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交 1
第一节 春秋之会盟 1
壹 会盟之肇因 1
一 政治:权力相争 1
二 社会:恩怨失调 3
三 经济:唯利是图 4
贰 会盟之起源及目的 6
一 会盟之起源 6
二 会盟之目的 7
叁 结盟之形式 7
一 约会 7
二 登坛 8
三 发言 8
四 歃血 8
五 载书 9
六 享宴与归饩 9
七 盟后朝聘 9
肆 列国争霸之外交政策 10
一 东西结党 10
二 召陵之师 10
三 宋襄被执 11
四 城濮之战 12
五 秦晋交争 12
六 辰陵之盟 13
七 鞍战挫齐 14
八 晋楚争郑 14
九 晋城虎牢 15
十 陈郑地位 15
十一 晋联东吴 16
十二 诸夏内争 16
十三 平阴之役 17
十四 宋盟之局 17
十五 申会一变 18
十六 吴楚大战 18
十七 齐景争霸 19
十八 无霸之势 20
十九 黄池之会 20
伍 霸主领导之会盟 20
一 齐霸之会盟 20
二 晋霸之会盟 21
三 楚霸之会盟 21
四 晋楚对峙之会盟 22
五 吴霸之会盟 22
陆 春秋外交使节简介 23
一 管仲 23
二 仲孙湫 23
三 叔兴 24
四 周王阅 24
五 范昭 25
六 华耦 25
七 解阳 26
八 刘康公 26
九 孙文子 27
十 赵武 27
十一 吴公子札 28
十二 叔弓 29
十三 陈无宇 29
十四 蹶繇 30
十五 韩宣子 30
十六 枝如子躬 31
十七 子服惠伯 31
十八 公孙青 32
十九 叔孙婼 32
二十 乐祁 33
廿一 芋尹盖 34
第二节 战国之外交 34
壹 战国初期之外交 34
一 三家分晋 35
二 田氏篡齐 36
贰 苏秦之合纵 38
叁 张仪之连横 43
肆 范雎之远交近攻 47
伍 战国四公子之外交 50
一 齐之孟尝君 50
二 赵之平原君 51
三 魏之信陵君 52
四 楚之春申君 55
陆 秦国之统一 58
柒 战国时期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60
一 张孟谈 60
二 蔺相如 60
三 颜率 61
四 陈轸 61
五 苏代 62
六 苏厉 62
七 公孙衍 62
八 鲁仲连 62
九 蔡泽 63
十 淳于髡 63
第三节 秦之外交 63
第四节 汉之外交 64
壹 汉对外关系 64
一 朝鲜 64
二 夫余 65
三 高句骊 65
四 濊 65
五 倭 66
六 南越 66
七 闽越及东瓯 67
八 巴郡、南蛮郡 68
九 西南夷 69
十 羌 70
十一 大月氏 72
十二 乌孙 74
十三 车师 76
十四 莎车 76
十五 鄯善 77
十六 罽宾 78
十七 安息 80
十八 康居 80
十九 大宛 81
二十 龟兹 81
廿一 疏勒 82
廿二 焉耆 82
廿三 匈奴 83
廿四 乌桓 86
廿五 鲜卑 87
廿六 其他 88
贰 汉对外机构 89
一 典客 89
二 大鸿胪 90
三 大行令 90
四 典乐 90
五 典属国 91
六 客曹 91
叁 汉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91
一 郦食其 91
二 隋何 92
三 刘敬 92
四 陆贾 93
五 安国少季 93
六 司马相如 94
七 终军 94
八 苏武 95
九 常惠 96
十 张骞 96
十一 汲黯 97
十二 王乌 98
十三 郭吉 98
十四 傅介子 99
十五 冯奉世 99
十六 董忠 100
十七 谷吉 100
十八 韩昌 101
十九 文忠 102
二十 赵德 102
廿一 陈汤 102
廿二 段会宗 103
廿三 夏侯藩 103
廿四 陈饶 104
廿五 王咸 105
廿六 宋均 106
廿七 伏隆 106
廿八 来歙 107
廿九 郑众 108
三十 班超 108
卅一 李恂 111
卅二 梁讽 111
卅三 陈龟 111
卅四 马自磾 112
卅五 赵岐 112
第五节 三国时期之外交 113
壹 吴蜀连和以抗魏 113
贰 吴魏连和以抗蜀 118
叁 三国与四夷之关系 123
一 乌丸 123
二 匈奴 124
三 羌 125
四 高句丽 125
五 带方 125
六 鲜卑 126
七 倭 126
八 濊 127
九 交址 127
十 扶南、林邑、堂明 128
肆 三国对外机构 128
大鸿胪 128
伍 三国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128
一 张既 128
二 卫觊 129
三 魏招 130
四 魏邢贞 131
五 李佐 131
六 孙乾 131
七 刘巴 132
八 简雍 132
九 马良 133
十 陈震 133
十一 宗预 134
十二 伊籍 135
十三 李密 135
十四 邓芝 135
十五 董恢 136
十六 费袆 137
十七 张纮 137
十八 鲁肃 137
十九 诸葛瑾 138
二十 郑泉 138
廿一 赵咨 139
