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除草剂
除草剂

除草剂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宝安,吴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22104670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杂环类除草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除草剂》目录

绪论 1

第1章 三元杂环类除草剂 4

1.1 含氮丙啶环的除草剂 4

1.2 含二氮环甲烷的除草剂 5

1.3 含环硫乙烷的除草剂 5

1.4 环氧乙烷类除草剂 6

1.5 结论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四元杂环类除草剂 12

2.1 含氮杂丁烷的衍生物 12

2.2 含1,3-硫氮杂丁烷的化合物 12

2.3 含环硫丁烷的化合物 13

2.4 含1,3-二硫杂丁烷的化合物 14

2.5 含环氧丁烷的化合物 16

2.6 结论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8

第3章 五元杂环类除草剂 19

3.1 单杂原子杂环 19

3.1.1 呋喃类化合物 19

3.1.2 噻吩类化合物 24

3.1.3 吡咯类化合物 31

3.2 多杂原子杂环 35

3.2.1 吡唑类化合物 35

3.2.2 噁二唑类化合物 49

3.2.3 噻二唑类化合物 54

3.2.4 噁唑类化合物 68

3.2.5 异噁唑类化合物 72

3.2.6 噻唑类化合物 79

3.2.7 异噻唑类化合物 85

3.2.8 咪唑类化合物 91

3.2.9 三唑类化合物 97

参考文献 111

第4章 六元杂环类除草剂 125

4.1 单元子杂环 125

4.1.1 吡啶类 125

4.1.2 吡喃类 139

4.1.3 噻喃类 141

4.2 多杂原子杂环 143

4.2.1 吡嗪类 143

4.2.2 哒嗪类 150

4.2.3 三嗪类 159

4.2.4 噁嗪类 169

4.2.5 吗啉类 175

4.2.6 嘧啶类 185

参考文献 195

第5章 苯并稠环衍生物 206

5.1 吲唑类衍生物 206

5.1.1 取代基吲唑类 206

5.1.2 四氢吲唑类 207

5.1.3 磺酰胺(脲)类 209

5.1.4 小结 209

5.2 吲哚类衍生物 209

5.2.1 取代吲哚类 209

5.2.2 吲哚酮类 211

5.3 苯并三唑类衍生物 213

5.3.1 芳醚类 213

5.3.2 烷氧基取代类 214

5.3.3 取代芳基类 215

5.3.4 吡唑类 215

5.3.5 其他类 216

5.4 喹喔啉类衍生物 217

5.4.1 喹喔啉醚类化合物 217

5.4.2 二氮氧化喹喔啉类化合物 219

5.4.3 其他喹喔啉类化合物 220

5.4.4 小结 221

5.5 苯并(异)噻唑类衍生物 221

5.5.1 苯并噻唑类 221

5.5.2 苯并异噻唑类 225

5.5.3 苯并噻唑啉酮类 226

5.5.4 小结 226

5.6 苯并噻吩类衍生物 226

5.6.1 含三嗪环衍生物类 226

5.6.2 2-甲酸衍生物类 227

5.6.3 醚衍生物类 228

5.6.4 2,3-二氢类 229

5.6.5 小结 231

5.7 苯并噁嗪类衍生物 231

5.7.1 4H-3,1-苯并噁嗪类 232

5.7.2 2H-1,4-苯并噁嗪类 234

5.8 苯并噻嗪类衍生物 238

5.9 酞嗪类衍生物 239

5.10 喹啉类衍生物 240

5.11 异喹啉衍生物 242

5.12 苯并噁唑及异噁唑类衍生物 242

5.12.1 苯并噁唑类 242

5.12.2 苯并异噁唑类 247

5.12.3 结论与展望 248

5.13 苯并噻二唑类衍生物 248

5.13.1 1,2,3-苯并噻二唑 248

5.13.2 2,1,3-苯并噻二唑 250

5.13.3 结论与展望 252

5.14 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253

5.15 苯并三嗪类衍生物 254

5.16 吩嗪类衍生物 256

5.17 喹唑啉类衍生物 256

5.17.1 喹唑啉(硫)酮类衍生物 257

5.17.2 喹唑啉(硫)醚类衍生物 258

5.17.3 其他类喹唑啉衍生物 259

5.17.4 结论与展望 259

参考文献 259

第6章 稠杂环类除草剂 268

6.1 三唑并杂环类化合物 268

6.2 噻二唑并杂环类化合物 283

6.3 吡唑并杂环类化合物 286

6.4 噻唑并杂环类化合物 293

6.5 噻吩并杂环类化合物 295

6.6 吡啶并杂环类化合物 297

6.7 结论与展望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7章 七元杂环类除草剂 303

7.1 含氮七元杂环类化合物 303

7.2 含氧七元杂环类化合物 305

7.3 有机磷类化合物 306

7.4 内酰胺类化合物 306

7.5 小结 307

参考文献 307

第8章 手性杂环类除草剂 309

8.1 杂环手性化合物 309

8.1.1 芳氧苯氧羧酸类手性除草剂 309

8.1.2 二苯醚类手性除草剂 311

8.1.3 杂环类手性除草剂 312

8.1.4 酯或酰胺类手性除草剂 318

8.1.5 小结 320

8.2 杂环类除草剂手性分离 321

8.2.1 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322

8.2.2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327

8.2.3 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329

8.2.4 酰胺类除草剂 331

8.2.5 结论与展望 332

参考文献 332

第9章 杂环类植物源除草剂 335

9.1 含氧杂环类除草活性化合物 335

9.1.1 桉叶素 335

9.1.2 黄花蒿素 335

9.1.3 苦木素类 336

9.1.4 向日葵属类 336

9.1.5 稻壳酮类 336

9.1.6 独角金内酯 337

9.2 含氮杂环类除草活性化合物 338

9.2.1 芦竹碱 338

9.2.2 糖苷生物碱 338

9.2.3 三氧氮杂壬烷衍生物 339

9.2.4 均三嗪衍生物 339

9.3 小结 340

参考文献 340

