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预防医学导论
预防医学导论

预防医学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飞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33036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或类似的教材可选择。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预防医学发展史;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比较;环境卫生学概要;劳动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概要;儿童少年卫生学概要;卫生法规与监督学概要;卫生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概要;健康教育学;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控制策略;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预防医学导论》目录

绪论 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1

二、预防医学的学科定位 1

三、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四、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4

五、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7

六、预防医学的发展与挑战 7

七、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 9

八、三级预防策略 10

九、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11

第一篇 预防医学学科与方法 14

第一章 流行病学 14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4

一、定义 14

二、基本原理 15

第二节 流行病学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16

一、流行病学思维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16

二、流行病学与医学研究方法 17

三、流行病学与医学模式的发展 17

四、流行病学与医学目标的实现 18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 18

一、主要用途 18

二、流行病学几个经典成就简介 20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24

一、类型 24

二、描述性研究 24

三、分析性研究 28

四、实验性研究 32

第五节 循证医学与流行病学 34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34

二、循证医学的目的 35

三、循证医学的特点和方法 35

四、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6

第六节 流行病学的展望 37

一、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37

二、发展研究方法 38

三、重视宏观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38

四、重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38

五、重视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38

六、继续发挥在循证医学中的作用 38

第二章 卫生统计学 39

第一节 统计学发展简史 39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0

一、统计与统计学 40

二、统计数据的规律与统计方法 41

三、统计学的分科 42

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3

五、卫生统计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44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公共卫生 45

一、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 45

二、现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47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若干基本概念 48

一、总体与样本 48

二、变量与资料 48

三、同质与变异 49

四、参数与统计量 50

五、随机化 50

六、误差 50

七、频率与概率 51

八、设计与分析 51

九、因果与联系 52

十、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52

第五节 统计学的现状与展望 54

一、当代学者的不同观点 54

二、不同的学科分类 55

三、统计学的发展前景 55

第六节 统计学的学习目标与方法 56

一、基本概念、方法与技能 56

二、教与学的方法 57

第三章 环境卫生学 58

第一节 环境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 58

第二节 环境卫生学的范围和内容 61

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 61

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61

三、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67

第三节 环境卫生学的性质和特征 70

第四节 环境卫生学的目的和方法 71

一、环境卫生学的目的 71

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71

第五节 环境卫生学的现状和展望 79

一、环境卫生学的现状 80

二、环境卫生学展望 82

第四章 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 85

第一节 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的形成、发展及面临的新挑战 85

一、劳动卫生学的形成 85

二、劳动卫生学的发展及现状 86

三、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面临的新挑战 86

第二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范围和内容 89

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90

二、劳动卫生工作内容 91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预测 91

四、职业卫生学调查 95

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98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的 98

二、研究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方法学 98

第四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相关疾病 99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99

