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新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新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苍劲,周伯政,夏俊主编;朱振华,来永宝,汪秋艺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10166368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保险法概论下一篇:嗣续法真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新编》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九十年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1

二、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6

三、九十年代杜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10

四、九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目标 12

第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17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7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探索和发展 17

二、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卓越贡献 2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 27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33

第三章 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7

第一节 中国的基本国情特点 37

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7

二、九十年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39

第二节 从基本国情特点出发 正确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要求 4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点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45

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 48

第四章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重点 52

第一节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52

一、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52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55

三、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57

第二节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6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60

二、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2

三、通过机构改革,增强领导班子活力 65

第五章 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72

第一节 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72

一、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2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74

三、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77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意义 79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9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现实意义 83

三、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88

第六章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 93

第一节 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93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93

二、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97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多种管理体制 100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体系 103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客观必然性 103

二、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和原则 106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10

第七章 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1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一、市场经济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 113

二、市场经济能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商品生产部门 116

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缓解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118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使整个社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122

一、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压力和动力 122

二、市场经济将企业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 125

三、通过市场竞争,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更多价值 12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13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13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136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140

第二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形式 145

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145

二、竞争是实现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 149

三、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表现 14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 15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理论 154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154

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15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大发展 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162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165

第十章 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68

第一节 认真搞好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168

一、分配制度改革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168

二、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169

三、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174

第二节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77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177

二、积极建立和完善待业、工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178

三、努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82

第十一章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推进行政体制和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188

第一节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188

一、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188

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原则 190

三、科学分流机关人员,将大批人才转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第三产业岗位上去 196

第二节 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198

一、现有人事劳动制度的弊端 198

二、逐步建立和健全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199

三、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提高效率为经济发展服务 202

第十二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206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06

一、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6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形成全方位发展格局 209

三、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 213

第二节 进一步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加速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215

一、发展对外贸易,改革外贸体制 215

二、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旅游业 218

三、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和办好经济特区 222

第十三章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24

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关系 224

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与发展 224

二、中国“入关”的进程 227

三、中国“入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8

第二节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231

一、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1

二、“入关”对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 234

三、“入关”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237

第十四章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242

第一节 当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 242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42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44

三、当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 247

第二节 中国的对外政策 249

一、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49

二、中国主张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 251

三、中国愿意平等地遵守国际公认的政治经济交往原则和秩序 253

第十五章 中国人权的主要内容 256

第一节 中国人权的基本概况 257

一、中国人权的历史发展进程 257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中国人权的根本保证 259

三、西方国家攻击中国人权的实质 261

第二节 中国人权的基本内容 264

一、生存权是中国公民的首要人权 264

二、中国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265

三、中国公民的其它权利 270

四、中国积极参预国际人权活动 276

第十六章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 279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据和现实意义 279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含义 279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82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初步实践 286

第二节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正确处理港、澳、台问题 288

一、中国处理港、澳、台问题的原则 288

二、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斗争的实质 289

三、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和打算 292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主要内容 295

第一节 九十年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9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295

二、九十年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99

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 3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30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30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06

第十八章 中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 316

第一节 中国现阶段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316

一、中国现阶段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316

二、民族差异的原因和实质 318

三、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320

第二节 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23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323

二、以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325

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326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329

第一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30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3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33

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35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339

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339

二、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41

三、现阶段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与主要任务 345

后记 3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