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
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

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安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2234319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软件工程过程教学及实践经验的总结。
《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目录

第Ⅰ部分 软件过程改进方法论 3

第1章 绪论 3

1.1软件生产过程的变迁 3

1.2硬件与软件的故障特性对比 4

1.3软硬件的开发过程比较 5

1.4软件质量观点 7

1.4.1先验论的质量观 7

1.4.2用户的质量观 8

1.4.3基于产品的质量观 8

1.4.4基于价值的质量观 9

1.4.5基于过程的质量观 9

1.5传统工业化生产中的产品质量控制 10

1.5.1 Juran的质量三部曲 10

1.5.2 Deming的十四点 11

1.5.3六西格玛方法 13

1.5.4 Crosby的质量成熟度表 13

1.6软件过程改进的起源 14

1.7总结 15

思考题 15

参考资料 15

第2章 软件开发过程 17

2.1企业生产与组织方式 17

2.1.1企业结构 18

2.1.2产品生产流程 18

2.1.3生产检查与质量控制 19

2.2软件过程模型 20

2.2.1瀑布模型 20

2.2.2迭代模型 21

2.2.3面向对象模型 23

2.2.4微软的同步与稳定模型 24

2.2.5 V-模型 25

2.2.6各种模型的比较 25

2.3过程的体系结构 26

2.3.1过程模型的表示 28

2.3.2复杂的过程模型的表示 29

2.4软件过程自动化问题 30

2.5软件过程与其他工业过程的对比 30

2.6软件开发过程的特性 32

2.6.1可视性 32

2.6.2可预测性 32

2.6.3文档化 33

2.6.4标准化 33

2.6.5可审计 33

2.6.6多样化 33

2.6.7简单性(复杂性) 33

2.6.8可剪裁性 34

2.6.9一致性 34

2.6.10可追溯性 34

2.7总结 34

思考题 34

参考资料 35

第3章 软件过程度量 37

3.1企业的商业目标 37

3.2过程度量的目的 37

3.3统计过程控制 38

3.4项目挣值度量方法 38

3.5度量指标开发方法 39

3.5.1标题法 39

3.5.2符合SMART标准的方法 40

3.5.3问卷调查法 40

3.5.4头脑风暴法 40

3.5.5结构树法 41

3.5.6流程图识别法 41

3.5.7GQM方法 42

3.5.8度量指标评估确认 43

3.6绩效目标度量模型 43

3.7目标驱动的度量 45

3.7.1目标驱动的管理体系 45

3.7.2目标驱动的软件过程度量 46

3.7.3将商业标分解为软件过程 48

3.8总结 50

思考题 50

参考资料 50

第Ⅱ 部分SW-CMM与CMMI模型 55

第4章SW-CMM模型 55

4.1SW-CMM模型的分级结构 55

4.2CMM各等级的具体特征 56

4.2.1初始级 57

4.2.2可重复级 57

4.2.3已定义级 58

4.2.4定量管理级 58

4.2.5优化级 59

4.3等级可视性和可预性讨论 59

4.3.1等级1 59

4.3.2等级2 60

4.3.3等级3 61

4.3.4等级4 62

4.3.5等级5 63

4.4 CMM的结构 64

4.5 CMM的关键过程域 64

4.5.1关键过程域描述举例 66

4.5.2共同特征的表述 67

4.5.3关键实践的表述 67

4.5.4目标的描述 68

4.6 SW-CMM的应用 69

4.6.1模型的基本用途 69

4.6.2软件评估和评估过程 69

4.7GJB 5000及其应用 71

4.8CMM与ISO 9000 71

4.9总结 74

思考题 74

参考资料 74

第5章 可重复性管理 76

5.1需求管理 76

5.1.1需求的获取过程 77

5.1.2需求管理的目标 78

5.1.3需求与项目的可重复性 78

5.2项目策划 79

5.2.1策划的目的和目标 79

5.2.2项目计划的开发过程 79

