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发展史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光,龙晓燕,张媚玲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8201854
- 页数:390 页
导言 1
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民族的孕育 17
第一节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17
一、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17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猿人 17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 18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 18
二、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及其主人 18
(一)仰韶文化 18
(二)大汶口文化 19
(三)龙山文化 19
(四)马家窑文化 20
(五)齐家文化 20
三、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北、北方、西北的文化及其主人 20
(一)东北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0
(二)北方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2
(三)西北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2
四、新石器时代中国西南的文化及其主人 23
(一)西藏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3
(二)四川与重庆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4
(三)云南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4
(四)广西与贵州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5
五、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的文化及其主人 26
(一)河姆渡文化 26
(二)马家浜文化 26
(三)良渚文化 27
(四)屈家岭文化 28
(五)大溪文化 28
(六)江西、福建、广东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主人 28
第二节古史传说时代的先民及其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 30
一、关于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30
(一)西周时期的古史神话传说 30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神话传说 31
二、传说中的三皇时代 33
(一)有巢氏 33
(二)燧人氏 33
(三)伏羲氏 34
(四)神农氏 34
三、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35
(一)黄帝与炎帝 35
(二)蚩尤 36
(三)颛项 36
(四)帝喾 37
(五)尧帝 38
(六)舜帝与禹帝 39
第三节夏、商、周:华夏族的形成及其周边民族 40
一、夏族、商族、周族与夏、商、周王朝概述 40
(一)夏族与夏王朝 40
(二)商族与商王朝 41
(三)周族与西周王朝 42
(四)激荡的东周与社会发展的趋同 43
二、华夏族的形成 45
(一)多源合流的华夏族 45
(二)夏商周时期华夏族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45
三、夏、商、周时期的周边各族 46
(一)东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46
(二)北方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48
(三)西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50
(四)西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51
(五)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55
四、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57
(一)夏族的文化 57
(二)商族的文化 58
(三)西周时期周族的文化 59
(四)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60
五、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的关系 66
(一)夏商时期的民族关系 66
(二)周代的民族关系 67
第二章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中国各民族的发展 70
第一节秦汉时期中国各民族发展概述 70
一、秦汉时期中国民族的发展特点 70
二、汉民族的形成 71
(一)关于汉族的族称与汉民族的形成 71
(二)汉民族的民族特点 73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周边民族 75
一、东北的肃慎、东胡、秽貊等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75
(一)肃慎系民族 75
(二)东胡系民族 75
(三)秽貊系民族 77
二、北方的匈奴、丁零等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78
(一)匈奴 78
(二)丁零 80
三、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80
(一)大月氏 80
(二)小月氏 80
(三)乌孙 81
(四)西域的城郭诸国 81
(五)羌人 83
(六)氐人 83
四、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83
(一)氐羌系诸族 83
(二)百越系诸族 85
(三)苞满与闽濮 86
五、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86
(一)百越系民族 86
(二)苗蛮系民族 89
第三节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及其关系 91
一、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 91
二、北方的民族关系 93
三、西北的民族关系 97
(一)汉、匈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97
(二)汉羌关系 103
四、西南的民族关系 105
五、南方的民族关系 109
第四节秦汉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115
一、东北各民族文化 115
(一)肃慎系民族文化 115
(二)东胡系民族文化 115
(三)秽貊系民族文化 116
二、北方的匈奴文化 118
三、西北各族文化 119
(一)西域南道各族文化 119
(二)西域北道各族文化 120
四、西南各民族文化 120
五、南方民族文化 123
(一)百越系民族文化 123