廿二 冯熙 139
廿三 张温 140
廿四 顾徽 141
廿五 陈化 142
廿六 是仪 142
廿七 薛珝 142
廿八 张俨 143
廿九 纪陟 143
三十 沈珩 144
第六节 晋之外交 144
壹 晋与四裔之关系 144
一 夫余 144
二 马韩 145
三 辰韩 145
四 肃慎氏 145
五 倭人 146
六 裨离等十国 146
七 焉耆 146
八 龟兹 146
九 大宛 147
十 康居 147
十一 大秦 147
十二 林邑 147
十三 扶南 148
十四 匈奴 148
贰 晋外交机构 149
大鸿胪 149
叁 晋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149
一 王骘 149
二 俞归 150
三 张袆 150
第七节 南北朝之外交 151
壹 南朝与北朝之关系 151
一 宋与北魏 151
二 齐与北魏 152
三 梁与北魏 153
四 梁与北齐 154
五 陈与北齐 155
六 陈与北周 155
贰 南朝外交机构 156
一 宋——大鸿胪 156
二 南齐——鸿胪 156
三 梁——谒者台仆射 157
四 陈——鸿胪 157
叁 北朝外交机构 157
一 北魏——大鸿胪、典属国 157
二 北齐——鸿胪寺、昭玄寺 158
三 北周——宾部中大夫 159
肆 南朝与四裔之关系 160
一 林邑 160
二 扶南 161
三 诃罗陁 161
四 呵罗单 161
五 婆皇 161
六 婆达 161
七 阇婆达 162
八 槃槃 163
九 丹丹 163
十 干陁利 163
十一 狼牙脩 164
十二 婆利 164
十三 中天竺 164
十四 天竺迦毗黎 164
十五 师子 165
十六 高句丽 165
十七 百济 166
十八 新罗 166
十九 倭国 167
二十 河南 167
廿一 宕昌 167
廿二 邓至 168
廿三 武兴 168
廿四 荆、雍州蛮 168
廿五 高昌 169
廿六 滑国 169
廿七 白题 170
廿八 龟兹 170
廿九 于阗 170
三十 渴盘陁 170
卅一 末国 171
卅二 波斯 171
卅三 蠕蠕 171
伍 北朝与四裔之关系 172
一 高丽 172
二 百济 174
三 勿吉 175
四 奚国 176
五 契丹 176
六 室韦 177
七 地豆干 177
八 倭国 178
九 蛮 178
十 獠 180
十一 氐 180
十二 吐谷浑 181
十三 宕昌羌 183
十四 稽胡 183
十五 西域 184
十六 鄯善 185
十七 于阗 185
十八 车师 186
十九 高昌 186
二十 悦般 187
廿一 波斯 188
廿二 嚈达 188
廿三 蠕蠕 188
廿四 徒何段就六眷 191
廿五 高车 191
廿六 副伏罗 192
廿七 突厥 193
廿八 其他 194
陆 南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195
一 桓荣祖 195
二 萧惠基 196
三 明僧皓 196
四 江景玄 196
五 丘冠先 197
六 颜幼明 197
七 沈浚 198
八 范缜 198
九 徐陵 199
十 阮卓 200
十一 王瑜 200
柒 北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200
一 李顺 200
二 燕凤初 202
三 公孙轨 203
四 宋弁 203
五 封轨 203
六 程骏 204
七 李彪 204
八 卢昶 205
九 高徽 206
十 鹿悆 206
十一 孟威 206
十二 李谐 207
十三 朱长生 207
十四 元孚 208
十五 子简 208
十六 子昕 209
十七 耿贰 209
十八 张华原 209
十九 杨荐 210
二十 杜杲 211
廿一 窦毅 212
廿二 王庆 212
廿三 贺若谊 213
廿四 柳庄 213
廿五 申徽 214
廿六 袁敞 215
第八节 隋之外交 215
壹 隋与四夷之关系 215
一 高丽 215
二 百济 216
三 新罗 217
四 靺鞨 217
五 流求 217
六 倭国 218
七 林邑 218
八 赤土 219
九 真腊 220
十 婆利 220
十一 吐谷浑 220
十二 党项 221
十三 高昌 221
十四 突厥 221
十五 西突厥 222
十六 契丹 223
十七 其他 223
贰 隋外交机构 224
一 鸿胪寺 224
二 四方馆 225
叁 隋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226
一 长孙晟 226
二 常骏 226
三 宇文? 227
四 虞庆则 227
五 崔君肃 228
第九节 唐之外交 228
壹 唐对外关系 228
一 东突厥 228
二 西突厥 231
三 突骑施 232
四 吐蕃 232
五 回纥 237
六 沙陀 241
七 高丽、百济、新罗 245
八 日本 247
九 党项 247
