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二宫翁夜话
二宫翁夜话

二宫翁夜话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福住正兄原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155920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二宫尊德的思想与实践之学概称为“报德学”,报德学是实践学,故与一般的学说不同,重视实德、探究实理、施于实地而实行,以报天地造化之功德为使命,由此得安心立命之地。报天地之使命有二,即于内造就天赋之良心,于外赞同天地之化育。概而言之即为道德与经济。因此,以道德为体,以经济为用,以至诚贯穿此二者为道。《夜话》充分地体现了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
《二宫翁夜话》目录
标签:夜话 原著

天之卷 报德之根本 2

第一篇 诚之大道 2

〔一〕诚之道 2

〔二〕吾道以天地为经文 4

〔三〕用慧眼领悟不书之经文 4

〔四〕肉眼与慧眼,法与德 4

(五)入口虽多,大道一条 6

〔六〕报德的出发点 8

〔七〕回报根本 10

〔八〕吾道乃开天辟地之大道 10

〔九〕光明普照之道 12

〔十〕真正的神道 14

〔十一〕神道乃开天辟地之大道 14

〔十二〕大道是水,书籍是冰 16

〔十三〕文字乃传道的器具 18

〔十四〕明一理 18

〔十五〕以身积德 20

〔十六〕医社会之疾之道 20

〔十七〕进入极乐的平坦之路 22

〔十八〕益世为正道 22

〔十九〕诸道相争是妄念 24

〔二○〕神魂、真心、道心 24

〔二一〕中庸之所在 24

〔二二〕言传身授 26

〔二三〕修行吾道的入口 28

〔二四〕身体力行重于道理 30

〔二五〕吾道乃至诚与实行 30

〔二六〕至诚应主动为之 32

〔二七〕圣人大欲 34

〔二八〕圣人之名乃实行之结果 34

〔二九〕利己利人之事 36

〔三○〕发掘被埋没之德 36

〔三一〕常见黎明之残月 36

〔三二〕老、佛之道与吾道 38

〔三三〕以一草穷万理 40

〔三四〕大极与无极 40

〔三五〕神儒佛同为一根 40

〔三六〕神儒佛实质一味丸 42

〔三七〕末世的神儒佛 44

〔三八〕《大学》的三纲领实为二纲领 44

〔三九〕佛教的宗旨 46

〔四○〕以天地人之功德为佛 46

〔四一〕对食肉娶妻的批评 46

〔四二〕僧侣的堕落为自然趋势 48

〔四三〕悟道是实行难 50

〔四四〕万物皆神佛 50

〔四五〕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52

第二篇 天道与人道 54

〔四六〕在天道中建立人道 54

〔四七〕人道如水车之中庸 56

〔四八〕人道乃制情欲而立 56

〔四九〕施人事于天命 58

〔五○〕人道是作为的延续 58

〔五一〕畜道是自然,人道乃作为 60

〔五二〕克己乃人道 60

〔五三〕人道与老、佛 62

〔五四〕落叶与人道 62

〔五五〕规定与用心 64

〔五六〕人道的罪人 64

〔五七〕人道以人的立场而为 64

〔五八〕预料天变地异乃人道 66

〔五九〕沙洲与人道 68

〔六○〕人为,不勤则亡 70

〔六一〕人道兴废之兆 70

〔六二〕天道与人道之尊贵 72

〔六三〕心田的开发 72

〔六四〕人道在日常的衣食住 74

〔六五〕仁义礼法为人道 76

〔六六〕尽人道的祈愿 76

〔六七〕悟道乃达观、人道乃建造 78

〔六八〕守成的人道 80

〔六九〕老子之道违反人道 82

〔七○〕狮子舞的后腿 84

〔七一〕人道之灯塔 84

〔七二〕天份与人道 88

〔七三〕端平墨 88

〔七四〕改父道 88

〔七五〕大久保忠邻之失败 90

〔七六〕人道之一得一失 90

〔七七〕人道与杀生戒 92

〔七八〕权量与法度 94

〔七九〕物之势、水之势 94

〔八○〕酒与人道 96

〔八一〕见圆与人道 96

地之卷 报德之法则 100

第三篇 因果轮回之法则 100

〔八二〕阴阳结合而相继 100

〔八三〕运与因果之理 100

〔八四〕豆子的三世 104

〔八五〕轮回循环之理与人道 104

〔八六〕洁净与污秽之循环 106

〔八七〕先积善因 106

