 547
卷三十八 554
墓志铭 554
工部尚书廖公墓志铭 554
王司谏墓志铭 558
卷三十九 566
墓志铭 566
夔州路提点刑狱张君墓志铭 566
直秘阁詹公墓志铭 570
通直郎致仕向君墓表 575
卷四十 579
墓志铭 579
通判成都府事张君墓表 579
训武郎赵公醇叟墓志铭 582
教授刘君墓志铭 584
钦州灵山主簿胡君墓表 586
吴监庙墓志铭 588
教授魏元履墓表 590
卷四十一 594
墓志铭 594
宇文史君墓表 594
承议郎吴伯承墓志铭 597
贾仲山墓志铭 599
张氏墓志铭 600
宜人王氏墓志铭 601
故安人常氏哀词 602
卷四十二 604
祝文 604
祈雨 604
谢雨 604
祈晴 605
祈雨 605
谢雨 605
祈雨二 606
谢雨 606
祈晴 607
谢雪 607
祈雨 608
谢雨二 608
谢雨祈晴 609
秋祭 609
社坛三 609
楚望 610
祭乌龙山神 611
诸庙 611
祭勾芒神 611
祭海阳山 612
祭诸庙 612
唐虞二帝 612
灕江尧山 612
秋祀尧山 613
尧山灕江二坛 613
虞帝祠 613
有虞氏二妃 614
大成殿 614
文宣王 614
先圣二 615
先师 615
先圣 615
蜀汉昭烈帝祠 616
严子陵祠 616
祭严先生 616
丞相莱国寇忠愍公祠 617
卷四十三 620
祭文 620
祭虞雍公 620
祭汪端明 620
祭刘枢密 621
再祭 621
三祭 622
祭唐待制 623
祭王詹事 623
祭张舍人 624
再祭 624
祭姚端明 625
祭王侍郎 625
祭黄侍郎 625
祭查少卿 626
祭吕郎中 627
祭费检正 627
卷四十四 629
祭文 629
祭万二提刑兄 629
祭黄运使 629
祭赵养民运使 630
祭萧殿撰 630
祭宇文使君三十一舅 631
祭魏元履 631
祭储经属 631
祭秦致政 632
祭甄总管 632
祭贾仲山知县 633
祭邢致政 633
祭经干八兄 634
祭宋子飞参议 634
祭南康四九兄二 635
祭胡广仲主簿 636
祭吴晦叔 636
祭外姑何恭人 636
省墓祭文 637
附录 639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招标采购实用法规全书》王军主编 2019
- 《大众汽车维修资料全书 2008-2018款车型》瑞佩尔主编 2019
- 《养生相宜与相克速查全书 1》许俊霞主编 2014
- 《英国少儿百科全书 史前时代》(英)罗伯特·缪尔·伍德(Robert Muir Wood)著 2018
- 《婴幼儿排便排汗护理百科全书》徐可夫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