(二)苗蛮系民族文化 124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在历史的曲折迂回中发展 125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发展的特点与壮大的汉族 125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发展特点 125
二、儒学与本时期的民族融合 127
三、在民族融合中壮大的汉民族 131
(一)汉民族在质与量上的变化 131
(二)因民族融合而更加丰富多彩的汉文化 132
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周边民族 133
一、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33
(一)肃慎系民族 133
(二)东胡系民族 134
(三)秽貊系民族 136
二、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37
(一)匈奴 137
(二)鲜卑 138
(三)柔然 139
(四)突厥 141
(五)铁勒(丁零) 141
三、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42
(一)氐族与羌族 142
(二)吐谷浑族 143
(三)西域诸族 144
四、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45
(一)氐羌系民族 145
(二)百越系民族 146
(三)闽濮 147
五、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48
(一)百越系民族及与其有亲缘关系的民族 148
(二)苗蛮系民族 149
第三节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150
一、东北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150
(一)肃慎系挹娄与勿吉的民族关系 150
(二)东胡系各族的民族关系 151
(三)秽貊系各族的民族关系 152
二、北方民族的民族关系 153
(一)匈奴的民族关系 153
(二)鲜卑的民族关系 154
(三)柔然的民族关系 156
(四)铁勒的民族关系 159
三、西部、西北部民族的民族关系 161
(一)西域各族的民族关系 161
(二)氐族的民族关系 162
(三)吐谷浑的民族关系 163
四、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164
(一)蜀汉政权与南中大姓和夷帅的关系 164
(二)大姓的割据 166
五、南方的民族关系 166
(一)百越后裔的民族关系 166
(二)苗蛮的民族关系 168
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169
一、东北各民族文化 169
(一)挹娄、勿吉的文化 169
(二)东胡系各族的文化 170
(三)扶余、高句丽等族的文化 172
二、北方各民族文化 174
(一)鲜卑的文化 174
(二)高车的文化 175
(三)柔然的文化 176
三、西北各民族文化 177
(一)西域城郭诸国的文化 177
(二)吐谷浑的文化 178
四、西南各民族文化 179
(一)物质文化 179
(二)精神文化 179
五、南方民族文化 180
(一)百越后裔的文化 180
(二)苗蛮民族群体的文化 181
第四章隋唐五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与中国民族的大发展 183
第一节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民族发展的特点与快速发展的汉民族 183
一、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民族发展的特点 183
二、在民族融合中快速发展的汉民族 184
(一)北方兄弟民族的汉化 185
(二)北方汉族南迁与汉民族分布区的进一步扩大 190
第二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周边民族 191
一、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91
(一)肃慎系的靺鞨族群 191
(二)多源合流的渤海人 192
(三)以东胡后裔为主体的民族 192
二、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95
(一)铁勒族群 195
(二)回纥人 196
(三)突厥 197
(四)黠戛斯 198
三、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99
(一)羌族 199
(二)吐谷浑族 201
(三)西突厥与西域各族 202
四、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03
(一)氐羌系民族 203
(二)百越系各民族 210
(三)近代孟高棉民族的先民 211
五、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12
(一)百越后裔各族 212
(二)苗蛮系后裔各族 213
(三)流求人 214
第三节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 215
一、东北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215
(一)高丽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15
(二)渤海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17
(三)契丹、奚、室韦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218
二、北方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221
(一)突厥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221
(二)回纥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226
(三)铁勒人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227
(四)黠戛斯人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228
三、吐谷浑与周边民族的民族关系 229
(一)隋代吐谷浑的民族关系 229
(二)唐代吐谷浑的民族关系 230
四、吐蕃与周边民族的民族关系 230
(一)松赞干布时期的民族关系 230
(二)吐蕃噶尔家族专权时期的民族关系 232
(三)墀德祖赞时期的民族关系 233
(四)墀松德赞时期的民族关系 234
(五)唐朝后期的汉藏民族关系 234
五、南诏的民族关系 235
(一)南诏与唐的民族关系 235
(二)南诏与吐蕃的民族关系 237
(三)南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 238
六、南方的民族关系 239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文化 241
一、东北各民族的文化 241
(一)靺鞨文化 241
(二)东胡系各族的文化 243
二、北方各民族的文化 244
(一)铁勒族群文化 244
(二)突厥族文化 245
(三)回纥、黠戛斯的文化 247
三、西北各民族的文化 248
(一)党项羌的文化 248
(二)西域各族的文化 248
四、吐蕃文化 250
五、南诏境内各民族文化 253
(一)南诏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生活习俗 253
(二)南诏统治下的其他各民族文化 254
六、南方民族的文化 257
(一)百越后裔的文化 257
(二)流求人文化 258
(三)苗蛮后裔的文化 260
第五章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曲折迂回中继续发展 262
第一节辽、宋、夏、金政权的分立与汉族的发展 262
一、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各民族建立的政权 262