十 东女 249
十一 高昌 250
十二 吐谷浑 251
十三 焉耆 253
十四 龟兹 254
十五 疏勒 255
十六 于阗 255
十七 天竺 256
十八 罽宾 257
十九 小勃律 257
二十 吐火罗 258
廿一 波斯 258
廿二 大食 259
廿三 南诏 260
廿四 两爨蛮 263
廿五 康 264
廿六 南平獠 265
廿七 西原蛮 266
廿八 宁远 268
廿九 护蜜 268
三十 东谢蛮 269
卅一 诃陵 269
卅二 石 270
卅三 个失蜜 270
卅四 环王 271
卅五 真腊 271
卅六 流鬼 272
卅七 泥婆罗 272
卅八 爨蛮 272
卅九 牂柯 273
四十 其他 273
贰 唐对外机构 287
一 鸿胪寺 287
二 典客署 288
三 掌客 289
四 鸿胪寺译史 289
叁 唐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289
一 胡证 289
二 归崇敬 290
三 刘文静 290
四 萧昕 290
五 相里玄奖 291
六 郑元璹 291
七 郭元振 292
八 陈大德 293
九 裴矩 294
十 高表仁 295
十一 郭降 296
十二 源休 296
十三 崔汉衡 297
十四 李瑰 298
十五 蒋俨 298
十六 田归道 298
十七 殷侑 299
第十节 五代十国之外交 299
壹 五代十国对外关系 299
一 契丹 299
二 吐蕃 302
三 回鹘 303
四 高丽 305
五 党项 305
贰 五代十国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306
一 李振 306
二 马嗣勋 306
三 李承勋 307
四 李严 307
五 姚坤 308
六 冯道 309
七 杜杲 309
第十一节 宋之外交 310
壹 宋对外关系 310
一 宋与辽、金、元及西夏之关系 310
(一)契丹 310
(二)与辽之议和 311
(三)女真之兴及宋约金灭辽 312
(四)宋金交战及宋之南渡 313
(五)金与南宋之战 314
(六)绍兴之和议 315
(七)宋会蒙古灭金 316
(八)宋元构衅 316
(九)宋与西夏之交涉 317
二 宋与出他外国之关系 318
(一)交址 318
(二)大理 319
(三)占城 320
(四)真腊 320
(五)蒲甘国 320
(六)邈黎国 321
(七)三佛齐国 321
(八)阇婆国 321
(九)南毗国 322
(一〇)勃尼国 322
(一一)注辇国 322
(一二)丹眉流国 322
(一三)天竺 323
(一四)于阗 323
(一五)高昌 324
(一六)大食 324
(一七)层檀 324
(一八)龟兹 325
(一九)沙洲 325
(二〇)拂菻 325
(二一)琉求 325
(二二)安定 326
(二三)渤海 327
(二四)日本 327
(二五)党项 327
(二六)吐蕃 327
(二七)高丽 328
贰 宋之对外政策 328
一 宋与辽 328
二 宋与金 330
叁 宋之外交机构 330
肆 宋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331
一 毕仲衍 331
二 卫肤敏 332
三 张邵 333
四 洪皓 333
五 王楠 334
六 朱弁 335
七 曹勋 335
八 方信孺 336
九 魏杞 337
十 高遵裕 337
第十二节 元之外交 338
壹 元对外关系 338
一 朝鲜 338
二 日本 340
三 缅甸 341
四 占城、安南 341
五 琉求 342
六 三屿 343
七 南洋诸国 343
八 欧州诸国 343
九 非洲 344
十 中亚 344
十一 中南半岛 344
十二 泰国 345
十三 八百媳妇国 346
十四 其他诸小国 346
贰 元之外交机构 347
一 八府宰相 347
叁 元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348
一 铁连 348
二 郝经 349
三 梁曾 350
第十三节 明之外交 352
壹 明对外关系 352
一 朝鲜 352
二 鞑靼 354
三 卫拉特 356
四 乌梁海、朵颜 356
五 哈密诸卫 357
六 安南 357
七 忽鲁谟斯 359
八 琉球 359
九 吕宋 360
十 合猫里 360
十一 美洛居 360
十二 占城 361
十三 真腊 361
十四 暹逻 361
十五 爪哇 361
十六 三佛齐 362
十七 浡泥 362
十八 满刺拉 362
十九 苏门答剌 362
二十 须文达那 363
廿一 彭亨 363
廿二 朵颜 363
廿三 佛郎机 364
廿四 和兰 364
廿五 拂菻 365
廿六 意大里亚 365
廿七 瓦剌 366
廿八 日本 366
廿九 其他诸小国 367
三十 郑和下西洋 370
贰 明外交机构 372
一 鸿胪寺 372
二 四译馆 373