二、发生职业病的条件 100

三、职业病的特征 101

四、职业病临床表现 102

五、工作有关的疾病 102

六、临床诊断 103

第五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4

第一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定义、性质、研究目的与对象 104

第二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 106

一、我国古代营养学 106

二、西方古典营养学 107

三、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107

四、营养学与多学科的关系 109

五、食品卫生学的形成 109

第三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 110

一、营养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 110

二、食品卫生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115

第四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现状和展望 116

第六章 儿童少年卫生学 120

第一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与学科任务 120

一、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与任务 120

二、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特点 120

第二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 121

一、解放前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 121

二、儿童少年卫生学起步和发展阶段 122

三、儿童少年卫生学发展的低谷阶段 123

四、儿童少年卫生学恢复和重新发展阶段 123

五、儿童少年卫生学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 125

第三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基本内容 126

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26

二、童年期和青春期心理卫生 129

三、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和常见病预防 130

四、教育过程卫生 133

五、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34

六、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134

第四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35

一、身体检查及测量方法 135

二、流行病学方法 137

三、卫生统计学方法 138

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139

第五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现状与展望 139

一、生长发育 140

二、心理卫生 141

三、学生健康监测和常见病防治 141

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 143

五、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卫生标准和学校卫生管理 145

六、基础理论的研究 145

七、残疾儿童卫生 145

第七章 卫生毒理学 146

第一节 卫生毒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46

一、毒理学的形成史 146

二、卫生毒理学的发展简况 149

第二节 卫生毒理学的范围和内容 150

一、毒理学的研究范围 151

二、卫生毒理学的研究范围 151

三、毒理学与卫生毒理学的研究领域 152

四、卫生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154

五、卫生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156

第三节 卫生毒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163

一、卫生毒理学的性质 163

二、毒理学的特征 163

三、卫生毒理学的特征 164

第四节 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和方法 164

一、卫生毒理学的研究目的 164

二、卫生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165

三、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166

四、毒理学试验结果的统计 170

五、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实验程序 170

第五节 卫生毒理学的现状和展望 170

一、卫生毒理学的现状 170

二、卫生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70

三、卫生毒理学展望 172

第二篇 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174

第八章 疾病及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174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74

一、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生物学基础 175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75

三、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79

四、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79

五、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80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81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182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182

三、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183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 184

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干预 186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188

一、伤害的概念及流行现状 188

二、伤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188

三、伤害的监测及监测系统 189

四、伤害的预防策略及干预措施 190

第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193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194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96

四、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97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危害 199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00

一、应急理论 200

二、应急系统的内容 202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204

一、预防控制策略 205

二、预防措施 205

三、控制措施 206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中临床医生的作用 208

第十章 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 210

第一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210

一、健康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210

二、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215

第二节 社会医学 225

一、社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225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28

三、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 229

四、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31

第十一章 卫生法规与监督 233

第一节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的形成与发展 233

一、中国卫生法与卫生监督的形成和发展 233

二、外国卫生法的形成和发展 236

三、国际卫生立法的发展 238

第二节 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的概念与内容 239

一、卫生法学的概念和任务 239

二、卫生法学的理论构成和研究对象 239

三、卫生监督和卫生监督学的概念 239

四、卫生监督学的研究内容 241

第三节 卫生法与卫生监督学的性质和特征 242

一、卫生法的性质与特征 242

二、卫生监督的性质与特征 244

第四节 卫生法与卫生监督的功能和手段 249

一、卫生法的实施及其特征 249

二、卫生法实施的效力范围 250

三、卫生法实施的途径 250

四、卫生监督的功能 251

五、卫生监督的手段 252

第五节 卫生法与卫生监督的现状和展望 255

一、卫生法与卫生监督的主要现状和成绩 255

二、我国卫生监督体系改革总的目标与原则 257

三、21世纪我国卫生法与卫生监督工作的展望 258

第三篇 公共卫生组织与人才培养第十二章 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260

第一节 古代的预防医学 260

第二节 中世纪的预防医学 261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预防医学 263

第四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预防医学 264

第五节 近代的预防医学 265

一、第一次卫生革命 265

二、第二次卫生革命 266

三、中国的卫生问题 267

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组织 268

第一节 中国的公共卫生组织 268

一、公共卫生组织的含义 268

二、中国的公共卫生组织系统 268

第二节 国际公共卫生组织 272

一、世界卫生组织 272

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74

三、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 275

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75

五、国际红十字会 276

第十四章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比较 278

第一节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比较 279

一、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79

二、基础医学的研究对象 280

三、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 280

第二节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281

一、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281

二、基础医学的研究方法 282

三、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 284

第三节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目的的比较 285

一、预防医学的研究目的 285

二、基础医学的研究目的 286

三、临床医学的研究目的 286

第十五章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288

第一节 基本要求与培养模式 288

一、基本要求 288

二、培养模式 290

第二节 预防医学人才的相关知识 292

一、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关系 292

二、医学专业知识 293

三、社会医学知识 293

四、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 294

五、卫生经济学知识 295

六、卫生信息管理学知识 296

七、医学伦理学知识 297

主要参考文献 2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