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
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

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晓实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32879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24章,包含彩图约20张,黑白线条图约60张,从发病机制到临床诊断、治疗全方位对黑色素瘤进行论述,将是国内第一本黑色素瘤的学术专著。
上一篇:延缓衰老的中药应用下一篇:体部CT
《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目录

第一章 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与预防策略 1

第一节 发病状况与流行特征 1

一、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状况 1

二、流行特征 1

三、危险因素 3

第二节 预防策略 6

一、预防策略 6

二、早期诊断 7

第三节 黑色素瘤的人群筛查 9

一、黑色素瘤的深度分布 10

二、早期诊断方法的选择 10

三、筛检效果 11

四、筛查评价 11

五、经济学问题 12

六、筛查范围 12

七、随机对照的筛查试验 12

第二章 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机制 16

第一节 细胞周期与肿瘤起源学说 16

一、基因突变学说 16

二、非整倍体学说 17

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基因组稳定性 18

一、G1期与细胞增殖的调节 18

二、S期与DNA复制 19

三、G2期与有丝分裂的进入 20

四、有丝分裂 20

第三节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与肿瘤发生 22

一、细胞周期机制的核心——CDK调控机制 22

二、细胞周期主要依赖性蛋白激酶和周期蛋白的调控与肿瘤 23

第四节 细胞周期监控机制的破坏与基因组紊乱 26

一、生长因子与细胞过度增殖 26

二、DNA损伤监测点与基因突变 27

三、纺锤体组装监测点与染色体异常分离 28

第五节 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31

一、黑色素瘤演变的Clark模型 31

二、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信号通路 31

第三章 黑色素瘤的侵袭和转移 36

第一节 肿瘤浸润及转移学说 36

一、经典转移学说 36

二、其他学说 37

第二节 肿瘤转移过程 38

一、肿瘤细胞增殖和极性的改变及细胞迁移 39

二、肿瘤细胞脱落 40

三、血管侵袭及管内循环 40

四、继发性肿瘤生长 41

第三节 肿瘤转移微环境 41

一、微环境组成 41

二、肿瘤转移的器官特异性 41

第四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43

一、迁移蛋白信号通路及其调节机制 43

二、基质蛋白裂解通路及调节 47

三、细胞间黏附作用及其调节 48

四、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49

五、可能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分子 50

第五节 黑色素瘤侵袭转移的特殊性 52

一、黑色素瘤转移灶的分布特点 52

二、黑色素瘤卫星结节来源 52

三、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机制 52

四、黑色素瘤远处转移机制 53

第四章 黑色素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56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56

一、免疫细胞 56

二、细胞因子 58

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抗原递呈 58

四、免疫调节机制 59

五、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 60

第二节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63

一、肿瘤细胞“漏逸” 63

二、肿瘤细胞免疫原性降低 63

三、肿瘤细胞表达膜型免疫抑制分子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65

四、肿瘤细胞诱导抑制性免疫反应 65

五、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与免疫逃逸 68

第三节 肿瘤免疫学理论的演变 68

一、免疫监视学说 68

二、人类肿瘤的免疫监视现象 69

三、免疫雕刻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70

四、肿瘤免疫编辑 71

五、肿瘤免疫赦免 73

第四节 免疫系统在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74

一、黑色素瘤抗原 74

二、先天性免疫在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 75

三、获得性免疫在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 76

四、免疫调节及免疫抑制在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 78

五、黑色素瘤微环境 80

第五章 黑色素瘤干细胞 83

第一节 干细胞研究现状 83

一、干细胞基本知识 83

二、干细胞研究历史 84

三、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现状 85

四、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现状 85

五、干细胞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86

第二节 干细胞与恶性肿瘤 87

一、肿瘤干细胞研究的临床意义 87

二、肿瘤干细胞的形成机制 87

三、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7

第三节 干细胞与黑色素瘤 91

一、黑色素干细胞 91

二、黑色素瘤干细胞 92

三、黑色素干细胞和黑色素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92

第四节 黑色素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 93

一、黑色素瘤干细胞的分离 93

二、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验证 94

第五节 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94

一、肿瘤靶向治疗 94

二、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96

三、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97

第六章 皮肤黑色素瘤的诊断和分期 101

第一节 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 101

一、浅表扩散型恶性黑色素瘤 101

二、结节型黑色素瘤 101

三、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 101

四、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 102

第二节 皮肤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103

一、胸部X线照片 103

二、超声检查 103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 104

四、磁共振成像 105

五、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106

六、PET/CT 107

七、骨显像 107

八、前哨淋巴结活检 107

第三节 皮肤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 108

一、皮肤良性疾病 109

二、其他类型的皮肤恶性肿瘤 110

第四节 皮肤黑色素瘤的分期 111

一、第6版TNM分期系统 111

二、第6版TNM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114

三、复发危险程度评估 115

四、第6版AJCC皮肤黑色素瘤分期系统的不足之处 115

五、第7版AJCC皮肤黑色素瘤分期系统 117

第七章 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 122

第一节 原发灶的外科治疗 122

一、诊断性活检 122

二、外科切缘 122

三、显微镜外科技术与黑色素瘤 123

第二节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124

一、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概念 124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124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 125

