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梁伯学临床经验集  脾胃病专辑
梁伯学临床经验集  脾胃病专辑

梁伯学临床经验集 脾胃病专辑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涌,王虹主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06207611
  • 页数:1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重点介绍脾胃的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辩证及治疗原则等;详细介绍中医老专家梁伯学对脾胃病的治疗经验,幷附有案例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介绍梁伯学的临床经验总结,供临证时参考;常用方剂,是与脾胃有关的内容,便于临床时查阅参考;论文选编,反映梁伯学的学术思想。
《梁伯学临床经验集 脾胃病专辑》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脾胃的生理特点 1

一、脾的生理特点 1

二、胃的生理特点 2

三、脾与胃的关系 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

一、病因 3

(一)六淫 3

(二)七情(情志因素) 4

(三)饮食劳倦 5

(四)其他因素 5

二、病机 5

(一)脏腑失调 5

(二)升降失调 6

第三节 辨证 7

一、虚实辨证 7

(一)虚证 8

(二)实证 8

二、寒热辨证 9

(一)寒证 9

(二)热证 9

(三)寒热夹杂证 9

三、辨兼证 10

(一)辨疼痛 10

(二)辨痞满 10

(三)辨食欲 11

(四)辨大便 11

第四节 治疗原则 12

一、调理升降 12

二、调理阴阳 12

三、补虚泻实 13

附: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治疗意义 13

第五节 临床常见证型 15

一、食滞类 15

1.食积停滞证 15

2.脾虚食滞证 15

3.食滞夹湿证 16

二、脾虚类 16

1.脾胃虚弱证 16

2.脾虚湿阻证 16

3.寒湿困脾证 17

4.脾虚停饮证 17

5.气虚下陷证 17

6.脾虚阴火证 18

三、气滞类 18

1.肝胃不和证 18

2.肝脾不和证 19

3.脾胃不和证 19

4.胃气上逆证 19

四、胃热类 20

1.肝胃郁热证 20

2.湿热中阻证 20

3.寒热中阻证 21

4.胆热犯胃证 21

5.胃火上逆证 21

6.胃热伤络证 22

7.胃肠积热证 22

8.胃肠燥热证 22

五、胃寒类 23

1.寒邪犯胃证 23

2.脾胃虚寒证 23

3.脾肾阳虚证 23

六、阴虚类 24

1.阴虚胃热证 24

2.肝胃阴虚证 24

3.阴虚夹湿证 24

七、瘀血类 25

1.瘀阻胃络证 25

2.痰瘀互结证 25

3.肝脾血瘀证 26

4.瘀热互结证 26

第二章 常见病证治 27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27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32

第三节 上消化道出血 39

第四节 慢性胃炎 45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46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49