〔八八〕佛教曰因果、儒教曰天命 108

〔八九〕阴阳循环之成规 108

〔九○〕阴阳相对 110

〔九一〕不止不转循环之理 110

〔九二〕色即是空之寓意 110

〔九三〕古池之句与有无观 112

〔九四〕舍己之一圆观 112

〔九五〕有常无常之半圆观 114

〔九六〕草的彼岸是种子 114

〔九七〕诸行无常之悟 116

〔九八〕贫富之因果明明白白 118

〔九九〕一家一国兴衰的因果 118

〔一○○〕善因善果是必然轮回 120

第四篇 吉凶祸福善恶之法则 122

〔一○一〕吾之道乃全乐之道 122

〔一○二〕恶因恶果乃神明保佑 124

〔一○三〕一器之增减与幸与不幸 124

〔一○四〕祸福非方位,乃因果报应 126

〔一○五〕吉凶祸福乃相对之物 128

〔一○六〕祸福之根源 128

〔一○七〕善恶之根源 130

〔一○八〕善恶乃食米虫的定规 132

〔一○九〕善恶乃实行上的评价 134

〔一一○〕贫富之隔仅在一念 134

〔一一一〕何谓贫、富 136

〔一一二〕地狱、极乐之有无 138

〔一一三〕现世之极乐 138

第五篇 从无财到发财的勤俭法则 142

〔一一四〕积小为大 142

〔一一五〕兴家始于积小 142

〔一一六〕种稻的积小为大 142

〔一一七〕不要讲究小事 144

〔一一八〕今播树种后世成阴 144

〔一一九〕不顾细谨者乃大道之罪人 146

〔一二○〕处事之术——勤俭让 146

〔一二一〕勤俭让乃鼎足 146

〔一二二〕家业须勤奋,欲望须抑制 148

〔一二三〕勤惰、贫富之相 148

〔一二四〕先节俭 150

〔一二五〕储蓄是让道之一 150

〔一二六〕毫厘千里之差乃事实 152

〔一二七〕不足则少取 152

〔一二八〕安全之道在于俭朴 152

〔一二九〕灭亡之源在奢华 154

〔一三○〕勤惰的分界 156

〔一三一〕首先出让劳力 156

〔一三二〕劳动获取粘糕钱 158

〔一三三〕赎不回来的东西 160

〔一三四〕砥炼仁义礼智的方法 162

〔一三五〕重要的是今世勤行报恩 164

〔一三六〕富贵在天的意思 166

〔一三七〕无为而为 168

〔一三八〕富裕之道惟农工商 168

〔一三九〕变污秽为清洁 170

〔一四○〕真诚务农无灾年 170

〔一四一〕农业乃根本之道 172

〔一四二〕富农子弟的学问 174

〔一四三〕不牟高利可繁荣 176

〔一四四〕须遵守商道的诚意 176

〔一四五〕坚实的商人 178

〔一四六〕恭己而勤于本业 178

〔一四七〕后做难事的变通之道 180

第六篇 安稳生活的分度法则 182

〔一四八〕知止守分 182

〔一四九〕吾法之基础在确立分度 182

〔一五○〕定分度则无荒地、欠债 184

〔一五一〕勿将分外之好纳入分内 186

〔一五二〕离任现职之后应降分度 188

〔一五三〕分度是花盆里的松树 190

〔一五四〕彻法与花盆之分度 190

〔一五五〕树木的移植和分度的转换 192

〔一五六〕按分度推让乃永安之道 192

〔一五七〕非理法权天 194

〔一五八〕保全天禄之道 196

〔一五九〕木材之性与人性 196

〔一六○〕平时节食不如增产 198

〔一六一〕富人只要穿着简朴便是功德 200

〔一六二〕以身发财乃穷人之道 200

第七篇 永保幸福的推让法则 202

〔一六三〕四海困穷则天禄永终 202

〔一六四〕夺与不贪与让 204

〔一六五〕宥座之器与分度、推让 204

〔一六六〕让道乃富贵永安之法 208

〔一六七〕地界与让夺之界 208

〔一六八〕人道的根本乃让道 208

〔一六九〕不让者一事无成 210

〔一七○〕贷方之心、借方之心 212

〔一七一〕推让的阶段 212

〔一七二〕浴池的教训 214

〔一七三〕开启无尽仓的大道 216

〔一七四〕凡事刀尖朝自己 218

〔一七五〕马因草料桶而治 218

〔一七六〕不知推让的富人是马粪菌 218

〔一七七〕现代文化是前代的推让 220

人之卷 报德仕法 224

第八篇 国家兴衰之根本 224

〔一七八〕衰亡源自权力之争 224

〔一七九〕真正的利益存在于利少之处 224

〔一八○〕藩政改革与民政与共 224

〔一八一〕阻止恶民而培育良民 226

〔一八二〕功成而退非仁者 228

〔一八三〕防备意外之道 228

〔一八四〕贪婪的勤劳农民 230

〔一八五〕多积少散之大原则 230

〔一八六〕一家的经济与天下的经济 232

〔一八七〕家康遗训与一家永安法 232

