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人与环境
人与环境

人与环境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左玉辉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302462
  • 页数:4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面向广大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需要而编写的一本教材。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环境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2006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8年领衔建设环境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本书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学》(第二版)。针对通识教育特点,对其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调整,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为主线,第1章介绍环境科学基础概念,第2章到第8章重点介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事实,第9章到第12章介绍环境多样观、环境和谐观、环境规则观和五律观,第13章到第15章论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问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了解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读物。
《人与环境》目录
标签:环境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环境科学学科定位——五律观 1

一、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自然科学 1

二、技术现象、技术规律和技术科学 11

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和经济科学 19

四、社会现象、社会规律和社会科学 24

五、环境现象、环境规律和环境科学 28

第二节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33

一、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与环境规律体系 33

二、环境科学主要分支学科 35

第二章 人与水 37

第一节 水资源 37

一、地球上的水 37

二、水资源 43

第二节 水灾害 50

一、洪水灾害 50

二、干旱灾害 55

第三节 水污染 57

一、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57

二、水污染源 62

三、水污染的特征 66

第四节 水环境质量标准 70

一、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 70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71

第五节 水污染控制 78

一、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78

二、污水的人工处理 81

三、尾水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84

第三章 人与大气 90

第一节 大气概述 90

一、大气的成分 90

二、大气的分层 92

三、大气边界层 94

第二节 大气污染 95

一、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95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97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03

第三节 空气质量 109

一、空气质量基准 109

二、空气质量标准 110

三、空气质量指数 113

第四节 大气污染控制 117

一、清洁能源 117

二、绿色交通 123

三、末端治理 124

四、环境自净 125

第四章 人与土壤 126

第一节 土壤概述 126

一、土壤的组成 126

二、土壤的结构 128

三、土壤的形成 130

四、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132

第二节 土壤环境 133

一、土壤环境的物理学性质 133

二、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 133

三、土壤酸度和土壤缓冲性 134

四、土壤氧化还原性 134

五、土壤环境中的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 135

第三节 土壤污染 135

一、土壤污染概述 135

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38

三、土壤的自净 139

第四节 应对土壤污染 140

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40

二、土壤污染防治 142

第五章 人与生物 144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生物 144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 144

二、生物与环境 147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 149

一、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和分布 149

二、分子水平上的危害 149

三、细胞水平上的危害 150

四、组织器官水平上的危害 151

五、个体水平上的危害 152

六、种群水平上的危害 153

七、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危害 154

第三节 生物安全 155

一、再看生物多样性 155

二、生物入侵 160

三、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 163

第四节 环境生物技术 165

一、生物技术的优点 165

二、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 166

三、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 169

四、环境监测生物技术 173

第六章 人与固体废物 175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 175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175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 175

三、固体废物的分类 176

四、固体废物排放量 178

第二节 固体废物污染概述 179

一、固体废物污染 179

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182

三、固体废物管理 183

第三节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185

一、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输送 185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 190

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192

第四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93

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194

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196

三、其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198

第七章 人与物理环境 200

第一节 噪声 200

一、噪声概述 200

二、噪声的来源 201

三、噪声的危害 204

四、噪声控制 205

第二节 电磁污染 208

一、电磁污染的来源 209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209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 210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212

一、放射性污染来源 213

二、危害和影响 214

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214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215

第四节 光污染 218

一、光污染的来源 218

二、光污染的危害 218

三、光污染的控制 220

第五节 热污染 220

一、热污染类型 220

二、热污染的危害 222

三、热污染控制 223

第八章 人与全球变化 224

第一节 全球变化概述 224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 224

二、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 225

三、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后果 226

四、全球变化研究 227

第二节 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 233

一、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 233

二、气候变化的驱动要素 234

三、气候变化的回顾和预测 234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41

第九章 环境多样观 245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45

一、物质多样性 245

二、生物多样性 247

三、环境过程多样性 248

四、环境形态多样性 253

第二节 人类需求和创造的多样性 255

一、人类需求的多样性 255

二、人类创造的多样性 256

第三节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样性 258

一、相互作用界面的多样性 258

二、相互作用方式的多样性 259

三、相互作用过程的多样性 259

四、环境效应的多样性 259

第十章 环境和谐观 262

第一节 适应生存 262

一、生物生态适应 263

二、社会生态适应 264

第二节 环境安全 265

一、自然灾害与安全 266

二、环境灾害与安全 267

第三节 环境健康 272

一、原生环境问题与健康 272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 273

第四节 环境舒适 276

一、城市环境舒适 276

二、农村环境舒适 281

第五节 环境欣赏 283

一、自然景观欣赏 283

二、人文景观欣赏 285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则观 290

第一节 规律规则原理 290

一、规律 290

二、规则 291

三、规律与规则 292

四、认识规律规则原理 293

第二节 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293

一、环境基准 293

二、环境质量标准 296

第三节 环境技术规则 298

一、环境技术政策 298

二、环境标准 300

第四节 环境社会规则 311

一、环境伦理 312

二、环境法 313

三、环境管理 315

第五节 环境经济规则 317

一、环境经济战略 317

二、环境经济政策 318

三、环境经济制度 320

第十二章 五律观 322

第一节 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 322

一、五律协同原理 322

二、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 323

三、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 324

第二节 水环境调控的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 325

一、水环境演变的五律解析 325

二、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思路 334

三、水污染控制策略五律协同分析 336

第三节 大气环境问题五律解析 340

一、煤烟型污染的五律解析 340

二、交通型污染的五律解析 342

三、酸沉降污染的五律解析 345

四、臭氧层破坏的五律解析 347

第十三章 中国人口环境 351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五律解析 351

一、自然约束 351

二、技术促进 354

三、经济平衡 356

四、社会引导 357

五、环境制约 359

六、小结 361

第二节 中国人口调控的原则 362

一、人口不能过多 362

二、人口不能过少 362

三、人口不可剧变 363

第三节 中国人口调控的时机和情景 364

一、人口-环境调控时机 364

二、中国人口调控情景 365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环境 37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五律解析 372

一、自然——经济发展支撑力和潜动力 372

二、技术——经济发展显动力 373

三、经济——经济发展市场力 375

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力 378

五、环境——经济发展亲和力 382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383

一、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增长 383

二、中国经济增长总体特征:趋缓 386

三、中国经济增长粗略预测 386

第三节 中国经济-环境调控机遇 388

一、机遇一: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 388

二、机遇二:第二产业升级 390

三、机遇三:投资总量增加 392

四、机遇四:居民消费升级 395

五、机遇五:进出口结构升级 397

第十五章 中国资源环境 400

第一节 能源利用的五律解析 400

一、化石能源 400

二、核能 407

三、水电 411

四、风能和太阳能 413

五、生物质能 414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五律解析 419

一、“四地”平衡的基本概念 419

二、“四地”平衡五律解析 424

第三节 水资源调控五律解析——以大西线调水为例 425

一、自然解析 426

二、技术解析 427

三、经济解析 429

四、社会解析 430

五、环境解析 432

主要参考文献 4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