叁 明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 373
一 汪河 373
二 赵秩、沈秩、杨载 373
三 傅安 374
四 陈诚 376
五 周让 377
六 郭骥 377
第十四节 清初之外交 378
壹 清初对外关系 378
一 清代与国内各民族之关系 378
(一)清与准噶尔之关系 378
(二)清与西藏之关系 379
(三)清与回部之关系 379
(四)清与苗族之关系 380
(五)清与台湾之关系 381
二 清与诸属国之关系 382
(一)清与朝鲜之关系 382
(二)清与尼泊尔之关系 383
(三)清与缅甸之关系 384
(四)清与暹逻之关系 384
(五)清与安南之关系 385
(六)清与琉球之关系 386
第十五节 清末与中华民国之外交 387
壹 近世外交概要 387
一 外交之名义 387
二 外交机关 390
三 外交代表 393
四 使馆 399
五 领事制度 409
六 国际会议 417
七 条约之缔订 420
八 外交特权与豁免 425
九 外交礼仪 429
附壹 国际礼节 433
一 绪言 433
二 衣 444
三 食 446
四 住 451
五 行 451
六 育 454
七 乐 461
贰 近世外交大事年表 462
叁 近世条约一览表 507
肆 近世外交机构 583
一 清末外交机构 583
二 中华民国外交部 586
第四章 财用 625
第一节 财经政策与思想 625
壹 春秋战国财经思想 625
一 当时农工商业状况 625
二 儒家之财经思想 626
三 法家之财经思想 628
贰 汉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30
一 各帝之财经政策 630
二 诸家之财经思想 634
叁 南北朝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39
一 当时财经概况 639
二 当时财税制度 640
三 诸家之财经思想 640
肆 隋唐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41
一 隋代国计富足之因 641
二 唐代财政金融之进步 642
三 隋唐诸家之财经思想与政策 642
伍 宋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50
一 宋代财政金融政策与农工商业之兴起 650
二 宋代诸家之财经思想 651
陆 元代之财政与财经思想 656
一 元代之财政 656
二 耶律楚材之财经思想与政策 657
三 其余诸家之财经思想 658
柒 明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58
一 明代之财政政策 658
二 张居正之财经思想与政策 659
三 其余诸家之财经思想 660
捌 清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61
一 清代之财政概况 661
二 诸家之财经思想 662
三 清末民初之实业家 665
玖 国父与总统蒋公之财经思想 665
一 国父孙中山先生之财经思想 665
二 总统蒋公之财经思想 667
拾 民国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69
一 民元至十六年之财经政策 669
(一)当时财政状况 669
(二)诸家之财经思想与政策 670
二 民十六至二十六年之财经政策 671
(一)当时财政状况 671
(二)诸家之财经政策 672
三 抗战时期之财经政策 674
(一)当时财政状况 674
(二)诸家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75
四 复员戡乱时期之财经政策 677
(一)当时财政状况 677
(二)当时之财经政策 678
五 中兴复国时期之财经政策 680
(一)当时财政状况 680
(二)各家之财经政策与思想 682
第二节 田赋 684
壹 上古田赋 684
一 原始田赋之意义与方法 684
二 贡助彻 685
三 履亩税之开始 688
四 战国时期田赋制度之进步 689
贰 秦汉之田赋——薄赋论之形成及其实际 690
一 自重赋至薄赋 690
二 附加税及以钱物为赋 694
三 清丈与亩税 694
叁 魏晋六朝之赋税 696
一 三国时期之田赋 696
二 户调 697
三 南朝田赋 698
四 均田制以前北方之田赋 699
五 均田制为从口税 700
肆 唐五代之赋税 702
一 租庸调制之实际 702
二 租庸调制之维持 704
三 两税 705
四 与两税同时之田赋情弊 706
五 五代田赋 708
伍 两宋之赋税 709
一 宋初田赋 709
二 方田与首实 711
三 南宋经界法 713
四 南宋田赋弊事 714
陆 辽金元之田赋 715
一 辽之田赋 715
二 金之田赋 716