第10章 杂环类除草剂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 342

10.1 除草剂生物测定技术 342

10.1.1 常规筛选技术 342

10.1.2 高通量筛选技术 346

10.1 3 除草剂筛选技术发展趋势 353

10.2 杂环类除草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354

10.2.1 除草剂作用靶标的类型 354

10.2.2 杂环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356

10.3 结论与展望 384

参考文献 384

第11章 杂环类除草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388

11.1 磺酰脲类 388

11.2 嘧啶水杨酸类 392

11.3 三氮苯类 393

11.4 吡啶类 395

11.5 环状亚胺类 397

11.6 咪唑啉酮类 398

11.7 芳氧苯氧丙酸类 399

11.8 其他杂环 400

11.9 结论与展望 402

参考文献 402

第12章 杂环类除草剂残留分析 405

12.1 磺酰脲类除草剂 405

12.1.1 水体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406

12.1.2 农作物及农产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409

12.1.3 土壤中残留分析 412

12.2 咪唑类除草剂 418

12.3 三氮苯类(三嗪类)除草剂 421

12.4 联吡啶类除草剂 427

12.5 苯氧基及杂环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 429

12.6 其他种类的杂环除草剂 432

12.7 展望 435

参考文献 435

第13章 酶免疫技术在杂环类除草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440

13.1 农药酶联免疫方法 440

13.1.1 分子模拟 440

13.1.2 酶免疫分析方法分类 443

13.1.3 抗体的制备 446

13.2 杂环类除草剂的酶免疫分析 450

13.2.1 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的合成 450

13.2.2 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半抗原的合成 451

13.2.3 芳氧苯氧羧酸酯类除草剂半抗原的合成 453

13.2.4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半抗原的合成 454

13.3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展望 456

参考文献 456

第14章 杂环类除草剂代谢及降解 459

14.1 杂环类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459

14.1.1 农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 459

14.1.2 农药氧化还原代谢途径 461

14.1.3 农药水解代谢途径 468

14.1.4 其他代谢途径 470

14.1.5 结论与展望 471

14.2 杂环类除草剂的非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472

14.2.1 磺酰脲类 472

14.2.2 吡啶类 477

14.2.3 均三氮苯类 478

14.2.4 咪唑啉酮类 480

14.2.5 联吡啶类 482

14.2.6 三氮苯酮类 482

14.2.7 其他类 483

14.2.8 结论与展望 486

参考文献 487

第15章 杂环类除草剂剂型加工 491

15.1 悬浮剂 491

15.2 微乳剂 494

15.3 水乳剂 495

15.4 水分散性粒剂 497

15.5 结论与展望 499

参考文献 499

第16章 杂草对杂环类除草剂的抗性 500

16.1 杂草抗药性的历史与现状 501

16.2 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类型 508

16.2.1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 508

16.2.2 光系统Ⅱ抑制剂 514

16.2.3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517

16.2.4 合成激素类 519

16.2.5 联吡啶类 521

16.2.6 二硝基苯胺类 523

16.2.7 有机磷类 524

16.2.8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525

16.2.9 杂草对其他类除草剂的抗性 525

16.3 杂草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 526

16.4 杂草抗性形成的原因与生物适合度 527

16.4.1 杂草抗性形成的原因 527

16.4.2 生物适合度 528

16.5 杂草抗性机制 529

16.6 除草剂的抗性治理 532

16.6.1 农业防治 532

16.6.2 严格检疫,实时监控 533

16.6.3 生物防治 533

16.6.4 科学合理用药 533

参考文献 535

第17章 以乙酰羟酸合成酶为靶标的除草剂 545

17.1 乙酰羟酸合成酶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545

17.1.1 AHAS的生物功能 545

17.1.2 AHAS的结构生物学 546

17.2 AHAS酶抑制剂的分类 553

17.2.1 磺酰脲类除草剂 553

17.2.2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554

17.2.3 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 555

17.2.4 嘧啶(氧)硫苯甲酸类除草剂 555

17.2.5 磺酰胺羰基三唑酮类除草剂 556

17.3 新型AHAS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557

参考文献 558

缩略语 5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