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识论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阳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90494
- 页数:407 页
绪论 社会认识论界说——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 1
一 明义:“社会认识”概念的简略辨析 1
二 设疑:社会认识活动中的“怪圈” 4
三 究本:认识社会实质上是社会总体自我认识的实现形式 8
四 定规:社会认识论的性质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 12
(一)发生学方法 15
(二)历史—逻辑方法 16
(三)要素—结构方法 17
(四)活动—功能方法 18
(五)动力—进化方法 19
(六)探索科学地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20
五 析位:社会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 20
(一)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1
(二)社会认识论与历史唯物论 26
(三)社会认识论与认识论 29
(四)社会自我认识与个体自我意识 32
六 标新:科学地认识社会——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时代性紧迫课题 33
(一)时代的呼唤 33
(二)时代的造就 39
第一编 历史编 47
第一章 前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形式的发生与发展 47
一 社会认识系统历史生成的发生学考察 47
(一)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 48
(二)人类个体从社会总体中分化 52
(三)个体在观念中的自我对象化 55
二 社会认识系统的历史形式和分期标准 59
(一)社会发展史、社会学说史与社会认识史 59
(二)分期标准及基本估价 62
三 神话——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原始形式 66
(一)原始神话与原始社会 66
(二)“神话”认识形式的主要特点 70
四 史鉴——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75
(一)历史意识的形成 76
(二)“史鉴”形式的主体条件和社会背景 77
(三)“史鉴”认识形式的主要特点 80
五 理知——理性觉醒时代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 87
(一)理性的觉醒 88
(二)“理知”认识形式的特点 91
六 实证——近代社会认识形式的基本倾向 99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背景 100
(二)“实证”认识形式的思想来源 101
(三)社会认识的实证化与孔德的“实证方法” 103
第二章 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108
一 科学的社会认识模式的形成及主要特点 10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进程概览 109
(二)科学的社会认识模式的10个基本点 116
二 发展:列宁和毛泽东的主要贡献 124
第二编 结构编 143
第三章 人在社会认识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143
一 社会认识主体的功能规定 145
(一)关于“主体”、“客体”等基本概念的功能方面的考察 145
(二)社会认识主体与社会历史主体 148
(三)关于社会认识主体的功能分析 157
二 社会认识主体的个人素质 162
(一)社会认识主体的需要——动机结构 163
(二)社会认识主体的能力结构 168
(三)社会认识主体的认知定势 180
三 社会认识主体的集团结构和社会认识体系 184
(一)社会科学共同体 185
(二)社会总体自我认识的网络系统 188
四 主体功能的实现条件 190
(一)自我对象化 191
(二)角色认知 192
(三)自觉投身于社会历史活动 193
第四章 作为社会认识客体的自然—人—社会系统 195
一 社会认识客体的基本特征 196
(一)对象性 197
(二)客观性 199
(三)具体性 202
二 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204
(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204
(二)人类社会的自然史前提 206
(三)现实人生存与活动的自然—物质基础 207
(四)衡量社会文明进化的重要尺度 211
(五)现代人类认识自身的重要参照系统 213
三 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总体的作用与功能 216
(一)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和存在方式 217
(二)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220
四 社会规律的类型、特点及实现机制 228
(一)正确认识社会规律的几个方法论原则 229
(二)社会规律的类型 232
(三)社会规律的基本特点 234
五 社会历史的进化与发展 236
(一)历史之作为现实的根据和理解现实的尺度 237
(二)社会未来之作为现实人的认识客体 243
第五章 社会文化及在社会认识系统中的中介作用 246
一 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存证 248
(一)“全息反映”——社会信息通过劳动向文化产品中的“积淀”和“固化” 249
(二)现实主体对文化产品中固化信息的活化、破译和复现 253
二 现实人社会交往的媒介 256
(一)社会交往与社会认识 256
(二)社会交往是一种有中介的活动 258
(三)交往方式与信息中介 261
三 社会认识主体观念地掌握社会历史客体的工具 264
(一)从动物的信号语言到人的符号语言 265
(二)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及指称功能 268
(三)语言符号系统的抽象性及操作功能 270
(四)语言符号系统的可感性与表达功能 273
(五)语言符号系统的分立性、永久性与传播、记忆功能 274
(六)共变——人、语言符号系统、社会组织形式之间交互作用的特殊运动形式 279
第三编 活动编 285
第六章 社会认识活动的三个基本层次 285
一 日常的社会心理层面的社会认识活动 286
(一)日常的社会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及作用方式 287
(二)新闻折射系统与社会认识的评价、转换机制 291
(三)社会心理的形成及其特点 296
二 阐释的社会理论层面的社会认识活动 299
(一)社会理论与社会心理 299
(二)社会理论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及其作用方式 301
(三)社会科学研究三要点 303
三 决策的社会规划层面的社会认识活动 313
(一)社会规划与认识向着实践目的的运动 313
(二)实践观念三要素 317
(三)社会规划与社会统计 319
(四)社会规划与目标设计 323
(五)社会规划与行为决策 328
第七章 社会认识过程的三种基本向度 333
一 对于社会历史的回溯性认识过程 334
(一)历史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335
(二)回溯历史与反思 338
(三)史料与历史认识 340
(四)现实与历史的矛盾及其特点 343
(五)历史回溯的基本步骤 345
二 对于社会未来的前瞻性认识过程 350
(一)“未来的冲击” 350
(二)现实与未来的矛盾及其特点 356
(三)科学预见三步曲 358
三 对于社会现状的追踪性认识过程 365
(一)共时性与同步性 366
(二)社会追踪与社会控制 369
(三)社会监测与信息反馈 373
(四)观念与现实的矛盾及其特点 376
(五)追踪监测的实施步骤 379
四 社会认识系统的进化结构及加速度发展过程 384
(一)“解难题”与社会认识结构的突破 384
(二)社会认识结构的系统进化 386
(三)社会认识系统的加速度进化 389
主要参考书目 397
后记 40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物联网导论》张翼英主编 2020
- 《材料导论》张会主编 2019
- 《化工传递过程导论 第2版》阎建民,刘辉 2020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蓝色阁楼寻梦》李倩倩,欧阳佳子责任编辑;陆象淦译;(罗马尼亚)阿德里亚娜·毕特尔 2019
- 《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欧阳友权著 2019
- 《父亲·老屋·苦楝树 欧阳传芳散文选》欧阳传芳著 2017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竞赛进阶教程》(中国)黄玉珊,周松,欧阳亮 2019
- 《中药调剂指南》欧阳荣,刘绍贵编著 2019
-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陈诗泳,欧阳佳子责编;温玥译者;(日)大塚真一郎绘画;(日)长月达平 2020
- 《创新性变革》菲尔·马伦,徐粟,欧阳瑾 2019
- 《理论短文如何写》(中国)欧阳辉 2019
- 《AVR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化教程》欧阳明星编著 2019
- 《王静康文集》王静康著 2018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