(一)辽朝 262
(二)大理国 264
(三)宋朝 267
(四)西夏 268
(五)金朝 270
二、汉民族的壮大与分布地的扩展 272
第二节辽、宋、夏、金时期的周边民族 273
一、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73
(一)肃慎系民族 273
(二)渤海人 274
(三)东胡系民族 275
二、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76
(一)突厥人 277
(二)鞑靼、阻卜 277
(三)乌古、迪烈、乃蛮等部 277
三、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79
(一)党项羌 279
(二)回鹘 279
(三)畏兀儿 280
(四)吐谷浑 281
四、吐蕃各部的社会发展情况 281
(一)吐蕃本部 281
(二)唃厮啰吐蕃 282
五、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83
(一)氐羌系各族 283
(二)金齿、白衣 285
(三)蒲蛮 286
六、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286
(一)百越系民族 286
(二)流求人 289
(三)与苗蛮有关的各族 290
第三节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291
一、东北的民族关系 291
(一)女真与宋、西夏的关系 291
(二)女真与宋、西夏以外民族的关系 293
二、北方的民族关系 293
(一)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293
(二)契丹与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关系 295
三、西北的民族关系 295
(一)党项羌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95
(二)西北各族与汉民族的关系 297
四、西南的民族关系 297
(一)吐蕃各部的民族关系 297
(二)大理国的民族关系 298
五、南方的民族关系 300
(一)苗蛮系统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300
(二)百越后裔的民族关系 301
第四节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文化 301
一、东北、北方各民族文化 301
(一)女真族的文化 301
(二)契丹族的文化 303
二、西北各民族的文化 304
(一)党项羌的文化 304
(二)回鹘的文化 306
三、西南的民族文化 308
(一)吐蕃的文化 308
(二)大理国文化 310
四、南方的民族文化 311
(一)苗蛮系统民族的文化 311
(二)百越系统民族的文化 312
第六章元、明、清时期中国近现代民族的孕育与发展 315
第一节元、明、清对边疆的治理与汉民族的大发展 315
一、元、明、清三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与民族关系 315
二、汉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与分布区的扩大 317
(一)汉民族的快速融合与壮大 317
(二)汉民族分布区的扩大 318
第二节东北的各民族 321
一、近代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321
(一)从女真到满族 321
(二)从赫真到赫哲族 323
(三)鄂温克族 324
(四)从俄尔吞到鄂伦春族 326
(五)锡伯族 327
二、东北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达斡尔族 328
三、朝鲜族 329
第三节北方、西北近代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331
一、蒙古族 331
二、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形成与发展 333
(一)土族 333
(二)东乡族 335
(三)保安族 336
(四)裕固族 337
第四节西北近代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及其他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338
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 338
(一)维吾尔族 338
(二)撒拉族 339
(三)哈萨克族 340
(四)柯尔克孜族 341
(五)乌孜别克族 343
(六)塔塔尔族 344
二、印欧语系民族 344
(一)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塔吉克族 344
(二)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族 345
三、回族 346
第五节西南近代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348
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 348
(一)藏族 348
(二)门巴族 349
(三)珞巴族 349
(四)羌族 350
(五)彝族 351
(六)白族 352
(七)纳西族 353
(八)哈尼族 354
(九)傈僳族 355
(十)独龙族 356
(十一)怒族 357
(十二)普米族 357
(十三)景颇族 358
(十四)拉祜族 358
(十五)阿昌族 359
(十六)基诺族 359
二、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傣族 360
三、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 362
(一)佤族 362
(二)布朗族 362
(三)德昂族 363
第六节南方近代汉藏语系各民族 364
一、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及相关民族 364
(一)壮族 364
(二)布依族 365
(三)侗族 365
(四)水族 366
(五)仫佬族 367
(六)毛南族 368
(七)黎族 369
(八)仡佬族 370
(九)畲族 370
(十)京族 371
二、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 372
(一)苗族 372
(二)瑶族 373
三、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族 375
第七节台湾省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民族 376
一、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问题 376
(一)古今学人对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 376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族属探源 377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378
(一)传说中的台湾岛上最早的居民 378
(二)邹人的历史与文化 380
(三)泰雅人的历史与文化 382
(四)阿美人的历史与文化 382
(五)排湾人的历史与文化 384
(六)鲁凯人的历史与文化 384
(七)卑南人的历史与文化 385
(八)雅美人的历史与文化 386
(九)布农人的历史与文化 387
(十)赛夏人的历史与文化 388
后记 390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森林生态系统卷 云南西双版纳》邓晓保·唐建维 2010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