第五节 胆汁反流性胃炎 54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 58

第七节 慢性胆囊炎 67

第八节 慢性胰腺炎 71

第三章 经验方选编 76

一、消化系统 76

1.口腔溃疡方 76

2.胃痛方 76

3.脾虚食滞方 76

4.食后呕吐方 76

5.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76

6.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77

7.止血散 77

8.糜烂性胃炎方 77

9.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增生方 77

10.胃下垂方 77

11.胃柿石方 77

12.慢性胆囊炎方 77

13.慢性胰腺炎方 78

14.慢性结肠炎方 78

15.脂肪肝方 78

16.习惯性便秘方 78

17.肝硬化腹水方 78

18.胃癌方 78

二、呼吸系统 79

1.鼻炎方 79

2.感冒方 79

3.流感方 79

4.痰热咳嗽方 79

5.燥热咳嗽方 79

6.咳喘方 79

7.胸膜炎积液方 80

三、神经系统 80

1.牙痛方 80

2.三叉神经痛方 80

3.偏头痛方 80

4.美尼尔综合征方 80

5.面神经麻痹方 81

6.中风先兆方 81

四、循环系统 81

1.冠心病方 81

2.过早搏动方 81

3.病毒性心肌炎方 81

五、泌尿系统 81

1.泌尿系统感染方 81

2.肾结石方 81

3.膀胱结石方 82

4.前列腺肥大方 82

5.结石性肾积水方 82

6.慢性肾炎方 82

7.血尿方 82

8.小便频数方 82

六、结缔组织病 82

1.风寒湿痹方 82

2.湿热痹方 83

3.颈椎病方 83

4.腰椎骨质增生方 83

5.四肢麻木方 83

6.腰腿痛方 83

7.肩背痛方 83

8.白塞氏病方 83

七、外科病 84

1.急性淋巴结炎方 84

2.痤疮方 84

3.疮疖方 84

4.睾丸炎方 84

5.慢性阑尾炎方 84

八、妇科病 85

1.经闭方 85

2.崩漏方 85

3.白带方 85

4.胎动不安方 85

5.产后缺乳方 85

九、儿科病 85

1.扁桃体炎方 85

2.腮腺炎方 85

3.小儿纳呆方 86

4.小儿腹泻方 86

5.小儿腹痛方 86

6.小儿咳嗽有痰方 86

7.小儿咳嗽无痰方 86

8.小儿过敏性紫癜方 86

9.小儿便秘方 86

10.小儿肺炎方 86

11.小儿尿频方 87

12.小儿遗尿方 87

13.小儿多涎方 87

14.小儿手足口病方 87

15.少年白发方 87

十、其他 87

1.糖尿病方 87

2.慢性肝炎方 87

3.缺铁性贫血方 88

4.湿郁发热方 88

5.胸痛方 88

6.肝囊肿方 88

7.多汗方 88

8.荨麻疹方 88

9.眼疲劳方 88

10.抗老防衰方 89

第四章 常用方剂 90

一、解表剂 90

1.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 90

2.仓廪散《普济方》 90

二、泻下剂 90

(一)寒下 90

1.大承气汤《伤寒论》 90

2.小承气汤《伤寒论》 90

3.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91

4.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91

(二)温下 91

1.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91

2.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91

(三)润下 91

1.麻子仁丸《伤寒论》 91

2.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91

3.济川煎《景岳全书》 92

(四)攻补兼施 92

1.黄龙汤《伤寒六书》 92

2.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92

三、和解剂 92

(一)和解少阳 92

1.小柴胡汤《伤寒论》 92

2.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92

3.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93

(二)调和肝脾 93

1.四逆散《伤寒论》 93

2.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 93

3.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3

4.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93

(三)调和肠胃 93

1.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4

2.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94

3.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94

4.黄连汤《伤寒论》 94

四、清热剂 94

(一)清气分热 94

1.白虎汤《伤寒论》 94

2.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94

(二)清热解毒 95

1.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95

2.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5

(三)清脏腑热 95

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95

2.左金丸《丹溪心法》 95

3.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5

4.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6

5.清胃散《脾胃论》 96

6.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 96

7.玉女煎《景岳全书》 96

8.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96

9.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96

10.黄芩汤《伤寒论》 97

11.白头翁汤《伤寒论》 97

五、祛暑剂 97

1.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7

2.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97

六、温里剂 97

1.理中丸《伤寒论》 97

2.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7

3.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98

4.小建中汤《伤寒论》 98

5.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98

6.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98

7.吴茱萸汤《伤寒论》 98

七、补益剂 99

(一)补气 99

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9

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99

3.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99

4.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99

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9

6.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99

7.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100

8.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 100

9.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00

10.生脉散《医学启源》 100

(二)补血 100

1.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100

2.归脾汤《正体类要》 101

(三)补阴 101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101

八、理气剂 101

(一)行气 101

1.越鞠丸《丹溪心法》 101

2.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101

3.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101

4.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102

5.良附丸《良方集腋》 102

(二)降气 102

1.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102

2.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102

3.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102

4.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102

5.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103

九、理血剂 103

(一)活血祛瘀 103

1.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3

2.丹参饮《时方歌括》 103

(二)止血 103

1.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103

2.黄土汤《金匮要略》 103

十、治燥剂(滋阴润燥) 103

1.增液汤《温病条辨》 103

2.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104

3.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104

4.益胃汤《温病条辨》 104

十一、祛湿剂 104

(一)燥湿和胃 104

1.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104

2.不换金正气散《易简方》 105

3.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5

4.六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5

(二)清热祛湿 105

1.茵陈蒿汤《伤寒论》 105

2.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105

3.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 105

4.三仁汤《温病条辨》 105

5.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106

6.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106

7.连朴饮《霍乱论》 106

(三)利水渗湿 106

1.四苓散《丹溪心法》 106

2.胃苓汤《世医得效方》 107

3.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107

(四)温化寒湿 107

1.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107

2.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107

十二、祛痰剂 107

(一)燥湿化痰 107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7

2.温胆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108

(二)温化寒痰 108

十三、消食剂 108

(一)消食化滞 108

1.保和丸《丹溪心法》 108

2.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108

(二)健脾消食 108

1.健脾丸《证治准绳》 108

2.枳术丸《内外伤辨惑论》 109

3.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109

4.葛花解酲汤《内外伤辨惑论》 109

十四、固涩剂 109

1.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9

2.桃花汤《伤寒论》 109

3.四神丸《内科摘要》 110

十五、驱虫剂 110

1.乌梅丸《伤寒论》 110

2.理中安蛔汤《类证治裁》 110

3.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 110

十六、涌吐剂 110

瓜蒂散《伤寒论》 110

第五章 论文选编 111

对湿的认识 111

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121

活血化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 124

慢性肝炎的治疗体会 127

活血化瘀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134

脾胃病的防护 141

附录一 临床用药漫谈 147

附录二 常用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参考资料 149

参考文献 1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