〔一八八〕振民风应率先巡视村情 234

〔一八九〕惰民与人口减少都源于弊政 236

〔一九○〕贿赂之恶弊 236

〔一九一〕教导中村兵左卫门 238

〔一九二〕天智天皇之和歌 242

〔一九三〕真正的忠谏 244

〔一九四〕人与身份、职业无关 244

〔一九五〕考虑长远者富 246

〔一九六〕穷神、瘟神的落脚处 246

第九篇 治国之方略 248

〔一九七〕振兴颓败之村始于干部的德行 248

〔一九八〕人所不弃之无物 248

〔一九九〕开发一切荒芜 250

〔二○○〕居其位行其道 252

〔二○一〕首先开发心田之荒芜 252

〔二○二〕安而后虑 254

〔二○三〕仕法模式乃大藏经 254

〔二○四〕表彰善行与无利息金借贷 256

〔二○五〕复兴应基于开天辟地之大道 258

〔二○六〕至诚可使萝卜变粗 258

〔二○七〕农民不要离开地德 260

〔二○八〕以荒拓荒,以欲制欲 262

〔二○九〕解决名主贪污之纠纷 264

〔二一○〕浮岛沼的排水造田与填拓 266

〔二一一〕鱼、酒也会上山 268

〔二一二〕喜欢的事后做 268

〔二一三〕使乡村成仁的仕法 270

〔二一四〕尧之大仁 272

〔二一五〕尧舜犹病的大道 274

〔二一六〕租税要应土地的天分 274

〔二一七〕威势亦有寿数 276

〔二一八〕复兴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276

〔二一九〕仕法亦不应照应过度 278

〔二二○〕仕法半途而废如冬天之天命 278

〔二二一〕《中庸》实行容易而《孟子》难 280

〔二二二〕未生根、干、枝叶称为种 282

〔二二三〕无利息金之妙用 282

〔二二四〕复仇不如立志济民 284

〔二二五〕天灾人祸在于平时预防 286

〔二二六〕应亡者必亡 286

〔二二七〕预知歉收 288

〔二二八〕预知洪水 288

〔二二九〕饥荒时也不吃草根树皮 288

〔二三○〕储藏稻谷以备饥荒 290

〔二三一〕不依赖草根而屯谷 290

〔二三二〕稗子的食用方法 290

〔二三三〕救助饥民的实施方法 292

〔二三四〕乌山的救急仕法 296

〔二三五〕救急与劝业之法 296

〔二三六〕预备歉收的种植法 298

〔二三七〕饥荒与暴动 298

〔二三八〕天宝饥荒的预知与对策 300

〔二三九〕饥荒时的余粮推让 302

〔二四○〕骏东郡的救急与小田原藩 302

〔二四一〕御厨乡的救急仕法 304

〔二四二〕救急的决心与食物的准备 306

第十篇 一元融合之报德修炼 308

〔二四三〕喻一家为船 308

〔二四四〕精通家道、守护家道 308

〔二四五〕父子之道天性也 310

〔二四六〕真正的孝行 310

〔二四七〕以父母之心专一效力社会 312

〔二四八〕继子须知 314

〔二四九〕让儿媳、婆婆反省 314

〔二五○〕男子勿读《女大学》 316

〔二五一〕报恩无思不服 318

〔二五二〕形式上的报恩与真实的报恩 318

〔二五三〕刻苦经验通神技 320

〔二五四〕言行常需真实 320

〔二五五〕内实则外显 322

〔二五六〕无瑕疵则被选择 322

〔二五七〕居为官职应竭尽谦让 324

〔二五八〕礼法是人世的规矩 326

〔二五九〕交际之道应效仿围棋和象棋 326

〔二六○〕与人之所长为友 328

〔二六一〕无我定一心 328

〔二六二〕随机应变之言非仁 330

〔二六三〕危急时刻豁出一切 330

〔二六四〕假不能抗真 330

〔二六五〕茭白之德 332

〔二六六〕尊崇不动之心 332

〔二六七〕讲演之妙,实现之不妙 332

〔二六八〕绝技至极而通道 334

〔二六九〕藩中第一可信得过者 336

〔二七○〕要识破巧妙的阿谀 336

〔二七一〕驯马之法,治村之法 338

〔二七二〕恶习变善,涩柿接枝 338

〔二七三〕恶居下流 340

〔二七四〕孔子回答不知的妙趣 340

〔二七五〕相当努力才是普通人 340

〔二七六〕才智疏于道德 342

〔二七七〕攀登至尽头,只有救世一条路 342

〔二七八〕禅定的茄子不会沉没于波涛 342

〔二七九〕佛像是巧妙的方法 344

〔二八○〕常人的愿望无益 344

〔二八一〕翁的遗言 346

附录 348

著者后记 348

解题 358

二宫尊德时代的日本度量衡 3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