5.2.3项目策划中的问题 80

5.3项目跟踪与监督 81

5.3.1项目跟踪与监督的作用和目的 81

5.3.2跟踪的准确性 81

5.4软件质量保证 82

5.4.1建立SQA的需要 82

5.4.2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 83

5.4.3对SQA的误解 83

5.4.4SQA责任和人员培养 84

5.5软件配置管理 84

5.5.1建立SCM的需要 85

5.5.2实现SCM的关键 86

5.5.3SCM的流程 87

5.5.4配置管理的颗粒度 88

5.5.5SCM对共性软件产品的推动作用 88

5.6总结 89

思考题 89

参考资料 89

第6章 标准化和一致性管理 91

6.1建立标准软件过程的必要性 91

6.2软件标准的建立和剪裁 92

6.2.1标准的建立 92

6.2.2标准的裁缝 94

6.2.3标准可剪裁性的例子 95

6.3洛克希德·马丁的标准建立 96

6.4PDB与文档库的建立 97

6.4.1PDB的建立和维护 97

6.4.2文档库 98

6.5SEPG组的作用 99

6.6全面管理与工程实施 99

6.6.1集成软件管理 99

6.6.2组间协调 101

6.6.3软件产品工程 102

6.6.4同行评审 103

6.7总结 105

思考题 106

参考资料 106

第7章 定量管理 107

7.1过程的定量管理 107

7.2数据采集和PCB的建立 109

7.2.1数据采集工作的任务 109

7.2.2软件过程数据的采集细节 110

7.2.3采集数据的检查和确认 111

7.2.4数据的保存与存取 112

7.2.5采集工作与项目过程的集成 113

7.2.6过程能力基线的建立 114

7.3软件质量管理 116

7.3.1软件质量因素分解 116

7.3.2软件质量计划指标 118

7.3.3软件质量的跟踪和控制 120

7.4总结 120

思考题 120

参考资料 121

第8章 缺陷预防与优化 122

8.1软件缺陷预防的系统性 122

8.1.1缺陷预防与救死扶伤 122

8.1.2构造闭环 124

8.1.3缺陷的分级预防 124

8.1.4举一反三 125

8.2常用的缺陷预防方法 125

8.2.1缺陷预防过程(DPP) 126

8.2.2缺陷趋势分析法 126

8.2.3EDA分析 127

8.2.4过程能力基线缺陷预防法 128

8.3FRACAS与缺陷预防 129

8.3.1FRACAS的基本过程 129

8.3.2FRACAS的起源 130

8.3.3建立FRACAS的目的 130

8.3.4 FRACAS的措施 131

8.3.5 FRACAS的应用方式 131

8.4过程优化与技术革新 134

8.4.1获得更改建议 134

8.4.2先导性试验 135

8.4.3组织范围内推广 136

8.5总结 137

思考题 137

参考资料 137

第9章CMMI模型 139

9.1为何要发展CMMI 139

9.2系统工程及其成熟度模型 140

9.2.1系统工程定义 140

9.2.2系统工程的过程模型 140

9.2.3系统工程过程标准的变迁 141

9.2.4系统工程成熟度模型 142

9.3从SW-CMM到CMMI的发展历程 143

9.4 CMMI的结构 146

9.4.1 CMMI的等级 146

9.4.2 CMMI的表述方式 146

9.4.3 CMMI成熟度等级的分解 147

9.5 CMMI的过程域 147

9.6使用CMMI的考虑 149

9.6.1考虑的因素 149

9.6.2针对IPPD的扩展 150

9.6.3针对采购能力的扩展 150

9.7 SW-CMM和CMMI过程域的映射关系 151

9.8 CMMI标准评估方法 153

9.9总结 154

思考题 154

参考资料 155

第Ⅲ部分 实践案例 159

第10章 载人航天工程中的统一软件过程 159

10.1面临的挑战 159

10.2初始阶段 159

10.2.1旧白皮书的推动作用 160

10.2.2蓝皮书的推动作用 160

10.3统一过程阶段 160

10.3.1白皮书的制定过程 161

10.3.2白皮书的宣讲和培训 162

10.4解决的问题 162

10.4.1名词的统一 163

10.4.2对瀑布模型之外的开发过程的支持 163

10.4.3软件安全等级、规模划分与管理实施 163

10.4.4软件开发文档的可剪裁性 164

10.4.5配置管理与完整性 165

