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
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

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祥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0901355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司法哲学、司法理念与法律方法”,下编为“法律方法的实证分析”。上编是对一般性和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下编则是以商标法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的典型实例为例,对于法律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内容均系专题性介绍,而不是系统性的著述。这些实例可以说明法律方法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但其具体运用时要结合专门知识。
上一篇:奉献下一篇:英国宪法
《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目录

上编 司法哲学、司法理念与裁判方法 3

第一章 司法哲学诸问题的思考 3

第一节 司法哲学与诉诸终极观念 3

一、无处不在的司法哲学 3

二、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契合体 7

三、大道能言否 12

第二节 盘活法律与善用法庭地位 13

一、法制完善中的法庭地位 13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14

三、是逻辑更是经验 18

四、纵横开阖与左右逢源 20

第三节 法律适用的尝试性、溯及性与适应性 22

一、法律适用的尝试性 22

二、法律的适应性与调适适用 28

三、裁判标准的溯及性 34

第四节 法律适用的选择性与审慎性 38

一、踌躇难决:“迷茫中的准确” 38

二、谨小慎微的司法 40

第五节 司法中的稳定与变动 42

一、依法裁判的优先性和根本性 42

二、与时俱进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43

三、认识问题要澄清 45

第六节 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46

一、理论上的清醒与实践上的坚定 46

二、唯一性与多样性 49

三、理论的接受与创造 50

第七节 赞誉与非难 53

一、受彻底误解的司法 53

二、坦然处之 54

第二章 裁判中的法律、政策与政治 56

第一节 法律、政策与政治:裁判中的三要素 56

一、三种要素的各自定位 56

二、司法的分析性与功能性 59

三、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61

第二节 司法与政治的和谐统一 63

一、司法中讲政治的必然性 63

二、司法中讲政治的艺术 65

第三节 司法与司法政策 69

一、司法政策的导引作用 69

二、一般命题不决定个案 71

第四节 不同政策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79

一、涉及法律定性的不同政策目标 79

二、涉及事实认定的不同政策目标 81

三、公法与私法的政策性功能 82

第三章 裁判的逻辑标准与政策标准 85

第一节 逻辑标准与政策标准概述 85

一、两种标准的划分 85

二、两种标准的相互关系 88

第二节 政策标准的体现、依据和基础 91

一、概述 91

二、基于公平(衡平)或者正义而进行的政策考量 92

三、基于权宜或者效果而进行的政策考量 96

四、基于政策导向而进行的考量 110

五、基于历史、现状和公平而进行的考量 111

第四章 裁判的方法与要素 115

第一节 书本上的法律与行动中的法律 115

一、立法留给司法的处置空间 115

二、法律中的诸矛盾与创造性适用 117

第二节 选择恰当的裁判方法 122

一、逻辑方法、历史方法和社会学方法 122

二、法条方法与政策方法 124

三、正向方法与反向方法 125

四、效果取向的最终决定性 127

第三节 认真对待立法目的 129

一、立法目的与社会效果 129

二、“字面服从”与“思想服从” 133

三、避免荒谬的裁判结果 135

四、实现裁判的与时俱进 136

第四节 妥善处理原则与规则的关系 138

一、原则与规则的区分 138

二、原则的类型及其作用 140

三、原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142

第五节 运用科学的法律思维 145

一、自治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145

二、形式性与实质性的有机统一 150

三、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有机统一 151

四、价值中性与价值导向性的有机统一 152

第六节 守好公平正义的底线 153

一、公平正义的终极价值 153

二、裁判中的公平正义 155

下编 法律方法的实证分析 159

第五章 诉诸法律性质、目的和功能——以商标权属性的具体运用为例 159

第一节 引言 159

第二节 商标权诸属性与商标法的适用 160

一、商标权的标识权属性 160

二、商标权的相对性 170

三、商标权的弹力性 173

四、商标权的独立性与地域性 179

五、商标权的政策性 183

第六章 法律解释、法律续造及其综合运用 186

第一节 法律解释 186

一、文义解释 186

二、体系解释 193

三、历史解释 194

四、目的解释 197

五、例示性规定的解释 198

第二节 能动司法、法律续造与漏洞填补 201

一、能动司法、法律续造和漏洞填补的界限 201

二、限缩解释与扩张解释 204

三、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的客观性 207

第三节以《商标法》第41条的解释为例 208

一、问题的提出 208

二、根据历史沿革进行解释 210

三、根据文义方法进行解释 212

四、根据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解 214

五、根据立法意图进行解释 215

六、效果方法的运用 217

七、各款规定的适用范围及其相互关系 228

八、是否不完善与如何解释的关系 232

第七章 法律的整体性和融贯性适用——以《商标法》的适用为例 235

第一节 制度、理论与方法:法律适用的隐含前提 235

一、文本与非文本 235

二、制度、理论与方法 236

三、不能机械地适用法律 239

第二节 立法政策与司法政策的关系 240

一、两种政策的划分 240

二、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 241

第三节 道德评判与法律评判的关系 246

一、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划界 246

二、公序良俗和诚信原则的适用限度 248

三、对于恶意注册能否既往不咎 250

第四节 开放性、裁量性与动态性的关系 252

一、有效发挥法律“三性”的应有功能 252

二、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257

三、国内保护与适应经济全球化 259

第五节 事物本身的性质与商标权界限 260

一、事物本身的性质 260

二、商标的标识性与商标授权和保护 261

三、商标权与市场格局 263

四、专用权与排斥权的不同属性 269

五、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270

第六节 价值取向与价值衡量 273

一、促进商标实际使用 274

二、尊重经济生活的多元性与留足商标创意空间 275

三、公平与情事变更 276

四、保护品牌和鼓励正当竞争 279

五、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 280

六、兼顾公平与秩序 285

七、追求程序的正当性 287

第八章 法律适用中的总体精神与宏观把握 290

第一节 法律适用中的宏观把握 290

一、宏观把握的重要性 290

二、如何确定总体精神和宏观把握 290

第二节 宽严适度的政策导向 291

一、穷尽性与非穷尽性 292

二、期限限制与无期限限制 295

三、严格限定性与边界延伸性 296

四、重合保护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意蕴 309

五、公共政策与权利保护 312

附录 314

司法裁判的方法与思考——华东政法大学“中华学人”第十四讲 314

司法理念、司法思维与司法方法——孔祥俊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律方法培训班上的讲话 342

后记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