四、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的问题 125

第三节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126

一、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 126

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127

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护理 128

四、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 129

第四节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29

一、腋窝的应用解剖 129

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30

三、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护理 131

四、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 131

第五节 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外科治疗 131

一、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临床诊断 131

二、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全身治疗 132

三、肺转移瘤手术发展史 132

四、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手术指征及禁忌证 132

五、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 132

六、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手术方法 133

七、黑色素瘤肺转移手术后的预后分析 133

第六节 黑色素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134

一、肝转移瘤的手术切除 134

二、黑色素瘤肝转移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 134

三、肝转移灶的消融治疗 135

四、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的治疗方法 135

五、黑色素瘤肝转移的其他治疗方法 135

第七节 黑色素瘤胃肠道及腹腔内转移的外科治疗 136

一、黑色素瘤胃肠道转移的临床诊断 136

二、黑色素瘤胃肠道转移的治疗 136

三、黑色素瘤胃肠道转移的预后 136

四、黑色素瘤腹腔内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137

第八章 组织修复技术在肢体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139

第一节 皮瓣修复的一般知识 139

一、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 139

二、皮瓣类型 139

三、黑色素瘤术后创面修复的皮瓣设计 141

第二节 常见带蒂皮瓣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141

一、肩背胸部腋窝创面修复 141

二、前臂腕手部缺损修复 142

三、下肢缺损修复 143

四、腹股沟会阴及下腹部缺损修复 143

第三节 足跟皮肤黑色素瘤的切除与修复 144

一、足底内侧岛状皮瓣 144

二、足底外侧皮瓣 146

三、其他类型的皮瓣 146

第九章 黑色素瘤化学治疗原理 148

第一节 细胞死亡形式 148

一、细胞坏死 148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 148

第二节DNA损伤修复原理 153

一、DNA损伤修复途径 153

二、DNA损伤检查点 154

三、DNA修复与肿瘤 155

第三节 黑色素瘤的耐药机制 156

一、化疗药物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156

二、黑色素瘤的基本耐药机制 156

三、达卡巴嗪(氮烯咪胺)和替莫唑胺的耐药机制 158

四、铂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59

五、微管动力学不稳定抑制剂的耐药机制 159

第十章 化疗药物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163

第一节 化学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63

一、肿瘤细胞死亡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63

二、化疗对免疫系统的直接影响 164

第二节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167

一、热休克蛋白 167

二、MFG-E8 168

三、钙网蛋白 168

四、HMGB1 169

五、NKG2D配体 169

六、单克隆抗体 169

第三节 调节免疫反应的化疗药物 171

一、吉西他滨 171

二、多柔比星 173

三、奥沙利铂 174

第十一章 黑色素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实践 178

第一节 化学治疗现状 178

第二节 黑色素瘤常用化疗药物的药理特点 178

一、烷化剂类 178

二、铂类 180

三、微管蛋白抑制剂 181

第三节 黑色素瘤常用化疗方案 183

一、单药治疗 183

二、联合化疗方案 187

第十二章 黑色素瘤的细胞因子治疗 193

第一节 干扰素 193

一、IFN-α辅助治疗 193

二、IFN-α姑息治疗 196

三、IFN-α作用机制 196

四、自身免疫反应与IFN-α治疗 197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 197

第三节 其他细胞因子治疗 198

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98

二、胸腺肽-α1 199

三、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方案 199

第四节 生物化疗 199

一、IFN-α联合化疗 200

二、含IL-2的生物化疗方案 200

第十三章 黑色素瘤的抗体治疗 204

第一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 204

一、抗体生成的免疫学原理 204

二、抗体分子结构 205

三、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207

四、抗肿瘤抗体的分类 209

第二节 抗体治疗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210

一、非结合型抗体 210

二、结合型单克隆抗体 211

三、影响抗体疗效的因素 213

四、单克隆抗体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214

第十四章 黑色素瘤的主动免疫治疗 222

第一节 肿瘤疫苗的理论基础 222

一、肿瘤抗原 222

二、黑色素瘤抗原 224

三、肿瘤抗原的加工、处理与递呈 226

四、肿瘤疫苗的设计 226

第二节 黑色素瘤疫苗的临床研究 226

一、全细胞肿瘤疫苗 226

二、蛋白/多肽疫苗 227

三、肽-热休克蛋白疫苗 228

四、核酸疫苗 233

五、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235

六、树突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 237

七、异种疫苗 239

第十五章 黑色素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244

第一节CTL和NK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244

一、NK和CTL杀伤靶细胞的分子机制 244

二、NK活化机制 245

三、CTL活化机制 245

第二节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 246

一、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246

二、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246

三、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247

四、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247

第三节 改进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常用策略 247

一、免疫删除联合TIL过继性治疗 247

二、抗原特异性CD8+ CTL过继性治疗 247

三、抗原特异性C D4+T细胞过继性治疗 247

四、T细胞过继性治疗联合肿瘤疫苗 248

五、NK与NKT过继性治疗 248

六、基因工程重组T细胞过继性治疗 248