10.4.6评审的定量化 165

10.4.7软件测试过程和准则 166

10.4.8软件设计和编程的规范化 166

10.4.9软件的验收、移交和保障 166

10.4.10研发团队管理和技术团队的体制建设及管理 166

10.5项目过程的定义 167

10.6贯彻与执行阶段 168

10.7直接目标和实施效果分析 168

10.8软件工程化的战略目标和过程改进的路线图 170

10.8.1载人航天软件工程化的战略目标 170

10.8.2白皮书与CMM的对比分析 170

10.8.3建立与工程情况相适应的能力成熟度模型 171

10.9总结 173

思考题 173

参考资料 173

第11章 软件外包企业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175

11.1外包企业的现状 175

11.2 CMMI对外包企业的适用性 176

11.3企业背景与工作流程 176

11.4外包工程中的问题 177

11.4.1需求理解和管理问题 177

11.4.2项目估算缺乏有效性 178

11.4.3项目监控力度不够 178

11.4.4缺少对编码规范和质量的控制 178

11.4.5设计与编码脱节 178

11.4.6缺少必需的集成过程 178

11.4.7评审缺乏有效性 178

11.4.8功能测试缺乏有效性 179

11.5与CMMI过程域的映射表 179

11.6需求管理改进 179

11.7项目估算改进 181

11.7.1建立并维护工作产品和任务属性的估计 181

11.7.2确定计划工作的范围 184

11.7.3工作量和成本的估计 185

11.8项目监控改进 186

11.9验证和确认的改进 187

11.10技术解决方案的改进 187

11.11产品集成的改进 188

11.12总结 188

思考题 188

参考资料 188

第12章 软件外包企业的过程改进实施 190

12.1数据采集 190

12.1.1项目级数据的收集 190

12.1.2组织级的度量数据 190

12.1.3数据采集策略与分析项 190

12.2过程的稳定和改进 192

12.2.1过程变异特性 192

12.2.2控制图的规范表示 192

12.2.3特殊变异的检测 192

12.2.4稳定过程 195

12.2.5利用控制图改进过程 196

12.3过程改进前后项目性能的定量对比 196

12.3.1需求稳定性对比 197

12.3.2各阶段缺陷注入率对比 197

12.3.3缺陷密度对比 197

12.3.4缺陷排除率分析 197

12.3.5工作量偏差与工期偏差 198

12.3.6正负质量成本对比 198

12.3.7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199

12.3.8估算偏差对比 199

12.3.9生产率与文档评审效率 199

12.4改进效果分析 200

12.4.1客户满意度 200

12.4.2需求管理的情况 201

12.4.3项目监控情况 201

12.4.4系统集成活动 201

12.4.5验证和确认 202

12.5改进效果的总结 203

思考题 206

参考资料 206

第13章 某通信软件企业的过程量化 207

13.1引言 207

13.2度量体系的构造 207

13.2.1度量元构造示例 208

13.2.2度量体系的构造 209

13.3项目的估计与量化目标 211

13.3.1专家估计法 211

13.3.2 UNIBSS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估计 213

13.3.3项目量化目标的确立 214

13.4项目数据收集与分析活动 214

13.4.1项目组成员的活动 214

13.4.2项目经理的活动 215

13.4.3配置管理员的活动 216

13.4.4项目QA人员的活动 217

13.5项目过程性能控制和纠偏活动 218

13.6项目结束时的活动 220

13.7数据度量元的定义及应用 220

13.7.1测试发现的缺陷密度度量 220

13.7.2缺陷数与缺陷清除率的度量 221

13.7.3产品开发生产率度量 223

13.7.4产品开发各阶段工作量分布度量 224

13.7.5进度和成本度量 225

13.7.6里程碑差异度量 227

13.7.7代码评审的度量 228

13.8总结 230

思考题 230

参考资料 231

第14章 软件开发和集成企业过程改进战略实施 232