三 元田赋制之演进 718
四 元经理与自实之法 719
柒 明代之田赋 720
一 鱼鳞册及清丈 720
(一)明初鱼鳞册 720
(二)鱼鳞册之破湮及历次清丈 721
二 明代田赋之沿革 722
(一)征收与观念之进步 722
(二)明田赋弊薮 722
三 一条鞭与加派 723
(一)一条鞭与田赋 723
(二)明季加派 724
捌 清代之田赋 725
一 清前叶赋制之因革 725
(一)清初赋制之沿袭与创制 725
(二)地丁制度 726
(三)清丈理论之转变 726
二 清赋制之开展 727
(一)用银与火耗 727
(二)征收方法之进步 728
三 晚清之田赋 728
玖 民国之田赋 730
一 民国初年赋制之因革 730
二 北伐前后之田赋状况 732
三 抗战前田赋之动向 734
(一)地价税之成立 734
(二)土地陈报 735
(三)土地清丈 736
(四)附加税之裁限 737
(五)征收制度之改良 738
四 抗战期间之田赋措施 739
(一)战区土地租税措施 739
(二)征收制度之改革 740
(三)整理赋籍 741
五 政府迁台后之田赋 742
第三节 财务行政组织 746
壹 周之前与财政有关之官制 746
贰 周代财务行政组织 747
一 官制 747
二 财政制度 748
三 财务行政组织 748
(一)周代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48
(二)周代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50
叁 秦代财务行政组织 750
一 统一国家财政之措施 750
二 财务行政组织 751
(一)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51
(二)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52
肆 汉代财务行政组织 75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53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54
伍 魏晋财务行政组织 757
一 魏代财务行政组织 757
二 晋代财务行政组织 758
陆 南北朝财务行政组织 759
一 南朝财务行政组织 759
二 北朝财务行政组织 760
柒 隋代财务行政组织 76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62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63
捌 唐代财务行政组织 764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64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66
三 使 769
玖 宋代财务行政组织 769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70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72
拾 元代财务行政组织 774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74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75
拾壹 明代财务行政组织 776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77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79
拾贰 清代财务行政组织 78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83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86
拾叁 民国财务行政组织 789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 789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 794
第四节 俸给制度 795
壹 周代俸给制度 795
一 俸给制度之作用 796
二 周代以前无俸禄之制 796
三 周代行分田定禄之制 797
贰 汉代俸给制度 797
一 汉代俸给制度之特点 797
二 汉代俸给制度 797
叁 魏晋俸给制度 799
一 魏代俸给制度 799
二 晋代俸给制度 800
肆 南北朝俸给制度 800
一 南朝俸给制度 800
(一)宋俸给制度 801