第四节 发展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249

一、终产品的细胞表型 250

二、淋巴细胞来源 252

三、肿瘤抗原的选择 252

四、抗原递呈方式 253

五、T细胞寿命 253

六、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方案 254

七、其他增强过继性免疫细胞效率的辅助措施 254

八、毒性反应 254

第十六章 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 258

第一节 黑色素瘤基因治疗导入系统 258

一、病毒载体系统 258

二、非病毒载体基因转导技术 261

三、物理方法介导的基因转导技术 262

第二节 黑色素瘤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262

一、家族性黑色素瘤易感基因 262

二、黑色素细胞谱系基因 263

三、抑癌基因 264

四、凋亡调节因子 266

五、黑色素瘤的新治疗靶标 266

第三节 非编码RNA与黑色素瘤 267

一、黑色素瘤的miRNA表达谱 267

二、RNAi肿瘤靶标的确认和治疗 269

第四节 黑色素瘤的自杀基因治疗 269

第五节 黑色素瘤的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270

一、用于基因治疗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270

二、黑色素瘤抗血管生成疗法 271

第六节 黑色素瘤的基因疫苗 272

一、D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 272

二、细胞因子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 273

第十七章 黑色素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275

第一节BRAF基因突变与黑色素瘤 277

一、BRAF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77

二、BRAF在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77

三、靶向BRAF的小分子药物 278

第二节NRas基因突变与黑色素瘤 280

一、Ra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80

二、NRas基因突变在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80

三、靶向Ras的小分子药物 281

第三节c-kit基因突变与黑色素瘤 282

一、c-ki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82

二、c-kit信号的调控途径 283

三、靶向c-kit的小分子药物 283

第四节 针对PI3 K/AKT途径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284

一、PI3 K/AKT/mTOR途径与黑色素瘤 284

二、靶向PI3 K/AKT/mTOR小分子抑制剂 284

第五节 作用于其他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286

一、沙利度胺 286

二、Axitinib 286

三、Bcl-2反义核酸 287

四、靶向氧化应激反应药物 287

第十八章 黑色素瘤的放射治疗 290

第一节 黑色素瘤放射治疗原则 290

一、黑色素瘤的放射生物学特性 290

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291

三、放射治疗原则 291

四、放射治疗技术 292

第二节 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实践 293

一、局域的放射治疗 293

二、远处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295

第十九章 黑色素瘤的微创治疗 298

第一节 区域化疗 298

一、隔离肢体热灌注化疗 298

二、隔离肢体热输注化疗 299

第二节 热消融 300

一、射频消融 300

二、微波消融 303

三、激光消融 303

第三节 放射性粒子植入 303

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生物学特性 303

二、放射性粒子的物理学特点 304

三、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305

四、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305

五、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证 306

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禁忌证 306

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操作规程及方法 306

八、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307

第二十章 黑色素瘤的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 310

第一节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理论基础 310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分析技术 311

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11

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312

三、DNA序列分析技术 312

四、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 313

五、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314

第三节 黑色素瘤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 315

一、黑色素瘤分子分型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315

二、分子标志指导下的黑色素瘤化疗和免疫治疗 317

第四节 黑色素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思考 319

一、当代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 319

二、治疗技术进步带来治疗模式的演变 319

三、发展治疗新模式的关键是提高治疗的准确度 321

第二十一章 特殊部位黑色素瘤 324

第一节 眼睛黑色素瘤 324

一、流行病学 324

二、临床特征 324

三、组织学特征 325

四、诊断及预后 325

五、治疗 325

六、结膜黑色素瘤 326

七、眼周皮肤黑色素瘤 327

第二节 黏膜来源黑色素瘤 327

一、消化道黏膜来源的恶性黑色素瘤 327

二、呼吸道黏膜来源的恶性黑色素瘤 329

三、泌尿生殖系统来源的恶性黑色素瘤 330

第三节 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来源的黑色素瘤 331

第二十二章 免疫监测技术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335

第一节 体内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技术 335

第二节 体外免疫反应监测技术 335

一、传统T细胞免疫反应监测技术 335

二、单细胞水平的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检测技术 336

三、遗传学方法分析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技术 338

四、体液免疫反应的检测技术 339

第三节 常用免疫监测技术的评估 339

一、以T淋巴细胞结构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339

二、以淋巴细胞功能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340

三、分析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 341

第四节 免疫监测技术在肿瘤生物治疗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341

一、免疫监测在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中的作用 341

二、C疫苗临床试验的免疫监测及评估实例分析 341

三、肽疫苗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免疫监测 343

四、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免疫监测 344

附录2010年NCCN黑色素瘤专家共识 3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