14.1企业背景和问题 232

14.2IDEAL模型 233

14.3过程改进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融合 234

14.4组织级保障体系的建立 235

14.5软件过程模型框架及流程定义 235

14.5.1软件生产周期、过程和角色 235

14.5.2软件过程模型框架 239

14.5.3流程定义 240

14.6度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241

14.6.1度量指标开发工作流程 241

14.6.2度量指标开发 242

14.7定量生产及过程改进模型 251

14.7.1定量生产过程模型 251

14.7.2目标驱动定量过程改进模型 252

14.7.3目标驱动与绩效考核的融合 254

14.8 工具的开发与使用 254

14.9 定期评估与改进 255

思考题 255

参考资料 255

第15章 软件开发和集成企业过程改进战术实施 256

15.1数据收集与度量分析 256

15.1.1需求管理的度量 256

15.1.2 项目规模度量 258

15.1.3 项目进度度量 259

15.1.4 工作量度量 261

15.1.5 项目风险度量 262

15.1.6 过程符合性度量 263

15.1.7 项目验证和确认过程度量 264

15.2过程库(PDB)建立与运用 272

15.3过程改进实施总结 274

15.3.1实施效果 274

15.3.2实施中的问题与解决 275

15.3.3学到的经验 275

思考题 276

参考资料 276

第16章 电子设备产品生产企业的流程再造 277

16.1企业背景和目标 277

16.2问题与发现 278

16.3与CMMI 3的差异分析 280

16.4过程定义 280

16.5组织级标准化过程的建立 282

16.5.1组织结构定义 283

16.5.2产品开发团队架构定义 284

16.5.3项目类型与流程定义 286

16.5.4产品生命周期定义 286

16.5.5研发项目生命周期定义 287

16.6项目级管理流程定义 288

16.6.1项目启动流程 288

16.6.2项目计划的制定 289

16.6.3项目流程的裁剪方法 289

16.6.4任务分解 290

16.6.5项目估计 291

思考题 294

参考资料 294

第17章 电子设备产品生产企业的改进实施 295

17.1需求工程 295

17.2配置管理 297

17.2.1识别配置项 297

17.2.2建立配置库 298

17.2.3变更管理 299

17.2.4配置状态报告 300

17.3评审工作 300

17.4测试工作 303

17.5改进的实施 304

17.5.1准备实施 304

17.5.2试点工作 305

17.5.3推行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306

17.5.4改进建议的收集 311

17.6实施效果分析 311

思考题 313

参考资料 313

第18章FRACAS在CMMI五级环境下的应用 314

18.1问题提出 314

18.1.1原有的缺陷预防方式 314

18.1.2存在的问题分析 316

18.2应用FRACAS的目标 317

18.3FRACAS在WXX产品部的推行 317

18.3.1 WXX产品部的产品缺陷分析 317

18.3.2 FRACAS的推行过程 318

18.4角色及职责 319

18.4.1推行组 321

18.4.2运作组 321

18.5WXX产品部的改进实施 322

18.5.1失效模式分析过程 322

18.5.2经验共享过程 324

18.5.3建立FRACAS知识经验库 325

18.5.4商用问题清零 326

18.5.5质量回溯 328

18.5.6 TOP N改进 330

18.6针对新项目的缺陷预防 333

18.7应用效果评估 333

思考题 334

参考资料 334

附录 缩略语汇总 339

附录A SW-CMM关键过程域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339

附录B CMMI关键域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340

附录C 缩写语对照表 3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