(二)齐俸给制度 801
(三)梁俸给制度 801
(四)陈俸给制度 802
二 北朝俸给制度 802
(一)北魏俸给制度 803
(二)北齐俸给制度 804
(三)北周俸给制度 804
伍 隋唐俸给制度 804
一 隋代俸给制度 805
二 唐代俸给制度 806
陆 宋代俸给制度 808
柒 元代俸给制度 811
捌 明代俸给制度 813
玖 清代俸给制度 814
拾 民国俸给制度 816
一 公务人员之俸给种类 817
二 公务人员之俸给核叙 823
第五节 审计制度 825
壹 我国审计制度之特质 825
贰 中国历代审计制度 826
一 周代审计制度 826
二 秦代审计制度 827
三 汉代审计制度 827
四 魏晋南北朝审计制度 827
五 隋唐五代之审计制度 828
六 宋代审计制度 828
七 辽金审计制度 829
八 元代审计制度 829
九 明代审计制度 830
十 清代审计制度 830
叁 民国审计制度之沿革 831
一 民初北京政府审计制度 831
二 军政时期审计制度 833
三 训政时期审计制度 834
四 行宪以后审计制度 836
肆 现行政府审计机关 837
一 中央审计机关 837
二 省市地方审计机关 838
三 驻在机关审计机构 839
第六节 公有财产 839
壹 夏代公有财产 839
一 唐虞公有财产 840
二 夏代公有财产 840
贰 商代公有财产 840
叁 周代公有财产 841
肆 春秋战国公有财产 842
伍 秦代公有财产 843
陆 汉代公有财产 843
柒 魏代公有财产 844
捌 晋代公有财产 845
玖 南北朝公有财产 846
一 南朝公有财产 846
二 北朝公有财产 847
拾 唐代公有财产 849
拾壹 宋代公有财产 851
拾贰 元代公有财产 855
拾叁 明代公有财产 858
拾肆 清代公有财产 863
拾伍 民国国有财产 867
一 国有财产之定义 867
二 国有财产范围及类别 868
三 国有土地概况 868
四 国有财产管理机关 873
第七节 公营事业 882
壹 周代公营事业 882
贰 春秋战国公营事业 883
一 公营商业 883
二 专卖事业 884
三 公营事业 885
叁 秦代公营事业 885
肆 汉代公营事业 886
一 专卖事业 886
二 公营商业 888
伍 唐代公营事业 889
一 独占事业 889
二 专卖事业 891
陆 宋代公营事业 896
一 独占事业 896
二 专卖事业 897
三 公营商业 904
柒 元代公营事业 904
一 独占事业 905
二 专卖事业 905
捌 明代公营事业 910
一 专卖事业 910
二 专营事业 915
玖 清代公营事业 916
一 专卖事业 917
二 交通事业 923
三 金融事业 926
四 其他公营事业 927
拾 民国公营事业 927
一 金融事业 927
二 生产事业 943
三 专卖事业 958
第八节 度量衡 967
壹 中国度量衡制度之标准 967
一 以黄钟为度量衡之标准 969
二 以秬黍为度量衡之标准 971
三 三黍四律法 972
四 以货币为度量衡之标准 973
五 以圭璧为尺度之标准 974
六 以自然物为度量衡之标准 976
贰 中国历代度量衡标准之变迁 978
一 变迁之分期 978
二 长度标准之变迁 978
三 容量标准之变迁 980
四 重量标准之变迁 982
五 地亩标准之变迁 984
叁 中国历代划一度量衡之政策 985
一 五帝三代之世 985
二 秦汉之际 986
三 新莽之时 987
四 唐代 990
五 宋元二代 991
六 明代 992
七 清代 994
肆 中国近代度量衡之紊乱 996
一 紊乱之原因 996
二 度之紊乱 997
三 量之紊乱 999
四 衡之紊乱 1000
五 亩之紊乱 1001
伍 民初度量衡之整理 1002
陆 国民政府之划一度量衡 1003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四大发明!》蒙曼,张迪 2019
- 《植物百科彩色图鉴 第2卷》植物百科彩色图鉴编委会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 罗成叫关 英汉对照》孙萍 2017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清明 我们的节日》冯骥才编 2017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东方杂志 第94册 第22卷 第四至七号 1925年2月-1925年4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远去的老调》经典文库编委会编 2019
- 《东方杂志 第13册 第四年 第一至三期 1907年3月-1907年5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